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实施细则(共1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2248185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实施细则(共1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实施细则(共1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实施细则(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实施细则(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3: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企业建设标准化实施细则1 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入园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技术装备及自动化水平为主要手段,推动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开发区综合竞争力。2 基本原则1)坚持工艺优化、装备升级为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尽量选用清洁、绿色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装备,从源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2)坚持普及和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引导企业进行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入园企业在技术层面达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要求,是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3)坚持在环保、安全方面的高

2、要求;不因眼前利益搞地方保护,着眼未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 敏感物料分类指导目录开发区敏感性物料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表1),对于涉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物质及极为恶臭、高度、高毒、高风险物质列入类物质名录,禁止入园;对于涉及毒性较大、恶臭、安全隐患大,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影响明显的物质列入类物质名录,控制入园,入园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及开发区环境容量的要求,做好相关控制方案,经开发区入园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使用。已入园企业中,涉及类敏感物料的产品,需在2015年6月前实施物料替代,无法替代的实施产品淘汰,涉及类敏感物料的产品,相关生产工序或操作单元进行重新评估,安全环保可控的方

3、可继续使用。表1. 开发区敏感性物料分类表分 类物 质 名 称I乙硫醇、甲硫醇、硫化氢、甲硫醚、氰化氢、光气、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第一、二类监控化学品及第三类监控化学品中的氯化氰、氯化氰、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等、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爆炸品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II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吡啶、二硫化碳、苯乙烯、甲基叔丁基醚、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吗啉、四氢噻酚、苯硫酚、乙醚、丙烯腈、丙烯酸酯、氯气(液氯)、氨气(液氨)、三氯乙烯、三氧化二砷、甲基肼、四氯乙烯、异氰酸甲酯、氰化物、苯、硝基苯、氢气、一氧化碳、环氧乙烷、氟化氢(氢氟酸)、环氧丙烷、一氯甲烷、三

4、氯甲烷、乙酸乙烯酯、四氯化钛、过氧乙酸、环氧氯丙烷、丙酮氰醇、氯甲基甲醚、三氟化硼、烯丙胺(3-氨基丙烯)、硝酸铵、三氧化硫、氯甲酸三氯甲酯、氯酸钠、氯酸钾、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二)苯甲酰、硝酸胍、高氯酸铵、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硝基胍、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二甲基亚砜、二氯乙烷、二氯乙烯、1,1,1-三氯乙烷、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溴化磷、石油醚(低沸点)、溴乙烷、氯甲酸甲酯、三氟乙酸、氯化亚砜、溴素、四氢呋喃、异丙醚、环己酮、苯胺、苯酚、氢化钠、氯乙酸、无机叠氮化物、氮氧化物(NOx)、硫酸二甲酯、甲醛、氯苯

5、注:未在列表内的物质对其敏感性、毒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经专家论证后形成分类意见。4 工艺装备提升要求对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浙淘汰办20102号)等相关产业政策中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高能耗的落后技术装备、生产工艺,坚决彻底地予以淘汰。生产中涉及易燃易爆、挥发性强的物料,生产装备应采用密闭装备中进行,其生产车间不得处在敞开开放的环境中。生产设备及车间布局不符合国家安监总局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

6、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坚决予以淘汰或关停(表2.)。新入园企业,此项列入禁止性条款进行审查。表2. 应强制淘汰的部分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工艺设备和车间设施)类别淘汰落后工艺及装备工艺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及装备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工艺及装备严重浪费资源、能源的工艺及装备劳动保护、三废治理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工艺及装备生产过程中涉及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氯化、硝化、合成氨、裂解(裂化)、氟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氨基化、磺化、聚合、烷基化、新型煤化工、电石生产、偶氮化等18种危险工艺的,其生产工艺设施无安装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自控联锁装置紧急停车系统

7、的工艺及装备涉及产生或使用敏感气体,未经有效处理而无组织排放的工艺及装备铁粉还原等落后工艺装备敞口、直排的生产设备GC型低压锅炉给水泵塔式重蒸馏水器无净化设施的热风干燥箱明流式压滤机非密闭抽滤设备敞口式离心机电热式鼓风烘干、老式热风循环干燥等干燥设备JO2、JO3系列小型异步电动机JDO2、JDO3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YB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63355mm,电压660伏及以下)B型、BA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系列F型单级单吸耐腐蚀泵系列3W-0.9/7(环状阀)空气压缩机锅炉给水泵:DG270-140、DG500-140、DG375-185热动力式疏水阀:S15H-16、S

8、19-16、S19-16C、S49H-16、S49-16C、S19H-40、S49H-40、S19H-64、S49H-64动力用往复式空气压缩机:1-10/8、1-10/7型高压离心通风机:8-18系列、9-27系列落后的车间设施涉及臭味或有害气体的生产车间向外界直接开放或向厂房外直排废气、尾气、余气等有毒有害或嗅味物质的化工企业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认真设计,车间设计采用立体布局,尽量利用重力转移物料,有条件的选用全封闭车间,涉及危险工艺的,必须建设运行DCS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对于各单元工艺设备的选用原则为尽量选用较高集成度和自动化水平的工艺技术装备,消除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污染源,提

9、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环境,减少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物料的挥发、泄漏或者粉尘的飞扬;保障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4.1 可燃液体储运设施沸点低于45甲B类液体宜采用压力或低压储罐;沸点高于45的易挥发介质如选用固定顶储罐储存时,须设置储罐控温和罐顶废气回收或预处理设置。甲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呼吸阀排出气体须接入尾气处理系统,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物料进入储罐过程应有减少废气排放量的措施。4.2 液体物料输送与计量生产车间内不应存放液体桶(210L及以上)装物料,宜采用中间储罐中转存放,并采用管道

10、输送。液体物料应采用密闭管道输送,不宜采用压缩空气或真空的方式抽压,宜采用泵设备输送。输送泵宜选用无泄漏特点的泵,比如:屏蔽泵、磁力泵等。对于有毒、腐蚀、易燃、易爆以及易挥发的桶装物料,应设置物料输送小间,并设置局部强制通风设施,排风应经收集处理后再排放。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物料,除工艺要求必须缓慢加料外,不宜采用高位槽计量,宜采用定量管道输送方式,比如,采用计量泵、流量计等方式计量。对于工艺要求高位槽计量的,易燃、易爆、易挥发物料的高位槽宜设置氮封设施,高位槽与中间槽、罐区储罐应设置气相平衡管,高位槽与料桶间宜设置气相平衡管,尾气应接入废气处理系统。4.3 固体物料输送与计量对于有毒、有腐蚀

11、、遇湿易燃、遇空气易燃、有刺激性气味等物料,不应采用开放式人工投料,应采用相对密闭输送物料的方式,根据物料的特性、包装方式和投料量大小可选用以下不同的方式和设备:(1)设投料斗和投料小间,并设置强制通风设施,排风经除尘器除尘后再排放(2)小袋卸料站(密闭环境,设有除尘系统、筛分系统等)(3)大袋卸料站(设电动葫芦吊装,大袋拍打装置、气动夹袋装置等)(4)气动真空输送机(尾气处理)(5)螺杆输送机(6)提升上料机或层间提升机(结合IBC密闭转移桶)固体物料的称量应设置专门的称量间,称量间应设置通风、除尘系统,并对环境保持相对负压。对于有毒、有腐蚀或者产生粉尘较大的物料有条件的可选用能控制粉尘、保

12、障人员安全的称量设备,如选用一体化负压称量罩(能形成单向流负压称量区,自带除尘排风装置)。对于遇湿易燃、遇空气易燃等空气敏感型物料应密闭称量或者选用专用的密闭称量设备。4.4 主反应单元(1)反应设备应选用密闭反应釜,中转槽应选用密闭容器,反应釜和容器的材质应根据物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选择,高毒、高敏感类、极易燃、极易爆等物料严禁采用塑料容器存放,其他挥发性、易燃、易爆物料应尽量不用塑料容器存放,做好防静电措施,或者采取惰性气体保护措施。(2)在溶剂回收工段宜采用连续、半连续的生产工艺。采用精馏塔时,应优化精馏塔设计,采用高效填料,以降低能耗。(3)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带压反应釜应设

13、置安全装置。有可能被物料堵塞或腐蚀的安全装置,在安全装置前建议设爆破片或在其出入口管道上采取吹扫、加热或保温等防堵措施。安全装置出口管道应排入接收槽,经气(汽)液分离后,气体去尾气处理或焚烧系统,液体回收利用或另外处理。(4)用到易燃、易爆物料的反应釜上应设置惰性气体保护,反应前通惰性气体置换,反应过程中根据工艺需要通惰性气体保护,防止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若工艺特殊要求,不能采用惰性气体保护进行反应的,应有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5)在反应蒸馏和精馏工序,应采用梯级冷凝方式,提高能效比,减少能耗。(6)使用或产生恶臭物质的生产车间,应采用全封闭方式,空气组织采用全送全排或生产车间处于相对负压状态

14、,排气经过处理后排放。处理方式根据废气性质可采用(酸、碱、氧化液)水洗、过滤、活性炭吸附等。4.5 固液分离单元易燃、易爆的物料不宜采用敞口抽滤方式,可采用压滤、密闭抽滤方式(工艺必须使用离心机的除外)。选用要求如下:(1)压滤机不得采用明流压滤机;应选用密闭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压滤机。可根据物料的特性选用如过滤洗涤溶解二合一机、过滤洗涤干燥三合一机、立式全自动压滤机等。(2)离心机不得采用敞开式、人工卸料离心机;应采用密闭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离心机。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物料的离心机,应选用密闭式自动卸料离心机,采取惰性气体保护措施,对特定的物料宜设置含氧量检测装置,尾气应接入废气处

15、理系统;由于客观原因不能选用自动卸料离心机的,应设置离心小间,并设局部强制通风设施,排风应经收集处理后再排放。4.6 干燥单元物料干燥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在工艺条件及物料特性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耗能低的干燥工艺和干燥设备。(1)工艺条件和厂房设施允许的情况下,宜优先选用过滤洗涤干燥三合一机,以减少物料的转移,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有害物质泄漏和有机溶剂挥发。(2)工艺条件或者厂房层高等客观原因不适合选用过滤干燥一体机的,宜优先选用干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双锥真空干燥机,单锥螺旋干燥机、闪蒸干燥等。(3)工艺要求需使用盘式烘箱的,应选用热效率高的穿流干燥烘箱,有条件的可选用

16、全自动硬盘式烘箱,应逐步淘汰热效率低的普通盘式烘箱。(4)对含有有机溶剂的物料干燥时,其排放尾气应设置冷凝装置进行回收处理,冷凝后的废气还需进行水喷淋洗涤、活性炭纤维吸附、焚烧等方式处理。(5)干燥设备的进料和出料应采取相对密闭的措施,进出料区域应设置强制通风设施,排风经除尘器除尘后再排放。 4.7 成品包装单元(1)对于产生粉尘较大的固体物料包装区应设置强制通风设施,排风经除尘器除尘后再排放。(2)根据包装形式,应选用效率高、物料转移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包装设备。如选用全自动筛分、计量、分装一体机,可减少粉料在运输途中产生的粉尘,同时减少操作工人的物料转移及称量的工作量。4.8 公用辅助工程

17、公用辅助工程是工艺生产的支持系统,用以保证工艺装置的正常运行,其能耗占了工厂能耗的大部分。提升公用工程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实现工厂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应对各种可获得的能源进行品位分级管理,针对各用能环节的特点,使用适当品位的能源,以避免浪费。提倡在工艺冷却环节采用梯级冷却的方式,在工艺加热环节采用梯级加热的方式。提倡采用自然冷源、低品位冷源、自然热源、低品位热源或可再生能源的工艺冷却(加热)方案。回收反应热用于加热。(1)工艺循环水系统在开式闭式都可行的情况下,优先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减少补充水,降低水耗。(2)冷量需求大、且用冷时间无法避开峰电时间的企业,或用冷负荷具有

18、显著不均衡性的企业,宜采用蓄冷措施,条件允许时,优先采用冰蓄冷的方式。(3)提倡制冷机热回收装置、空压机热回收装置、及其它回收废热装置的应用。(4)制冷机组的换热器应考虑在停机时是可清洗的,如果是必须连续使用的换热器,可设置在线清洗装置。(5)使用蒸汽加热的场合,当蒸汽凝结水的水质有保障时,应采用凝结水回收装置。(6)制氮机的选择应遵循节能的原则,用量大或连续稳定时,可以采用液氮气化供应氮气。(7)工艺用电设备中电动机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机械对起动、调速及制动无特殊要求时,应采用笼型电动机;功率较大且连续工作机械,技术经济上合理时,宜采用同步电动机;变负载运行的风机和泵类等机械,当技术经济合

19、理时,应采用调速装置,并选用相应类型电动机。(8)根据生产车间大多数爆炸危险区域及防火间距要求,厂区变配电装置变压器宜选用高效节能干式变压器。(9)空压站宜选用具有调速功能的空压机,以降低能耗。(10)废气应分类收集、分质处理,采用各种成熟的工艺和设备处理各类废气。有价值的废气成分优先考虑回收,废气处理方式可针对性的采用酸吸收、碱吸收、活性炭吸附、焚烧以及其它适用的新技术,提倡进行焚烧处理,作为全厂有机物废气的末端处理方式。(11)企业生产污水应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的原则做好废水的分类收集工作,物料和污水管线应架空敷设、雨水明沟排放,必要时在车间实施部分废水的预处理。污水处理措施应

20、充分考虑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12)企业的各类固废处理应符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首先应考虑回收利用,之后再分类存放,转移处置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13)建筑节能设计应采取改善建筑围栏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通风和空调调节设备等措施,让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节能设计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4.9 其它(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换热器,应选用换热效率高、体积小、节能的换热设备,如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螺纹管换热器等。(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真空设备,应选用对环境污染小,效率高的真空泵。应淘汰废水产生量很大的水喷射真空泵,选用污染

21、相对较少的带冷凝回收装置的密闭式水喷射真空泵,或采用无油立式机械真空泵、液环真空泵,有条件的企业宜选用无污染零废水排放的真空泵。含有有机溶剂的真空泵,应设有废气冷凝回收装置,废气经冷凝回收后再排入废气处理总管。(3)易燃易爆、极度危害(I级)、高度危害(级)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和高温及腐蚀性物料的液面指示,严禁采用玻璃管液面计。(4)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生产车间不应采用轴流风机通风,使用轴流风机的必须采用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达标后排放。(5)对生产多品种原料药的企业,提倡建设多功能柔性化生产车间,以降低重复建设投资,车间内采用合理布局和空气组织方式,满足各生产区域之间互相隔离,不产生交叉污染的

22、目的。(6)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提倡收集雨水、收集蒸汽冷凝水回用。5 自动化控制管理要求生产过程中涉及光气及光气化、电解(氯碱)、氯化、硝化、合成氨、裂解(裂化)、氟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氨基化、磺化、聚合、烷基化、新型煤化工、电石生产、偶氮化等18种危险工艺的,其生产工艺设施应安装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控联锁装置和紧急停车系统等,并按国家安监总局2009116号文要求,设置相关工艺参数的自动化安全联锁。尽可能采用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连续、管式工艺替代间歇、釜式工艺,从本质上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工艺装备的可靠性,切实减少三废的排放。其它要求如下:(1)涉及国家安监

23、总局发布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重点储罐或重点设备应设具有远传功能的液位计和高、低液位报警器,必要时可设自动连锁切断进料设施。(2)容易发生泄漏的易燃、易爆、高毒物料生产装置应设有能迅速停止进料、防止泄漏的安全联锁设施,并具有捕集流失危险物品的措施,减少危险物料的无组织排放。(3)涉及易燃、易爆、高毒物料的工艺必须设置超温、超压、流量等检测仪表和报警安全联锁装置,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并行设置手动控制系统和就地显示仪表。(4)在有可燃气(汽)体可能泄漏扩散的地方,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有毒性气体应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5)涉及氯化反应的工艺,应将氯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氯化

24、剂流量、氯化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6)涉及硝化反应的工艺,应将硝化反应釜内温度与釜内搅拌、硝化剂流量、硝化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在硝化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硝化反应釜内温度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能自动报警并自动停止加料。分离系统温度与加热、冷却形成联锁,温度超标时,能停止加热并紧急冷却。硝化反应系统应设有泄爆管和紧急排放系统。(7)涉及氟化反应的工艺,要严格控制氟化物浓度、投料配比、进料速度和反应温度等。必要时应设置自动比例调节装置和自动联锁控制装置。 将氟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氟化物流量、氟化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控制,在氟化反应

25、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氟化反应釜内温度或压力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同时,本反应单元应设有安全泄放系统。 (8)涉及加氢反应的工艺,应将加氢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电流、氢气流量、加氢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加氢反应釜内温度或压力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进料通氢气,并进入紧急状态。同时,本反应单元应设有安全泄放系统。(9)涉及重氮化反应的工艺,应将重氮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物料加入速度、重氮化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在重氮化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重氮化反应釜内温度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

26、停车。同时,本反应单元应设有安全泄放系统。 重氮盐后处理设备应配置温度检测、搅拌、冷却联锁自动控制调节装置。 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等。 (10)涉及氧化反应的工艺,应将氧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与反应物的配比和流量、氧化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紧急冷却系统形成联锁关系,在氧化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氧化反应釜内温度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配备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设施。(11)涉及过氧化反应的工艺,应设置反应釜温度和压力的报警和联锁;反应物料的比例控制和联锁及紧急切断动力系统;紧急断料系统;紧急冷却系统;紧急送入惰性气体的系统;气相氧含量监测、报警和联锁;

27、紧急停车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12)涉及胺基化反应的工艺,应将胺基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胺基化物料流量、胺基化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设置紧急停车系统。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单向阀及紧急切断装置等。(13)涉及磺化反应的工艺,应将磺化反应釜内温度与磺化剂流量、磺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釜内搅拌电流形成联锁关系,紧急断料系统,当磺化反应釜内各参数偏离工艺指标时,能自动报警、停止加料,甚至紧急停车。磺化反应系统应设有泄爆管和紧急排放系统。(14)涉及烷基化反应的工艺,应将烷基化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与釜内搅拌、烷基化物料流量、烷基化反应釜夹套冷

28、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当烷基化反应釜内温度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单向阀及紧急切断装置等。(15)涉及偶氮化反应的工艺,应将偶氮化反应釜内温度、压力与釜内搅拌、肼流量、偶氮化反应釜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在偶氮化反应釜处设立紧急停车系统,当偶氮化反应釜内温度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后处理设备应配置温度检测、搅拌、冷却联锁自动控制调节装置,干燥设备应配置温度测量、加热热源开关、惰性气体保护的联锁装置。安全设施,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等。6 企业管理要求6.1 企业环境管理要求企业须树立清洁生产

29、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从项目选择、设计和装备投入前期开始就须关注环保问题,同时在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通过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环境管理,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1)建立环境管理机构为抓好企业的环境管理,企业须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包括日常的环境管理部门、监测分析部门、处理设施运行部门及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队伍。同时,须进一步加强车间环保员的二级环保管理机构建设。 (2)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各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环境监测分析室,配备的仪器和方法应与企业主要排放的污染物相匹配,逐步提升环境监测能力。日常监测指标包括氨氮、CODCr、pH及特征污染物等指标,如监测能力不能

30、满足实际需要,则应与当地环境监测站签订委托协议,定期进行监测。 (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医化企业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须不断改革创新,大胆尝试,突破传统的项目管理制度,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寻求与企业实际发展和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主要健全实施环境保护九项管理制度,包括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值班巡查制度、环保奖励和考核制度、环保事故应急预案制度、环境监测监督制度、设备的维护保养,特别是环保处理设施停运和检修报告制度、有机溶剂使用申报制度、中小试项目申报制度和上市公司环境审计制度。 (4)完善环境管理台帐企业须注重环境管理台帐的规范建设,完善现有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六个台帐,包括环境监测

31、台帐、环保设施运行台帐、原辅物料(特别是有机溶剂)消耗台帐、危险固废处置台帐、有机溶剂使用回收台帐量、雨水应急池阀门控制台帐。 (5)加强环境知识培训 企业须在年初制定环境方面的培训,包括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管理、应急演练、现场操作、设备管理等多种形式的环境知识或与环保相关的各项培训,以提高企业各个层次的环境管理意识和技能。 6.2 企业安全管理要求 (1)全面规范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全面开展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规范化活动,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化学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要求,实施全过程安全规范管理。全面落实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工艺的装置、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和重大危险源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改造,显著提升装置安全控制水平。 (2)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明确责任部门、完善工作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3)继续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所有企业必须达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水平,培育一批二级标准化生产、储存企业。在日常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要求,管理企业安全生工作。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