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59591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闻:听见,看见。 2、 剑外 句:这几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惯语。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3、 初闻 句:这是痛定思痛、喜极

2、而悲的眼泪。涕:眼泪。 4、 却看 句: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 愁何在 的快感。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 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 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 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却看:再看,还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5、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 6、白日:表现时光美好。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

3、酒:开怀痛饮。 7、 青春 句: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指明丽的春天。作伴也作:与妻儿一同。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刘希夷出塞诗: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 8、 即从 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杜甫自注: 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 浦注: 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 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

4、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 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诗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 从巴峡穿巫峡 ,注解多误。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9、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诗意: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 余田园在东京。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

5、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剑外忽传收蓟北 ,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 剑外 ,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 蓟北 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 忽传收蓟北 ,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初闻 紧承 忽传 , 忽传 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 涕泪满衣裳 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 初闻 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蓟北 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

6、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恶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 初闻 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 涕泪满衣裳 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 喜欲狂 ,这是惊喜的更高峰。 却看妻子 、 漫卷诗书 ,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 涕泪满衣裳 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 却看 就是 回头看 。 回头看 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

7、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一联,就 喜欲狂 作进一步抒写。 白日 ,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 放歌 ,也不宜 纵酒 ;如今既要 放歌 ,还须 纵酒 ,正是 喜欲狂 的具体表现。这句写 狂 态,下句则写 狂 想。 青春 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 作伴 ,正好 还乡 。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 喜欲狂 了。 尾联写诗人 青春作伴好还乡 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

8、巴峡 与 巫峡 , 襄阳 与 洛阳 ,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 即从 、 便下 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 穿 、 向 的动态与两 峡 两 阳 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 巴峡 、 巫峡 、 襄阳 、 洛阳 ,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 即从 、 穿 、 便下 、 向 贯串起来,就出现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 巴峡 到 巫峡 ,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 穿 ;出 巫峡 到 襄阳 ,顺流急驶,所以用 下 ;从 襄阳 到 洛阳 ,已换陆路,所以用 向 ,用字高度准确。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