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59508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是由阿德勒所著,是讲述个体心理学问题的著作,对于今天的我们很有帮助,帮助我们走出世界。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阿德勒心理学读后感:拥有失败的勇气。这几周一直在读日本哲学家、心理咨询师 岸见一郎先生解析阿德勒心理学的书。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接受幸福的勇气、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前三本比较简单易懂,尤其是前两本,以对话的方式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地讲解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读起来很轻松,假期里花上一天时间,就能读完一本。最后一本比较艰涩,包含更多思辨、推导的过程,很适合在读完前三本后,细细反复钻研,学习阿德勒和岸见先生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最后一本是真正 授人

2、以渔 的。01目的论,而非原因论对于阿德勒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大概和我一样,感觉比较陌生。但如果说起弗洛伊德、荣格两师徒,却几乎无人不晓吧。阿德勒是与这两位齐名的世界三大心理学家之一。常有人误解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其实他们是平等的同事关系。与弗洛伊德凡事从幼年经历中寻找原因的 原因论 不同,阿德勒提倡的是 目的论 。弗洛伊德的 原因论 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变相的 决定论 。因为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除非我们使用时光机穿越回过去,否则过去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岂不是束手无策吗?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遇到一些困难就拼命去 原生家庭 里找问题,把一切都归咎于儿时父母的养育方式,却越深究越觉

3、得无力、无奈,只剩自怜自艾,而毫无建设性的行动了。就像我们生病了去看医生,医生研究了半天,把为什么会生病都说透了,就是不提供治疗方案,对治疗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岸见先生认为,弗洛伊德的 原因论 或说 决定论 ,其实会使人陷入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与此相反,阿德勒的 目的论 相信人的自由意志,认为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没有必然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以及此时此刻的自己,决定要过怎样的生活。为了解释 目的论 ,阿德勒举了 脸红恐惧症 和 广场恐惧症 的例子。通常我们会以为患有 广场恐惧症 的人,是因为害怕见人,害怕

4、被众人瞩目,才选择一个人躲起来。但阿德勒从 目的论 的角度解释这种行为,认为患者恰恰是因为担心自己在公众场合,无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无法接受自己不是世界中心,而选择了从一开始就逃避到众人中去。而 广场恐惧症 不过是逃避的手段,为了逃避这一 目的 被患者需要。 脸红恐惧症 也是一样的道理。书中举了以下这个例子。一次一个女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无论如何想治好这个毛病,然后去向自己喜欢的男生告白,希望能同对方交往。心理医生却判断这位女生是自己 需要脸红恐惧症 ,因为她最惧怕的是被自己喜欢的男生拒绝,以及失恋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所以,就像广场恐惧症患者一样

5、,她选择了从一开始就逃避,活在 如果 就 的幻想之中。于是,心理学家对她说: 脸红恐惧症很好治,但我不会给你治,因为你是靠着脸红恐惧症才能让自己接受对自我或者社会的不满以及不顺的人生。你还要用 这都是因为脸红恐惧症 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呢。 但是如果我给你治好了,事态也没有任何变化的话,你一定会再次跑来要求我让你患上脸红恐惧症。 这两个例子都很好地阐述了阿德勒的 目的论 理论,即,我们当下所谓的一些 不幸 、 困境 ,有可能只是一种借口,其目的是逃避必须付出的努力,因为努力过后也有可能会失败。当下的 不舒服 ,和努力过后可能会有的失败,有些人宁愿忍受前者,也不愿遭受后者。那么这时候,那些 这不怪

6、我 , 我也是没办法 , 如果不是 早就 就成了达成逃避目的的必需品。那么,其实如果真想摆脱这些困境,方法也极其简单,就是调整目的,拥有 失败的勇气 不完全的勇气 ,积极付出努力,掌握未来的主动权。如此一来,真正最困难的问题就出现了 如何才能拥有 失败的勇气 , 不完全的勇气 呢?02你的存在本身就具备价值阿德勒说: 我们只有在认为自己有价值时,才能拥有勇气。 这种勇气,让我积极地付出努力,不害怕可能会到来的失败。只有当我们清楚认识 失败 并不会拿走我们的 价值 ,才能拥有这种勇气。我们常常混淆一些概念,比如 成功 与 幸福 。日本近代哲学家三木清在人生论笔记中曾详细谈过这个问题,我也曾在私塾

7、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研读探讨过。他对 幸福 和 成功 的看法与阿德勒不谋而合。他说 成功 是量的东西,而 幸福 是质的东西。可量化就可模仿,而质意味着 独一无二 。美也是如此。当我们以为美是可量化的东西时,就会彼此攀比,于是很多人选择去整容。但是当我们明白每个人的美都是独一无二的时,不仅不会苛求自己的鼻子要多高,眼睛要多大,皮肤要多白,也能够欣赏每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美。就像一棵树上的每片叶子都有所不同。我们会有偏好,却无法量化自己的偏好一样。美和幸福,都是不能比较,只能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的存在。需要用心感受。成功却相反,是可量化的东西。有标准,且标准随着时代和地点不断改变。在 士农

8、工商 阶级贵贱区分严明的古代,自然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在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的今日,世界上最受追捧的都是了不起的商人。在县城或是小镇里,女孩子早早嫁人,相夫教子,是最成功的模版。但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却未必了。相夫教子很好,经济思想独立的女青年同样受人尊重,被人羡慕。因此,当我们把 成功与否 作为自己是否价值的评判标准,就会发现自己时而有价值,时而无价值;在这有价值,在那里无价值。更进一步来说,躺在病床上,完全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是否有价值呢?植物人是否有价值呢?当我们把价值与 做些什么 挂钩时,不能做什么就意味着没价值。但真的如此吗?对深爱孩子的双亲而言,虽然孩子不好好学习会生气,但跟

9、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相比,只要孩子好好地活着,也会觉得欣慰不已吧。事实上,当我爷爷去世时,我真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他的生命。只要他还活着,我就觉得幸福。所以你看,价值,未必真的需要我们去 做些什么 , 存在本身 就具备价值。我们不用特别去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是存在,我们就已经对某些人有价值了。这就是哲学上经常探讨的 doing 和 being 的问题了。我们不需要在与人的竞争中获胜,取得 成功 ,才具有价值,事实上,竞争是最消耗精神和健康的事情。存在本身就具备价值,成功并不赋予我们额外的价值,失败自然也不会剥夺我们的价值,那么又何必害怕失败呢?既然存在本身就具备价值,那么每次 做些什么

10、就应该是 加分 。而不是设立一个理想的自我,然后通过每次 做些什么 给自己 减分 。承认 being 的价值,然后加分。03人生是活动而非运动,当下必须完成前文,我们探讨了拥有勇气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行为,或他人的评价而存在。接下来我想阐述拥有勇气的第二个条件,就是清楚认识到人生是什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对运动和活动,做了以下对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般的运动有起点和终点。对于这种运动而言, 效率 是关键。比如上学或上班,我们会希望尽快抵达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运动,因为未抵达目的地,都被认为是 未完成 或者 不完全的运动 。相较之下,活

11、动的动作经常保持在完整的状态,不问 从哪里到哪里 ,也不问 效率 ,不必 非得在某个期限内完成 。就像跳舞。没人会在意跳舞的人打算移动到何处。在舞蹈结束时,舞者可能会抵达某处,也可能不,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每一个舞步。旅行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的例子。旅行的关键并非用最高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从出发那一刻开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旅行之中。那么人生究竟是讲究效率的 运动 ,还是当下即完成的 活动 呢?大多数人恐怕都会把人生想象成一条直线。年轻人会觉得自己在直线的前半部分,老年人觉得自己在直线的后半部分。然而,这种认知都建立在一种预设之下,就是我们都能活到某个年纪。现

12、实点来说,年轻人也可能已经到了直线的后段,老年人也可能只到了直线的中段。因为直线的长度是不可知的。另外,如果人生是运动,将会出现第二个问题。就是运动追求高效。但是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最高效的人生,难道不是一出生就立刻死亡吗?但是显然,没有人会向往这种 高效 。因而,看似理性的 追逐效率 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建立在极其不理性,甚至天真的认知之上的。就是排除一些意外发生的可能,以为明天一定是今天的延续。在地震海啸高发的地区,或者身处战争中的人大概就不会这么觉得的。人祸尚可避免,在天灾面前,人的脆弱无力才真是 人人平等 的。那么将人生类比为 跳舞 旅行 应该是更理性合理的。马丁路德说: 即使

13、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还是会继续种苹果树。 人生就像跳舞和旅行,每个当下即是完成,过程就是目的,只要 此时此刻 充实喜悦即可,享受着享受着自然会到达某个地方,但即便不到达某个地方也不影响收获喜悦。我们不需要达到某个目标后才能快乐,而是现在就要快乐,更准确的说,只有现在才能快乐。当下即是完成,当下必须完成。最后除了我总结的以上内容之外,阿德勒心理学还有许多启发人心,令人豁然开朗的见解。比如 课题分离 , 共同体感觉 , 生活形态 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篇并不成熟的读后感,引起大家读一读阿德勒的兴趣。最后的最后,想跟私塾学习的同学们,和其他正在努力追求幸福和人生真谛的朋友们说:人生中总有许多不幸和痛苦,但也一定有许多幸运和快乐。经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赋予它们什么意义。人生没有正解,也没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意义。古希腊哲人认为,诡辩家是 智者 ,哲学家是 爱智者 。智者拥有某些知识,而爱智者正因明白自己无知,才无休止地追寻智慧。愿我们都能无所畏惧地做一名 无知 的爱智者。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