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5我国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基于205篇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谢赛.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2164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8-2015我国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基于205篇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谢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8-2015我国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基于205篇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谢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8-2015我国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基于205篇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谢赛.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6月第32卷第3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imonthly)Jun2016V0132 No31 998-201 5我国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基于205篇CSSCI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谢赛1 陈贺文2(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303;2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摘要:以语言教学中有关测试的CSSCI论文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依次从载文量与时间、主题分布、来源期刊、文献著者、引文情况、基金资助等维度进行统计,以分析我国语言测试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1998-20

2、15年间,我国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发展平稳,稳中有升也有回落。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了测试的类别、测试的信度效度、测试的理论回顾及展望、测试的反拨效应、测试的环境、测试的规范制度等领域。语言测试学科尚未成为成熟学科,也未形成高产作者群;与国外相比,作者合著率仍有一定的差距;高等院校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学术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是语言测试研究机构中的突出代表,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是核心区域。论文的引用量和被引率均较高,文献引用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论文获基金资助的比例较低。今后的语言测试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队伍与配套保障等方面均有改善的空间。关键词:语言测试;CSS

3、CI;核心论文;文献计量学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3-0143-10A Research of Test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Based on Metrological Analysis of 205 CSSCIJournal Papers from 1998 to 2015XIE Sai CHEN HewenAbstract:With metro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collects CSSCI journal papem Oil testing in la

4、nguage teaching from 1998 to2015 in China,and analyzes following dimensions of those papers including quantity and years of distribution,subjects,source joumals,authors,citations and funding support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of testing in languageteaching in ChinaThe amount of publish

5、ed articles shows a steady growth despite the occasional ups and downsTheresearch subjects mainly concentrate on types of testing,testing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testing theories,washback oftesting,testing environment and testing normsThe research area of language testing has not reached a mature s

6、tate andcore authors climate has,strictly speaking,not taken shapeBesides,the author collaboration degree and cooperation rateare lower compared with those abroad;coU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Guangdong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

7、ersity become the main research force with East China,North China and Middle and South China the most powerful research regionsThe references rate and citation rate are high,and literature citation becomes more standardizedThe quantity of papers funded is relatively smallMore efforts should bein ter

8、ms of research subject,research content,research force and fund assistance in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language testing;CSSCI;core paper;bibliometrics0引言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外语教学质量的手段,可以为教学提供反馈,对教学具有反拨作用,其测试结果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张庆宗,2011:1315)。为了解我国语言测试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动态,发现还存在的问题,笔者以1998-201

9、5年间有关语言测试的CSSCI论文为语料进行梳理和统计,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别从发文数量与年份、研究主题、作者合作情况、作者所在机构、来源期刊、引文情况、基金论文等维度进行整合分析,理清其发展脉络,从而勾勒出我国语言测试研究18年来的研究范式、发展进143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程、特点、不足以及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语言测试研究进行反思,以推进中国语言教学学科测试体系的构建,进而促进语言测试研究和语言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今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1研究设计11研究对象中国知网即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是国内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

10、数据库,具有很高的文献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在CNKI中,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以“语言测试”为主题,以“哲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文献学科领域,同时限定期刊来源为“CSSCI”,共检索出289篇文献,分布在1998年至2015年(截止于2015年12月)。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并去重,最终筛选出182名作者撰写的205篇论文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样本。12研究问题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果?(2)语言教学中的测试研究还存在什么问题?(3)语言测试研究的未来发展如何?13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是一门采用定量手段,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

11、,以输出量必定是量化的信息内容为主要特点,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某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邱均平,王日芬,2008:1)。以往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多见于自然科学领域,后来逐渐辐射到人文与社会科学。语言测试的科学计量研究开始于21世纪,目前研究成果屈指可数。因此,进行语言测试的文献计量研究能深化对语言教学的研究,进而指导语言教学实践和指明语言教学研究的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以文献为对象,通过对实证数据的收集,以频次、百分比为主要统计手段,对发文数量与年份、研究主题、作者合作情况、作者所在机构、来源期刊、引文情况、基金论文等主要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得

12、出的频次、百分比统计结果借助Excel软件进行图表绘制,力求直观、客观地揭示出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发展,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的走向。2研究结果与分析21载文量与时间分析期刊载文量是期刊信息量的反映,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核心指标之一。语言测试研究的发展可在该领域所刊载的论文数量中得到反映。19982015年间所发表的有关语言测试的CSSCI论文数量及走势如图1所示。图1 载文量与时间分布折线图某领域文献量的增长、平缓或衰落可反映该领 文205篇,年均1139篇。其中,1998-2005年发域发展的起伏变化。由图1可知,2000-2006年这 展缓慢,共载文56篇,占文献总量2732;20066年

13、间发表的论文数量呈逐步攀升的状态,表明这 2012年发展迅猛,载文量大幅攀升,虽然期间历经阶段的语言测试成为了研究热点而备受学术界的 跌宕起伏,但依旧维持在高产状态;2013-2015年关注。除去2007和201 1年的两个小低潮,2008一 间的回落表明语言测试研究开始进人趋缓期。2012年语言测试研究发展平稳,2013-2015年这 22主题分析三年间略有回落。这基本符合一个研究领域中论 经统计发现,1998-2015年间我国语言测试研文数量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即“初期缓慢增长,中期 究的主题主要涉及测试的类别、测试的信度效度、线性快速增长,后期回落”。1998-2015年总计发 测试的理论

14、回顾及展望(含测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的研究)、测试的反拨效应、测试的环境(含考生特征如自我效能、考试焦虑、情感因素、加工策略的研究)、测试的规范制度(如考纲和评分标准等)及其他等(见表1)。表1主题分布类别 分类范围 篇数 所占比例()244测试的类型50测试 测试的题型 13661 共91 444类别 测试的方式 13 634测试的评分方式 132 测试的信度效度 40 198l3 测试理论的回顾及展望 29 14154 测试的反拨效应 14 6835 测试的环境 13 6346 测试的规范制度 6 2937 测试的其他研究 12 585合计 205 1000

15、0第一,测试类别研究。此类文章主要涉及测试的类型、题型、方式以及评分方式。测试类型的相关文章主要研究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交际能力测试、听力测试、水平考试等;测试题型的相关文章主要研究单项选择题、主观题、客观题等。测试方式研究围绕测试中计算机的应用展开,主要涉及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与自适应考试、语料库与语言测试等。例如何莲珍(1999:169183)设计了一个认知计算机适应性考试(CCAT)模型,并且证明该测试方式能够提高测试的效率和精确度。评分方式研究涉及的内容有整体评分、评分量表等。第二,测试的信度效度研究。既有某类测试的信度效度的研究,即微观层面上的探讨,也有对信度效度

16、的理论层面介绍,即宏观层面上的探讨。如庄琦春和廖锦瑾(2003:119122)运用语言测试的理论,对测试各阶段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做了独立的思考和研究。第三,测试理论的回顾及展望研究。此类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测试相关理论的阐释,例如韩宝成(2003:352-258)对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TBLA)出现的背景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答了语言测试测什么和怎么测的问题。第二类是测试回顾、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探讨,如邹申和陈炜(2010:918)在对英语专业四、八级历年考试的效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考试发展的意义及价值,并提出加强新题型的研究和开发。第四,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例如,亓鲁霞(2

17、012:202-219)在总结过去十余年反拨效应研究及其主要发现的基础上,讨论了反拨效应研究在理论探索和研究方法上的新进展,这属于广义层面。而狭义层面指向的是具体的测试,如金艳(2006:65-73)详尽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所进行的考试改革。第五,测试的环境研究。此类文章聚焦自我效能感、自信心、情感因素、加工策略、考试焦虑等对测试成绩的影响。例如金艳和程李颖(2013:6269)通过研究发现,考生的学习动机和考试焦虑对四级考试成绩有显著预测力,并指出高风险语言测试研究应更多关注非语言能力因素对考试分数的影响,使考试分数真正反映语言能力而

18、不是其他非语言能力因素。第六,测试的规范制度研究。这类研究涉及考纲及评分标准等方面。受到大英四、六级和专业英语四、八级测试改革的影响,出现了“考试大纲研究热”的现象。如吴伊南(2005:36-40)结合新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变动情况,对新颁布的专八考试大纲(2004年新版)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第七,其他研究,包括测试的真实性及语用、二语词汇等能力的研究。例如黄大勇(2004:7780)从四个方面(文本的真实性、任务的真实性、输出的真实性、情景的真实性)对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概念进行了解析。刘建达(2006:259265)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研究了书面话语填充、选择性话语填充和自我评估这三

19、种测试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方法,得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教授学生英语语用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语用知识输入,以达到提到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目的。23来源期刊分析分析论文的来源期刊可以判断出某研究领域145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的重要期刊,从而方便文献检索,也能为科学工作者获得高质量高密度情报源提供捷径。研究发现,过去18年来,刊载语言测试论文的CSSCI来源期刊有62种。其中,刊文量为1篇的期刊为36种,占全部期刊种类的5806;刊文量为4篇及以上的期刊有13种(见表2),这13种期刊所刊发的论文(共136篇)占了发表论文总数的6634。现代外语外语界和外语电化教学这三种期刊设有

20、测试学专栏,在近18年间刊文共计71篇,占所有刊文总和的3463,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无疑已成为我国语言测试文献发表的主阵地。表2刊发论文量在4篇以上的期刊期刊名 篇数 比例 期刊名 篇数 比例现代外语 27 1985 语言教学与研究 6 441外语界 22 161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5 368外语电化教学 22 1618 课程教材教法 5 368外语教学与研究 13 956 外语学刊 5 368外语与外语教学 9 662 西北大学学报 4 294外语教学 7 515 语言文字应用 4 294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7 515 合计 136 100另一方面,被引次数在50次以上的25篇论文中有7

21、篇出自外语教学与研究,5篇出自外语界;而被引次数达340次以上的3篇文献中有2篇出自外语教学与研究,1篇出自外语界。这说明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语界期刊上的文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4文献著者分析241作者发文篇数分析洛特卡定律揭示了作者与文献数量的关系,即撰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撰写一篇论文作者数的ln2,而所有撰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根据以往的研究数据来看,若作者分布基本上符合洛特卡定律,则该学科可称之为成熟学科。对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作者及其发文数进行统计发现,在205篇论文中,154位作者发文量为1篇,占8462;13位作者发文2篇;4位作者发文3篇;2位作者发

22、文4篇;6位作者发文5篇;2位作估算,发表论文分别为2、3、4、5、6、7、8、9篇的理想作者数量应该分别为38人、17人、9人、6人、4人、3人、2人和1人,而实际作者数分别只为13人、4人、2人、6人、2人、0人、0人和1人。这一结果表明,182名作者中发文量为2_4篇以及6-8篇的作者数占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数比例均显著低于洛特卡定律的标准。由此可见,我国语言测试研究尚未达到成熟学科所应具有的作者分布状况,且高产作者的比例尚待进一步提高。242核心作者分析核心作者群反映了某一学科发展的趋势,分析核心作者有助于了解该学科研究的深广度。普赖斯定律给出了计算核心作者的公式:M=0749(N。)2

23、(N。为统计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发文数在M篇以上才能被称为核心(多产)作者。本研究中N。为9,经计算并四舍五人可得M为2,因此本研究以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为标准,对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状况进行者发文6篇;1位作者发文9篇。依照洛特卡定律 统计和分析,结果见表3。表3 2篇【含2篇)以上发文的作者序号 作者 论文数 作者单位 序号 作者 论文数 作者单位1 杨惠中 9 上海交通大学 15 刘建达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 邹申 6 上海外国语大学 16 徐启龙 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3 金艳 6 上海交通大学 17 任筱萌 2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4 韩宝成 5 北京外国语大学 18

24、 张新玲 2 上海大学一5 聂建中 5 山西大学 19 武尊民 2 北京师范大学6 薛荣 5 江苏工业学院 20 陈菁 2 厦门大学7 朱正才 5 上海交通大学 21 戴运财 2 上海交通大学146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8 何莲珍 5 浙江大学 22 郑字静 2 重庆交通大学9 李清华 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3 辜向东 2 重庆大学10 黄大勇 4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24 李绍山 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11 曾用强 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5 杨任明 2 P瀣笛一工业士拳12 陈颖 3 上海交通大学 26 周胜 2 佛山大学13 范劲松 3 复旦大学 27 杨茜 2 上海第二工业大

25、学14 方绪军 3 上海师范大学 28 亓鲁霞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核心作者应是在某学科领域中成果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群。普赖斯定律还告诉我们,核心作者要撰写该领域全部论文的50。从表3的结果来看,共28名作者的发文量达到了2篇以上的标准,其发文量共计97篇,完成了4732的论文量,比标准低268。这一结果表明,我国语言测试领域的高产作者群尚未正式形成,该领域的研究队伍整体实力尚有加强的空间。243作者合作情况分析“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合作已成为趋势,不少科研任务的完成都需借助集体的力量,论文合著便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合作度和合著率是文献计量学中用来衡量某研究领域合作程度的两项常用指标。其中合作

26、度=(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作者总人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论文总数;合著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合著论文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论文总数。这两项指标数值越高,证明该学科领域内作者合作智能发挥得越充分。19982015年间我国语言测试领域作者合作情况见表4。表4作者合作情况作者人数 篇数 所占比率 合作度1 118 5756 合著率2 66 32203 15 732 15642444 5 2445 1 049如表4所示,独著文献共计118篇,占文献总量的5756;合著论文87篇,占文献总数4244。合著论文中以2人合作最多,共发文66篇,占322。这说明,独立研究是主要的手段,但也涌现出了学者

27、合作的现象。另外,过去18年间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合著率为4244,高于我国社会科学领域论文的平均合著率(167)(邓湘琳,2003:2830),这表明我国语言测试研究已趋向合作化。但也有研究显示,19901999年间,国外作者合著率已高达5745(公晓晖、赵公正,2003:110112)。可见,虽然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合作程度较高,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且由于3-5人合著的论文篇数仅占到了总数的1025,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合作规模还较小,合作度及合作能力还有待提高和加强。244作者所在机构分析分析论文作者所在机构的论文产出量可以看出我国语言测试领域突出的研究机构,从

28、而为该领域内科研人员寻找合适的合作单位提供参考建议。在205篇论文中,除了1篇论文的作者单位来源不详外,其余204篇论文来自120个发文机构。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发文机构的论文下限为:N=0749(1一)2(1为发文机构最高论文数)。由于此研究中最高论文数为26,即11。,等于26,由公式算出N等于382,为方便计算取整数4,故将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机构列为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核心发文机构(见图2)。数量堕位:篇蓄萋-2凑 趣妥域噬圃*爨鬈骚 裔图2核心发文机构发文量圆柱图147-f扑长撅虽慢景三扑长增匝女慢景一特吣晕仪机星梃累龄妖班匠女建q特R双女唐太长L特妖蕊F粼避q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

29、6年第3期从图2可以看出,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单位共计15个,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院校是我国语言测试的主要研究机构。排名前三的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三所高校的发文比例占总数的2683。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以26篇的论文量位列榜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两所院校平分秋色,发文量分别为15篇和14篇。表5作者来源分布情况研究者隶属机构 数目 比例高等院校(科研院校) 202 9854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 1 049教育局教研室 1 049耒注明单位 l 049合计 205 100对作者隶属机构的类型进行分析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某一科研领域的学术中心所在。作者来源不同,会导致

30、研究者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我国语言测试CSSCI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得知,作者来源主要分为3类(见表5):高等院校(科研院校)、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局教研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校)以9854的占比独占鳌头,遥遥领先另外两类机构,这与所预期的结果一致。可再次说明,高校是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中心和主力军,在我国语言测试究中发挥着带头作用。245作者所在区域分析一个学科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区域集中性。分析研究力量的地理集中度能反映出语言测试研究与区域资源投入水平的匹配性。将第一作者所属区域作为统计依据,经过数据整理得出表6。表6研究力量地理分布序号 地区 论文数 比例 序号 地

31、区 论文数 比例华东地区 88 4293 中南地区 39 1902l 上海 47 2293 17 广东 24 117l2 浙江 11 537 18 湖北 3 1463 江苏 14 683 19 河南 3 1464 福建 5 244 20 湖南 3 1465 山东 5 244 21 海南 2 0986 江西 3 146 22 广西 2 0987 安徽 3 146 23 香港 2 O98华北地区 42 2049 西南地区 18 8788 北京 36 1756 24 四川 11 5379 山西 4 195 25 重庆 4 19510 天津 2 098 26 云南 3 146西北地区 9 439 国外

32、 3 14611 陕西 6 293 27 美国 2 O9812 甘肃 2 O98 28 新加坡 1 04913 新疆 l 049 29 不详 1 049东北地区 5 24414 黑龙江 2 09815 辽宁 2 O9816 吉林 1 049148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作者均积极参与语言测试研究。除去香港和国外,发文作者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1篇区域信息不详),说明我国语言测试研究者范围覆盖广,美国、新加坡等国外研究者的参与也使得研究区域更加多元化。但表6也反映出我国语言测试领域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区域,研究力量分布很不均衡。上海、北京、广东三地发文共计107篇,占

33、全部论文量的522。可见,上海、北京、广东是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主要阵地,其他作者的地区分布则呈现出“零散”状态。同时,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是研究的核心区域,总体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的情况。由此可知,我国语言测试研究力量的布局与该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实力呈一定的正相关。25引文分析引文分析是重要的学术预测及学术评估途径,它反映了从事科研活动的规范性和研究的连续性。引文数量是评价论文质量及其社会影响的指标之一。论文之间的相互引用是论文间联系的体现,而引用参考文献是作者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交代,也表明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同时便于必要时候的考证和追溯。251引文数量分析引文数量是评价学者是否具备广泛吸收各类信

34、息能力的重要指标,也能透视出某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和规范程度。1998-2015年发表的语言测试CSSCI论文的引文量统计如表7所示。表7引文数量附有引文 附有引文论文 平均年份 论文总数 引文总数的论文数量 所占百分比 引文量1998 10 7 7000 85 851999 8 7 8750 65 8132000 1 1 10000 11 11200l 7 7 10000 90 12862002 7 7 10000 84 122003 8 8 10000 141 17632004 7 7 10000 76 10862005 8 7 8750 67 8382006 20 19 9500 426

35、2132007 14 13 9286 233 16642008 20 20 10000 378 189舢18 17 9444 338 18782010 18 17 9444 273 15172011 14 14 10000 236 16862012 16 15 9375 299 18692013 12 12 10000 308 25672014 1l ll 10000 296 269l2015 6 6 10000 205 3417合计 205 195 9512 3611 1761过去18年间我国语言测试附引文的CSSCI论文共195篇,占9512,总引文量为3611条,篇均引文为1761条,有

36、引文论文篇均引文1852条。其中,2006-2015年这10年间是引文的高峰值区,共引用文献2992篇,占全部引文的8286,说明这一时期我国语言测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据有关统计,我国学术期刊附引文论文比率为88,篇均引文量为8-9条;国外学术期刊附引文论文比率为90,篇均引文量为15条(袁培国,吴向东,马晓军,2005:66-73)。据此可知,我国语言测试CSSCI论文的引文率和篇均引文数不仅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国外平均水平,这说明国内语言测试研究者吸收文献的能力较强,测试研究正逐步走向成熟,文献引用越来越规范化。252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分析文献的被引频次能帮助判断该文献的学术影响及价值

37、。一般而言,论文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其在本学科的地位就越高,学术影响力就越大。过去18年间我国语言测试CSSCI论文被引频次统计情况见图3。149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图3被引频次年份分布条形图1998-2012年间我国语言测试CSSCI论文年 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被引量高达386次,位被引量均超过100次,在2002、2003与2006这三年 列榜首。该文首先分析了语言测试的语言能力及达到三个峰值,这与我国语言测试研究逐渐进入高 如何对其进行测量,随即讨论了语言测试研究发展峰期有密切关系。其中,学者黄大勇和杨炳钧发表 趋势(韩宝成,2000:47-52)。于2002年的语言测试

38、反拨效应研究概述被引量 26基金资助分析达347次。该文从三个方面(反拨效应的理论模 基金资助论文的数量是评判某一学科的社式、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途 会地位及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基金资助径)介绍了过去十几年国外关于反拨效应的理论和 的级别高低能从侧面反映出某研究领域所受资实证研究成果,为当时新兴的反拨效应语言测试研 助基金的主要来源及受重视程度。1998-2015究领域提供了研究思路(黄大勇、杨炳钧,2002: 年间我国语言测试CSSCI论文的基金资助分布288-193)。另外,学者韩宝成于2000年发表的语 情况见表8。表8基金资助情况获一项 获两项 获三项 国际 国家

39、级 省市级 校级年份基金资助 基金资助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1998 O 0 0 0 O 0 O1999 O 0 0 0 0 0 02000 1 0 0 0 0 0 12001 2 0 0 0 1 0 12002 l 0 O O 0 1 O2003 0 1 0 O 1 1 02004 2 0 0 0 0 1 l2005 O O 0 0 0 0 02006 2 l 0 0 1 1 22007 4 1 0 0 2 2 22008 8 l 0 0 4 2 42009 2 1 0 0 1 3 02010 6 3 0 0 3 6 32011 6 O O O 5 1 02012

40、 5 l 1 0 2 7 l2013 7 3 0 1 6 6 02014 4 1 0 O 5 l 0150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获一项 获两项 获三项 国际 国家级 省市级 校级年份基金资助 基金资助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2015 3 2 0 0 3 4 0合计 53 15 1 1 34 36 15所占 2585 732 049 049 1659 1756 732比例 3366205篇CSSCI论文中69篇得到各级基金资助,基金论文率为3366,比例较低。1998-2006年有基金支持的论文在13篇之间徘徊;而2007-2015年基金论文数占总基金论文数

41、的8406。年均基金论文数为383篇,有15篇论文附属两项基金,占总数的2174。从级别来看,国家级基金项目和省市级基金项目是主要来源,分别有34项和36项,分别占4928和5217;校级基金项目15项,占2174。3结论与建议31结论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描述并分析了CSSCI来源期刊中有关语言教学中测试研究的论文在不同维度上的文献特征。具体而言,19982015年间,我国语言测试研究发展平稳,稳中有升也有回落。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了测试的类别、测试的信度效度、测试的理论回顾及展望、测试的反拨效应、测试的环境、测试的规范制度等领域。现代外语外语界和外语电化教学是我国语言测试文献发表的主阵地。

42、语言测试学科尚未成为成熟学科,也未形成高产作者群;与国外相比,作者合著率仍有一定的差距;高等院校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学术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语言测试研究机构中的突出代表,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是核心区域。论文的引用量和被引率均较高,文献引用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论文获基金资助的比例较低。32建议我国语言测试研究日趋成熟,硕果显著,未来几年内论文的数量将大致维持一种新的平稳,走向理性状态。尽管如此,该研究领域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21研究对象今后小范围的测试应引起足够的注意。从已有文献来看,有关校内测试(如期末考)的研究文章寥寥无几。虽然校

43、内测试不及全国性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所产生的影响那么大,但它对大学本科阶段的教与学都起着一定的反拨作用,因此这类研究不可忽视。另外,随着近些年对有关高考改革以及研究生扩招的探讨逐步增多,对这两类考试中的英语测试研究也需加强。从已有成果来看,关于此类研究的数量非常少,有可能是因为参加这两项英语测试的群体相对稳定,而且题型变化不大,信度与效度保证也相对较高。同时,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关注参试主体即受试者。例如,探索他们参加测试的动机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剖析他们考试前后的心理感受等。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参与测试并对测试各个理论做出反馈的主体,因此研究应把焦点更多地放在对学生在参

44、加测试时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系统上。正如学者王立非(2000:8-9)所言,外语教学研究的重心应从语言本体、教材与教师本体转向学习者本体,尤其应更多关注影响学习者的复杂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学习者心理过程和认知系统。另外,还应加大对性别差异、应试者的焦虑心理和测试的公平性研究,同样也应重视儿童测试与成人测试的研究。最后,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化,托福、雅思考试也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新对象。322研究内容过去18年,语言测试研究的内容已逐步扩展到测试的信度效度、计算机化语言测试、测试的后效作用等。此外,在测试类型和题型研究方面,学者们不仅仅分析传统的VI语和写作测试,也关注翻译、语用能力、二语词汇能力等与测试

45、的关系或其影响。这说明研究者的视野开阔,对语言测试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部分研究仅靠一两篇文章支撑,没有形成某项研究的重大发现,有待进一步的深层挖掘。另外,学者们对语言测试本身的研究已非常多且成效显著,但却忽视了语言测试的社会性研究方面。例如,对语言测试工作者职责等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大的突破,也未得到研究者们的充分重视,文章数极少(杨惠中、桂诗春,2007:6874)。可预测的是,未来语言测试在研究内容上将辐射到更多的领域,跨学科研究将越来越成为热点。除了计算机辅助的测试研究外,诸如心理学、测量学、统计学、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151万方数据外国语文 2016年第3期学科都会

46、不断地与语言测试研究接轨,而基于语料库的测试研究也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需指出,国外语言测试界已备受关注的话题如语言测试中的偏差研究、语言行为测试研究、语言测试的社会性问题和伦理问题研究等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或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们应试图吸收国外相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323研究队伍与配套保障正如前文指出的,我国语言测试研究领域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相对固定的研究者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未来需形成一支以资深专家为引领、中青年学者为中流砥柱的稳定队伍,通过有关措施吸引更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研究者加人到为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服务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许多研究都有

47、从个体研究转向集体、合作研究的趋势。由于目前该领域内论文的合作情况有待提升的空间,未来语言测试研究需加强学科间、地区间甚至国际间的更广泛、更坚实的合作。不管在什么领域,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不仅能为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也是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任何科研单位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通常而言,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往往代表着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新趋势。鉴于目前该领域内论文的基金资助率较低,研究者需以更前沿的选题、更新颖的研究视角、更合理的研究路径争取更多的基金支持,充裕的经费能为提升我国语言测试研究的水平提供保障。参考文献:邓湘琳20031996-2001年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载文及作者统计分析J现代

48、图书情报技术(1):28-30公晓晖,赵公正2003人文社会学科合作研究的数量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0112韩宝成2000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1):4752152韩宝成2003语言测试的新进展: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5):352-358黄大勇2004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概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2):77-80黄大勇,杨炳钧2002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4):288-293何莲珍1999认知计算机适应性考试模型的设计J现代外语(2):169183金艳2006提高考试效度,改进考试后效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研究J外语界(6):65-73金艳,程李颖2013影响高风险考试效度的心理因素研究J现代外语(1):62-69刘建达2006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4):259-265邱均平,王日芬等2008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发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亓鲁霞2012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近期研究与未来展望J现代外语(2):202-219王立非2000新世纪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