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661777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大中小型城市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而且也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消防设备和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是在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式还是很严峻,需要更多更新的技术和设备、材料,来减小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率和降低高层建筑消防的难度。本文将围绕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火灾正文: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高层建筑随之不断增多。虽然近年来高层建筑各项消防设施配置不断强化,其消防安全治理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重,存在着众多方面的问题。高

2、层建筑的兴起,节约了用地,丰富了城市空间,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现代感,但是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因此,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十分重要。2010年11月15日下午2点15分,上海中心城区静安区正在进行外墙装修的教师公寓的脚手架起火,公安、消防等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十余辆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实施扑救。到2010-11-18日,以确定有53人在此次火灾中丧身,伤者达百余人之多。此次事件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此次火灾发生3小时左右,参与救援的消防车辆已经有七十辆之多,参与扑救的消防官兵也达上百人。但是大火依旧没有被迅速扑灭,反而因为火越烧越上,越是高处风越大,就越助长火势的蔓延。所以,通过此

3、次事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倘若高层建筑发生突发性大火,就目前的设备和技术,很难再短时间内把火扑灭,极大可能上会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为此,笔者将围绕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一、高层建筑火灾很难扑灭的原因凡事都具有两面性,高楼给我们带来各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的安全漏洞。高层建筑的高度,是其火灾很难扑救的重要原因。因为对于高度在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越是到高处,风力越大,周围遮挡物越少,假如大火蔓延到高处,越往上,火会被风助长得越快,火势也会越旺。消防设备的缺陷,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之一。就目前我国的消防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而言,是远远不足的。就比如说消防车,就理论而言,

4、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消防车的升起高度理论值最高可达100米,但是实际情况是,越高处,风力越大,空间也越小,对于消防员来说,各种灭火操作和灭火设备的使用,都比在低处的难得多,而且也更加危险当高层建筑着火时,普通的消防车的的灭火高度大约是在60-70米左右,之前提到的上海1115火灾,火势一直快速的向上蔓延,直到超出消防车消防水枪的喷射距离。同样,倘若大火不能被很好的压制在低楼层,越到高处,消防设备就越凸显出不足,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发生高层建筑大火时,有专门的消防直升机从上往下洒水灭火,而我国目前,也只是有极少数的发达城市才有专门的消防直升机,而且数量非常有限。当消防员进入楼层灭火时,也会碰到许多

5、阻碍。比如说建筑设计本身不合理,逃生楼梯少,消防队员登楼时,会与逃生下楼的人员发生对撞,影响扑救进度;而且高层建筑,越是高层,水压越小,无法提供足够的灭火用水;再者,攀登高楼本身就对消防员的身体素质和能量有更高的要求。总之,影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很多。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依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应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以便为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公安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会经常发现,高层建筑比较普遍存在着消防设施短斤缺两、质量性能差和功能不全等先天性火灾隐患。此外,一些单位由于缺

6、少对火灾自动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大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而不能正常使用。消防防范措施不到位。由于高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不但要求高,而且环节多。由于众多因素影响,导致工程竣工时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个别单位为了赶时间,省资金,抢工期,未能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施工,致使消防设施达不到规定要求,留下了很多隐患。二是在防火分区、分隔设施,隐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有的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有的防火分区过大,有的电缆井、管道井、空调系统穿过各楼层未封堵等。三是有的高层建筑工程在消防审核后的建筑施工、

7、设备安装、室内装潢、项目监理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驱动或进货、监理等制约措施不严,往往出现偷工减料、使用伪劣产品的现象。个别单位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而擅自改建项目并投入使用,导致了高层建筑在整体布局、防火分区、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方面造成了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一是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合用建筑,产权单位多,使用单位更多,因此造成了各单位在消防安全治理上各自为政、多头治理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治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二是部分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思想上熟悉不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主要表现在:有的单位任意封堵室内消防通道,对消防设施的

8、维护保养制度不落实;有的没有消防应急预案;有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治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安全治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人员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率仍不高。另一方面这些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也普遍不高。通过检查发现,现在很多高层建筑的治理人员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业务不规范、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值班期间擅离职守等现象。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对策高层建筑的增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绝不可能因其火灾的严重性而停止建设,关键在于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的损失。因此,本人认为,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必须把重点放在高层建筑防范措施的落实上。首先,必须加强监管力

9、度。从高楼的设计到施工,再到完工审核等各项细节,都必须严格把关。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应该放松警惕。特别是在设计图的审核上,更应该考虑到最后的实际意义,考虑到面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问题。比如说,在国外,高层建筑一般是每一定的楼层中间或每层楼里,会设计一个火灾或突发事件的避难空间,而在国内,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高层建筑才有设计这些空间。所以,设计也是决定着结果的重要一面。其次,必须落实责任主体,明确治理责任。就我国现状而言,高层的,大型的建筑,虽说是一个大公司负责总体设计和建造,但是具体到细节时,会把工作分配承包给一些小公司负责。也正因为这样,混入了很多安全隐患。各个施工

10、队的施工质量,能力,实力,责任心都会有不同,所以难免会存在一些较低层次的施工队伍参与到一栋大楼的建设中,这也导致某个模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起不到预定的效果。也就是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在大楼的火灾感应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对之后可能发生的火灾束手无策。再次,必须扎实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高高层建筑使用者的自防自救的技能。据调查研究,一般公共场所或高层建筑的火灾,在众多遇难者中,直接被大火烧伤致死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遇难者,是因为在火灾中,未能正确的采取措施,导致自己吸入过多的有毒气体,窒息中毒身亡。所以,正确的防火自救的技能,是迫切需要的。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发生火灾后,

11、扑救上本身就存在很多困难,在保证人身安全上,主要还是依靠自救。而且高层建筑人员众多,流动性大。所以必须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教育,以防为主,防患未然。四、一些适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新技术1、热量测定罩要更好地逃生,需要研究火灾中火焰扩散的趋势,寻找更好的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美国马里兰州的火灾研究实验室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量测定罩,用来测量火灾释放的热量。在这个巨大的罩子底下,工程师可以建造一套三房一厅的标准住房,甚至可以是一幢两层楼的小办公楼。工程师在这里研究点火方法、电器火灾的起因、燃烧速度和易燃液体如何影响火焰的扩散。2、逃生电梯现在,人们获知的救灾知识是火灾时不要乘坐电梯,因为火灾时电梯会断电

12、,电梯间烟尘大,电梯轿厢可能变形,缆绳可能断裂。而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高楼层的人们要在烟火中跑到底层很费时,会错过最佳逃生时机。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研制由专用电源驱动的消防电梯。它的轿厢和缆绳都很牢固,不会被大火烧坏。当火灾断电时,消防电梯依然有电,可保障人们及时逃生。另一种新颖的逃生电梯是德国人开发的折叠式可充气逃生舱。平时,这种电梯的逃生舱5个一组连在一起,以折叠的方式置于高层建筑的屋顶。当火灾发生时,救援人员开启底楼外墙的一个激活装置,电动系统让折叠逃生舱像手风琴一样打开,并自动充入可让逃生舱悬浮的氦气。然后,逃生舱伸出屋顶边缘,沿着建筑物外墙徐徐降到地面。人们可以从楼顶进

13、入逃生舱,也可在逃生舱经过窗户时迅速进入。3、单人自救系统国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些可以沿着建筑物下滑的火灾单人自救系统。67岁的丹麦人古尼middot;延森发明了一种高楼滑动鞋安全系统,这种鞋靠安装在大厦外面窗户旁边的一道窄窄的钢轨上下滑动。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高楼逃生轮,类似于风筝的轮轴,可以让人们在高楼发生灾难时迅速离开。逃生时可以把坚固的绳索钩在高楼上某个安全牢靠的地方,把安全带系在腰上,就可以利用逃生轮沿着墙面安全地下滑到地面上。日本有一种自垂救生索,它和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连在一起,绳索则安装在每个窗的外墙上框部。一旦发生火灾,只要消防控制室一有动作,这些绳索便自动脱垂,在各个窗口形成一条条救生路线。五、结束语高层建筑带给我们很多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在过去,高层建筑的火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我们也在高层火灾的防范和扑救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努力把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降到最少甚至是没有意思漏洞。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