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石化:恒力石化2021年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w****8 文档编号:12297563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X 页数:301 大小:5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恒力石化:恒力石化2021年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1页
恒力石化:恒力石化2021年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恒力石化:恒力石化2021年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力石化:恒力石化2021年年度报告.docx(30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 2021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代码:6003462021 Annual Report of Hengli Petrochemical Co., LTD.2021年年度报告01致股东、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信尊敬的各位股东、各位合作伙伴、各位员工:渤海潮生暖,北国春韵浓。偶有的倒春寒,挡不住岁月代序的脚步。去年的艰难,在意料之中,也在预期之外。我们意料到新冠疫情会反复,地缘冲突会持续,世界经济会低迷,但疫情频次之多、冲突程度之深、复苏进展之艰还是超乎我们的预期,让置身于百年变局时代路口的每个个体,都感受到丝丝寒意。然而,磨砺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历练,是成就

2、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趟过当下的艰难,才能抵达未来的美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敢为人先的恒力人在这“危”与“机”互现、“恒” 与“变”互依、封闭与开放交互的大棋局中思辨运筹,在危险降临前绸缪规避,在机遇垂青时择时而动,在恒时谋求创新,在变中保持定力,在封闭下禅定,在开放中找寻光明。这一年,恒力如是走来,穿越历史的潮汐起伏,坚定地驶向更遥远的深蓝。图/ 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02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恒力甘做苦干实干的“老黄牛”,深耕主业,强势破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一年,我们推进“双循环战略”,做精实体经济,恒

3、力化纤20万吨工业丝项目、康辉新材聚酯薄膜项目与可降解塑料项目先后投产运营;恒力(惠州)产业园、恒力炼化精细化工园一期项目、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相继开工建设;年产90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年产16亿平方米锂电隔膜项目陆续签约落地,五大产业链业务布局脉络初显;我们开展“颠覆式变革”,攻克行业短板,成为全球第二、国内第一能够在线生产12微米涂硅离型叠片式锂电池保护膜的企业、MLCC离型基膜国内产量占比超过65%、高纯度四氢呋喃(THF)已参与到新冠特效药等创新研发;公司自主研发的Heng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工信部“示范项目”,并强势入选辽宁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00余

4、项专利技术涌现,多项技术行业一枝独秀;我们兼顾“绿色、智能”,实现能效领跑,恒力身处石化行业,大型设备生生不息,却坚持把绿色环保、智能制造贯穿始终,继恒力石化、恒力炼化和恒科新材料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恒力化纤于2022年初获评国家级“ 绿色工厂”称号,至此,公司旗下已有四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我们常怀“感恩” 与“责任”,永葆创业初心,恒力积极支持抗疫工作,继续热心扶贫、助学、救灾以及其他公益项目。星光不负赶路人,2021年恒力迈进了全球企业百强阵营,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实现了可喜的年度经营数据: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79.7亿元,同比增长29.2%

5、;全年实现利润155.3亿元,同比增长15.37%。数据和荣誉无言,却最具说服力,恒力强劲的发展后劲和韧性,从中可见一斑。分享成绩和喜悦的同时,我们深知“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恒力这艘巨轮之所以能够驶向深蓝,得益于国家战略引导,得益于全体股东、合作伙伴和全体员工的陪伴支持。为此,恒力分红70.2亿元以报答各位股东和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以3倍的收益完美收官同时启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新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以共享恒力更美的未来。03山水万程,笃行不殆。新时代已然向我们发出了美好邀约,也将林林总总的“难” 与“坎”置于眼前,无论是国家发展大棋局,还是企业家庭小日子,当下以及未来都

6、异常艰难。我们深知企业的兴衰与国家的走向息息相关,面对当下,恒力唯有心怀“国之大者”,承继实业报国情结,凝心聚力做好眼前事。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基于国内外大环境,2022年恒力明确提出“人才引领发展,创新成就未来”的发展路径,再启新程:新的一年,我们要树立 “人才为本”的人才观,实现人才引领,全企将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工作环境,完善“聚、用、留、培”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建立以担当、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干部培养评价体系,为企业发展萃取绵绵不断的人才力量;我们将激活“效率为先”和“创新为王”的动力源,实现双轮驱动,提倡务实、主动和智慧的工作方式,鼓励拼干劲、拼冲劲、拼

7、决心的工作态度,推崇抢先机、抢时间、抢效率的工作作风;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科技型”民族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员工创新,依靠“内动力”,实现科研量质齐升;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际大企业合作研究,借助“外动力”,实现创新突围;我们秉承“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方法论,逆势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在战略上“致广大”,即围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精耕细作,围绕五大主营板块及产业链做精做强;在战术上“尽精微”,即继续强化“品质、成本、快速反应”三个经营要点。继续健全完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金融财务安全体系、人才建设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大数据信息化体系、企业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建

8、设,以及在强化党建、惩处腐败和员工关怀方面下功夫。诚然,远航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逆流而上”的航程更是充满惊涛骇浪。展望未来,恒力坚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也孕育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此刻正宜“上士闻道,勤而行之。”04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恒力“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三亩三分地的小纺织厂到九大生产基地布局的国际型企业,一路走来,甘辛毕至。如今船到中流,我们感受了风浪湍急,也看到了前程广阔。“前程越广阔,就越需要开拓。”立足当下,恒力将精益求精,打造人才汇聚“新高地”,开创效率“新局面”,实现研发量质“双突破”,安全生产显现“真功夫”,不负你我灼灼春华;展望未来,恒力将继续心无

9、旁骛,践行“高品质、低能耗、绿色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围绕产业深耕,强化创新驱动,不负国家殷殷重托。凝心聚力,我们共赴山海,以期有为! 董事长: 2021年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 202105 重要提示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拟定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权益分派股 权登记日总股本(不含公司现金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10 元(含税),此预案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

10、审议后方可实施。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 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十、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对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二、 公司全体董

11、事出席董事会会议。三、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四、 公司负责人范红卫、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雪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郑敏遐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06目录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重要事项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第十节 财务报告 6170787983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

12、的原稿。备查文件目录释义 07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09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5 公司治理 41 环境与社会责任 5407 第一节 释义0809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恒力石化 公司的外文名称 HENGLI PETROCHEMICAL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HLSH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范红卫 2021年年度报告ANNUAL REPORT 202151 九、 2021 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第二季度 (4-6月份) 第三季度 (7-9月份) 第四季

13、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 5,323,098.71 5,134,349.09 4,691,411.04 4,648,175.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11,107.81 453,112.90 406,975.45 281,911.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375,771.35 450,842.29 374,890.10 250,566.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98,260.04 1,019,749.19 330,882.63 -81,874.4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45,080,477.29 1,561,440.57

14、减:所得税影响额 183,394,674.73 200,533,876.52 206,150,432.5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6,064,003.29 -20,752,079.27 46,177,523.40 合计 1,010,378,752.08 587,461,507.01 749,572,381.62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以复苏为主旋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有所加快,国际贸易和投资逐步恢复。随着全球新冠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多国放

15、松疫情管控措施以及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阴霾。2021年上半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强劲,但进入第三季度后总体放缓、增速分化,呈现前快后慢的特征。受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影响,全球商品供需结构出现错配,推动全球通胀快速上涨,全球通胀压力剧增、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仍面临不确定性。2022年初,全球经济在不断攀升的新冠确诊人数和物价指数中艰难的继续复苏,受益于全球疫苗普及率和疫苗效力的提升,全年有望趋缓向好。但宽松政策退出和周期性力量反弹减弱将制约复苏动能。同时由于政策支持力度和疫苗接种率差异,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16、之间造成的“复苏鸿沟”,仍将在新的一年中持续,分化复苏格局或将延续。此外,地缘政治风险成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经历2021年大幅上涨后,2022年再度出现强势上涨。2022年,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的影响因素将更为复杂、多元。从整体来看,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全球供应链逐渐修复等因素,预计大宗商品再度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但原油等关键能源价格在地缘政治事件扰动、库存持续处于历史低位、OPEC+增产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下有望继续攀升。由于经济绿色转型衍生出对相关金属的大量新型需求,叠加库存持续处于历史低位,铜、镍等部分有色金属价格可能突破新高

17、。 从国内看,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在逐步改变以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为主的传统增长模式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内生产总值稳步迈上新台阶,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占全球经济比重继续上升,持续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尽管如此,我国经济当前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18、”三重短中期压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22年的政策将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展开。一方面,继续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充足,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消费增长仍然具有较好支撑。另一方面,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动基于诸如新能源、G5、光电芯片、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型工业实体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回到本行业,2021年整体呈现出“前高后

19、低”的特征,上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于疫情冲击后逐步复苏并推进复工复产,加之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景气度逐步回升,化工行业下游主要产业亦大幅回暖,对化工品需求持续回升,上半年实现高位增长。上游的炼化、煤化、乙烯装置产出的各类主要化工品种,如PX、纯苯、醋酸、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聚乙烯、丁二烯等,其价格与价差总体上维持和波动在强势区间,支撑了企业盈利稳定。与上游情况类似,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产品亦受益于原料成本推动以及终端复苏拉动,民用涤纶丝、工业涤纶丝等差异化纤维品种的盈利能力加快修复,而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供给趋紧的强势品种则维持在更高的价差和盈利水平。 20

20、21年下半年,在房地产行业疲弱、缺煤缺电限电等带来制造业增长放缓、疫情多点散发导致服务业增幅缓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需求增速放缓、原料成本上升、能效约束加强、阶段性供需失衡等问题逐步显现,行业整体增速回落,市场波动性和下行压力加大。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近原油端的产品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亦大幅上升,而接近消费端的化工品的价格更取决于自身的供需变化。面临动荡的外部环境,具备上游产能尤其是大型炼化石化产能支撑的行业龙头企业面对油价与市场剧烈波动,则体现出了更为突出的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与盈利捕捉空间。 2021年,是“双碳”行动元年,我国提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

21、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行业转型,全面进入低碳绿色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进入“十四五”新时期,行业龙头在实现上游突破后,具备了全产业链的“大化工”平台和“新材料”延伸之间深度协同、上下互补的运作模式下更丰富的经营内涵、发展空间和成长可能,且面临未来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由“新消费”与“硬科技”快速发展所催生的“卡脖子”和“短缺性”化工新材料需求的指数增长与庞大缺口,充分利用上游“大化工”平台的持续赋能与下游“新材料”开发的多年积累,“自上而下”发展下游化工新材料的新市场,将成为下一个五

22、年甚至十年行业企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与核心动力,并有望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基于化工新材料的产业链条打造与紧缺产能完善,服务于国家先进制造与消费升级,实现在核心技术、制造工艺和规模碾压下的颠覆式突破与长远性发展的“二次成长曲线”。 回到企业层面,公司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变化,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战略转型部署,持续强化上游以“炼化+乙烯+煤化”为产业载体的“大化工”平台基础支撑与发展平台作用,秉承和坚守恒力“创新研发基因”,做长、做深和做精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板块的链条厚度,持续提升公司化工新材料业务板块的研发属性、科技含量和技术比重,实现“大化工”平台和“新材料”业务协同发展的“双循环”格局。 产业链

23、的高端制造与高技术集成的强劲发展态势。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产运行成本。长兴岛基地的炼化装置、煤化工装置、乙烯装置和PTA装置都通过管道一体化连接贯通,节省了大量的中间费用与运输成本,具备了世界级石化产业发展平台的业务战略布局、一体产能匹配与顶配公用配套,也为公司下一步持续开辟具有规模优势和市场潜力的芳烃、烯烃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和产业配套条件。 2、 加快建设恒力化工新材料配套项目:公司已启动建设恒力化工新材料配套项目,建设地大连长兴岛,总投资23.1亿元,通过共享炼化园区公用工程降低投资成本,以公司炼化、乙烯、煤

24、化装置生产出的纯苯、氢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废气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己二酸、食品级二氧化碳等产品。本项目核心产品是年产30万吨己二酸产能,将进一步打通完善公司从“原油PTA、己二酸PBAT”的可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己二酸也是生产尼龙66的重要原材料,并将低温甲醇洗装置排放的高于95.0%的二氧化碳尾气提纯到99.99%食品级,既回收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同时为企业增加效益。该新材料配套项目充分利用上游提供的原料资源,进一步新增和优化了“大化工”平台的原料供给结构,提升公司产品的产值与附加值,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全产业链业务体系。本项目也标志着上市公司朝着炼化、烯烃下游的精细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深加工发展迈出了

25、实质性的重要一步。 3、 “大化工”平台的运营情况:报告期内,原油价格上行、煤炭价格如同“过山车”,下游需求回暖带动下游化工品价格拉涨、价差明显改善,面对动荡多变的行业环境,公司充分发挥炼化、乙烯和配套煤化工装置的技术工艺领先与系统耦合优势,持续优化装置运行,及时结合原料波动、市场需求的趋势变化,做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实现公司产品组合效益最大化,充分应对市场风险与变化,炼化+煤化工协同效应显著。公司结合自身优势灵活应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各类主导产品的产销平衡、经营顺畅和稳定盈利。 二、在上游“大化工”平台支撑下,秉承和坚守恒力“创新研发基因”,做长、做深和做精下游的化工

26、新材料业务板块的链条厚度,持续提升公司化工新材料业务板块的研发属性、科技含量和技术比重。同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布局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上市公司当前的下游新材料业务板块主要分布在差异化聚酯纤维产品、功能性薄膜产品、工程塑料产品和PBS/PBAT可降解新材料产品等高研发属性领域。公司依托上游平台和下游积累,始终瞄准规模经济化与高端差异化的消费新材料与科技新材料的市场增量需求,不断复制恒力内部快速高效的工艺与产品研发模式,延伸新材料价值产业链,成立纤维研究院、石化研究院和新材料研究院三大材料研究院机构,致力于化工新材料业务的持续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 1、在涤纶民用丝和工

27、业丝产业领域,下属公司恒力化纤、恒科新材料、德力化纤是公司民用丝和工业丝经营的主体企业,且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具备雄厚的技术、人才与市场积累与储备。目前共有民用涤纶长丝产能243万吨,工业丝40万吨。聚焦于市场差异化、技术高端化、业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不断向精细化、差别化方面发展,公司新品率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规格7D及以下FDY产品的公司。在超细纤维的研发上,公司不断更新、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客户对中高端聚酯薄膜及功能性塑料的需求,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扩大公司在聚酯新材料板块的产能规模和市场份额。 (3) 康辉大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PBS类生物降解塑料项

28、目,建设地大连长兴岛,总投资17.98亿元,主要建设45万吨的PBS/PBAT可降解新材料产能。本项目建成将有效扩大公司可降解新材料板块的产能和规模,提高可降解塑料市场占有率。 (4) 年产16亿平方米锂电隔膜项目,康辉新材料引进日本芝浦机械株式会社和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12条,年产能16亿平方米,自2022年1月起,预计18个月内完成交付。 公司将绿色低碳生产融入企业发展,通过减少资源能源使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工艺技术改造创新等多维度,形成上下游流程联合、物料互供,实现生产全过程节能、可持续发展。恒力石化(大连)建设了世界PTA行业中首套PTA残渣回收系统

29、R2R装置,攻克了PTA残渣回收处理的世界难题,创新回收苯甲酸,实现了石化行业的生态化发展。恒力炼化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全球领先的法国得利满处理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嵌入式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以“废”治“废”,将“水、气、渣”作为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排放标准比国家标准提高%30。通过锅炉余热回收、低参数蒸汽余热回收、低温热水余热回收、高温凝结水余热回收以及不同压力等级梯阶供热等方式,每年节约标煤近200万吨。通过能源梯级利用、蒸汽管网优化、变频技术大规模应用等措施,年减少外购电11亿千瓦时。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公司快速反应,采取有力措施,目前减排降碳工作已走在前列,成效显著。恒力炼化已成为国内变

30、频器规模最大的炼厂,每年变频节电量达到2.6亿千瓦时,折合减少消耗8.01万吨标煤/年。恒力炼化芳烃装置实施一氧化碳在线分析理论配比技术,降低加热炉氧含量,使得加热炉热效率提高到%93以上,每年可减少燃料消耗1400吨,约0.22万吨标煤。2021年,恒力炼化通过优化精馏塔操作,节省蒸汽36万吨,约4.14万吨标准煤。恒力(南通)产业园利用仓库及辅助车间闲置屋面规划建设MW100装机容量的“屋顶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据测算,跟火电相比,100MW“屋顶发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后,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9万吨,二氧化硫约260吨,氮氧化物约226吨。截至目前

31、,四期光伏项目全部投运,投运总装机容量约60兆瓦,远景规划装机容量达100兆瓦,目前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谋而有实,落才有果。报告期内,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获评“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先进单位”“2020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精对苯二甲酸产品能效行业领跑。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同样获得“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先进单位”“2020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殊荣,原油加工、对二甲苯、醋酸三项产品能效行业领跑。继恒力石化(大连)、恒力炼化和恒科新材料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恒力化纤于2022年初获评国家

32、级“绿色工厂”称号,至此,上市公司旗下已有四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面向未来“碳中和”的产业发展趋势要求,上市公司将一如既往将安全、环保放在首位,持续做好工厂本质安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在烟气治理、废水回收、固废处置、余热利用、降低能耗物耗等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打造“最安全、最环保,内在优、外在美”的世界一流园区,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共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详见本报告“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相关内容。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囊括炼化、石化以及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业务领域涉及的PX、醋酸、

33、PTA、乙二醇、聚酯切片、民用涤纶长丝、工业涤纶长丝、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PBS/PBAT 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是行业内首家实现“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的上市公司。 适用 不适用 1、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领先优势 公司是国内最早、最快实施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战略发展的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推动各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均衡化发展,大力拓展上下游高端产能,致力于打造从“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民用丝、工业丝、薄膜、塑料”世界级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的上市平台发展模式。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已全面投产,实现了

34、公司在炼化、芳烃、烯烃关键产能环节的战略性突破,公司成为行业内首家实现从“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企业,加上快速推进的PTA、化工新材料、PBS/PBAT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新建产能依次建设与投产,公司不断升级优化产业模式,巩固扩大各环节产能优势,推动公司经营规模的量变与业务结构的质变,构筑公司适应行业全产业链高质量竞争态势下在产业协同一体、产能结构质量、装置规模成本、技术工艺积累、项目投产速度与上市平台发展的战略领先优势。 2、规模+工艺+配套的综合运营优势 公司通过持续引进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与成熟工艺包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利用,并不断进行技术工艺创

35、新改进,在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布局了以“装置大型化、产能规模化、结构一体化、工艺先进、绿色环保、配套齐备”为特点的优质高效产能结构与公用工程配套,不论是单体装置、合计产能还是生产工艺都处于行业领先的加工规模与技术水平,确保了公司在单位投资成本、物耗能耗节约、单位加工成本、产品交付周期、产品高质化、多元化等方面的规模优势、营运效率以及更为稳定卓越的质量表现,加上行业内最为齐备的电力、能源、港口、码公司在上游具备年产450万吨PX和40万吨醋酸生产能力,中游拥有1160万吨PTA产能和 180 万吨纤维级乙二醇产能,自产的PTA和乙二醇产品部分自用,其余外售,下游化工新材料产品种类丰

36、富,各类产品规格齐全,定位于中高端市场需求,涵盖民用涤纶长丝、工业涤纶长丝、BOPET、PBT、PBS/PBAT 等聚酯与化工新材料产品,应用于纺织、医药、汽车工业、环保新能源、电子电器、光伏产业、光学器材等规模化、差异化、高附加值的工业与民用“衣食住行用”的广泛需求领域。 随着公司上游世界级炼化、乙烯项目关键产能和各类稀缺化工原材料产品的完全投产以及中游PTA业务竞争优势不断巩固扩大,公司加快具备了做长、做深和做精下游高端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的“大化工”平台支撑与原材料配套条件,持续不断延续新材料价值产业链。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头、罐区、储运等产业配套能力,在综合成本节约、服务质量

37、表现与运作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综合运营优势突出。产业园区内炼油、化工、煤化工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形成高效业务与成本协同,炼化业务配置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煤制氢装置,产出低成本纯氢、甲醇、醋酸、合成气等煤化工产品,加上原料、产品储存运输系统优势,大大增强了项目的经营弹性空间与综合成本优势。 3、高端研发驱动的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走的是市场差异化、技术高端化与装置规模化、业务一体化并重的发展路径,具备长期积累、摸索形成的市场-技术联动创新机制,并打造国际化研发团队,构筑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技术研发实力与新品创新能力领先同行,能够快速响应最新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具备稳定的中、高端客户资源储备。公司四大经营主体企

38、业恒力化纤、德力化纤、恒科新材料、康辉新材料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和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公司自主研发积累了一系列差别化、功能性产品,掌握了大量产品的生产专利,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公司产品在品质以及稳定性上优于同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规格5D FDY产品的公司,MLCC离型基膜国内产量占比超过65%,更是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能够在线生产12微米涂硅离型叠片式锂电池保护膜的企业,公司在功能性薄膜和民用涤纶长丝领域,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工艺积累,形成了短期内难以复制的行业竞争护城河。 4、智能化、精益化的高效管理优势 公司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

39、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产能,再造内生增长动力,将“智能互联”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机器换人”、“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等方式,逐步将企业的发展模式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借助智能制造、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不断推进全过程智能化制造水平,通过自主研发的产品检测系统、自动条码系统、智能出入库系统、销售系统,与ERP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及全流程管控,促进公司管控、研发制造、业务管理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推动公司由“制造”向“智造”、由单一业务管理向产业链高度协同运作转变。 5、持续积累的人才管理优势 公司已经形成一支包括炼化、

40、石化、高分子材料、化纤工程、纺织工程、电气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攻关团队,科技研发能力领先于国内同行。在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非常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培训制度,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方面,培养了大量骨干人员。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2102.96亿元,同比增长1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72.31亿元,同比增加22.02%。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9.70亿元,同比增加29.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7%。 主营业务分地

41、区情况 分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减(%) 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境内地区 17,529,387.96 14,706,315.47 16.1 27.12 33.01 减少3.72个百分点 境外地区 2,192,398.31 2,015,992.19 8.05 68.37 59.8 增加4.94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炼化产品、PTA 和聚酯产品的营业收入、成本和毛利率包括贸易的营业收入、采购成本和毛利率。 (7). 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443,

42、080.9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29%;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 %。 报告期内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B.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5,403,498.1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3.48%;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 报告期内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的或严重依研发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类别 年龄结构人数 30岁以下(不含30岁) 1,005 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 1

43、,468 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 523 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 222 60岁及以上 2 (3).情况说明 固定资产 91,413,835,113.44 本公司抵押固定资产以取得金融机构融资授信 固定资产 328,664,072.55 抵押用于为售后租回合同提供担保 无形资产 3,876,628,639.92 本公司抵押无形资产以取得金融机构融资授信 在建工程 241,280,792.07 本公司抵押在建工程以取得金融机构融资授信 合 计 103,615,833,893.47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以下炼油装置、30 万吨/年及以下乙烯装置淘汰退出;严禁新建 1000 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 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含芳烃抽提)、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 80 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装置;推广重劣质渣油低碳深加工、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等技术;坚持炼化一体化、煤化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