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与耳鸣认知(共4065字).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2495160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性耳聋与耳鸣认知(共4065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突发性耳聋与耳鸣认知(共4065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性耳聋与耳鸣认知(共406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性耳聋与耳鸣认知(共4065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突发性耳聋与耳鸣认知(共4065字)突发性耳聋与耳鸣认知 1.突发性耳聋与耳鸣的定义、病因病理研究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idiopathicsuddensensorineuralheatingloss),简称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患者的听力下降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可同时或先后伴有耳鸣和眩晕,除第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或体征。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年龄以40岁左右中年人居多1,但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无地域或流行群集现象,随着社会的发

2、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国外报道发病率约为520人10万人2,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突发性聋耳鸣发生率为701003,4。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自DeKleyn于1944年首次报道此病以来,国内外医家对突聋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争议就没有停息过,究其原因,是现代医学对于突聋的病因认识不一致,目前认为有些因素与突发性聋高度相关,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病毒感染、内耳血循环障碍、血管纹功能不良、变态反应性或自身免疫性听神经炎和内耳压力突变等方面3,5-8,其中以病毒感染学说和内耳血循环障碍为主。耳鸣(tinnitus)是耳科临床的常见症状,是指在外界无声源刺激或电

3、刺激的情况下,耳部或头部的一种主观声音感觉。主观性耳鸣不应包括声音幻觉,也不包括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声音,如血管搏动声、腭咽喉肌阵挛的咔嗒声、咽鼓管异常开放的呼吸声,这些可称为体声(somatosounds);也即既往称之为“客观性耳鸣”者。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客观地检测到耳鸣是否存在。许多全身和局部的疾病都可引起耳鸣,并且耳鸣通常会引起烦躁、焦虑甚至抑郁,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据流行病学调查9,耳鸣患者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7,其中寻求医生帮助的占7,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的占3.5,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想自杀者占0.8。耳鸣产生的病因病机仍未明确。在耳鸣机制假说中,耳鸣产生的根据是

4、已知的听觉系统的三个重要特征11:听觉通路的各个层面尤其是较低层面的神经元存在程度不一的自发电生理活动;听觉系统能够根据外界声音的大小不断调整适应,进行增益或压缩处理;听觉系统存在中枢抑制或回馈抑制。而Jastreboff提出的耳鸣神经心理模式12,为理解耳鸣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2.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与耳鸣的治疗与疗效评价突聋的治疗多年来一直有争议,迄今尚无一种治疗方案对所有病人均有效,大量的药物试图改善突聋患者的听力13。基于上述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学说,内耳缺血、缺氧是导致本病的中心环节,故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供氧是治疗的基础14。突发性聋的治疗,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扩血管剂、抗凝剂

5、及神经营养剂、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高压氧等治疗15,另外还有一些突发性耳聋的特殊治疗,如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鼓室内激素治疗、卡波金吸入治疗、持续的硬膜外阻滞治疗、镁治疗、纤维蛋白原和LDL一分离性输血治疗等。有学者曾对国内突发性聋临床治疗报道的疗法和疗效作了比较分析,报道的各种疗法的疗效一般都在80左右16,但由于对突发性聋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的标准认识还不够统一,且有的研究者在实验设计、统计方法上还不够严谨,造成论文的总体质量偏低的情况,在这些条件下统计出来的突聋疗效的可信度自然也不高了。目前临床上突聋的疗效多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疗效分级

6、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主要考虑的是受损频率听阈的改善情况: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为痊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HL以上为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HL为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HL为无效。耳鸣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虽多,疗效却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其治疗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耳鸣的治疗方法17首先是病因治疗。在治疗前应详询病史及过去治疗史,进行局部及全身检查,包括外耳道、鼓膜、鼻咽部、咽鼓管、颈部及血压、血糖、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再针对病因治疗。对于特发性耳鸣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血管扩张药、神经

7、营养药、抗焦虑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掩蔽治疗、心理治疗、习服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一行为疗法(CBT)、经颅磁刺激疗法(TMS)和手术治疗等。关于耳鸣的疗效判断问题,刘蓬归纳了三种方法18:第一,根据患者描述耳鸣是否消失、减轻或不变,而定为痊愈、有效、无效。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由于衡量指标过于简单,主观随意性强,因而可信度不高。第二,根据用纯音听力计匹配出的耳鸣响度的改变来判断疗效19,20,但有学者研究发现,用听力计匹配出的耳鸣响度重复性不高,通过将耳鸣患者的响度匹配与其自我感觉到的耳鸣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并无明显相关(P>O05)。第三,在耳鸣分

8、度的基础上进行疗效判定。如有人首先将耳鸣分为4度21,0度(一):无耳鸣;I度(十):在无背景噪声环境中有耳鸣;1度(+):在有背景噪声环境中仍感耳鸣,但不影响睡眠;度(+):在有背景噪声环境中感到耳鸣,明显影响入眠或耳鸣“吵醒”睡眠;这种方法较之第一种方法多了一些可操作性的衡量指标,如耳鸣出现的环境、是否影响睡眠等,而且根据耳鸣自觉程度的改变来评价疗效,只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嫌粗糙一些,有待进一步改善。耳鸣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心绪烦乱、抑郁及焦虑等多种心理生理变化,常常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甚至被家人误解,认为小题大作。对耳鸣进行客观评价是进行耳鸣研究的前提条件,由于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耳鸣的客观检查

9、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一种客观、真实可靠,重复性好的评价手段来评价耳鸣的严重程度和耳鸣治疗的有效性,而能够真实的反映耳鸣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程度的量表就是一种较实用的方法。通过问卷调量表将耳鸣患者的主观感受量化,并对其生存质量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是有效的手段和工具28。目前有很多评估耳鸣的量表,如耳鸣残疾支持问卷表(tinnitushandi-capsupportquestionnaire)、耳鸣影响问卷表(tinnitusefectquestionnaire)、爱荷华耳鸣残疾问卷表(Iowatinnitushandicapguestionnaire,THQ)、耳鸣反应问卷表(tinnitusr

10、eactionquestionnaire,TRQ)、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耳鸣问卷表(tinnitusquestionaire,TQ)、90项症状量表(SCL一90一Rand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等,其中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是较好的调查问卷,能涵盖耳鸣生活质量影响的多个方面,已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医疗单位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性确认和进一步研究29-31。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有四个特点:简洁,能适应繁忙的临床工作;易于操作和解释;包

11、括范围广,能反映耳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耳鸣与慢性疼痛在某些主观特性上十分相似,因此有学者提出可以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结合临床常用的耳鸣分度疗效判定(评估耳鸣出现的环境、耳鸣持续的时间、耳鸣对睡眠/生活工作/情绪的影响的量表)来评价耳鸣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32。3.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及听力的研究有国内流行病学调查10,保守估计我国耳鸣发病率,我国大概有1.3亿人患耳鸣,6500万耳鸣患者经常寻医问药,2600万耳鸣患者受耳鸣的严重困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650万患者因耳鸣而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3900万老年人患有耳鸣。突

12、发性聋的耳鸣也不例外,同样会对患者造成影响。突发性聋伴耳鸣的出现率,小笠原报告的是782%,古泽是91%22,本笔者曾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因突发性耳聋在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119名患者进行病历回顾,发现有115名患者伴有耳鸣,耳鸣的伴发率达到了96.6%。很多患者甚至在听力好转后仍遗留耳鸣的影响。目前暂未见国内有对突发性聋的耳鸣转归特点进行此领域的专门研究,有少量文献研究了耳鸣与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关系,但研究的方向仅仅是耳鸣的伴随与否对突聋疗效的影响,对突发性聋耳鸣转归特性了解甚少,如徐学东23得出伴耳鸣与不伴耳鸣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而吕晓飞等24则表示耳鸣的有无对判断预后

13、无明显价值。在大量报道中,对突发性聋病情的评估和疗效、预后评价也缺少耳鸣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对于突发性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听力方面,对于这一疾病的疗效标准也是以听力转归为观察指标,而突发性聋病人常伴有耳鸣症状,耳鸣常常是突发性聋患者就诊主诉的第二症状,有时甚至是首要症状,文献报道的突发性聋耳鸣发生率也很高,突发性聋经治疗后,部分患者听力虽完全恢复或遗留有轻度听力障碍,但遗留的耳鸣症状却是困扰这部分患者的主要矛盾。目前虽开始有文献报道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特性研究,但局限于突发性聋患者耳鸣发生的相关因素报道33,且报道少之又少,更无经治疗后耳鸣转归的影响因素报道。因此有必要对突发性聋的耳鸣症状的转归

14、特点进行研究,以期能对突发性聋这一疾病有一较完整的认识。 阅读次数:人次 药学毕业论文医学检验论文心理健康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医学论文医学教育论文医学科技论文循证医学论文内科医学论文生物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妇产科学论文口腔科学论文急诊医学论文中医药学论文东方医学论文中医教育论文儿科临床论文口腔诊疗论文妇科研究论文中医研究论文医学文学论文合作医疗论文医药卫生论文泌尿系统论文护理教育论文医院护理论文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 上一篇论文: 临床教学对内科实习的影响 下一篇论文: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 临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论文(6篇)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临床医学教学论文(

15、7篇)临床医学对脑死亡认识的调查临床医学中影像医学作用与价值分血清肌酸激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论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脑卒中后跌倒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谈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临床医学见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热门期刊航天工业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杂志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新疆审计杂志现代临床护理杂志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杂志资源与发展杂志腐植酸杂志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当代会计评论杂志期刊推荐大舞台双月号杂志甘肃理论学刊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杂志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世界博览看中国杂志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宁夏画报时政版杂志散文选刊杂志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