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12398268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递进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

2、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3页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

3、比例。【教学准备】PPT课件,学习报告单若干份。【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计算下面各比的比值,判断哪两个比能够组成比例?(1) 2.4:1.6 (2) 3:5 (3) 60:40 (4) 9:1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板书:2.4:1.6=60:40 3:5=9:15)【设计意图】数学课堂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本环节旨在回顾、判断中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二、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1、观看视频,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比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了比有前项、后项和比值。想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吗?(想

4、)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设计意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自主的学习环境则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的问题的引领会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2、判断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师:你能说出这两个比例(2.4:1.6=60:40 3:5=9:15)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各是多少吗?(指名回答)师:我们把比例里两端的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我们还知道比有分数形式,比例也有分数形式,这个比例可以写成:=,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两个外项是多少?两个内项呢?(指名回答)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比例里还藏着什么奥秘,让我们继续探寻吧!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出示例1:计算下面比例

5、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2.4:1.6=60:40 =(1)小组合作要求: 同桌2人为一个小组。一人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另一人计算两个内项的积。 说一说它们的积有什么关系?(2)小组汇报。预设: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2、验证(1)师:这两个比例里有这样的规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呢?(学生猜想)师:那这个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验证呢?(举例验证)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验证你的猜想!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完成学习任务1。(2)学生展示汇报。3、归纳师:同学们有这样的发现真了不起!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比例的基本性

6、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4、完善(1)师:你能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吗?如果用字母adbc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同学们,我们知道在比中后项不能为0,比例里有两个比,所以,这里,谁和谁也不能为0?(b、d)(2)师:我们还知道比例能写成分数形式:=,交叉相乘后得到:ad=bc,同样,这里b、d也不能为0。5、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我们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现在,我们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吧!【设计意图】自主思考是提高合作交流效率的前提,在小组交流、质疑辨

7、别、练习巩固中,把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很好地进行统一。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有效展示、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力。四、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示范:(1)6:3和8:5(2)0.2: 2.5和4:50学法指导:可以采用假设法,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分别计算出两个外项的积是否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即:(3):和: (4)1.2: 和:52、根据6234,请你写出:6:( )( ):2;2 :( )( ): 6;3:( )( ):4 ;4 :( )( ): 3 学法指导:根据比例的

8、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从中不难发现:相乘的两个数,要么同为外项,要么同为内项。所以,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是可以变化的,不变的是:无论怎么写,两个外项的积必须等于内项的积。3、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你能写出几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3后,交流展示。4、猜猜我是谁? =师:括号里是什么呢?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延伸:如果把 “( )”改为“x”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比例。【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渗透假设、验证、有序思考的解题策略和方

9、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确实我们教师应该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演绎精彩生命的舞台,把主动权、选择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会有层出不穷的生成,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本节课,在上课之前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然后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看书自学,再小组交流,这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

10、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有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师生交流、同位交流、多方验证。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采用了自主观察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且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但是上完课之后,我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1、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还不能用多种语言来激励学生。如果感情更深些,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好的参与学习。2、面对一些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我还不能及时抓彩,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放大,让它临场闪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

11、“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展”与“建构”。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完全按照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还要好好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附: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报告单学习任务3: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你能写出几个?答:我能写出( )个比例。学习任务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3):和: (4)1.2: 和:5学习任务1:(1)写出的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是:( ):( )=( )( ):( )=( )(2)它们组成比例是:( ):( )=( ):( )(3)两个外项的积是:( )( )=( )(4)两个内项的积是:( )( )=( )(5)我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