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的应用(共3524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50358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emina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的应用(共3524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Semina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的应用(共3524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emina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的应用(共352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emina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的应用(共3524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emina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教学的应用(共3524字)摘要: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9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学生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核,并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结果研究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

2、极性及学习兴趣,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儿科;Seminar教学法;临床实习教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实习的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2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名。研究组男25名,女21名,平均年龄(22.32.4)岁;对照组男22名,女24名,平均年龄(22.62.5)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1.2研究方法学生儿科实习时间为6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研究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具体如下。(1)课前准备:将研究组学

3、生分为5个大组,每个大组810人,每个大组再分两个小组,每组45人,轮次做研讨会汇报员,每组由1名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指导教师,1名住院医师担任辅助教师。教研室每周三选定研讨主题及本次讨论汇报员。教师根据儿科学临床实习教学目标,着重选择临床常见疾病的相关内容作为Seminar教学的讨论主题,例如支气管肺炎、腹泻病、肾病综合征、小儿贫血等,教师提供具体病例,学生分组阅读文献及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随时与该组辅助教师联系,也可随时与患者沟通了解个体的疾病特点及诊治需求,制作汇报PPT。(2)主题研讨会:于下周二下午进行,每次约为两小时。首先由带教教师介绍讨论主题,并简要说

4、明所涉及主题的基本内容,然后由汇报员逐步展示主题内容及具体病例基本情况,围绕该病例就研讨主题进行分析,包括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治疗方案选择的根据、特殊并发症处理等。最后小组全体成员围绕本次主题和病例内容进行讨论,自由发言,可以向汇报员提问、质疑,也可就该主题及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等阐述自己不同的观点,对目前诊疗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及建议。另一组的学生也可针对研讨内容提问、表达和反驳,畅所欲言,带教教师可以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讲解,适当进行引导、补充,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等。通过师生、生生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互动,深化对主题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5、。(3)课后评分:课后各小组分别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和课堂讨论后总结的资料上交,统一由教师进行评分。1.3评价指标学生出科考试成绩评价2:学生实习结束后,向两组发放学校统一命题的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教学问卷调查结果评价2:学生实习结束后,向两组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学生儿科临床实习出科考试成绩比较研究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9.37.2)分、操作考试成绩为(90.34.3)分,患者满意率为9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6、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3.1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关键阶段,医学生需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逐步开始参与临床工作。儿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进入儿科临床实习的学生临近毕业,考研、找工作等压力巨大,容易分散精力,且传统“填鸭式”的理论学习使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因此在临床实习中学生开始出现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甚至出现被动、厌学等消极学习态度,影响实习

7、效果,并对今后临床工作产生不良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儿科临床实习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仅为(73.68.4)分、操作考试成绩为(81.65.4)分,均低于研究组,说明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照教师的思维去理解知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知识面狭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欠缺。3.2Seminar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Seminar教学法又称研究式教学法4,它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为探究某一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探究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表明5,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eminar教学法

8、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实践操作能力,改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被动接受的弊端。Seminar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分组讨论等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6。同时,Seminar教学法也将本科的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紧紧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能够接触学科的前沿动态,为学生毕业后继续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科学研究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7。本研究显示,经过Seminar教学后,研究组学生的儿科临床实习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为(89.37.2

9、)分,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实习成绩。同时本研究还显示,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以及拓宽知识面的评价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综上所述,Seminar教学法使学生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诊疗实践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对于课

10、堂上所讲的经典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激发了学生研究和探索医学问题的求知欲,值得在医学教学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吴岩,杨路华.基于Seminar教学法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137-139.2杨雪梅,张玉芳,高祝英,等.Seminar教学法在本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0):84-85.3王斯,许玉霞.提高儿科实习质量教学方法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5):2425-2426.4马桂花.加拿大高校Seminar教学模式及其启示以约克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8(10):56-61.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