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第五章皮肤性病的辅助检查方法.pptx

上传人:yz****8 文档编号:12313563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8.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性病学》第五章皮肤性病的辅助检查方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皮肤性病学》第五章皮肤性病的辅助检查方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性病学》第五章皮肤性病的辅助检查方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性病学》第五章皮肤性病的辅助检查方法.pptx(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皮肤性病的辅助检查方法第一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第二节 皮肤影像学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方法第四节 其他诊断方法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皮肤组织病理基本损害皮肤科常用辅助检查方法的临床适应证皮肤科辅助检查的具体方法和原理皮肤组织病理学第一节皮肤组织病理学(dermatopathology)是皮肤病诊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对确定诊断有重要价值 对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均有重要意义 是制订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组织病理学 一、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及基本要求 二、皮肤组织病理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损害(一)检查目的1.确定诊断 皮肤肿瘤; 感染性皮肤病;代谢性疾病。2.鉴别诊断

2、 大疱性皮肤病、肉芽肿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角化性皮肤病、某些红斑性皮肤病等。3.指导治疗 皮肤恶性肿瘤;缺乏临床特征或诊断不能明确的皮肤病。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及基本要求(二)皮损选择1.应选择未经治疗的特征性明显的皮损 炎症性皮肤病近成熟期的皮损 肿瘤性皮肤病典型皮损 大疱性/感染性皮肤病新鲜皮损 环状损害活动边缘部分 结节性损害达到足够深度2.应包括一小部分正常组织,以便于对照3.在有其他部位可选择时,应尽量避免腹股沟、腋窝、关节伸侧及面部取材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及基本要求(三)取材方法1.手术法 适用于各种需要的皮肤标本,最常用。2.

3、环钻法 适用于较小损害或病变表浅处,或不适宜手术切取者。3.削切法 很少采用。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及基本要求(四)标本处理1.应立即放入10%甲醛中固定,特殊情况下可用95%乙醇固定。2.固定液体积应达到标本体积的10倍以上。3.大的肿瘤组织应切分成多块,以保证固定液能充分渗入。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及基本要求(五)注意事项1.切除的任何肿物均应行病理学检查。2.取材之前应对拟取材皮损进行临床拍照,同时对全身各部位皮损均应拍照记录。3.送检医师需详细填写病理申请单,特别要注明所取皮损的特征和可能的诊断。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4、目的及基本要求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皮肤组织病理学常用术语及基本损害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按其层次可分为:表皮病变: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化不良、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疣状增生、乳头瘤样增生、假上皮瘤样增生、细胞内水肿、细胞间水肿、棘层松解、基底细胞液化变性、Kogoj微脓肿和Munro微脓肿、Pautrier微脓肿。真皮病变及皮下组织病变: 纤维蛋白变性、嗜碱性变性、黏液变性、弹力纤维变性、肉芽肿、渐进性坏死、脂膜炎。角化过度(1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角化不全(2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角化不良A:良性,4010;B:恶性,2010颗粒层增厚(2010)皮肤性病学(第9

5、版)表皮病变棘层肥厚(1010)疣状增生(4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乳头瘤样增生(1010)假上皮瘤样增生(1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细胞间水肿(1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细胞内水肿A:细胞内水肿,2010;B:网状变性,1010棘层松解(1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基底细胞液化变性(2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Kogoj微脓肿和Munro微脓肿A:Kogoj微脓肿,2010;B:Munro微脓肿,2010Pautrier微脓肿(4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表皮病变纤维蛋白样变性(2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嗜碱性变性

6、(410)黏液变性(410)皮肤性病学(第9版)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弹力纤维变性(1010)肉芽肿(1010)皮肤性病学(第9版)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渐进性坏死(410)皮肤性病学(第9版)真皮及皮下组织病变脂膜炎 A:间隔性,410;B:小叶性,1010皮肤影像学第二节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影像诊断方法是基于影像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无创性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皮肤摄影、皮肤镜、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皮肤超声等。皮肤影像诊断方法拓展和深化了临床医师的信息获取能力,帮助使用者获得更多的具有诊断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皮肤病诊断水平和效率。皮肤影像学皮肤性病学(第9版)应用皮肤镜进行辅助诊断,依赖于对

7、术语体系的准确掌握,其中隐喻性术语体系常借用形象物比喻(如脑回样结构),而描述性术语体系则重在描述一般损害的基本结构特征(如点结构、线结构、球结构、环结构和团块结构等)。皮肤镜皮肤性病学(第9版)“星爆样”模式,Spitz痣皮肤性病学(第9版)“脑回样”区域,脂溢性角化病皮肤性病学(第9版)“线”结构,交界痣(掌跖部),单线平行沟模式皮肤性病学(第9版)“点”结构,肢端恶性黑素瘤,伴有小点和小球分布皮肤性病学(第9版)“团块”结构,血管瘤,紫红腔隙呈团块分布皮肤性病学(第9版)“环”结构,传染性软疣,皮损中央呈脐凹状结构,周边皇冠状血管呈环形分布 皮肤性病学(第9版)“伪足”结构,先天性色素痣

8、恶变,皮损边缘可见伪足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反式共聚焦显微镜皮肤反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xion confocal microscope,RCM)可提供比皮肤镜更深的探查范围,能对皮肤各层次进行横向扫描,获得细胞排列方式、细胞形态以及异常结构等信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共聚焦显微镜下皮肤各层次结构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细胞层真皮乳头真皮网状层及表皮突实验室诊断方法第三节一、免疫组化技术二、真菌检查 三、性病检查四、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五、分子生物学技术(一)适应证1.大疱性皮肤病2.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3.某些感染性皮肤病4.皮肤肿瘤一、免疫组化技术皮

9、肤性病学(第9版)(二)方法及原理1.方法 直接免疫荧光主要用于检测病变组织或细胞中存在的抗体或补体。间接免疫荧光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存在的循环自身抗体,并可做抗体滴度测定。免疫酶标法主要标记细胞的某种特异性成分,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诊断。2.原理 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利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的抗原成分。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免疫组化技术浆细胞抗体标染,SP法,DAB 显色皮肤性病学(第9版)(三)标本处理1.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需将皮肤标本用湿润的生理盐水纱布包裹,4下尽快送检。2.多数免疫酶标法可用普通病理方法制备的石蜡包埋组织块作为检验材料。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免疫组化技术(四)

10、结果分析1.直接免疫荧光 荧光显示的部位常为棘细胞膜、皮肤基底膜带及血管壁。 天疱疮皮损棘细胞间IgG、IgA或C3呈网状沉积 红斑狼疮、大疱性皮肤病皮肤基底膜带阳性 红斑狼疮、血管炎血管内壁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2.间接免疫荧光 可测定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性质、类型和滴度。 结缔组织病中的抗核抗体 天疱疮中的抗棘细胞抗体、类天疱疮中的抗基底膜带抗体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免疫组化技术天疱疮棘细胞间荧光呈网状沉积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采集标本1.浅部真菌 毛发、皮屑、甲屑和痂,所取标本用75%乙醇处理。2.深部真菌 痰、尿、粪便、脓液、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血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皮肤性病学(第

11、9版)二、真菌检查(二)检查方法1.直接涂片 最常用。用于检查有无菌丝或孢子,但不能确定菌种。2.墨汁涂片 用于检查隐球菌及其他有荚膜的孢子。3.涂片或组织切片染色 染色后可显示真菌形态和结构。 革兰染色白念珠菌、孢子丝菌 瑞氏染色组织胞浆菌 组织切片PAS染色多数真菌呈红色4.培养 提高检出率,确定菌种。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真菌检查直接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皮肤性病学(第9版)真菌培养,可见菌落(一)淋球菌检查1.采集标本方法 男 性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藻酸钙棉拭子,伸入男性尿道24cm,轻轻转动取出分泌物 女 性先用无菌的脱脂棉擦去阴道内黏液,用无菌的藻酸钙脱脂棉拭子插入宫颈内12cm处旋转

12、取出分泌物 新 生 儿患结膜炎的新生儿取结膜分泌物 全身性淋病可取关节穿刺液 前列腺炎患者经按摩后取前列腺液皮肤性病学(第9版)三、性病检查(一)淋球菌检查检查方法: 直接涂片急性感染。涂片2张,自然干燥、加热固定后作革兰染色,油镜下检查。 细菌培养标本立即接种于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平板,置于含510的CO2孵箱,37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挑选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也可用氧化酶或糖发酵实验进一步证实。皮肤性病学(第9版)三、性病检查(一)淋球菌检查2.结果 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多形核细胞,细胞内外可找到成双排列、呈肾形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在培养皿上可形成圆形、稍凸、湿润、光滑、透明到灰白色

13、的菌落,直径为0.51mm。生化反应符合淋球菌特性。3.临床意义 直接涂片镜检阳性可初步判断,但阴性不能排除诊断;培养阳性者可确诊。皮肤性病学(第9版)淋球菌直接涂片镜检三、性病检查(一)淋球菌检查4.注意事项 取材时拭子伸入尿道或宫颈口内的深度要足够 男性患者最好在清晨首次排尿前或排尿后数小时采集标本进行培养 涂片时动作宜轻柔,防止细胞破裂变形,涂片厚度、固定及革兰染色时间要合适皮肤性病学(第9版)三、性病检查(二)衣原体检查1.细胞培养法 方法:将每份标本接种于3个培养瓶(McCoy单层细胞管)中,置37吸附2小时后用维持液洗涤 23次,最后加生长液37培养34天,吉姆萨染色或直接荧光染色

14、后镜检 结果:阳性标本碘染色包涵体呈棕黑色,吉姆萨染色呈红色 意义:有尿道炎症状,再加上衣原体分离培养阳性者可确诊皮肤性病学(第9版)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衣原体检查2.衣原体抗原检测法 方法:用商品试剂盒检测,方便、简单、快速,但稳定性略差 结果:质控窗和结果窗均显示一条蓝带为阳性结果,阴性为结果窗无变化 意义:阳性结果结合临床可确定沙眼衣原体感染,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可用细胞培养法确定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衣原体检查3.免疫荧光法 方法:采集标本同淋球菌检查。将标本涂于玻片凹孔或圆圈中,干燥处理后加荧光素标记的抗沙眼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反应、封固后置荧光显微镜

15、下检查 结果:阳性标本在高倍镜下可见上皮细胞内的原体颗粒,为单一、针尖大小、明亮的绿色荧光,在油镜下为荧光均匀、边缘光滑的圆盘样结构,也可见网状体等其他形态的衣原体颗粒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三)支原体检查1.方法 所采集标本同淋球菌检查,也可用10ml中段尿离心(2000r/min,10分钟),取沉渣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置510CO2环境中,37培养2472小时,每天观察颜色变化。如由黄色变为粉红色,可能有解脲支原体生长。2.意义 取0.2ml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观察,有典型“油煎蛋”状菌落者为阳性,可诊断支原体感染。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梅毒螺旋

16、体检查1.梅毒螺旋体直接检查 方法:取病灶组织渗出物、淋巴结穿刺液或组织研磨液,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也可经镀银染色、吉姆萨染色或墨汁负染色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或用直接免疫荧光观察。梅毒螺旋体菌体细长,两端尖直,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折光性强,沿纵轴旋转伴轻度前后运动 结果:镀银染色法示螺旋体呈棕黑色,吉姆萨染色法示螺旋体呈桃红色,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螺旋体呈绿色荧光 意义:镜检阳性结合临床表现、性接触史可确诊三、性病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梅毒螺旋体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梅毒螺旋体检查2.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于梅毒的筛选诊断和疗效判断。 卡片定性

17、试验:取50l待检血清加入卡片的圆圈内并涂匀,用专用滴管加入摇匀的抗原1滴,将卡片旋转8分钟后立即观察结果,出现黑色凝聚颗粒和絮片为阳性 卡片定量试验:用等量盐水在小试管内作6个稀释度,即1 1、1 2、1 4、1 8、1 16、1 32,每个稀释度取50l血清加入卡片圆圈中,按定性法测定 类似方法: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梅毒螺旋体检查2.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临床意义:本试验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 结果为阳性时,临床表现符合梅毒,可初步诊断 定量试验是观察疗效、判断复发及再感染的手段 假阴性常见于一期梅毒硬下

18、疳出现后的23周内、感染梅毒立即治疗、晚期梅毒或二期梅毒的前带现象 假阳性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麻风、海洛因成瘾者、少数孕妇及老人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梅毒螺旋体检查3.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为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于梅毒的特异性诊断。 阳性结果即可确诊 类似方法: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前带现象:在血清学试验中,抗原与抗体呈适当比例时出现可见的结合反应。若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抑制可见的反应出现,可出现于梅毒血清学试验,导致假阴性,将抗体作适当稀释可避免。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五)醋酸白试验1.原理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

19、染的上皮细胞与正常细胞产生的角蛋白不同,能被冰醋酸致白。2.方法 以棉签清除皮损表面分泌物后,外用5冰醋酸25分钟后观察。3.结果 皮损变为白色、周围正常组织不变色为阳性。4.意义 尖锐湿疣皮损醋酸白试验呈阳性。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六)毛滴虫检查1.方法 在阴道后穹隆、子宫颈或阴道壁上取分泌物混于温生理盐水中,立即在低倍镜下镜检;男性可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尿沉渣检查。2.结果 有滴虫时可见其呈波状移动。三、性病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一)蠕形螨检查1.挤刮法 选取鼻、颊及颧等部位,用刮刀或手挤压,将挤出物置于玻片,加1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并压平,

20、镜检有无蠕形螨。2.透明胶带法 将透明胶带贴于上述部位,数小时或过夜后取下胶带贴于载玻片上镜检。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二)疥螨检查方法:选择指缝、手腕屈侧、乳房下等薄嫩皮肤处未经搔抓的丘疱疹、水疱或隧道,用消毒针头挑出隧道盲端灰白色小点置玻片上,或用蘸上矿物油的消毒手术刀轻刮皮损67次,取附着物移至玻片上,加1滴生理盐水后镜检。(三)阴虱检查方法:用剪刀剪下附有阴虱或虫卵的阴毛,75乙醇或510甲醛溶液固定后置于玻片上,滴1滴10KOH溶液后镜检。皮肤性病学(第9版)四、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A:蠕形螨;B:疥螨;C:阴虱(成虫和虫卵)皮肤性病学(第9版)五、分子生物

21、学技术1.临床应用主要是PCR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2.PCR技术(1)PCR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反应,是用于体外选择性扩增特异性核酸片段的一项技术。(2)适应证:目前PCR技术已较普遍应用于感染性皮肤性病及遗传病的诊断。其他诊断方法第四节一、变应原检测二、滤过紫外线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变应原检测变应原检测用于确定或排除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致敏物,对某些职业性皮肤病病因的确定也有帮助。目前临床常用的变应原检测为斑贴试验、点刺试验、划痕试验和皮内试验等。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斑贴试验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以适当的方法将其贴于皮肤,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对其产生变态反应

22、。斑贴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方法。1.适应证 接触性皮炎、职业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等。2.方法 将受试物置于铝制小室斑试器,贴于背部脊柱两侧或前臂屈侧的健康皮肤。每次试验时应设对照。一、变应原检测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斑贴试验3.结果及意义 一般在48小时去除斑贴,间隔30分钟观察结果,视情况可在72小时或96小时后观察。 受试部位无反应为阴性(-) 有淡红斑为可疑反应() 轻度红斑、浸润及少量丘疹为阳性反应() 水肿性红斑、丘疹或水疱为强阳性反应() 显著红肿或浸润、聚合性水疱或大疱为超强阳性反应() 对照有皮损或激惹反应为刺激性反应(IR)一、变应原检测皮肤性病学(第9版)(

23、一)斑贴试验3.结果及意义 阳性反应说明患者对受试物过敏,但应排除原发性刺激或其他因素所致的假阳性反应。原发刺激性反应将受试物除去后,皮肤反应会减弱,而超敏反应除去受试物后,皮肤反应还有可能继续增强 阴性反应则表示患者对试验物无敏感性 假阴性反应可能与试剂浓度低、斑试物质与皮肤接触时间太短等因素有关一、变应原检测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斑贴试验4.注意事项 不宜在皮肤病急性发作期间进行试验,不宜用高浓度的原发性刺激物测试 受试前至少1周及受试期间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受试前3天和受试期间避免使用抗组胺类药物,以免出现假阴性 受试期间避免沐浴淋湿斑贴、避免过度牵拉斑贴部位或过度体力活

24、动 可疑反应可重复试验 在受试期间发生全身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哮喘等或局部炎症反应过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终止试验一、变应原检测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点刺试验及划痕试验1.适应证 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药疹等多种与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的过敏性疾病。2.方法 一般选择前臂屈侧为受试部位,局部清洁消毒。消毒后待2分钟使皮肤血流恢复正常,按说明书滴试液及点刺,510分钟后拭去试液,2030分钟读试验结果。点刺试验一、变应原检测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变应原检测(二)点刺试验及划痕试验3.结果及意义 皮肤反应强度与组胺(阳性对照)相似为阳性() 较强为() 较弱则相应标为()及() 与生理盐水(阴性

25、对照)相同为(-)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变应原检测(二)点刺试验及划痕试验4.注意事项 宜在基本无临床表现时进行 应设生理盐水及组胺液作阴性及阳性对照 结果为阴性时,应继续观察34天,如必要34周后重复试验 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受试前2天应停用抗组织胺类药物 妊娠期尽量避免检查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变应原检测(三)皮内试验可用于测试速发型超敏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目前最常用于药物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方法。原理、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同点刺试验。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滤过紫外线检查 滤过紫外线(Wood灯)是高压汞灯发射出的波长为320400nm的光波,可用于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皮肤感染及卟啉病的

26、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1.方法 在暗室内将患处置于Wood灯下直接照射,观察荧光类型。皮肤性病学(第9版)二、滤过紫外线检查2.临床意义 色素减退、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性皮损更易与正常皮肤区别 假单胞菌属感染发出绿色荧光 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感染为亮绿色荧光 黄癣菌感染为暗绿色荧光 马拉色菌感染为棕色荧光 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感染无荧光 皮肤迟发性卟啉病患者尿液为明亮的粉红色荧光 先天性卟啉病患者牙、尿、骨髓发出红色荧光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患者可见强红色荧光 局部外用药(如凡士林、水杨酸、碘酊等)甚至肥皂的残留物也可有荧光白癣病发呈亮绿色荧光皮肤性病学(第9版)卟啉病尿液呈粉红色荧光皮肤性病的辅助检查方法 皮肤组织病理学是皮肤病诊断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皮肤影像学 实验室诊断方法:免疫组化技术、真菌检查、性病检查、螨及阴虱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 其他诊断方法:变应原检测、滤过紫外线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