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对比基于情报分析体系的视角-张云中.pdf

举报
资源描述
情报资料工作 2016年第4期国内学界普遍将情报学科的理论溯源至春秋时代兵圣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而《孙子兵法》中“变”的发展观、阴阳“两点论”、普遍联系和矛盾转化思想[1]源于其对《周易》的继承和发展,故而《周易》又与情报牵扯出千丝万缕的关联。 为探讨这种关联,国内学者有从哲学层面分析《周易》的军事情报学思想[2],也有侧重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周易》的情报思想[3],还有从科学预测的视角批判和辨析《周易》预测理论[4-5],亦有通过东西方对比探析周易的决策模式[6],更有许多研究直接将《周易》占筮作为现代情报分析工具来辅助企业决策[7-9]。 毋庸置疑,《周易》占筮具备分析与预测的功能,但是在情报科学的视角下看,《周易》 占筮能否作为现代情报分析的东方源头并吸纳其精华纳入现代情报分析体系,抑或其与现代情报分析并无瓜葛甚至是现代情报分析大潮中的一股逆流,仍然是学术界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旨在从现代情报分析体系的角度全面阐释《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关联,从对比的视角剖析《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在思想、原理、流程、方法/技术、结果等情报分析体系的诸多维度上的相似性和差异化,进而解答《周易》占筮究竟是现代情报分析源头抑或逆流的疑问。因而,本文的研究对情报分析史、情报分析理论体系的完善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 《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思想对比1.1 《周易》占筮的核心哲学思想《周易》占筮的核心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朴素辩证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哲学符号,是两个对立的范畴。阴阳互为根源,相互推荡,相互《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对比:基于情报分析体系的视角*张云中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 200444)摘要 文章运用对比研究方法,从现代情报分析体系的思想、原理、方法/技术、流程和结果五个维度对比了《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化,认为《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差异化远远多于相似性,《周易》占筮更应该被视为现代情报分析长河中的“逆流”而非其“源头”。关键词 《周易》 占筮 情报分析 情报流程Comparisonof theBookofChanges DivinationandModernIntelligenceAnalysis:BasedonthePerspectiveofIntelligenceAnalysisSystemZhangYunzhong (SchoolofLibrary,InformationScienceandArchive,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44)Abstract Thesimilarityanddifferencebetween theBookofChanges andmodernintelligenceanalysiswerecomparedfromfivedimensionsofintelligenceanalysisframeworkwhichconsistofphilosophicalthinking,principles,methods/techniques,processesandresults,and theauthorthinksthatthedivinationbasedon theBookofChangesshouldbeconsideredas"upstream"ratherthanits"source"inariverofmodernintelligenceanalysisbecausethedif-ferenceismuchmorethansimilaritybetweenthem.Keywords theBookofChanges, divination, intelligenceanalysis, intelligenceprocess*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理论探索32情报资料工作 2016年第4期转化,相互交感,统一于太极从而推动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周易》占筮体系以阴阳两爻为基础,演化出少阴、老阴、少阳、老阳四象,进而推理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八卦相重而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结合比象思维,形成了一套模拟和再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存场面的卦体符号系统,以“变动不居”的爻位和卦变展现了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消长平衡的阴阳辩证思维,这是《周易》占筮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1.2 现代情报分析的核心哲学思想现代情报分析的理论发展源于西方, 深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就情报分析而言,科学主义的思潮对其影响至深。 1949年美国情报分析之父肯特所著的 《战略情报》[10]深刻阐释了西方第一代情报分析人员从事情报分析的观点和理念,他们深受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秉承“掌握信息、小心假设、缜密推理”指导思想便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十余年后,以罗伯特•克拉克为首的一批深谙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学者加入到情报分析的行列,将定量方法、模型建构引入到情报分析的体系下,更深刻反映了现代情报分析的科学主义气息。科学主义是现代情报分析的核心哲学思想,它将情报分析提升为一门科学。 依托大量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就可研究过去的事件,分析当前的形势,判定未来的趋势,这是现代情报分析蓬勃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根源。1.3 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分析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溯源,《周易》 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在认知方式上存在相似之处, 都使用模型作为认识世界的理论工具,用建模思想模拟、认识和预测现实问题。同时,两者在所依赖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求解方式、学科定位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哲学基础而言,前者建构在中国古典“易哲学”的基础之上;后者建构在西方科学主义哲学基础上, 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哲学根源。就思维方式而言,借鉴颜晓峰对思维方式的层次划分[11],前者更注重以比象、枚举为主导经验思维,是依据传统、惯例的思维方式,是把握具体事物的思维方式;后者更注重以证实、逻辑为主导的科学思维,是依据实验、数据的思维方式,是追求事物可重复性、可证实性的思维方式。就求解方式而言,前者注重主客统一,预测事物强调整体共融,多用阴阳辩证探寻规律;后者注重主客分际,预测事物强调详细入微,多用实证分析探寻规律。 就学科定位而言, 前者是占筮预测之学; 后者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特点, 是综合科学。 两者在哲学思想角度下的对比如表1所示。2 《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原理对比2.1 《周易》占筮的基本原理对于《周易》占筮的基本原理,学术上并无现存的明确结论。 文献[12]指出,预测的性质取决于解释的性质, 而解释是把某个特殊的事件纳入到某个人工建构的思想体系和条件集合之中的活动与过程。 笔者据此引申,《周易》 占筮的本质即是建立解释项和被解释项之间关系的过程,《周易》 占筮的原理也应从解释的要素中衍生而出:(1) 特殊事件如何纳入 (衍生出求解原理);(2)人工建构的思想体系和条件集合(衍生出处理原理, 涵盖建构方式和建成解释体系两个方面);(3)解释活动的结果(衍生出应用原理)。 基于此,结合《易传》中相关章句对上述三点的论述, 本文将周易占筮的基本原理总结为如下四点:(1)天人合一,感应求解。 天人感应由汉儒董仲舒在先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出, 其基础是天人合一,即“天道”和“人道”、“自然规律”和“人的规律”是一致的、和谐的。《豫卦•彖传》中“天地以顺动”、“人以顺动”,《系辞上》中“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等章句即是对此的深刻反映。《周易》占筮通过“大衍之数五十”的演卦完成人与天的交感, 进而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西汉后,京房更是将天文地理纳入易道体系,通过八宫六十四卦的网状结构形成囊括天人的宇宙模式,奠定了“日月星辰、局于指掌”的求解基础。(2)以象预事,比象思维。《周易》占筮通过“比象”的方式建构解释体系,《象传》、《说卦》即是对这种比象建构方式的详细说明。《周易》占筮体系中卦辞和爻辞都据象而出正是源于周易的象性思维。 象性思维以物象为工具,通过类比、联想和象征,赋予卦和爻丰富的含义,从而达到“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之目的。《周易》取象的方式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共七种,进而根据象所显示的意义来推断所占的自然、 社会与人事之实象及变化的未来吉凶。这种取象于自然、经验的方法是一种最质朴的,亦是行之有效的推测方法[13]。(3)整体建模,全息预测。《周易》占筮体系中,卦可以视为模拟客观世界自然与人事规律的通用模型。《系辞上》中将卦的模型体系高度概括为“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即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下三爻内卦代表己,上三爻为外卦代表彼, 六爻又可分为 “天”(上爻)、“地”(下爻)、“人”(中爻),六爻之间和上下卦之间形成稳定的结构关系[14]。 另外,《周易》占筮还引入了本卦和之卦(即变卦)来代表现今和未来。六爻对客观世界的建模,表1 基于哲学思想角度的对比对比维度 《周易》占筮 现代情报分析相似性 认知方式 二者都用建模思想模拟、认知和预测现实问题差异化哲学基础 东方哲学、唯心主义、阴阳辩证 西方哲学、唯物主义、科学主义思维方式 以经验思维方式为主导 以科学思维方式为主导求解方式 天人(主客)合一、辩证分析,通过阴阳辩证探寻基本规律主客分际、注重客体、逻辑实证,运用实证分析探寻基本规律学科定位 占筮之学 综合科学,而非艺术或技艺理论探索33情报资料工作 2016年第4期充分考量了天、地、人、己、彼、时空等诸多影响预测的因素,具有整体性和完备性意义。 另外,周易模型蕴含着全息论原理,能够通过局部信息预测整体信息[15]。(4)辅助决策,趋吉避凶。《周易》占筮的应用原理是帮助求占者趋吉避凶。《系辞上》中“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即是对此的最好诠释。 求占者通过所得的卦象、卦辞、爻辞获取占问之事的发展规律和吉凶结果,进而做出相应决策。更重要的是,求占者可从卦辞、爻辞中获取义理,进而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达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趋吉避凶目的。2.2 现代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现代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 国内外学者尚未给出定论。与《周易》占筮基本原理相对应,本文将其归纳总结为如下四点:(1)搜集信息,科学求解。 现代情报分析建立在对空白信息的搜集和已有信息利用的基础上, 旨在运用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得出相对科学的结果, 所以搜集信息是现代情报分析的求解基础。 搜集策略的制定和空白信息的补充是现代情报分析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情报分析的进度和结果。(2)分解还原,分类思维。 现代情报分析在界定情报问题时具有明显的还原论色彩, 将复杂棘手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可处理的基础问题。通过分解还原,运用分类的思维在战略高层反映出决策者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在任务底层反映出情报搜集和分析团队的观点[16],从而使得抽象问题具体化。(3)组合建模,综合预测。 现代情报分析同样使用模型来对求解问题进行建模, 其涉及和使用的模型可以是结构的、功能的、过程的,也可以是它们中的任意组合,以组成一个整体,也就是目标模型。 目标模型并无固定形态,而是因地制宜,涵盖了求解问题涉及的环境因素、时空因素、人的因素、关系因素和变化因素,用来对求解问题展开分析以得出综合预测。(4)汲取负熵,增加确定。 情报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冲突中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在现代情报学中一般用熵来度量,用于揭示系统的无序程度。 对应地,负熵则是有序化、组织化的一种量度,汲取负熵是指从外界吸收了情报之后,使系统的熵降低的过程。 现代情报分析从应用原理的角度看,本质就是增加问题系统确定性的过程,进而达到保障冲突问题中各种行动的目标。2.3 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分析结合前文所述, 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应至少涵盖求解原理、处理原理和使用原理三个层次。《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在使用原理上具有相似性, 旨在应用预测结果来消除待测事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降低求解空间的无序程度, 进而趋吉避凶或多方案择优。 同时,《周易》 占筮和现代情报分析在求解原理和处理原理两个维度上差异化居多。就求解原理而言,前者强调感应求解, 利用演卦的过程将待预测事件纳入到蕴含自然规律和人的规律的六十四卦体系, 后者强调科学求解,利用搜集的已有信息将待测事件纳入到“假设-实证”的模型体系。 就处理原理而言,前者注重用经验解释和全息原理解释预测过程, 本质是将具体经验普遍化,后者注重用科学解释的方式解释预测过程,本质是具体问题抽象化(创建模型)和抽象问题具体化(利用模型提取未知信息)。两者在基本原理角度下的对比如表2所示。3 《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方法/技术对比3.1 《周易》占筮的主要方法《周易》占筮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占筮方法。历代的易学家和先儒都着力于对《周易》占筮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补充,从蓍草演卦开始,逐步形成金钱筮法、纳甲筮法、梅花易数、大小六壬、紫薇斗数、奇门遁甲等。 各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起卦和运算方法,但都以阴阳辩证、五行生克、天人合一、全息象征、动态制衡为基础理论[8]。 上述周易占筮方法中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是纳甲筮法,其具体程序可参考文献[17-18]。 纳甲筮法始于孟喜、京房,其将干支排纳于六爻之中,以干支所属之五行及占筮之时日,视其生克以断吉凶。 纳甲筮法将阴阳、卦爻、易数、五行、干支统一于一个模型体系下,用世、应来象征卦中之主,日、月、六神象征客观力量,用六亲象征人事,以用神、元神、忌神、退神的方式彰显卦体和占卦人之间主客体统一的趋向,其所构建的占筮体系简洁、完备、严谨,因而成为流传至今的大宗之法。3.2 现代情报分析的主要方法现代情报分析方法经历六十余年的发展, 通过对本学科方法深入探索, 并不断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 形成了包括一般情报分析方法、专门情报分析方法以及最新情报分析方法的三大类别[19],涵盖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大体系, 而两体系又可统一于建模方法,即建立定性模型或定量模型,所以,利用模型是现在情报分析的主流方法。定性模型中比较典型的有对比清单或比较模型、关系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矩阵模型)、人物传略模型、过程模型、地理空间模型、时空模型(动态)等;定量模型中比较典型的有曲线图、统计模型、编年式模型、决策树模型、聚类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16]。表2 基于基本原理角度的对比对比维度 《周易》占筮 现代情报分析相似性 使用原理 和谐有序,趋吉避凶 降低无序,消除不确定性差异化求解原理 通过天人感应求解未知 通过搜集分析情报求解未知处理原理利用比象使具体经验普遍化; 利用经验解释和全息原理预测具体问题抽象化和抽象问题具体化;利用科学方法综合预测理论探索34情报资料工作 2016年第4期3.3 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分析从方法/技术的角度对比,《周易》 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在方法完备性、考量因素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就方法的完备性而言,前者的占筮体系历经春秋、秦汉、唐宋、明清数代而不断丰盈,趋于完备,后者的预测分析体系虽历时短暂, 但经历了二战及战后各领域竞争活动的洗礼也日渐完善,因而从完备性看,两者具有相似性。就方法的考量因素而言,前者用五行和六亲符号考量影响问题的生我、我生、克我、我克、比和因素,后者用因素分析等方式考量影响问题的主要、次要、制约、促进因素,均涉及因素间的主次关系和制衡关系,相似性大于差异化。同时,两者在方法本质、使用主体、处理对象、处理过程和适用性上又具明显差异。就方法本质而言,两者虽同为建模方法,但前者以定性模型为主,后者除定性模型外,还独具定量模型,因而差异化大于相似性。就使用主体而言,前者往往凭借占筮者一己之力,后者却多依赖于团队力量。 就处理对象而言,两者虽同为处理数据, 但前者的数据是通过演卦而得的六爻数据,后者的数据是经过搜集、整理和鉴别后的科学数据。就处理过程而言,前者注重一步到位整体辩证的途径,后者却注重用先综合再分析的途径。就适用性而言,前者利用一套模型处理各种问题,后者则需要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的模型组合。 两者在方法/技术的角度下的对比如表3所示。4 《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流程对比4.1 《周易》占筮的一般流程《周易》占筮一般都遵循“祷告—起卦—装卦—解卦—用卦”五个阶段。祷告的过程是明确所求之事的过程,旨在获取天人感应,对此古人有一套迷信的格式,一般摆案焚香,默念祈之。起卦的方式有多种,或蓍草、或金钱、或年月日,但本质都是获取初始六十四卦模型的过程,起卦的结果是获得本卦,如有动爻,则会产生之卦;装卦的过程本质是填充预测模型的过程,通过装纳甲、世应、六亲、六神等要素丰富占筮体系;解卦的过程依据用神、元神、仇神、忌神的干支五行与起卦的时间干支五行的生、克、冲、合情况,以及“用神”、“世爻”的旺、衰、空、破情况做出综合的分析判断,以对所问之事的可能变化做出预测; 用卦的过程是求占者采纳占筮结果做出相应的预测或决策。4.2 现代情报分析的一般流程罗伯特•克拉克提出的“确定目标—问题分解—建立模型—评估数据—填充模型—进行预测”[16]流程在现代情报分析流程理论中当属颇具深远影响力的主流观点。概括地讲,确定目标旨在根据需求对情报目标进行界定, 问题分解旨在将抽象问题划分为具体化的任务问题,建立模型旨在利用已知信息搭建目标模型,评估数据旨在对已有数据进行鉴别和整理, 填充模型旨在不断将搜集到的新情报纳入模型, 进行预测旨在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的结构性思考。 现代情报分析流程强调以目标为中心, 并注重情报用户对各个环节的参与。4.3 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分析情报分析的理论周期一般包括 “需求—计划—搜集—处理—分析—使用”六个阶段,情报分析的流程多由此衍生。《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在情报分析周期、需求阶段、计划阶段具有相似性。就情报周期而言,两者的预测过程都体现了完备的六阶段的周期, 相似度高。就需求阶段而言,前者通过占筮者与求占者访谈获取用户需求明确占筮目标,后者通过访谈、观察等多种渠道获取用户需求确定情报分析目标, 两者都是通过访谈等方式确定需求和目标, 相似程度多过差异程度。就计划阶段而言,前者的占筮计划虽简要却也五脏俱全,与后者的计划、任务分派与下达都不相悖,故视为相似性高于差异化。同时,两者在搜集阶段、处理阶段、分析阶段和使用阶段差异化居多。在搜集阶段,前者注重用感应的方式搜集数据,本质上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后者注重用科技手段搜集数据, 准确性和客观性更高。 在处理阶段, 虽二者都有填充模型的过程, 但前者填充的是干支、五行、世应、六亲、六神等固定的纳甲信息,后者填充的是整理、评估和鉴定后的新情报,相去甚远。 在分析阶段,前者所建模型为纳甲模型,依据用神、元神、仇神、忌神及卦中动爻的关系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后者分析手段变化繁复, 需结合所建模型的自身特点进行预测。在使用阶段,前者将结论笼统的概括为从吉到凶的九种模糊结论, 用户需结合周易义理启示和待测事件的背景来趋吉避凶, 后者在情报分析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待测事件的背景, 得出的是结合背景的明确结论,因而可直接使用。两者在情报流程角度下的对比如下页表4所示。5 《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结果对比5.1 《周易》占筮的预测结果《周易》 占筮的结果提供了一种九分位的量表,按表3 基于方法/技术角度的对比对比维度 《周易》占筮 现代情报分析相似性完备性 形成了完备的占筮体系 形成了完备的预测分析体系考量要素 用五行和六亲考量影响问题的因素 用因素分析等方式考量影响问题因素差异化方法本质 建模方法,主要是定性模型 建模方法,涉及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使用主体 精通卦理的占筮者 精通现代情报分析方法的团队处理对象 通过演卦而得的六爻数据 经过搜集、整理和鉴别后的科学数据处理过程 一步到位,整体辩证 先综合,再分析适用性 普适性, 一套模型处理各种问题 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模型组合理论探索35情报资料工作 2016年第4期从坏到好的程度依次为:凶、咎、厉、吝、悔、无咎、利、亨、吉,这九种结果形式源于《周易》中的卦辞或爻辞。其中,吉和凶是最基本的判断。“凶”代表失败或有所损失,是无法回避的凶险;“咎”比“凶”稍好,但是过失已经出现,灾祸无法避免;“厉”代表一种潜在危险,可趋吉避凶;“吝”代表虽然还不太凶险,但灾祸已经在潜滋暗长,如不遏制则化为“厉”;“悔”代表悔过之意,及时改正就可回到平平常常无差错的“无咎”状态;“利”代表有益、适宜;“亨”代表畅通、顺利;“吉”代表成功或有所收获。5.2 现代情报分析的预测结果现代情报分析的结果一般与采用的模型相匹配,不同模型的结果形式不同。 定性模型的分析结果呈现出多样化, 但一般也可划分为对预测问题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种情况,而定量模型的结果均会凸显“用数据说话的特点”,例如多数时候会用或然率表示预测的结果。 现代情报分析的结果通报手段可采用书面报告或口头报告两种形式。 为使呈报的结果更容易被决策者理解, 书面报告要求每一项分析结论都要有足够的依据,与“用数据说话”的情报分析特点相应,情报报告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数据图表[20],简短、切题的文字结合数据图表论述方式效果最好,颇受决策者青睐。5.3 两者的相似性和差异分析从预测结果的角度看,《周易》 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在结论形式和结果启示性上都具有相似之处。 就结论形式而言,前者既有口头汇报,也有书面形式,后者以书面报告为主,也有口头简报,两者颇为相似。 从结果启示性上看, 正确的预测结果都会为决策者带来正面的启示,前者结合易理可使决策者趋吉避凶,后者的结论可辅助决策者多方案择优。 同时,两者在应验率、结果种类和理解难易度上又有较大差异。 就《周易》占筮和现代情报分析各自的应验率而言, 很难从量的角度上给出孰优孰劣。笔者曾搜集到《左传》、《国语》等典籍中记载的《周易》占筮记录约三十余条,统计发现其应验率颇高,且应验率与占筮者经验水平密切相关。但小样本统计的代表性不强,故本文只说《周易》占筮具有一定的应验率。 现代情报分析的应验率统计也存在类似的样本难题, 因而笔者只能从定性的角度上对二者应验率略作对比:预测的本质即是解释,解释的准确度决定了预测的应验率。《周易》占筮的解释依据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定律和经验公式,即经验解释;现代情报分析的解释依据是科学定律及其相应的数理模型,从这个角度上讲,后者的准确度为高。 就结果种类而言,前者的结果据《周易》经文所载共9种,后者却无固定和既定的结果种类。就结果理解难易度而言,前者的占筮过程较晦涩难懂,加之周易经文的古文风格,用户往往因缺乏周易占筮知识而难以理解预测过程和结果,后者为了增强结论的可信度, 在书面报告中往往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阐释得出结论的过程和依据,故相对较易理解。 两者在预测结果角度下的对比如表5所示。6 结语《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同具预测和分析的功能,都形成了各自完备的体系,且在企业、个人的预测或分析活动中都会被广泛采用。 本文通过在情报分析体系的思想、原理、方法/技术、流程和结果的五个维度上全面比较了《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化,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依据《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在五个维度上都具有相似性可以推论,《周易》 占筮可视为我国情报分析活动的源头。(2)在情报分析的体系下,《周易》占筮与现代情报分析的差异化远远多于相似性这一表象是情报分析发展过程中形成二者分野的具体体现。不同的哲学基础和不同的解释过程是形成二者分野的根源所在。从发展脉络上来看,《周易》占筮体系历经先秦直至明清而趋于完备, 但却始终没有脱离唯心主义辩证的哲学基础及经验解释导向的预测过程, 这与现代情报分析所倡导和强调的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及科学解释导向的预测过程相去甚远。(3)目前的情报分析活动中, 建立在科学解释基础上具有较高应验率的现代情报分析已形成一股洪流, 代表了情报分析的正确发展方向和主流趋势,相形而下,建立在经验解释基础上又蒙上神秘色彩的《周易》占筮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这股洪流相悖,因而《周易》占筮更应该被视为现代情表4 基于情报流程的对比对比维度 《周易》占筮 现代情报分析周期相似 都具有“需求—计划—搜集—处理—分析—使用”六个阶段需求阶段 通过占筮者与求占者访谈获取用户需求,明确占筮目标通过访谈、观察等多种渠道获取用户需求,进而确定情报分析目标计划阶段 简要的占筮计划 问题分解、任务分派与下达搜集阶段 利用天人感应搜集信息 采用通信、人力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处理阶段 将纳甲信息填充到卦爻模型中 将新情报不断填充到目标模型中分析阶段 依据用元仇忌四神及动爻综合分析 按照所建模型的自身特点来综合分析使用阶段 结论模糊, 需结合待测事件背景和义理使用 结论明确,可直接使用相似性差异化对比维度 《周易》占筮 现代情报分析结论形式 既有口头汇报, 也有书面形式 以书面报告为主,也有口头简报结果启示性 可趋吉避凶 可方案择优应验率 一定的应验率, 视占筮者的水平和经验而定 较高的应验率,视情报分析机构的水平而定结果种类 一般为九种结果 无固定的结果种类理解难易度 得出结论的过程较晦涩,用户难理解预测过程和结果详细阐释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和依据,用户较易理解过程和结果相似性差异化表5 基于预测结果的对比理论探索36情报资料工作 2016年第4期报分析长河中的“逆流”而非其“源头”,情报分析实践活动中应更多地依赖于科学的现代情报分析方法体系,而非求助于占筮之学。 另外,应当区分对待《周易》的“易理”与“占筮”。《周易》中的易理部分,特别是《易传》等哲学体系中的“彰往察来”、“探赜索隐”、“极深研几”等相关思想,仍然对现代情报分析具有启示意义。参考文献:[1] 韩荣钧.《周易》对《孙子兵法》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2011(5):83-88.[2] 郭继民.《周易》中的“军事情报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6-27(B03).[3] 储道立,熊建平.中国古代情报史论稿[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4] 魏 冬.周易筮法中的预测哲学批判[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6-83.[5]董光璧.科学预测的逻辑分析——兼评周易预测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4):64.[6]邢彦玲.《易经》管理决策模式分析[J].齐鲁学刊,2007(2):45-47.[7] 吴森纪.《周易》与企业竞争情报———从SWOT分析法论“六爻预测法”的特殊性和科学性[C].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第十届年会暨博览会论文汇编.北京: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在线出版,2008:283-289.[8] 佘燕达.基于《周易》的系统决策模型构建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9] 祝雨婷.基于八卦模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103-105.[10] 谢尔曼•肯特.战略情报[M].刘 薇,肖皓元,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11]颜晓峰.论哲学思维方式[J].大连大学学报,2007(4):19-23.[12]韩增禄.《周易》预测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4):64-65.[13] 邱文山.《周易》预测中的方法论思考[J].管子学刊,1997(1):72-74.[14] 刘长林.从系统和信息观点看《周易》经传[J].哲学研究,1988(3):66-73.[15] 邢 媛,赵梦阳,王 瑛.《周易》系统智慧的文化学意义[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4):67-70.[16] 罗伯特•克拉克.情报分析[M].马忠元,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17] 刘大钧,林忠军.周易经传白话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8]刘大钧.周易纳甲筮法[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19]徐 芳.情报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121-124.[20] 李广建,化柏林.大数据分析与情报分析关系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14-22.[作者简介]张云中,男,1985年生,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5-12-31欢迎订阅2016年新闻出版类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出版类包括《新闻与传播》、《出版业》2种期刊,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编辑学等多个领域,力图多维度展现新闻出版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究新形势下新闻出版的发展规律。精选新闻出版理论的优秀研究成果,关注国家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反映业界的改革发展及最新实践动态,追踪国际成功经验,探寻历史以求提供当下镜鉴。 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学界前沿理论、专家新锐观点、业界宏观视野,搭建业内外同仁交流与收获的平台。《新闻与传播》月刊,16开80页,每期定价:13.00元,全年定价:156.00元国内刊号CN11-4313/G2;国际刊号ISSN1009-1343《出版业》月刊,16开72页,每期定价:12.00元,全年定价:144.00元国内刊号CN11-5755/G2;国际刊号ISSN1674-4209编辑部电话:010-62512296 010-82504550转2165订购电话:010-82503412/38/40、62512171通讯地址:北京9666信箱市场部邮政编码:100086E-mail:wsbjs@zlzx.org网址:www.zlzx.org理论探索3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