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基于宝钢集团的案例研究-王世权.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2596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8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基于宝钢集团的案例研究-王世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基于宝钢集团的案例研究-王世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基于宝钢集团的案例研究-王世权.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基于宝钢集团的案例研究+王世权 张 爽 刘雅琦(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 10819南开大学商学院300071)【摘要】本文探究了影响管理审计的母子公司关系网络要因。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网络中心度较高的子公司在管理审计实施中得到的管理效率评价也较高;共益性结构洞有利于管理审计信息的获取;依赖非对称性产生的压力有助于驱动子公司进行管理审计自我整改,处于弱势依赖非对称性水平的子公司在管理审计实施中得到的管理效率评价较高;母子公司间的连锁董事有助于子公司运用管理审计成果自我整改,并有利于提升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上述研究不仅丰富了母子公司关系网络理论和管

2、理审计理论,而且为集团公司管理审计实践提供了一定指导。【关键词】母子公司关系网络管理审计宝钢集团公司治理案例研究一、引言管理审计作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重要管控手段之一,近年来在集团公司中已得到一定程度应用。但与预期相距甚远,因管理审计不到位使集团公司难以对各子公司进行有效管控,致使子公司管理问题频发已成为大型集团公司的常态。深究其因,造成子公司管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审计不到位,很少基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视角来审视管理审计的建构、实施与反馈。如何通过强化母子公司关系网络治理来提升管理审计能力,改善各子公司的管理效果与效率,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然而,与实践需求不相匹配的是,一方

3、面,理论上在对管理审计的边界、地位与作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虽然出现了对管理审计的制度情景动因及效果进行研究的趋势(Prawitt et a1,2009;Anderson et a1,2012;Sultana andZahn,2015),但尚未触及母子公司关系层面;另一方面,关于母子公司关系影响效应的研究,虽关注了母子公司关系对子公司价值、子公司主导行为与创业等方面的影响(Schmid and Schurig,2003;王世权等,2012;Ciabuschi eta1,2014),但对管理审计的影响却鲜有论及。换言之,无论是关于管理审计还是母子公司关系问题的研究,均忽略了母子公司关系对管理审计的

4、作用。如此一来直接引致理论上缺少对母子公司关系情境下管理审计建构、实施与反馈等行为的解释。源于上述,本文以宝钢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与管理审计实践为着眼点,试图揭示“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这一理论问题。二、文献述评自Ross(1932)正式提出管理审计这一范畴以来,在历经了对管理审计边界、作用等问题的探讨之后,虽然对管理审计的理解仍存分歧(Parker,1986;Brender,2015),但在管理审计可以维护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权益,以及对管理层具有指导作用这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王光远和王克方,1996;Prawitt et a1,2009;Lin andHwang,2

5、010)。随着管理审计实践的发展,理论上在探究管理审计的审计标准、审计过程、审计层次、审计方法等的同时,开始审视管理审计的影响因素(王光远和王克方,1996;Kei山et a1,2007;Anderson et a1,2012)。除却管理审计制度自身及审计人员的胜任特征与行为(Fis-chbacher and Stefani,2007;Danielsen et a1,2007;Sultanaand Zahn,2015),被提及较多的就是管理审计的制度环境。研究认为,已有的制度基础、内部权责关系、合法性+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2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4YJAZH0

6、8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1400M00I)的资助。81万方数据囝团田圈皿囝睡黧鬟黧鬻熏鬃蠹Il囊l纛黧蠢黧震醺黧震羹囊鬟鬃机制等会对管理审计制度选择和审计强度等产生影响(Rittenberg,1978;Patterson and Smith,2007;Brender,2015),进而会影响管理审计的有效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公司治理领域与管理审计领域同时出现了围绕管理审计与董事会角色(Cohen et a1,2007;Michelon et a1,2015)、管理审计与审计委员会关系(Davies,2009;Abbott et a1,2010;Zaman and Sar

7、ens,2013)、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Anderson et a1,2012;Brender,2015)等主题的研究,不但丰富了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而且推动了管理审计理论的发展。然而,虽然认识到了制度环境、公司治理等要素对管理审计的现实影响,但直接将管理审计置于母子公司关系情境,以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为核心范畴进行研究的成果却较为少见。而关于母子公司关系问题的研究,早期多是从“交易成本”、“资源依赖”、“战略行为”等视角对母子公司关系的形成做出解释(Khanna and Rivkin,2006;Rao eta1,2007;Rajdeep et a1,2013)。虽说观点各异,但无疑为打开母子

8、公司关系这一“黑箱”提供了指导。在解释母子公司关系成因的同时,理论上也对母子公司关系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初关注的是母公司如何控制子公司,提出了战略与财务控制、文化控制等机制,并探究了各控制机制对子公司绩效或集团公司内部资源累积的影响(Aggarwal and Dow,2012;Victoria and Dipak,2014)。但是,理论创新并未就此止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母子公司之间的依存与互动,不仅存在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还存在于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如果仅将母子公司关系简单的理解为一对一关系来探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将不利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Rugman and Verbek

9、e,2001;Gress and Poon,2007;Crespo et a1,2014)。为此,理论上又开始从网络化视角对母子公司关系进行探讨,将母子公司关系看成独特的关系网络(Gress and Poon,2007;Nienke,2015),并提出母子公司关系网络这一概念(Gressand Poon,2007;王世权等,2012;Jarle,2014),诠释了母子公司关系网络情境下的网络关系强度、网络中心度等网络结构与行为对子公司主导行为或创业的影响(Nell andAmbos,2013;Ciabuschi et a1,2014;Stephen and Daniel,2015)。深入分析可

10、知,理论上对母子公司关系内在机制的认知,从最初的母公司对子公司或子公司对母公司影响的“单边”视角逐渐拓展到将母子公司关系视作一个网络的“网络”视角。然而,虽然母子公司关系研究的理论日益丰富,但基于母子公司关系视角直接以管理审计为主题的研究尚未明确提出。综上,无论是管理审计理论还是母子公司关系理论,对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如何影响管理审计均未论及。而从现实来看,存在于母子公司关系情境下的管理审计必然会受到母子公司这一内在制度情景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的问题是: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作用于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三、研究设计(一)案例选择及背景介绍本文旨在探究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作用于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这一前

11、沿课题,研究中面临着大样本数据难以直接获取,已有理论观点难以直接运用等问题。因此,采用了案例研究方法(Eisenhardt,1989;Ozcan and Eisenhardt,2009)。针对研究内容,借鉴Yin(2009)和王世权等(2012)等的研究,按照数据的长期性与可得性、典型性等原则,选择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宝钢集团的前身是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创建于1978年12月23日,1998年11月,组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2005年10月,更名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截至2015年3月,集团公司下辖钢铁主业6家子公司,非钢子公司5家,

12、共计11家子公司,如表1所示。表1 宝钢集团各子公司信息成立时间 公司名称 公司简称 持股比例() 业务类型2000年2月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宝钢股份 797l2007年4月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八一钢铁 7555 ,2009年3月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宁波钢铁 5615钢铁主业2012年4月 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韶关钢铁 512012年3月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宝钢不锈 1002012年3月 宝钢特钢有限公司 宝钢特钢 1002006年7月 宝钢资源有限公司 宝钢资源 100 资源开发及物流2007年12月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宝钢金属 100 钢铁延伸加工2007年3月 华宝投

13、资有限公司 华宝投资 100 金融投资业2010年4月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宝钢工程 100 工程技术服务2007年10月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宝钢发展 100 生产服务业82资料来源:作者整理。万方数据宝钢集团成立至今。一直注重内部管控制度的建设。2009年5月,为防范生产经营环节的重大风险,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由既往的“财务管控型”转变为“战略管控型”,其关键点在于强调了管理审计在母子公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管理审计职能定位,宝钢集团设计了“管理决策审计(又叫专项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效率审计、信息系统审计、RE式评价(Results-oriented Evaluation)

14、”五类审计内容。其中,管理决策审计是对国家强制性政策、法规与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制度在子公司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以及对子公司特定业务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管理效率审计是对宝钢集团及其子公司管理的实际运行的效率和效果等进行诊断和评估;信息系统审计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和维护等各环节进行评价;RE式评价是以“计划预算管理”等为主要评价对象,从“策划一方向、效率一速度、结果一价值”三个维度评价各项管理活动。具体如图1所示。LJ图1宝钢集团管理审计职能定位为了实现“审计项目的统一评估”及“审计信息的集中共享”,宝钢集团设

15、计了以项目为载体,由母公司审计部和各子公司审计部门共同完成审计任务的管理审计信息系统平台(BAMS)。BAMS由审计信息管理子系统、计算机辅助审计子系统及联网审计子系统构成,覆盖各子公司。通过BAMS平台,推动了包括管理审计成果在内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了审计成果的应用范围,如图2所示。宝钢集团管理审计实施几年来,发现各类管理问题、提出管理建议近500条,大大提高了宝钢集团的经济效益。上述管理审计制度不但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且还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2011年,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举办的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了一等奖。正是因为宝钢集团的不断创新,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

16、、最具竞争力的钢铁集团公司。(二)资料搜集为提高理论效度,本文采取多种方式搜集所需资料。公开渠道。主要包括公司年报、内部期刊、内部规章制度与官方网站等。为了使资料符合研究主题,对包含宝钢集团及其子公司名称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检索,最终精选了评价策划的程序是否规范,策划的输人输出质量与公司发展战略及规划的匹配度,目标的挑战性等。评价任务量的真实性、任务的完成度及时间效率。对突破性定量财务指标(考虑投入产出)与改善性定性指标进行评价。83万方数据圈幽幽型幽圈醺鬻鬻鬻麟i蒸麓攀攀鍪鍪翳翳蒸蒸鬻鬈潮瓣餐鬻黼警戮鬻冀霪图2 BAMS平台相关素材:包括52篇媒体报道;宝钢股份年报(2014年为季报和半年报)(

17、20002014年)共17份、八钢股份年报(2014年为季报和半年报)(2008-2014年)共9份;宝钢集团公开出版的电子刊物宝钢指南(2010-2014年)共5期、宝钢年度报告(2003-2007年)共5份、宝钢社会责任报告(2008-2013年)共6期与宝钢经济与管理(2010-2013年)共20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各子公司网站、欧浦钢网等网站共计26个。深度访谈。本文通过“访谈的多样性”减少访谈的主观误差(Miller et a1,1997),以便产生能够反映客观现实,具有可验证性的理论。为保证访谈对象能囊括掌握第一手信息的人员,采用了“滚雪球式抽样”,以最初能够联系到的访谈对象为切

18、入点,由其依次推荐相关负责人。实施中,采取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宝钢集团有关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子公司负责人及行业内专家进行了46人次(其中电话访谈12人次)正式或非正式访谈。为使数据信息聚焦,访谈依据访谈提纲进行,并对所有访谈都进行了文字记录或录音,且保证在访谈后的12小时内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审核、校对。为保证所搜集的信息充分和准确,当不同被访者之间信息出现不一致时,通过电话咨询来对信息予以求证。问卷调查。对于那些用语言难以描述的事项,通过设计问卷,以邮件方式调查。本文向宝钢集团经济管理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发放了“宝钢集团各84子公司关系统计表”和“2010-2014年各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均值统

19、计表”。针对反馈表中与公开资料不完全相符的内容,再次发送邮件予以确认,直至获得确切信息为止。(三)数据分析与典型的归纳式研究一样,本文将遵循Eisenhardt(1989)、Yin(2009)等所描述的案例研究方法与程序,依据数据资料,撰写个案的发展历程,归纳并形成理论命题。数据分析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数据资料归类与编码。为便于数据的深入挖掘,关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的素材,借鉴王世权等(2012)的研究,将母子公司关系网络解构为子公司个体网络、组织间网络(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与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三个层面;关于管理审计的素材,将审计环境限定为集团公司,根据Knechel and Willeke

20、ns(2006)等的研究,将管理审计过程划分为建构、实施与反馈三个阶段。其中,管理审计建构指管理审计模式设计等,是公司管理审计从无到有或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转换的过程;管理审计实施是指构建出来的管理审计制度在公司中的具体应用;管理审计反馈则指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或可推广的经验在不同公司间推广的过程。在此之上,将所搜集到的数据分别归类,并以句子作为分析单元对资料进行概览,据此进行数据编码。为保证研究效度,事先对编码参万方数据蒸麟l黧繁稿鬻_瞩羹蘩蘩羹麓添鞠溺黼鬻缫濯麓渊溯溺圈匝蠲幽圜与者进行了培训和预编码,并要求编码过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其次,构念提炼。依据编码数据,按照Glaser andStr

21、auss(1967)所论及的扎根理论的逻辑,分别就“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和“管理审计”两个范畴进行构念提炼,并运用Holsfi(1969)的一致性百分比公式计算每个构念的信度水平。按照上述,提炼了“网络中心度”、“连锁董事”、“共益性结构洞”和“依赖非对称性”4个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有关的构念,以及“管理效率评价”、“审计信息获取”、“审计自我整改”3个和管理审计有关的构念。最后,理论命题形成。在对上述构念认知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主题,由每个作者各负责一部分深入研究,利用研究中形成的构念和主题,初步勾勒各构念间的关系。然后,将作者们各自负责的部分集中起来,就所建构的构念间关系进行研讨,当出现意见分

22、歧时,回到案例原始资料中去重新论证。通过理论和数据之间的反复验证逐渐强化对构念的认知,明确构念间的关系,进而提炼出深层的理论观点(Eisenhardt,1989)。同时,还在数据、文献和理论之间循环往复,直到理论和数据之间达到高度匹配(Ozcan and Eisenhardt,2009)。四、案例剖析(一)子公司个体网络层面:网络中心度对管理审计的影响在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内,子公司的网络中心度系焦点子公司与其它子公司的网络联结情况(Hagedoom,2006;王世权等,2012)。研究表明,具有较高网络中心度的子公司,可以促进个体之间信任的产生,有利于简化子公司搜寻程序与降低交易成本,寻找机会和

23、得到所需资源(Tsaiand Ghoshal,1998;Tsai,2000),促进完整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递,进而有助于从其所嵌入的网络中获得信息优势(Burr,1992;CosteHo and Costello,2009),表现在集团公司内的管理审计中就是有利于子公司审计信息的获取。宝钢自2009年正式实施全新的管理审计制度以来,接受审计已成为一个常态。实施当年,同步开展了废弃物管理专项审计、能源管理审计等57个项目,提出管理建议709项。子公司接受审计的频度大大增加,有些子公司几乎每个月都接受一个以上的审计项目。管理审计实施中,主要通过RE式评价来反映被审单位经营管理的策划、效率和结果,评价

24、值越大说明被审单位的管理效率越高。据受访者所述,“对在集团公司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子公司,效率评价值也相对较好”。上述受访者的陈述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子公司在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中的位置会影响到母公司基于管理审计对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的结果(以下简称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结果),调研数据也对此作了佐证。表2列示了宝钢集团20102014年五个会计期间内,各子公司的网络中心度和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等级的平均值,显示具有较高网络中心度的子公司的管理审计效率评价一般相对较好。表2 宝钢集团子公司网络中心度及其管理效率评价结果子公司 网络中心度 网络中心度等级 效率评价等级宝钢股份 11 高 高八一钢铁 3 中 中宁波

25、钢铁 4 中 中韶关钢铁 3 申 中宝钢不锈 2 低 中宝钢特钢 2 低 低宝钢资源 2 低 中宝钢金属 3 中 低华宝投资 2 低 低宝钢工程 5 高 高宝钢发展 5 高 高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深究其因,一方面,宝钢集团的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是基于利益导向的,其利益导向内生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中的相互依赖性,形成资源的相互依赖后,就会增加交换双方的信任度,更利于双向信息交换(Ring,1996)。为此,具有重要地位的子公司通常能得到更多有关母公司管理审计工作重点的消息,接受审计的态度也很好,实施管理审计往往也更为顺畅;另一方面,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子公司更容易获得其他子公司的审计信息,据此改善自身

26、的管理效率。两者的综合作用,使得审计实施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评价。由此提出命题1:命题1: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内,网络中心度较高的子公司在管理审计实施中得到的管理效率评价也较高。(二)组织间网络层面:共益性结构洞与依赖非对称性对管理审计的影响母公司对各子公司实施管理审计的关键在于审计信息的获取。为了对子公司管理效率予以客观、真实的评价,网络中心度等级划分标准:高、中、低比例控制在3:4:5;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等级划分标准:80以下为低,80一90为中,90以上为高,每一区间包含下限值。85万方数据母公司会从多种渠道获得某一子公司的管理审计信息。调研也证明了此点,母公司的一名审计人

27、员如是说:“集团公司中,宝钢股份、宝钢发展等子公司也起到了关键的信息共享作用。即使一些子公司间没有直接联系,这些公司也能够作为中间人来建立一种间接联系”。不难看出,宝钢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中,宝钢股份发挥了一个信息枢纽的作用,使没有直接联系的子公司也能互换信息,弥补了网络中原本存在的“漏洞”,也就是Burt(1992)所言及的结构洞。调研发现,宝钢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中存在很多结构洞。如果以结构洞的占据者为单位来计算结构洞的个数,除却母公司外,宝钢股份所拥有的结构洞最多。宝钢股份与网络中的各子公司都有联系,多数情况下都是起桥梁作用,即多数结构洞都是共益性的。共益性结构洞多形成于具有共同利益、合

28、作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搜集管理审计信息时,宝钢股份提供的信息量最大且最相关。并且,母公司获取其他子公司的信息时,部分信息也是通过宝钢股份的桥梁作用得到的。丰富的共益性结构洞有利于宝钢集团中各节点信息的流动,不仅能使母公司顺利获得管理审计信息,而且能够让子公司通过共益性结构洞获得母公司的治理、管理理念和其他子公司的经济行为信息,从而更有利于提供对审计决策有用的信息。由此得到命题2a:命题2a: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内,共益性结构洞有利于管理审计信息的获取。由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特殊的联结方式以及子公司之间沟通渠道天然的畅通性,加之很多子公司设立的初衷就是为集团内其他子公司进行服务

29、(王世权等,2012)。所以,子公司与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关系相较其他网络型组织,具有更强的关系强度,使得母子公司关系网络效应得以发挥。然而,从相互依赖程度来看,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并不总是对等依赖的,有些子公司由于本身缺乏资源与能力,对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依赖较大,在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也即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内存在依赖非对称性。依赖非对称性反映了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关系安排中的控制性权力分布的差异程度(Pfeffer and Salancik,2003;Gulati and Sytch,2008)。当一方关系主体对其合作伙伴的依赖程度高于对方对本方依赖程度时,其在关系安排中

30、必然处于弱势地位,且双方权力距离越大,这种不利地位就越是显著(Gulati and Sytch,2008),甚至强势一方会强制合作伙伴按己方意愿采取相应行为。不仅如此,处于弱势地位的子公司受到依赖非对称性的压力,出于信号显示动机,为展示其良好的管理效率,会主动将母公司提供的建议合理转化。宝钢集团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内各子公司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点。以宝钢股份与其它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为例,从各子公司与宝钢股份的相互依赖度(宝钢股份与某子公司的销售额与采购额比例)来看,相较其他子公司而言,八一钢铁和宁波钢铁对宝钢股份有较高的依赖度(即处于弱势依赖非对称性水平),且获得的管理效率评价也较高。而就宝钢股

31、份占同类交易额比例来看,此种依赖是依赖非对称的,宝钢股份处于强势方,具体如表3所示。由此得到命题2b和2c:命题2b: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中,依赖非对称性产生的压力有助于驱动子公司进行管理审计自我整改。命题2c: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中,处于弱势依赖非对称性水平的子公司在管理审计实施中得到的管理效率评价较高。表3 宝钢股份与各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关系 (单位:人民币千元) 调整前关联交易 调整后关联交易金额 销售 采购 销售额与 销售 采购 销售额与名称 采购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 采购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八一钢铁 Oo00

32、6 060 0001 O0083 O58 0014宁波钢铁 O31 107 O29 032 104 03l韶关钢铁 O28 003 930 028 003 933宝钢不锈 160 1168 014 167 1134 O15宝钢特钢 112 369 030 115 359 O32宝钢资源 105 337 031 115 346 O3386调整后系在调整前基础上增加对应的服务性关联交易(提供运输、技术,接受劳务)。合并上海本部、宝钢德盛、宁波宝新3家公司的关联交易金额。合并宝钢资源(中国)与宝钢资源(国际)两部分。万方数据续表 金额 调整前关联交易 调整后关联交易 销售 采购 销售额与 销售 采购

33、 销售额与名称 采购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 采购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 占同类交易额比例宝钢金属 077 O10 770 O78 O10 780宝钢工程 O09 O55 O16 021 111 O19宝钢发展 113 074 153 114 187 061宝钢集团 00039 0056 002 280资料来源:作者整理。(三)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层面:连锁董事对管理审计的影响宝钢集团普遍存在母公司向子公司派遣董事的现象(如宝钢股份等),这些派遣董事有的未在母公司任职,有的同时在母公司担任董事(或副总经理)职务。后者则是理论上所言及的广义上的连锁董事(Diestre et a

34、1,2015),只不过在集团公司内表现为母子公司间连锁。连锁董事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社会资本,具有裙带治理效应(Shropshire,2010;Mclean et a1,2012),对于集团公司而言,不但能提升子公司的绩效,而且对于提升集团公司整体绩效有所助益(Keister,1998)。宝钢集团通过董事派遣建立的网络联结中隐含着问责和激励机制等利益导向,这些因素与所派遣人员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在客观上激励其努力工作,特别是对在母公司和子公司同时任职的人员影响更大。与此同时,子公司因派遣董事带来的母公司的先进治理理念而更具优势,经营更为规范,管理效率更高。宝钢集团总经理陈德荣同时兼任宝钢股

35、份董事长即发挥到了这一作用。当然,较高的管理效率也可能并非来自于子公司规范经营,而是被派遣董事利用自身社会关系从中斡旋的结果。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被派董事在母公司具有人际关系优势,在利益驱动下,利用人际关系来刻意提高管理审计效率评价值。由此得到命题3a:命题3a: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母子公司间连锁董事有利于提升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连锁董事对管理审计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上,对管理审计反馈也具有重要影响。管理审计反馈的重要一环就是各子公司运用审计成果进行自我整改。宝钢集团的做法是,在管理审计完成后,对发现的问题会通过问责机制等引导子公司自我改善。因管理审计能为子公司改进经营管控带来实效,

36、所以各子公司都非常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往往一个审计项目还处在过程阶段,审计问题已进人生产经营分析会中的整改流程。在运用审计成果进行整改过程中,受访者认为,“子公司整改的推动主要基于信息平台由子公司管理人员来推动”。并且,调研发现,在母公司派遣董事的推动下,被派遣董事的子公司对管理审计成果的应用大都较为重视,存在母子公司间连锁董事的更是如此。深究其因,这些董事本身比较了解母公司的理念,为了获得更多来自母公司的资源及晋升机会,遂成为整改的主要推动者,这与Diestre et a1(2015)关于连锁董事功能的观点较为相似。基于上述认知,可提出命题3b:命题3b: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母子公司间连锁董事

37、有助于驱动子公司运用管理审计成果自我整改。五、研究结论、启示与局限鉴于管理审计对于提升子公司管理效率的积极作用,管理审计在集团公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理论上对管理审计问题的探讨却很少纳入到母子公司关系情景之下,如此一来必然不利于厘清与辨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作用于管理审计的内在机理。有鉴于此,本文将管理审计问题置于同时具备“市场一科层一网络”特性的母子公司关系框架下进行研究,结合宝钢集团的管理审计实践,探讨了管理审计的建构、实施与反馈过程中的母子公司关系网络要因。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条件一定下,网络中心度较高的子公司在管理审计实施中得到的管理效率评价也较高;共益性结构洞有利于管理审计信息的获取;

38、依赖非对称性产生的压力有助于驱动子公司进行管理审计自我整改,处于弱势依赖非对称性水平的子公司在管理审计实施中得到的管理效率评价较高;母子公司间连锁董事有利于提升子公司管理效率评价,也有助于子公司运用管理审计成果自我整改。上述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在母子公司关系问题中引入“共益性结构洞”、“依赖非对称性”等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在解释母子公司关系影响效应过程中忽视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内人际连带与结构洞等方面的局限,为更好地解释管理审计实施中信息的多调整后系在调整前基础上增加对应的服务性关联交易(提供运输、技术,接受劳务)。87万方数据鬣圈幽盈融衄曩豳鬻麟黼黼i黼l鬻黼蘩鬻鬻缫缀

39、湖缫缫湖缓戮湖黧缫燃霪鬻方来源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本文还将有助于启发集团公司制定适宜的有利于管理审计建构与作用发挥的母子公司关系网络战略。正如已有研究所显示,当前理论上对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与管理审计问题各有涉猎,但将两者直接联系起来予以考察尚属空白。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此进行了探讨,也只是一个探索性研究。由于受资料来源及时间精力等限制,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也仅是大致勾勒出了网络中心度、连锁董事、共益性结构洞和依赖非对称性等对管理审计的影响,如何对上述要素进行操作化测量以及具体关系的验证则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参考文献王光远,王克方1996管理审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世权,王丹,

40、武立东2012母子公司关系网络影响子公司创业的内在机理:基于海信集团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6:133146Anderson,U,MChrist,KJohnstone,and LARittenberg2012PostSOX Examination of Factors Associatedwith the Size o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sAccounting Horizons26(2):167191Brender,N,BYzeiraj,and EFragniere2015TheManagement Audit as a Tool to Foster Corporat

41、e Governance:An Inquiry in Switzerland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30(89):785811Burt,RS1992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of Competi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iabuschi,F,UHolm。and OMMartin2014Dual Embeddedness,Influence and Performance of InnovatingSubsidiaries in the Multinational

42、Corporation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new,23(5):897909Diestre,L,NRajagopalan,and SDutta2015Con-straints in Acquiring and Utilizing DirectorsExperience:AnEmpirical Study of New。market Entry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36(3):339-359Eisenhardt,K1989Building Theories From C

43、ase StudyResearch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4(4):532550Fischbacher,U,and UStefani2007Strategic Errorsand Audit Quality: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The Accounting Review,82(3):679704Glaser,B,and ALStrauss1967The Discovery of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Aldinede GruyterGt

44、llatiR1999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The88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on AllianceForma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5):397420Gulati,R,and MSytch2008Does Familiarity BreedTrust?Revisiting the Antecedents of Trust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9(23):165190Hagedoorn

45、J2006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31(3):670680HoistiOR1969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Reading,Mass:AddisonWesleyPublishing CoKeister,LA1998Engineering Growth:BusinessGroup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rm

46、ance in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4(2):404440KnechelW,and MWillekens216The Role ofRisk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in Determining AuditDemand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33(9一10):13441367Nell,PC,and BAmbos2013Parenting Ddvantagein the MNC:An Embeddedness Pe

47、rspective on the Value addedby Headquarter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34(9):10861134Ozcan,CP,and KMEisenhardt2009Origin ofAlliance Portfolios:Entrepreneurs,Network Strategies,andFinn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2(2):246279Parker,LD1986ValueforMoney Auditing:Conceptual,Development and

48、 Operational IssuesAustralian Accounting Research FoundationPatterson,ERand JRSmith2007The Effects ofSarbanesOxley on Auditing and Internal Control StrengthneAccounting Review,82(2):427455Ring,PS1996Fragile and Resilient Trust and TheirRoles in Economic ExchangeBusiness Society,35(2):148175Rugman,A,and AVerbeke2001SubsidiarySpecific Advantages 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2(3):237250Sultana,N,and JLZahn2015Earnings Conservatism and Audit Committee Financial ExpertiseAccounting andFinance,55(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