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与楚河汉街空间形态特点分析_滕菲.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2469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与楚河汉街空间形态特点分析_滕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武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与楚河汉街空间形态特点分析_滕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与楚河汉街空间形态特点分析_滕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与楚河汉街空间形态特点分析_滕菲.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与楚河汉街 空间形态特点分析 Analysis on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n Wuha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patial Form of Han Street 滕菲 Teng Fei 中图分类号 TU-o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14) 08-0192-04 图 6街道长宽比示意图 作者信息 滕菲,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硕士 研宄生,379228296 收稿日期: 2014-01-14 摘要 民国时期的武汉因租界的出现形成了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2、的独特的建筑风格,楚河汉街这一试 图建立武汉中央文化区的商业项目对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继承。文章论述了武汉民国时期建 筑风格的内涵,分析了楚河汉街空间形态的特点,分别从楚河汉街的建筑形式语言、材料结构特点以 及空间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尝试对楚河汉街设计中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表达进行评价,希 望对当代建筑及城市发展之路起到些许借鉴作用。 民键词 民国时期楚河汉街空间形态 D01:10.13942/ki.hzjz.2014.08.038 Abstrac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uhan due to the appearanc

3、e of concession, formed a very unique historic architectural style. Han Street, a commercial project which pointed to build a central cultural district, has inherited the certain styl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an of China in Wuhan, a

4、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form of Han Street, and interprets it from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scales and other aspects, trying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certain style on Han Street and play a little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of

5、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n Street, Spatial form 1民国时期及其建筑风格 民国时期是指从清朝灭亡的 1912年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大陆被中华民 国政府统治的时期。 19世纪,英国海军司令率 4艘军舰自上海抵达汉口,要挟湖北地方官 员签订英国汉口租界原约,将汉口自花楼街巷向东 8丈起,至甘露寺江边卡东角止划 为租界区。在此之后的 1895年至 1898年期间,湖北地方官员又先后与德国、俄

6、国、法国、 日本签订了租界合同。至此,五国租界沿长江北岸一字排开,南起江汉路,北到黄浦路, 长达 78km,面积数千亩。在整个民国时期,由于居住礼尚与规仪方面的急剧变革,居住 观念的更新以及建筑样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这一时期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均存在着中 西交汇、新旧交错的现象和时代特征。民国时期建筑初期的主要风格为 19世纪末流行于欧 美的复古主义,随后由于新建筑运动在西方国家的兴起,现代建筑派对汉口民国时期的建 筑产生了影响,使得这一时期建筑风格主要表现为古典、折中以及现代主义等几种主要的 类型。其中,古典主义大多运用于公共建筑中,折中主义则普遍运用于民国时期的各类建 筑之中。 2楚河汉街

7、概况 楚河汉街位于武昌区东湖与沙湖之间,地理位置相当于武汉市的几何中心。 “ 楚河 ” HUAZHONG ARCHITECTURE 192 表 1饰面方式比较 特点 “ 由小砖砌 筑成大砖 ” 的装饰方法 汉口俄租界区的建筑 巴公房子 在 窗 口 处 向 外突出,形 成一种类似 于现代的 “ 飘窗 ” 的 傲法 洛珈山 4高级住宅 汉街上的建筑 表 3楚河汉街建筑栏杆的类型 全长 2.2km, 水面宽度为 4070m2。 “ 汉街 ” 沿楚河主要分为 南、北两个地块,位于武昌区中北路与东沙大道交汇处。南地块 净用地面积35100m2, 容积率 1.2;北地块净用地 47200m2, 容积 率

8、5.7。从楚河汉街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来看,其倾力于打造一个以 文化为中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文化旅游项目。 目前已经成形并投入使用的主要是商业街的部分。 3楚河汉街的空间形态分析 建筑空间形态包括构成建筑的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两个方 面:建筑的形式语言、结构语言、空间特点等为有形要素;人的 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 色,如场所精神、环境认知与环境行为等,即为建筑空间形态的 无形要素。其中,有形要素是对空间形态最为直观的表达。楚河 汉街作为一个对武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 “ 继承者 ” ,它是否有 效传递出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又是如何表达这种建筑风格 的。下

9、文将从建筑形式语言、材料结构特点以及空间尺度三 个方面进行解读。 3.1形式语言特点 (1) 立面元素的特点 柱子 民国建筑作为西方殖民文化的一部分,其母体是西方建 筑文化,柱子则是西方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建筑元 素,也是区别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很关键的一点。在汉口的租 界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是古典柱式的使用,既有 “ 纯正 ” 的 古希腊罗马古典柱式,也有其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它的 演化发展形成的新的柱式。它的流行来源于欧洲启蒙运动的 理论基础及兴起的资产阶级政治目的的要求,主要是应用在 国会、银行、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中。而在这股古典复 兴的潮流中,英国、德国主要以古希腊式的样式为主、

10、法国 则以古罗马样式为主。 在楚河汉街的建筑中可以看到经典的希腊古典柱式的运 用,包括多里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柱子的放 置、排列方法则用到了罗马时期的巨柱式和叠柱式。也有折 中主义的影子,如用简洁的立方体竖起共用柱头与柱础的双 柱,浮出墙面 1/2的圆形壁柱等。还有配合现代风格建筑而设 的合金板饰面方柱。 墙面 从汉口民国时期租界建筑来看,根据 建筑类型的不同, 墙面的材料及装饰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公共建筑中,诸 如银行、领事馆等多用大型的饰面砖进行装饰,或者通过粉 刷墙面来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而在居住建筑中,如里分住 宅中,基本没有附加面砖装饰,而是将砖墙及灰缝暴露在 外,依靠

11、砖墙本身的砌法变换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 楚河汉街的建筑中两种饰面方法都有运用,其中大部分 是仿照了里分住宅的做法,即以砖墙的砌筑变化来改变墙面 的尺度、形象以获得丰富的墙面装饰效果(表 1)。 门窗 民国时期的公共建筑为了表现出其庄严、肃穆、沉稳的 一面,立面多采用西方古典 三段式布局。大门开间较大,进 行强调。窗户多为竖向长窗,以此来缓解墙面、柱子等造成 的横向划分,加强垂直方向的联系。窗户多为方形,也有弧 形窗,两者搭配的设计方法也较常见。门窗檐部均有装饰, 或为三角形山墙装饰,或以简单的水平线脚装饰。不同的门 窗形式以及多种排列装饰方法的自由运用使得武汉民国时期 的建筑形态各异,既有端庄

12、的特点,也有轻巧的个性。 楚河汉街因其商业街的功能需求,门的开间并没有扩 大,也没有在建筑形式上做强调,寻求的是一种通顺连贯的 沿街立面效果。然而每栋建筑的门又有着自己的特点,与整 栋建筑 的风格相协调。概括说来,楚河汉街建筑门的类型主 要有拱券式、折中主义式、现代式三种(表 2)。 从汉街门的类型的排列变化可以看出,自东湖路到烟霞 路,汉街的整体风格是由重民国风渐渐转变到重现代风的, 这也许是想通过空间的转换来暗示时间的转变。随着游客行 走的过程,建筑风格逐渐转变,时间与空间都在发生着变 化,从而引起人们对于更深层次的关于文化的思考。 窗的风格与门相类似以取得一种协调感。窗洞有方形和 拱形两

13、种,以深色铝合金及玻璃作为窗扇,主要的装饰部分 在于窗檐上,加入民国时期的建筑元素符号,如券心石、弧 形 线脚等彰显其建筑风格。窗的排列方式主要有竖向与横向 193 HUAZHONG ARCHITECTURE 图 1现代风格的融入 图 3混凝土做拱 图 4混凝土承重 表 2楚河汉街建筑门的类型 两种,根据建筑样式选取不同排列方式来 使用。 栏杆 在民国时期租界建筑中经常见到或凸 或凹,或方或圆的阳台与露台,正是因为 阳台与露台的多见,使得栏杆也成为了民 国时期建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 民国时期,栏杆的材料主要有石灰制、铁 制、木制三类。建筑立面多用白色石灰制 的弧线柱式的栏杆和卷曲成花草

14、叶形状的 铁制栏杆,建筑内部中庭上方的走廊或楼 梯则多用木制栏杆。 汉街立面上栏杆仅有两种,一种是白 色石灰制的栏杆;另一种是铁制栏杆,以 卷曲的线条作为装饰(表 3)。 两种材料的栏杆混合用于整条汉街的 各式各样的阳台与露台之中,既不显得单 一,也不会觉得杂乱,使得整条街立面连 贯却又不雷同。 (2) 现代风格的融入 楚河汉街的定位是一个现代化的综合 性强的中央文化区,所以汉街的建筑在仿 照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同时需要融入许多 现代建筑的元素以彰显其 “ 现代性 ” 。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是将现代风格引入 的一个通用做法。汉街中北路至沙湖大道 一段共有 10处大面积玻璃幕墙。其中两 处是使用金属

15、框架作均匀分隔,一处为折 线波浪式的幕墙,一处为侧向突出的三角 形幕墙,其余的六处则使用了同一种装 饰手法,即在大片玻璃幕墙上使用突出的 金属棱条分隔装饰,其中 4处均为竖向分 隔,只有街道首尾两处的小面积玻璃幕墙 作横向分隔。同种装饰手法的玻璃幕墙的 重复使用使得整条街道的立面相互呼应, 加强了整体性,首尾两处的细小变化又打 破了不断重复产生的单调感,增强了多样 性(图 1)。 (3) 街面的连贯性表达 汉街建筑中运用的建筑元素非常多样 化,既有古典主义的样式,也有折 中主义 和现代的风格,如何使这些不同的样式出 现在同一条街道上,并且不产生突兀感, 使之协调、连贯,在汉街中主要运用了这 样

16、几种手法: 特定单元的重复使用。汉 街上共有百余座建筑,它们并不是迥然不 同的个体,而是由一定的基本单元通过不 同的排列组合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的建筑 群。简单说来,汉街上窗、门、墙、阳台 的样式分别都只有几种特定的样式,从门 窗、墙体、阳台的样式中按照一定的规律 选取出来一种或几种,组合起来,便形成 了汉街上的既多样又统一的建筑。 交错 的横向联系。通过研究汉街建筑的门与窗 的排列,可以 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相邻的 两栋建筑,它们的门或窗或墙,至少有一 个元素是相同的,在并列的三栋建筑中, 这样的趋势更为明显,呈现出一种交错的 横向联系。 沿街对立面的镜像错位处 理。为了加强街道两旁相对的建筑立面

17、之 间的联系,采用了一种镜像的方法,即正 对的两个立面基本相同,只在建筑层数以 及建筑的排列顺序上有些许变化。 3.2材料结构 民国时期建筑由于其建筑材料及施工 手段的限制,以及其内部空间尺度的需 要,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及钢筋 混凝土结构三种主要结构类型。砖木结 构:砖木结构一般出现在 20世纪 20年代以 HUAZHONG ARCHITECTURE 194 前的租界建筑中。这类建筑物的主要承重 构件是用砖、木做成。其中,竖向承重构 件的墙体和柱采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 楼板、屋架等构件采用木材。砖混结构: 这类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 柱,水平承重构件采 用钢筋混凝土楼板、

18、屋顶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顶采用木 屋架。建造层数一般在 6层以下,造价较 低,开间和进深的尺寸及层高都受到一定 的限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新材料的应用 使这类建筑结构自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 在欧洲开始广泛发展。在这一时期的租界 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也广泛的应用 了这一新的建筑结构。承重构件如梁、 板、柱、墙、屋架等,是由钢筋和混凝土 两大材料构成。其围护构件如外墙、隔墙 等,是由轻质砖或其他砌体做成。墙体多 用砖,屋顶多用木和瓦。而在汉口的里分 住宅中,房子多是砖木结构,建筑材料与 结构是相一致的,墙面选择了抗压能力较 好的砖石材料,坡屋顶的梁架则选用了传 统的木材做法,在大多数的

19、里弄住宅中, 建筑的结构材料都暴露在外,没有做表皮 修饰。 汉街的建筑虽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风 格,但其建筑完全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 结构。所有拱形门窗的拱券仅仅是装饰 出来的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结构作用。所 有的砖砌墙也都是贴面的效果,整个墙 体实为钢筋混凝土墙体。坡屋顶及老虎 窗也都是外表皮装饰,并没有实际的结 构功能作用(图 24)。 3.3空间尺度特点 民国时期建筑的空间系统的分类可以 从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两大类来进行探 究。民居建筑在建筑的风格上将欧洲联排 式住宅楼和中国四合院以及中国天井式 院落民居进行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民居 形式。而在公共建筑中,由于其实现了西 方古典式砖木结构相西方现代

20、式钢筋混凝 土式或钢框架式结构的转化,进而使得建 筑楼层增高、内部空间增大,装饰更加考 究,形成一种高大宏伟的建筑尺度。民 国时期的街道则基本沿袭了欧洲传统的 古典主义做法:道路多釆取尽式布局, 主要街道端部都有高大建筑作底景,着 重显示建筑体量的高大。如汉口沿江的 租界区的主干道沿江大道,其尽端便 是 高大宏伟的武汉关。这座具有希腊古典 式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建筑 物,耸立在沿江大道直角部位,将东、 北两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以长长的街道做 序,突显其庄重(图 5)。 汉街,其沿街建筑均做商业店面用 途,所以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上并没有细小 的分割,主要都是有柱的大面积的内部空 间。汉街的街

21、道宽度为 l 15m, 沿街的 建筑多为 23层,局部有 4层,街道高宽比 约为 1: 11: 1.5 (图6)。布局紧凑,但 并不压抑。街道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开 阔的文化主题广场和一个亲水平台,能够 消除过长的街道给 人的单调、压抑感,也 使得人的视线能更开阔(图 7)。汉街的 街道在屈原广场一端的入口处做了一个垂 直的转折,在转折处立了一栋三层高的建 筑,从入口处看,这栋建筑就像是矗立在 街道的尽端一样,成为一个视觉上的焦点 (图8)。这种做法或许也是对民国时期 街道做法的一个再现。 结语 从汉街建筑立面的设计可以看出设计 者对武汉的民国时期建筑的立面特点进行 过探寻与归纳,在组合排列方

22、面也运用了 特定的手法,在模仿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 同时也恰当了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这种 对某一特定时期建筑风格再现手法的确可 以给一些商业街的立面设计提供起到借鉴 作用。当然,汉街在其倡导的文化的表达 方面也有不足,这主要是受到了其选址用 地的限制。汉街所在的区域原本是武重及 周边的一些宿舍区,为了实现沙湖与东湖 的连通工程被迫拆除,汉街则是在己经被 夷为平地的武重旧址上建造出来的,这无 疑削弱了其作为文化区的说服力,因为它 并没有真正的保留这一地区的城市肌理, 也没有继承这一地区的历史文脉,几乎只 是一个纯粹的商业项目,难免受到 “ 以文 化为噱头 ” 的诟病,然而在当今我国建筑 界开发商强势的大背景下,这种现象的发 生却也无可厚非。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为作者自摄,自绘。 参考文献 1林永匡 .民国居住文化通史 .重庆:重庆出版 社,2006. 2吴雪丽 .论 “ 文化寻根 ” 与全球化语境中的 身份认同 .成都:西南民族大学, 2011. 3芦原义信 .街道的美学 .尹培桐,译 .天津:百 花文艺出版社, 2006. 4张翔 .基于剖面图解方式的步行街竖向空间 研宄 .重庆:重庆大学, 2006. 195 HUAZHONG ARCHITEC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