华尔街危机.docx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7388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尔街危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尔街危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尔街危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尔街危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一)2008年12月17日17:01来源: 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 好文我顶(0) 编者按: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危机的看法众说纷纭,谁也很难看懂这场危机。作者根据美国政治经济的实景,采用大量公开媒体报道,推测了在危机时期华尔街与美国政坛等重要人物由于所处的位置、角色与环境等的所思所为。在此基础上,写就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系列文章,目的是帮助大家理解美国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当然,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与不确之处,部分场景和分析可能也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另外,系列文章参考了近期中国日报信莲编辑的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若干分析与 评论。例如,9月29日

2、的关于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预判、10月2日的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欧洲能做些什么?、10月9日的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分析以及10月9日美国金融危机中对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争论。在此,感谢这些文章的理论性启示。新政满月 多地房价坚挺 前9月矿石涨价我国多付1303亿 北京应届生平均月薪1937元 中国铁建麦加项目巨亏内因曝光 中国大白菜或面临弃种危机 中方称日方破坏中日领导人会晤 微博 惊!交警也会遇到如此窘境 (一) 从保尔森的“三页纸计划”说起9月19日夜,华盛顿。美国财长保尔森在办公室里如坐针毡,接二连三地接到华尔街大鳄的紧急求助电话。雷曼兄弟倒闭后,摩根士丹利、高盛、美联银行、

3、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岌岌可危,似乎随时可能倒闭,并引发大规模的连锁反应。此时,市场已在期待和呼吁一个类似1980年代末的“清款信托计划”(The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RTC)。如何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按华尔街日报报道,来自华尔街的美国财长保尔森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金融世界重建者。以保尔森的职业生涯,他对美国纷繁复杂的金融体系了如指掌。美国的金融市场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资本市场,主要进行股票与中长期债务工具及其衍生品交易,其中主要的中介机构是大型独立投资银行;第二层次是资金市场,主要进行货币产品和商业票据的交易,其中商业票据为实体经济提供流动资金。

4、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该市场;第三层次是信贷市场,这个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贷款,其主要的中介机构是商业银行。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严重打击了资本市场,无数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股价大幅下跌。时至今日,财政部和美联储打破了一切传统的“清规戒律”,运用了权限范围内的一切市场和行政手段,试图避免危机穿透到下一层次。但是,随着雷曼兄弟的瞬间倒闭,使在资本市场燃烧了一年的次贷危机在1天内就穿透到资金市场。正常情况下,资金市场几乎与现金一样安全。但这一次,恐慌的投资者纷纷逃离,资金市场借贷利率急速攀升到历史高点。银行间的短期拆借由于相互之间缺乏信任而基本停滞,美联储几乎成为唯一的借出人。资金市场冻结影响第三

5、层次市场的资金融通,很可能迅速穿透。如果危机穿透到第三层次,整个经济体系将不能获得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资金,实体经济也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衰退。为了防止危机向第三层次市场蔓延,政府不得不紧急出台500亿美元的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临时保障计划”,以暂时稳定资金市场。“治标需治本”与“重病下猛药”是处置金融危机的圭臬。在市场吞噬更多金融机构、危机向下一层次市场穿透前,必须要出台类似“RTC”的全面解决方案,彻底清理第一层次上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并恢复第二、三层次市场的信心。而这样庞大的救助计划无疑超出了财政部和美联储的权限范围,必须要通过国会这一关。保尔森迅速地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证监会主席考克斯达成

6、了救助共识,并期待能够与代表广泛民众的议员们尽快达成救助共识。但他完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粉饰详细的救助计划,拿着3页纸的计划就和伯南克匆匆忙忙直奔国会山,而这个计划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平常,一个普通的1亿美元的请款计划,都需要数十页甚至上百页纸的方案与建议;现在,要7000亿美元的授权却只有3页纸。然而,市场崩溃的速度和达成救助共识的速度正在进行血腥的大比拼,看谁跑得快。同时,两个方面又是互动的,市场的崩溃会推动共识的加速达成,共识的达成又会延缓市场的崩溃。由包括保尔森在内的华尔街精英缔造出来的金融市场是如此精巧、如此复杂、如此高效,在这场血腥的比拼中占据主动,而美国的两党政治和即将下台的行政当局

7、在达成救助共识方面却是被动的。只有当实体经济感受到“切肤之痛”,才会达成共识。在与伯南克一起去国会的路上,次贷危机以来的一幕幕场景不断闪现在保尔森的脑海。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跌,不少房贷者无力偿付房贷,造成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恶化,流动性欠缺,不得不低价抛售资产,这一过程又进一步打压资产价格,使自身和其他机构资产负债表更加脆弱,引发愈演愈烈的恐慌。金融机构放贷的意愿和能力受到严重打击,危机呈现从资金市场逐步穿透到信贷市场的趋势。“政府救助”这个概念让保尔森并不舒服。作为2006年加入美国政府的共和党人,他曾任美国自由市场当之无愧的象征投资银行高盛的首席执行官。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保尔森对

8、“政府救助”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美联储的独立性、政府的法规戒律和自由市场的准则等等,正常情况下都是“金科玉律”,而目前危机下都成了“陈规陋习”。当初,在美联储支持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时,政府的救助行为还使出“障眼法”,既要面子又要里子,保尔森和伯南克达成的共识还局限在原来的经济治理框架下解决问题。而在美联储出手收购AIG、证监会禁止对金融股卖空等措施时,已达成了“不要面子只要里子”的共识,救助措施突破了正常监管规则。保尔森坚信:政府救助的原则是防止出现系统性崩溃。然而政府的行动总是落在市场演变后面。在处理雷曼兄弟问题上,保尔森曾判断,雷曼兄弟的倒闭不会带来系统性危机,救助雷曼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

9、,政府无需出手。另一方面,在此前救助贝尔斯登一事上,政府也饱受自由市场信徒的批评。因此,面对有意收购的市场“帮手”,政府坚决不予提供为救助雷曼兄弟需要的担保支持。高傲的雷曼兄弟总裁富尔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碎”的雷曼兄弟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市场的雪崩效应。市场信心降到危机以来的新低,处于恐慌之中的投资者纷纷从金融机构撤离资金。据华尔街日报报道,9月12日星期五晚,纽约联储召集各大华尔街巨头研究雷曼兄弟问题时,摩根士丹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麦晋桁(John Mack)感叹道,这次倒下的是雷曼兄弟,下一个可能是美林,如果老是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美林董事长塞恩(John Thain)是个明白人

10、,席间看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周日就将美林卖给了美国银行。美林造 “越位”,AIG“李代桃僵”,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正如华尔街日报报道,AIG这个巨无霸,共有超过1万亿美元资产,诸如印度的人寿、美国的轿车、飞机以及钻井平台都在其承保范围之内,业务遍及130个国家, 其系统性风险不言而喻。其实,保尔森脑子里想到的更多的是美国上千万老百姓的养老金、企业财产甚至欧洲的银行。保尔森和伯南克达成了共识,由美联储出面救助AIG。保尔森这时已清醒地知道,市场已形成“恐慌传递链条”,美林被买,AIG被接管,把摩根士丹利暴露在攻击者面前,成为下一个目标。摩根士丹利一倒,马上就是高盛。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保尔森

11、在财政部里倚重的助手们大多和他一样来自高盛。救助高盛,势必使他进退失据,甚至带来道德风险和法律责任。高盛倒了,下一个又会是谁呢?如果华尔街上最重要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接连倒闭,将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彻底崩溃,美国人将难以避免经济大萧条。沃伦巴菲特说,这次的危机“是一次经济的珍珠港事件,这话似乎耸人听闻,但是此前我从未用过这一词汇。”在提出救助计划的同时,保尔森“双管齐下”,宣布设立500亿美元临时保障基金暂时稳住定资金市场(10天之后,这一基金的运作规则才在财政部网站公布),以切断危机从资本市场向资金市场及信贷市场穿透的链条,确保信贷市场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保尔森来说,最关键的是恢复金融市场

12、信心。3页纸的“建议授权财政部购买问题资产(Proposed Treasury Authority to Purchase Troubled Assets)”的关键是说清楚救助计划的基本运作方法。他那些疲惫不堪的助手们还在紧张地进一步完善该计划。刚过中秋,月光如洗,已有些许秋天的凉意,保尔森和伯南克感到越加的清醒。救助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从金融机构收购价值7000亿美元的高杆杠问题资产,净化资产负债表,恢复市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这一措施也是“去杠杆化”的过程。同时,整个实体经济的杠杆水平也要降低。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3页纸的救助计划就是要平稳实现这一过程,减少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去杠杆化

13、”之痛,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但是,议员们会怎么想?自己能否应对自如?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们敲开了议院的大门。或许,作为研究金融危机和大萧条的专家,伯南克对这一过程的后果有更为清楚的图景。据纽约时报报道,在面对议员的质疑时,伯南克说:“如果不这样做,周一美国经济就不存在了。”那一刻,房间里死一样的沉寂,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都能听见。但是,保尔森和伯南克能说服国会一帮代表市场自由主义、市场干预主义、民粹主义和不同利益团体的议员们吗?他们还有路可以后退吗?(一家言)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四)2008年10月21日13:34来源: 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 好文我顶(1) 进入华尔街吧,看看

14、大家都在谈论什么编者按: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危机的看法众说纷纭,谁也很难看懂这场危机。作者根据美国政治经济的实景,采用大量公开媒体报道,推测了在危机时期华尔街与美国政坛等重要人物由于所处的位置、角色与环境等的所思所为。在此基础上,写就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系列文章,目的是帮助大家理解美国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当然,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与不确之处,部分场景和分析可能也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另外,系列文章参考了近期中国日报信莲编辑的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若干分析与评论。例如,9月29日的关于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预判、10月2日的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欧洲能做些什么?、10月9日的欧洲应对

15、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分析以及10月9日美国金融危机中对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争论。在此,感谢这些文章的理论性启示。华尔街高管们的“腰包”该收紧了 首批创业板公司解禁情况一览 十大机构预测下周:个股有机会 趋势是上涨内因 周一股指现拐点 明年稀有金属出口配额确定 附股 关注度飙升前20股 十大热门股 微博此股即将复制广晟有色走势 股吧周一大盘或上演惊天变盘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9月25日夜,保尔森回到财政部应急小组办公室,无奈地告诉他的助手们:看来我们只得接受收紧华尔街高管们的“腰包”的现实了,希望这不会对问题机构参加救助计划造成影响。原来,近几日国会的辩论中,民主党提出要求限制华尔街高管的

16、薪酬并限制那些参与救助机构的高管领取离职津贴。尽管保尔森坚持限制公司高管薪酬可能导致一些金融企业不愿参与救助,但也无济于事。保尔森屈服了。然而,接下来的故事让他庆幸自己的妥协10月6日,美国国会为探究金融危机根源举行首场听证会,刚刚倒闭的雷曼兄弟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富尔德(Richard Fuld)“出庭作证”。12时38分,众议院监管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维克斯曼(Henry Waxman)敲响法槌,宣布听证会开始。维克斯曼首先发问:“福尔德先生,您的银行在走向倒闭,我们的国家正陷入危机,而您却在8年来领取了4.848亿美元薪酬,这让普通民众如何接受?我只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公平吗?!”福尔

17、德缓慢摘下眼镜,低头答道:“不对,我的收入应该略少于2.5亿美元。当然,这仍然是很大的一笔。”维克斯曼斥责道:“你拿着别人的钱去冒险,为自己挣了这么多钱。这样的制度对你有利,但其他国民呢?其他纳税人呢?他们现在要拿出7000亿美元来拯救灾难中的华尔街和美国经济!”而且,据国会议员出示的文件显示,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前4天还打算对两名高管支付高达1820万美元的“遣散费”。更有甚者,在众议院第二天举行的听证会上,一位议员透露,美国国际集团(AIG)在获得政府提供的850亿美元“救命钱”数天后,其高层管理人员即赴加利福尼亚州豪华海滩度假胜地疗养,花费超过44万美元。不过,这就是华尔街的游戏规则:

18、拿着别人的钱去冒险,成功时领取高薪,失败了由股东和债权人承担损失,再严重可能还有政府和纳税人兜底。曾经的华尔街五大投行首席执行官在2003年到2007年牛市期间,共获得了高达31亿美元的薪酬,相当于近700万人口的塔吉克斯坦去年的GDP。但当经营不善或破产时,这些“大鳄们”却可以“撑着金色降落伞”潇洒地离开,在“主街”(mainstreet)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后重返华尔街名利场。花旗前任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Charles Prince)因经营不善于去年11月离职时,获得的津贴“套餐”包括一辆名贵轿车、一名司机、一间豪华办公室外加1040万美元年终奖金。面对国会议员质问,普林斯的回答是:“在

19、我担任CEO期间,花旗实现了非凡增长,股价比2002年低点上涨了60%,董事会认为给我加薪是应该的。”最近,不少国内外学者指出,华尔街这种过度强调短期回报的文化以及由此设计的激励机制也是此次危机的诱因之一。华尔街高管们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没能真正与机构的风险管理、长期业绩相挂钩,形成较高的“道德风险”,促成管理层短期行为倾向较重,为追求利润,不断设计复杂产品以至于其自身都难以对这些产品的风险加以判断,也就难以进行风险控制了。还有少数学者认为,投行从合伙制(花自己的钱)到公司制的转变(玩别人的钱)进一步扭曲了短期化的激励制度。美国最大工会组织劳联-产联(AFL-CIO)首席财务官理查德特拉姆卡(Ri

20、chard Trumka)提出,股权和奖金激励计划解释了为什么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首席执行官们草率地把全部赌注压在那些“有毒资产”上,他们从短期股价上涨中获利,当那些不切实际的赌注失败后,买单的是我们而不是他们。当保尔森三页纸救助方案公布时,普通民众纷纷质疑,是那些“华尔街精英”经营不善,酿成了这场金融危机,凭什么要让全体纳税人来负担?市场繁荣时,他们每年获得巨额高薪,如今市场崩塌,就让他们“撑着金色降落伞”,而把巨大账单丢给普通纳税者吗?9月25日,美国会两党要员彻夜讨论救助方案,民主党提出要求限制华尔街高管的薪酬并禁止那些参与救助机构的高管领取离职津贴。保尔森的看法则是,如果限制公司

21、高管薪酬,一些金融企业可能不愿参与救助,从而给清除金融系统坏账带来不便。为此,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马科斯巴库斯(Max Baucus)还与保尔森发生了激烈争执。洛杉矶时报一篇报道建议把高管薪酬上限定为普通员工50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John McCain)在一次竞选活动中说:“那些得到财政部救助公司的高管,薪水不能超过政府公务员最高薪酬水平(布什总统每年工资40万美元)。”就在9月初美国政府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Barack Obama)公开表示:“美国财政部的措施史无前例,用纳税人的钱来挽救两家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绝不允许两家公司高管发意外之财。”保尔森纵使“

22、三头六臂”,背靠布什支持,但还是抵挡不住美国各界对于限制被救助机构高管薪酬的强烈要求。而民众和议员们更是抓住了保尔森的软肋,因为他在执掌美国财政部前曾是高盛首席执行官,原本就是华尔街游戏规则的受益者:2005年底,保尔森领得高达3830万美元天价薪酬,成为当时华尔街工资最高的首席执行官。同时,议员们指责保尔森替他华尔街的同僚们辩护,维护他们的利益。最终,保尔森屈服了,他的“顾问小组”将限制高管薪酬加入救助方案。最终的救助方案对被救助机构高管薪酬限制要点如下:当财政部直接从金融机构购买“问题资产”时,将限制这些企业实施鼓励管理人员过度承担风险的薪酬体系,并禁止实行新高管离职的“金色降落伞”计划;

23、当财政部从一家金融机构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资产的数额达到3亿美元,该金融机构最高级别5位高管50万美元以上的薪酬将不得抵扣税收;除正常退休外,其他情况下的高管解聘补偿也将被征以20%的消费税。据中国日报信莲的一篇分析报道指出:“由于政府作为金融机构潜在的新股东,加上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发生的实质改变(尤其是独立的投资银行),适当限制高管收入是合情合理的措施。”哈佛大学国际经济教授、前美联储波士顿分行主席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认为,此次危机后,人们应当重新审视投资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其中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管的薪酬待遇是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以2007年为例,S&P500公司首席执行

24、官平均年收入几乎翻了一倍,而公司利润平均只增长了12%。投资圣手巴菲特愤怒地指出:“美国公司高管的年薪与业绩常常严重脱节,而且到了荒谬的地步”。值得一提的是,雷曼兄弟实际上也设计了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薪酬制度以缓解短期激励的负面影响(这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薪酬激励机制),其24000名员工获得公司近30%的股份,而这些员工为了体现对公司的忠诚和对美好前景的向往,一直持有这些股份,如今却一文不值(预计损失了100亿美元),而很多员工离开时就连遣散费都没能领到。(一家言)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五)2008年10月21日13:34来源: 我有话说查看评论(0) 好文我顶(1) 进入华尔街吧

25、,看看大家都在谈论什么编者按: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对危机的看法众说纷纭,谁也很难看懂这场危机。作者根据美国政治经济的实景,采用大量公开媒体报道,推测了在危机时期华尔街与美国政坛等重要人物由于所处的位置、角色与环境等的所思所为。在此基础上,写就华尔街危机:一个并非不真实的故事系列文章,目的是帮助大家理解美国正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当然,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与不确之处,部分场景和分析可能也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另外,系列文章参考了近期中国日报信莲编辑的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若干分析与评论。例如,9月29日的关于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预判、10月2日的面对美国金融危机欧洲能做些什么?、10月9日的欧

26、洲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分析以及10月9日美国金融危机中对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争论。在此,感谢这些文章的理论性启示。公允价值:危机的罪魁祸首还是代罪羔羊? 首批创业板公司解禁情况一览 十大机构预测下周:个股有机会 趋势是上涨内因 周一股指现拐点 明年稀有金属出口配额确定 附股 关注度飙升前20股 十大热门股 微博此股即将复制广晟有色走势 股吧周一大盘或上演惊天变盘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9月23日晚,考克斯在通往国会大厅的路上脚步沉重。虽然对今天晚上的听证会心理有所准备,但想到议员们将对“公允价值”这个话题的提问,再想起几天前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后会解雇他的扬言,考克斯还是

27、不禁心中忐忑。股票市场的连续暴跌,让他这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恰在此时,一些华尔街的银行家和国会议员将金融危机的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指责“公允价值”会计正加速金融危机恶化,这让考克斯觉得压力又陡然增加了一层。对这个刚刚实行了不到一年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考克斯是既爱又恨,当时推出这个准则本想加强金融工具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然而时运不济,偏偏赶上次贷危机,第157号准则本身独特的反馈效应,加上安然事件以后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异常谨慎,犹如给次贷危机火上浇油,也难怪一些银行家和议员们强烈呼吁废止或暂停这个准则。被迫废止或暂停一个执行不到一年的会计

28、准则,不免让身为证券监管机构最高负责人的考克斯感到尴尬,但银行家和议员们施加的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是坚持不变,还是顺水推舟将责任推给国会,考克斯相信,在他推开国会大厅的大门之后,他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在美国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会计问题受到空前关注,其受重视程度恐怕只有几年前安然事件中的会计丑闻才能与之相提并论。第157号会计准则到底有何能量,能掀起华尔街的轩然大波?第157号准则所提到的“公允价值”,真的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还只是华尔街银行家们选择的一只代罪羔羊?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157号会计准则本身说起。美国会计准则第157号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29、两年前颁布的一个新准则,这个准则规范了金融产品“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其实,“公允价值”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规定金融产品在财务报表上要按照“公允价值”反映。说来也巧,当时“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正是由于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引起的,在那场危机中,部分储蓄及房屋贷款机构曾利用一项会计手段掩盖问题贷款,导致问题越积越大,迫使联邦政府从破产金融机构接管了陷入问题的约1600亿美元房贷资产。从那次危机之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逐渐得到普遍接受。而如今,同样是由于房地产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又使“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受到空前的质疑,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讽刺!“公允价值”会

30、计准则在美国执行十几年来,缺乏操作性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何衡量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第157号准则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第157号准则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第二层是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层是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第157号准则对金融产品适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是有优先级的

31、,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看似一个相当科学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在一个平稳的市场中这个方案还运行得不错,但是当市场发生突变的时候,情形急转直下。自从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露出端倪以来,随着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如MBS、CDOs的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而资产账面值的大幅缩水,又间接拉低了资本充足率,使金融机构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时间内变卖手上的次贷资产,进而引发新一轮由于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于是使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在这个过程

32、中,第157号准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市场交易极不活跃的情况下,资产抵押类证券从157号准则适用的第一层直跌到第三层,而在第三层的估值世界中,是没有什么价值能得到公认的,在谨慎的会计师和审计师坚持下,金融机构不得不根据市场上的“挥泪甩卖价”作为手中持有次贷资产的价值,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狂潮。AIG公司持有的信用违约互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AIG前总裁罗伯特威勒姆斯塔德称,根据AIG内部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在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指出其对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

33、缺陷后,AIG不得不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有人戏称,“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反馈效应,成了压垮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先对第157号准则发难的是在次贷危机中被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华尔街银行家,他们声称,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银行作为基准来“盯住”,如果银行不必按市值给其资产定价的话,金融危机也许就会消退。换句话说,银行认为,这些次贷资产的损失只是暂时的,因为住房价格下跌的势头最终将会扭转,如果允许银行根据对这些债券的长期价格的内部估计来定价,就不会产生因依照动荡市况下的价格计价带来的信贷紧缩。随后,与华尔街有着深厚渊源的国会议员们也加入到这场声讨“公允价值”的队伍,由6

34、0多名议员组成的两党联立团体在9月下旬写信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敦促暂停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指称该准则已经产生反作用,已达不到预期目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也呼吁美国会计界认真检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这支队伍的阵容之豪华、势力之强大,让SEC主席考克斯感到压力空前。令考克斯稍感欣慰的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及时伸出援手,伯南克在9月下旬国会作证时指出:“如果废除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那么将没有人知道这些公司的资产按市值计价到底是多少”。与此同时,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代表的会计界也做出反击。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指出,FASB

35、完全是应投资者清楚而明确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IASB主席大卫特迪爵士接受采访时更是毫不客气地说,金融界只会对公允价值横加指责,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同FASB和IASB站在一起的还有财务分析师团体和美国消费者联盟,摩根大通资深分析师邓默特表示:“因信贷危机而指责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就像指责医生告诉你已经生病了一样”,美国消费者联盟的投资者保护部门负责人巴巴罗泊尔称,议员们应该清楚,按公允价值计价会计准则的替代品会是“按幻想计价”,这会让银行和金融机构肆意虚定高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发现是他们必须发表意见的时候了,在考克斯10月3日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管举行的会议上

36、,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均反对暂停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副总裁贝斯布鲁克表示,这对投资者来说再糟糕不过,废弃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际上就等于否定现实。金融界、国会议员与会计界双方激辩的声音越来越大。在参众两院刚刚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也破天荒地涉及了“公允价值”条款,救援法案赋予了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力,并要求SEC在未来90天里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考克斯发现自己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他既不想刺激华尔街金融大鳄和国会议员已经脆弱不堪的神经,背负加重金融危机罪名,也不想惹怒会计界阵营,被他们指责为会计发展史的倒退。权衡利弊,考克斯决定先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

37、9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针对第157号会计准则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并没有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指出,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SEC强调,不能简单依赖不活跃市场情况下的交易价格,公司需要更多地通过对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以及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考克斯知道,这个指导意见是一柄双刃剑。积极的一面,指导意见可能为华尔街第三季度的业绩提供一个喘息的机会。SEC允许金融机构更大程度运用合理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将使过去几个季度会计和审计人员过度保守运用

38、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任由市场扭曲的价格与大量的资产减值之间的恶性循环不断加剧的局面得到改善,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第三季度财报损失可能得到一定程度舒缓。但是考克斯也同样担心,允许公司管理层在判定资产价格时有更灵活空间,可能出现人为提高资产账面价值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降低,令投资者无法判断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从而进一步削弱投资者信心,由此引发的抛售行为可能使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毕竟,当次贷危机露出的冰山一角再次隐入浓雾中的时候,投资者会选择调转船头还是会选择在祈祷中继续前行呢?考克斯着着实实感觉拿在手里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金融机构三季度财报即将出笼,市场会像他预期的做出反应吗?

39、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他能拿出以往十几年都没找到的替代方案吗?让我们拭目以待。(一家言)不能开空白支票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美国财长保尔森的“三页纸”计划中,保尔森为财政部设计了充分的灵活性和全面的授权机制。然而,他作为华尔街出身的技术官僚,却不一定懂得美国政治的制衡哲学。当他的救助计划抛出时,引发了美国国内对财长将拥有过多权力的担忧,人们担心按照这一方案,美国财长就成了掌握金融界生杀大权的“无冕之王”。据和讯网报道,曾在美国证监会(SEC)任职的弗兰克拉扎诺律师就认为三页纸的救助提案非常有争议性,“提案中的某些细节有争议性”,“比如其提议给予财政部免于被起诉的权力,称财长做决策不受任何法院

40、和行政机构检查,并拥有任用资产管理人的权力。这等于是让财政部拥有了免于司法检查的独裁权力,我们不得不在信任问题上来个大跃进。” 首批创业板公司解禁情况一览 十大机构预测下周:个股有机会 趋势是上涨内因 周一股指现拐点 明年稀有金属出口配额确定 附股 关注度飙升前20股 十大热门股 微博此股即将复制广晟有色走势 股吧周一大盘或上演惊天变盘 “美国在其230年历史中最可贵的经验就是官员问责制度以及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即使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保卫联盟也没有从国会那里获得绝对权力。现在,我们却要把经济独裁权力给予一个并非民选的内阁官员财政部长,让他在未来三个月里使用这个权力来决定美国的命运,决定

41、未来数十年国际经济政策的方向。”拉扎诺说。国会山内外支持救援计划的政客们,吵嚷着说时间已经不够了,大选当前的国会最多只有六周时间来讨论相关问题,不能再拖延了,谁拖延计划,谁就是毁掉美国的罪人。国会山里也有人认为,不论事情多么紧迫,提案必须拿出保护纳税人利益的措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就曾经说过:“没有人民的监督,政府便会蜕化变质,人民是自己政府唯一可靠的看守人”。越是紧要关头,越不能草率行事,让少数人得益,让大多数人受损。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委员共和党人谢尔比强调,在这次历史上最大援救行动中,“国会不应该成为橡皮图章”。四天后的第二次表决,大多数国会议员们的态度发了戏剧性转变,究其原因,除了由于经

42、济形势急剧恶化,他们感受到来自选民的巨大压力外,与新法案强调监督机制也有着密切关系。新通过的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ty Act 2008)中为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设定了执行机制和四个层面监督机制,财政部主导救助计划的执行,其他机构则监而不管,发挥着监督(oversight)的作用。财政部“早请示、晚汇报”财政部作为救助计划的实施人负有多重报告义务,要在两个工作日内披露收购问题资产信息的义务、向国会某些委员会以及国会监督组按月或者按事由提交报告的义务,这也就是法案所说的执行机制。

43、五巨头协商共治在联邦政府层面,法案规定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Board),委员会由五位成员组成,即联储主席、财政部部长、联邦住房融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证监会主席以及住房和城镇发展部部长。委员会负责审阅财政部的救援计划实施报告、就法案实施向财政部提出建议,向总特派稽查员报告可疑的欺诈、虚假陈述以及渎职行为。委员会可以任命组成信贷审核委员会评估财政部按照法案行使权力购买问题资产的状况。除上述职责外,委员会还有权力确保财政部的政策符合法案,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委员会每月定期开会,将在每个季度向国会的某些委员会等监督机构做出报告,该

44、委员会将在法案终止的时候解散。来自总统身边的“钦差大员”这么大的事,总统岂能等闲视之。根据法案,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以任命总特派稽查员(Special Inspector General for TARP)。总特派稽查员要求具有会计、设计、金融分析、法律、管理分析、公共管理以及调查的能力,他将负责审计和调查财政部的收购、管理以及卖出问题资产以及财政部管理依据法案设立的保险项目的状况。总特派稽查员同时要负责收集问题资产的有关信息,包括问题资产估算的总量、财政部账面问题资产的总量、卖出的问题资产总量以及此类买卖的损益情况以及各金融机构参与处置问题资产的情况、个人或者组织受雇管理问题资产的情况。

45、总特派稽查员要向国会各委员会以及监督机构提交季度报告。审计署警惕的眼光按照法案,联邦政府审计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将继续发挥审计监督职责,负责审核问题资产计划包括计划、活动、收据、费用以及问题资产计划代理人、代表的金融交易等各个方面的公共资金收付使用情况。救援计划背后的驴象之争:你办事,我们不放心早在救援计划提出伊始,两党就有着巨大的分歧。民主党方面表示,他们将以救济房贷者为目标。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士法兰克认为财政部应该尽快将这个措施付诸于法律形式。相当多数的共和党人都反对将对市场所进行的救援行动。来自阿拉巴马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

46、谢尔比认为,应该允许市场自然淘汰不良资产,援助行动则会让纳税人背上沉重的债务。为了避免沦为驴象之争践踏的牺牲品,保尔森只得委曲求全,为驴子和大象的争斗提供舞台。法案规定设立由五位成员组成的国会监督组(Congressional Oversight Panel),即一名由众议院议长任命的成员、一名由众议院多数党领袖任命的成员、一名由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任命的成员、一名由参议院少数党任命的成员以及一名由众议院议长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联合任命,并征求众议院多数党领袖以及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的成员。这个体现两党制衡的机构,将会按月向国会报告财政部实施法案的情况,以及法案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市场透明度、减少抵押以及纳税人的影响。至于监督组的成员则未必是国会议员。在权力的层层制衡中,新的法案通过了。保尔森对国会表达了感激之情,议员们也为保住自己的政治舞台松了口气。美国庞大的政治机器继续按照它既定的轨道运行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