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著作金瓶梅.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99495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著作金瓶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2著作金瓶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著作金瓶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著作金瓶梅.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著作金瓶梅篇一: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网 时间: 2022-01-23 发表评论>> 【专栏在现代文学馆听讲座】 讲 演 者: 段启明 讲演时间: 2022年11月26日 上午9:30-12:00 主持人: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主讲人: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段启明教授,大家欢迎。 段启明: 金瓶梅从问世的第一天起,直到现在,仍是毁誉不一。因书中的确有大量的淫秽笔墨,毁者称其“淫书”、“秽书”,“坏人心术”;而誉者,则在不否认

2、有淫秽笔墨的同时,认为其堪称“奇书”、“名著”。然而,除了学术界,金瓶梅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却因其夹杂大量的“淫秽笔墨”而被遮掩。这又恰恰是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后或略其他文,专注此点,”从而使金瓶梅背上了“淫书”的恶名。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金瓶梅为“世情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故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今天,我们就请段启明教授撇开对于书中“淫秽笔墨”的毁誉,而把金瓶梅放到中国古代小说史的脉流中来考察,听段教授

3、如何评价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 刚才傅光明博士说,有些专家不同意把金瓶梅列入名著里边,“四大名著”就不包括金瓶梅。这也是事实。但是,金瓶梅在明代的小说里是属于“四大奇书”之一的。四大名著是指明代的三国、水浒、西游记和清代的红楼梦,但就明代而言,所谓“四大奇书”则包括了金瓶梅。这说明它有很多独特之处,所以称之为奇书。 一 关于这部作品,我的老师和朋友,在这里已经跟大家谈了很多。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金瓶梅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我想如果从中国古代小说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对金瓶梅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概括:这是一部在万历年间问世的、在近五百年的流传中备

4、受关注的白话、一家庭社会为题材的白话长篇小说。 这显然是一句大白话,一点学术奥妙都没有。但我觉得这样理解金瓶梅至少有四点是可以成为共识的,第一,它是万历年间问世的。对这本书的产生时间过去有的学者认为是嘉靖年间,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万历年间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也是万历年间即明代后期的社会面貌,这一点基本确定了金瓶梅的时代背景。虽然书里头说的是宋代宋徽宗时期的人与事,实际上它反映的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生活。第二,它在流传的几百年间备受关注。有的时候把它作为诲淫之书加以禁毁,人们对它的评价有天壤之别。这正说明了它确实是很有特点的作品,就“奇”而言,是可以和“三国”、“水浒”、“西游”并列的,这个特点是

5、什么,咱们慢慢说。第三,它的题材是家庭生活,人物是芸芸众生,完全不同于历史小说、英 雄传奇、神魔小说。第四,它是白话长篇小说。这更是大白话了,没法再白了。其实,说它是白话长篇小说,是对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金瓶梅是什么?是小说,是白话的长篇小说。我们确定金瓶梅是小说,是文学,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往往会出现混乱。 大家看,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把红楼梦说得那么热闹,变成了清代的一部秘史,明明是给秦可卿开的药方,却要说成是传递消息的密码,说得云山雾罩的,这其实就是没有把红楼梦当成一部小说来看。小说不是历史,也不是谜语,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事,小说就是小说。关于三国演义也

6、非常热闹,总要用正史的记载来否认三国演义的价值,说三国演义里这是假的那也是假的,说曹操本来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在三国演义变成个奸雄。然后就说这部小说不行,跟历史是违背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三国演义当成小说来看。三国演义是小说,明明白白的跟正史的记载就是不一样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你把它当成小说来读。文学和历史是不能混淆的,对于曹操,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个文学形象,他虽然和历史上的曹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毕竟不是历史上的曹操。谁也没有否认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说要给曹操翻案,我觉得是多此一举。对于历史上的曹操,南宋的朱熹是说了很多

7、坏话的。但在漫长的历史上,社会的主导意识,并没有形成曹操是奸雄的共识。三国演义里的那个奸诈曹操,舞台上那个白脸曹操,都是艺术形象,而不是历史科学的评价。总之,我说金瓶梅是白话长篇,这应该是一个根本的认识,是我们考查它的历史地位的基础。 二 怎么来评价一部作品在文学史、小说史上的地位呢?这不是贴几条标签就能说明白的问题。真正考察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看它继承了什么,有什么创新,对后世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应该从这样的逻辑来看作品的价值和地位。 (一)继承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它绝非从天而降,它有开创,也有继承。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大家一翻开金瓶梅就看到了,它首先就对水

8、浒传实行“拿来主义”,这不就是一种继承么!书中写的西门庆、潘金莲,都是水浒传里的人物,甚至把水浒传里的一些故事也拿过来用了,反正那时候也没有版权法。它对于水浒的继承至少在形式上是很明显的。这个问题明朝人就已经看到了,最早确认水浒对金瓶梅的影响或说金瓶梅对水浒的继承的人是袁中道,他讲了非常明确的一句话:“金瓶梅配水浒,以为外典。”这是说金瓶梅是配合水浒传的外典。袁中道一句话就把两部作品的关系说清楚了。所谓“外典”,一般的用法是把它和“内典”相对,宗教人士把佛经称为内典,把佛经以外的书包括儒家的书都称为“外典”,这是一般的用法。但“外典”也指某一作品关系密切、互相关连的另一作品。袁中道所云,实即此

9、义。大家看金瓶梅开始写的,就是水浒传的故事,特别是词话本金瓶梅,其前十回写的都是水浒故事,包括武松打虎的前前后后。 另外,还有一些水浒传的人物,在金瓶梅中也公然出现了。金瓶梅里有宋江,有清风山的三个寨主,矮脚虎王英、燕顺、郑天寿,还有什么殷天锡、施恩,这些都是水浒人物,金瓶梅毫不客气地“拿来”用了。金瓶梅的有些情节就是水浒的故事,金瓶梅不过略作而已变化。大家看第86回,吴月娘到庙里烧香碰到坏人,把她弄到清风山,那个好色的王英想把吴月娘霸占为压寨夫人。在场的宋江就劝王英不要这样,还并答应王英将来一定给他介绍一个好对象。王英虽不高兴,但迫于宋江的压力,就把吴月娘给放 了。这个故事不就是水浒传里的故

10、事么,只是水浒传里的那个女性不是吴月娘,是清风寨刘知寨的夫人。清风寨的知寨不是一文一武么,武的是小李广花荣,文的就是刘知寨,那个女性就是刘知寨的夫人。当时也是这样一个情况,王英要把她留下做夫人,宋江劝他放人,而且也答应王英将来我一定给你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后来宋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把一丈青扈三娘嫁给了王英。因为宋江说了话了,所以王英就把刘知寨的夫人放了。这个情节和金瓶梅里写的几乎是一回事儿,仅仅是人物有些变化。所以金瓶梅里是毫不客气的借用了前人的东西。到了87回,武松杀嫂祭兄的情节也都是水浒传里的,只不过是把武松杀嫂的情节和前面西门庆、潘金莲、武大郎的故事分开了,把他们三个人的放在前10回,

11、把武松杀嫂放在87回。可见对水浒传的“继承”是非常明显的。 除此以外,金瓶梅直接用了宋元话本的东西。宋元话本,为什么叫宋元话本呢?是因为其中有一些话本流传至今,我们很难确认是宋代的还是元代的,反正今天看到的大量是元人刻本,所以一般就称为宋元话本。金瓶梅里直接用宋元话本的,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第34回,这里边的情节我极简单来说两句。西门庆当了提刑副千户,他审问犯人,要动刑拷打。有一天,他从衙门回来跟李瓶儿讲,李瓶儿就劝他不要干这种事。这时候西门庆就给李瓶儿讲了一个案例,说有一个陈家的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对门住着一家姓阮的,这家有个年轻小伙子叫阮三。阮三看上了这个女孩,相思成病,就托尼姑庵里

12、的一个姑子,想趁陈家母女到庵里烧香的时候,去和她相会。尼姑贪财就办了这件事,把陈家的母女约到尼姑庵,又约了阮三到尼姑庵。年轻的男女就相会了,谁知阮三一下子就死在这女孩身上了。西门庆办理此案,对尼姑痛打二十大板,责令还俗,陈家母女每人一拶,二十敲。所谓拶,就是用竹子棍夹手指头,是很残酷的一种刑。这个阮三在和女孩子交媾的过程中一命呜呼的案子,就是宋元话本中的一篇叫戒指儿的故事。金瓶梅就把它拿来,让西门庆当自己经历的案例来讲。还有第73回,吴月娘请薛姑子来讲“宝卷”,“宝卷”是说唱佛经故事的一种文体。这一次薛姑子讲的是“五戒禅师私红莲”。薛姑子把这个当佛经故事讲给吴月娘听,但这个故事有的学者查过现存

13、的“宝卷”的目录,并没有提到这个故事,而清平山堂话本里却有五戒禅师这个故事。说一个修行很深的高僧,有一天打坐时听到一个小孩的哭声,就让手下一个和尚到门外去看,原来是个被遗弃的婴儿,就把这个小孩抱回来了。他手下这个和尚法名叫一清,一清就把这个捡到的小女婴养大了。捡到小女孩时五戒禅师是29岁,等到小女孩养到16岁的时候,五戒禅师才四十多岁,后来五戒禅师居然就把这个小女孩收到自己房里了,破戒了!而后五戒禅师就死了。死了以后,又转世投生,就是后来宋代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时跟五戒禅师一起的师弟明白五戒已经破戒了,所以就劝解他,但是五戒不听。 五戒死了以后,这个师弟也坐化了,这个人后来托生为宋代的高僧佛印

14、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朋友。薛姑子讲的这个故事不是“宝卷”里的,而是清平山堂话本里的五戒禅师私红莲。 金瓶梅对水浒传和宋元话本都采取了“拿来主义”,所以金瓶梅还是继承了它以前的小说史上的一些东西,是有继承性的文学作品。小说史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长河,作品都是长河中泛起的浪花,都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有这样的概念。 (二)创新 就金瓶梅的创新,我想谈几点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很多文学史著作中都说,金瓶梅是我们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对这个说法要有辨析要有讨论。我们说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这似乎有一个前提,就是说在它之前的作品

15、都不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于是,对金瓶梅以前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就有了一个概念,所谓“世代累积型”的说法,就是说,这些作品的作者是群众性的,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人只是最后的写成者。在这个前提下,金瓶梅就成了第一部文人独立 创作的作品。我想说的是,对于“世代累积型”的说法,还很值得研究。所谓“世代累积”,我想,应该是指那些故事题材在流传过程中的不断丰富,并形成了这样的或那样的文字,如平话、话本、戏曲、说唱。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怎么流传,比如三国故事,到最后毕竟是罗贯中创作了三国演义。题材形成的过程是世代累积的,作品的产生,则是作家的创作,即把前代“累积”作为题材作为素材来加以创作

16、而成的。成书前流传的东西,如果没有出现一个伟大的作家把它变成一部伟大的作品,那么,这些故事就永远仅仅是民间流传而已。因此,这几位伟大作家的功勋、他们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是不容抹煞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金瓶梅,应该说它的的确确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它与“三国”、“水浒”、“西游”的不同,在于它的创作过程中可资借鉴和吸取的东西,要少得多,远远不能与“三国”、“水浒”、“西游”相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说它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这是可以的。但不能反过来说,“三国”、“水浒”、“西游”就不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的独立创作。更何况金瓶梅也是有继承的,我刚才讲的两点,对水浒传不是也有所继承吗?对宋元

17、话本不是也有所继承吗?但是这不否认它是文人独立的创作。 当然,我们现在还说不清这个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而且我还悲观的估计,这个问题在今后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完满的解决,因为没有确凿材料啊。这种考据性的课题是必须有材料的,辞章义理之学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考据没有材料是无法成立的。 第二,金瓶梅所体现出来的小说观念是有开创性的,和过去不同了。大家看金瓶梅之前的小说,都有一种道德的、伦理的追求,把小说当作宣扬某一种思想观念的工具,认为小说有这样的功能。比如关于历史演义,传统的定位,叫作“羽翼信史”。所谓“羽翼信史”,就是帮助、维护、辅助正史的意思,认为历史小说对正史而言,是敲边鼓、帮忙的,是强调“

18、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统观念”、“天下应该归于有德者”之类的观念的。其他类的小说也是如此,比如水浒传,就有“忠义”呀,“替天行道”呀,西游记又表现的是最后修成正果。对小说功能的理解总离不开说教和宣传,甚至一些短篇小说如“三言”,书名“喻世”、“警世”、“醒世”,都有说教的意味。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来看金瓶梅,金瓶梅没有这方面的追求,它表现的就是人、人性、人生,这是金瓶梅很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就是表现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表现人生的坎坷,表现人生的沉浮升降。如果说文学是人学的话,那么在金瓶梅这里是体现得比较充分了。 当然,“三国”、“水浒”、“西游”也表现了人生的感慨、感喟,那是因为这三

19、部作品是小说中的凤毛麟角,它们分别是三类小说中最优秀的,所以具有这样的思想深度。但就一般的历史小说、神魔小说、英雄传奇小说来讲,主要是写一个故事表现一种观念。而金瓶梅这样的小说观念是过去没有的,这具有开创性。它所写的是一种立体的人生、人性,是多侧面的。后人说金瓶梅表现的是什么,那是后人的说法。有的贬斥金瓶梅是诲淫之作,是淫书;有的又认为它明人伦,戒淫奔,虽然写了很多淫秽的东西,实际是警戒人们不要这样;还有的更特别强调金瓶梅表现的是报应是轮回。金瓶梅有没有轮回呢?是有的,特别在它的续作里,因果报应更强烈了。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这几部续作品,表现的都是因果报应,西门庆受了报应了。但是这些都是

20、后人对金瓶梅的评说,而金瓶梅它本身写的是人生、人性,这个小说观念的开创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是小说题材的开创性,这点很重要,也很明显,大家一看都很清楚。在金瓶梅之前的小说,主要写的都是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帝王将相、英雄传奇、神魔妖怪,总之写的是超乎常人的故事。而到了金瓶梅,把小说从帝王将相、英雄好汉、妖魔鬼怪那里拉回到了现实人生。小说应该写现实的生活,这是个了不起的开创。在那个时候,大家形成的观念是小说就该写那些超乎常人的故事,而金瓶梅是以家庭生活故事为题材,这是过去没有的。说它是开创、创造都不过分。它写的就是西门庆这一家子,这些人物都是普通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关系都是作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西

21、门庆是一家之主,他周围的妻妾跟他 是夫妻关系,另外家庭中还有主奴关系,都是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关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写的家庭生活实际上又辐射到了当时的社会。事实上,任何家庭小说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局限在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都要辐射到社会。因此金瓶梅由西门庆的家庭又辐射到当时的社会,上至朝廷大臣,下至泼皮无赖,包括他的十兄弟,这些都是社会面貌。这种以家庭生活为主的、描写了当时社会面貌的题材是金瓶梅最伟大的开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描写非常真实,有人说,就像是一个人拿着笔在西门庆家门口作记录一样。由家庭生活辐射到社会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有一些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物,社会上的人

22、物。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应伯爵,他应该是金瓶梅里的第三号人物,除了西门庆、潘金莲就是他了。他几乎参与了西门庆所有的活动。这个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是过去没有的。一切丑恶的性格都集中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在那个丑恶的社会里,人可以丑恶到何种程度!这种震撼力是不可忽视的。由于题材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诸葛亮、林冲写得那么好,毫无问题,但是在那些作品里找不到应伯爵这样的形象,梁山泊里虽然也有些小偷小摸的人,那是另外一回事。一个人性丑恶到这种程度的形象,是金瓶梅的开创。 第四,从小说的结构来讲,也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三国”、“水浒”、“西游”从总体来说是线性的结构。三国演义充其量

23、是几条线交错的结构,至少是魏蜀吴三条线吧;西游记就是取经一条线。而金瓶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它是网状的,在一个家庭里面,各种关系就是一张网,这个网的核心是西门庆,他的周围是各色家庭人物,又辐射到了社会各种人物。这个结构就复杂得多了,这是过去小说里没有的。小说结构到此成熟了。 小说不能和故事划等号,小说里必须有故事,但是故事不等于小说。三国、水浒它们的故事性很强,也是小说。我们给小孩子讲三国故事、水浒故事可以很生动,但是要是给人讲金瓶梅故事,怎么讲呢红楼梦的故事也不好讲啊。金瓶梅这样的结构确实是小说的结构,是靠场面,人物的内心等方面表现小说的魅力。 这四个方面文人的独立创作、小说观念的更新、题材的

24、开创、小说结构的成熟,都是使金瓶梅在小说史上地位不可动摇的因素。 历史上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它的败笔,有它的弱点,但我们要探讨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败笔。金瓶梅为什么有那么多性描写,有人做过统计,长段的几百字的性描写大概有36处,短的也将近40处,其他顺笔提及的就更多了。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不细说了。我的意思是金瓶梅虽然在小说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它不是十全十美的作品。 我们说了,金瓶梅在小说史上有这么多开创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它在文学史上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这也涉及到我们对它的评价,所以下面和大家简单说一说金瓶梅对后世的影响。 三 金瓶梅这本书的命名法是书中三个人物的名字

25、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就这一点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后来的很多世情小说也都采用这个方法来命名,比如平山冷燕,用的是四个人名字里的一个字,林兰香是书中三个人物名字中的一个字。就这一点就能看出后世对金瓶梅的模仿。这是一个小问题。对后世小说发展产生明显影响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来: (一)对“家庭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及艳情小说的影响 第一,金瓶梅引领了后世家庭题材小说的发展。在金瓶梅之前,没有写家庭的长篇小说。话本里有写家庭生活的,但都是短篇,只截取了家庭生活的某一个断面,完整地描写家庭生活、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作品,过去是没有的。金瓶梅以后,仿效之作多起来了。 篇二:金瓶梅“作者

26、”与南通 金瓶梅作者与南通的历史文化渊源 严金凤 题示: 一、江南才子王世贞 二、随父至通广交友 三、为报父仇写奇书 四、父仇虽报名难留 五、“金派”释谜指日破 誉称“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自问世约四百余年以来,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其中有真本、洁本、珍袖本、辞话等等。有趣的迄今为止,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何许人也,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金瓶梅外传的流传,金学界的专家学者“精选”了三十五个半作者名单,其中首推王世贞,但是迄今研究恰恰难以突破。其实早在金瓶梅出版约百年之后,有位东吴(今苏州)学者“弄珠客”在“序”中考证认为:该书出版最早不会早于万历三十年(1602)之前,最晚不会迟于万历四十

27、五年(1617)之后,其理由是作者引用了万历年间方流行于市韩湘子升仙记中许多“南北散曲”。正是王世贞逝世不久,金瓶梅一书就出版了。同时期,除两位文墨大家吴承恩(15001582)、徐文长(15211593)之外,还有谁能与王世贞匹敌的第二人吗?然而过去史学权威,还是当今研究“红学”的专家学者均忽略了一点,迄今还鲜为人知王世贞在万历年间,频繁与南通的州府官员、文人墨客,尤其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繁华都市清河县、东平府做官的名家子弟交往的史实。拙文正忠于此,敬请专家不吝赐教。 据江苏淮安市清河区志载:淮安在秦时就置县称清河县,为区别直隶清河县,1914年1月改称淮阴县。 据江苏省南通市武陵堂顾氏家谱云:

28、王世贞与顾养谦有三代至交,曾为顾母单太夫人作八十寿序,替顾仲庵抚辽奏议作序,顾氏两位公子,长子顾懋贤任清河县知县,次子顾懋光任东平府知府,兼(京杭大运河)河东运盐史。 一、江南才子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名王弇洲(嘉靖五年1526万历十八年1590),江苏太仓人。明史称王氏生有异才,禀书过目终身不忘,且精通诗词古文。在“举与乡久不第”后,则专心致志钻研名著。他筑室山中,购书4万余卷,学业很有建树,后来中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任谏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两京大理寺太仆寺卿,南京刑部主事等职。与王宗沐等组织诗社,和李攀龙等同为“后士子”首领。著诗20卷,并作长诗袁江流钤山冈

29、、太保歌等等。 正因为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士大夫,深谙朝庭的黑暗内幕,尤其对于明代的腐朽衰败而痛心疾首,宁愿放弃仕途,辞去高官,而深人民间之中搜集“艳闻轶事”,精心构思,认真创作,用来鞭挞、揭露朝廷的黑暗统治,来一个“文人造反”,尽管知道“一事无成”,但觉得“一吐为快”,也似乎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故此金学家们的推定王世贞,既非闭门造车,也非主观臆断,而是从整部书内容的安排,栏目的设置,文中所抨击的社会现象,正是明王朝中叶的真实写照。明嘉靖(世宗)年间,贪官污吏盛行,公子王孙,皇亲国戚,佞奸宠臣,不择手段,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又相互利用,各取所需,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停地表演一番。这些正是王世贞所“

30、刻骨仇恨”所想要描绘的,也是迫不及待地给予揭露的丑恶嘴脸,这就是王世贞所构思撰写金瓶梅一书的真谛。 其实寒花庵随笔书中,早就考证世传金瓶梅一书为王弇州先生手笔。书中西门庆即严世蕃的化身,世蕃小名庆,号东楼,西门则亦名庆,即以西门对之。此书为一孝子所作,用以复其父仇者。蓋孝子所识一巨公,实杀孝子父;图报累累,皆不济。后侦知巨公观书时,必以指染沫,翻其书叶。孝子乃以三年之力,经营此书;书成,黏毒药於纸角;觊巨公出时,使人持书叫卖於市曰:“天下第一奇书!”巨公於车中闻之, 即索观;车行及其第,书已观讫,啧啧叹赏。呼卖者问其值,卖者忽不见;巨公顿悟为人所算:急自营救,已不及,毒发遂死。今按,二说皆是:

31、孝子即凤洲也;巨公为唐荆川。凤洲之父忬,死於严氏,实荆川谮之也。姚平仲纲铿挈要载:杀巡抚王忬事;注谓:忬有古画,严嵩索之,忬不与,易以摹本;有识画者,为辩其膺;嵩怒,诬以失误军机,杀之。但未记识画人姓名。有知其事者,谓:识画人即荆川;古画者,清明上河图也。凤洲既抱终天之恨,誓有以报荆川,遣数人往刺之;荆川防護甚备。一夜,读书静室 ,有客自后握其发,将加刃。荆川曰:“余不逃死,然须留遗书嘱家人”。其人立以竢。荆川书数行,笔头脱落,以管就燭,佯为治笔。管即毒弩,火热机发,镞贯刺客喉而毙。凤洲大失望。后遇於朝房,荆川曰:“不见凤洲久,必有所著”。答以金瓶梅。其实凤洲无所撰,姑以诳语应尔。荆川索之切。

32、凤洲归,广召梓工,旋撰旋刊,以毒水濡墨刷印,奉之荆川。荆川阅书甚急,墨浓纸黏,卒不可揭;乃屡以指润口津揭书,书尽,毒发而死。或傅此书为毒死东楼者;不知东楼自正法,毒死者实荆川也。彼谓以三年之力成书,及巨公索观於车中云云。又傅闻异词者尔。不解荆川以一代巨儒,何渠甘为严氏助虐,而卒至身食其报也。 凤洲之所以撰写金瓶梅,凤洲之如何假手於金瓶梅而复其父之仇,以及凤洲之父忬之如何见恶於严氏,卒为所害,凤洲之如何与唐荆川结仇之原因,好像一部历史似的,都在这则笔记中,(指寒花庵随笔)一一叙述了出来,倘然是没有这桩事情的,恐怕不能说得如此的头头是道吧?又缺名笔记中,也有如此的一则云: 金瓶梅为旧说部中四大奇书

33、之一;相传出王世贞手,为报复严氏之督亢图。或谓:系唐荆川事。荆川任江右巡抚时,有所周内,狱成,罗大辟以死。其子百计求报,而不得间,会荆川解职归,遍阅奇书,渐叹观止。乃急草此书,渍砒於纸以进;蓋審知荆川读书,必逐叶用纸黏舌,以次披览也。荆川得书后,览一夜而毕,骞觉舌本强涩,镜之,黑矣!心知被毒,呼谓其子曰:“人将谋我,我死,非至亲不得入吾室!”逾时遂卒。旋有白衣冠者,呼天抢地而至,匍匐於其子之前;谓:“曾受大恩於荆川,愿及未蓋棺前,一亲颜色!”鉴其诚,许之入。伏尸而哭,甚哀;哭已,再拜而出。及殓,则一臂不知所在!始悟来者,即著书之人,因其父受缳首之辱,进酖不足,更残支体以为报也!二说未知孰是?又

34、为金学派的研究作了诠释。这正是金学派的专家针对这些明朝的社会情况和有关野史来“推举”王世贞为金瓶梅著者的候选人的理论根据。“一石溅起千层浪”,而在金学派中引起不同凡响,不少专家、学者、予以响应,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随父至通广交友 中国沿海一带,向来有倭寇出没,从明太祖朱元璋时,灭元复明,震慑海内,曾设防“倭卫所”,控遏海滨。至明成祖年间,屡破倭兵;倭寇少戢,日本足利义满,遣使入贡,受封为日本国王,足利氏遂与中国交通,并代为诛捕海盗,只准商民入市,不准掳掠,因此沿海一带,尚且平安。 然而至明世宗嘉靖年间,朝庭腐败,寇舶巨魁,联络徐海、麻叶等海匪,乘虚入境,纵横无敌,直犯(浙江)台州、击破黄岩,

35、扰及象山、抢掠定海诸处。朝庭君臣商议,复设巡视重臣,命王忬巡抚浙江,提督沿海军务。 当时王忬尚在镇守山东,奉接朝旨,即日起程,火速赴浙、察知参将俞大猷、汤克宽,才勇可任,收当心膂,一面招募士卒,激励将校,连夜遣俞、汤二将,率兵剿袭。寇魁正结砦普陀山,踞岛自固,俞大猷带领锐卒,乘风先发,四面放火,贼首猝不及防,营寨大乱,官军追击,杀得倭寇七零八落,狼狈遁去,王忬立了大功。手下两将如砥柱一般,捍卫中流,任凭倭寇如何诈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可是,又一股倭寇,觊觎苏淞(淞江)两郡,素来饶沃,又无守备,便乘虚袭入,任情劫夺。寇头目萧显,率劲倭数十人,屠上海、南汇、川沙、直逼淞江城,并围嘉定、太仓、所过

36、残掠、惨不忍闻。王忬急遣都指挥卢镗,突入萧显营内,萧显措手不及,顿被杀死,贼众大乱,另汪直一股,渡江大掠通州、如皋、海门诸州县,焚毁盐场,此时正值瘟疫流行,士卒多病,王忬兵追倭兵,未能全歼,直至青(州)、徐(州)、朝庭内的奸臣则谎报诬陷王忬“击倭不力”,称他“以邻为壑,坐视不救”。幸亏嘉靖皇帝还算“包容”,将王忬从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的职务,降至右副都御史(武官从三品),从此王忬经常抗倭奔驰在浙、淞、苏北通州与山东沿海一带。 王忬剿倭,经常从浙江至通州、海门、如皋、徐州直至山东沿海,通州成了王忬北上必经之地,适时又在通州驻军,其大公子王世贞也耳闻通州为人文荟萃之地,人杰地灵,不妨随父来通州探

37、一探究竟。谁知“不看不知道,一看全知晓”,通州既有五山之秀,又有濠河之妍,无愧誉称“崇川福地”,首先畅游了一番崇川八景。有蔓草交翠、绿茵缀锦的“长堤春草”,有宋理宗赐“锦绣”二字的“锦绣遗荣”,有凡人登上桥上成仙的“仙桥云影”,还有“海山远眺”、“古井甘泉”、“沙田牧笛”和“石港渔歌”,以及天宁寺钟声悠扬不断“古寺钟声”,尤其州府东北的珠媚园,真心旷神怡。 王世贞浏览了景色,还得拜访官府大家名人,在“总兵”父亲王忬的光环下,通州的地方官员当然也知其大公子文才超群的“大名鼎鼎”。林云程、闽籍,进士万历四年(1576),来通任州官已两载,可数正处于“政修人和”时期。林云程深知明虽六修州志,幸存不多

38、,于是邀请浙江鄞县人沈明臣、字喜则,诸生,曾参胡宗宪幕府,著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水利议和陈大科,字思进,通州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曾任都御史等职,著有说文解字、督抚议稿、粹白裘等,还有大司寇顾养谦,具是些撰写高手,能有这么多名流汇集之时,再聘请当年已50多岁的王世贞,为其方志锦上添花作序言。众所周知,一部志书的完成,除撰写者功不可灭外,为其作序者,起码是“上司”,或者就得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得有落笔生花的名士,否则,既不会邀请,也不能胜任。通州官府能够邀请隔江太仓的王世贞,为志写序,足见平时交往友情的深厚,不是用几句话就能形容概括得了的。再之,王世贞接过已成文待印

39、刷的志书文稿,首先要认真阅读,潸心揣摩,引今博古,分类比较,仔细斟酌,这样才能进一步领略志稿全书的宗旨,深知其间风士人情,方言俚语,时代变迁等等,方才动笔。王世贞着实出手不凡。该书身价陡然增辉,成为清乾隆年间刘镛等主编入选,并被列入后世冠为史书名著的四库全书,也是通州古志唯能列入全书的一种,连明史艺文志中也刊有此志。王世贞在志书序中称:“体载挈贴,纲目清晰,博采精辟,文辞瑰丽”。可见王氏对史与志的精辟的创见,能在南通地方志中体现,真是难能可贵。同时指出:阐述方志性质独有见地,认为方志与史书性质相类,所谓“今志,犹古史也”,又指出史与志的得失差别,“古史之失在略,今志之得在详”,古史仅记载君卿大

40、夫言行之一端,而今则于一地山川、土地、民物、风物、兵防、人物之类,无不备录。亲对当时志书的弊病作了犀利的抨击:“古史之得在直,而今志之失在谀;古志记载不虚美,不隐恶,而今志隐恶扬善,每每有所讳忌。王世贞主张新修志书,当取今志之详,古史之直。对志书提出新的独特的见解。无愧是王世贞曾对万历通州志在成稿前,肯定作过忠恳的建议与修改的意见,对后来列入四库全书中的名著,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也数王世贞对通州志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世贞与顾养谦有三代深交,顾养谦(15371604)字益卿。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在民间颇有口碑文武全才的“大官”,任过蓟辽大司寇、右都御史,(武官从一品)巡抚辽东,经略

41、朝鲜,著作甚丰,有益卿诗文选 、顾大司马集、参编万历通州志,督抚奏议等,另著20卷抚辽奏议交王世贞为其作序。王世贞崇敬顾养谦的人品,光明磊落,谦厚性廉,并从交往中获知顾氏对明目张胆抨击严相的少林寺一代宗师正道“听其清论,私交甚笃”。素性对严嵩、严世蕃父子倒行逆施、疾恶如仇的王世贞,仿佛一下子感到寻觅到志同道合的知音,称誉自己“是时益卿之友,世贞卧弇中微其事”。对顾养谦剿倭平寇、悍卫边疆、战功显赫,早就有崇拜与敬仰的心情,接到书稿,激动万分,面对厚厚一叠20卷的抚辽奏议连读两遍,文思潮涌,一气呵成,写成千字秀美序言,字字珠玑,言简意赅,通篇褒赞顾养谦智足多谋,征敌善战,又不贪功,还为民请命,上书

42、皇帝减免赋税。在褒赞的同时,且流露“余交颇晚,而最为相知”所发出相见恨晚的感叹。同时为其母单太夫人作八十大寿颂词:“益卿之活辽左数十万人命也,天必以益卿之仁为太夫人之寿也,天亦必以益卿之让而为太夫人之寿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眸历经数百春秋,王世贞留在民间的传奇,无不与他“文”有关的轶事。还在40年代笔者就读于舅父王美泉筹办的私塾,曾听舅父讲述金瓶梅里的故事,到80年代初,笔者将这些故事整理后付诸书扉刊物之端,当时就引起了南通纺织机械厂的总工程师蒋志成的浓兴,他讲他在童年时曾阅读过金瓶梅,但不同于当今的“真本”或“洁本”,而是一种珍袖本(约为当今的64开本),字很小,只有 36回,篇幅约仅当

43、今出版的约四分之一左右。这与舅父所讲述的基本相似。后来与同事黄君和磨坊会计锦泉君所取得的信息如出一辙,这似乎有点可信,唯可惜这类版本多已流失。太仓与南通一江之隔,船来舟往非常便捷,何况若仔细阅读金瓶梅时,从眼皮底下能跳出不少的南通方言和一些如皋话,比如第二回中那妇人连声叫道:叔叔,却“怎生”这般计较。“怎生”为“怎么”解,又不服事别人,服事应为服伺即伺候的意思。又如“斗分子”,斗为简化字,原为似门却两侧是个王字,年青一代不一定知道“斗分子”是什么意思,懂南通方言的老人却知道聚众人的并在一起办一件事或举办宴席等等。“画卯”,是指上工前业已报到,“簇”了一盆炭火,簇现用灼,即生一盆炭火。“下处”为

44、南通方言的旅馆,“牢门”关了,这非监牢的牢门,而是对他人的贬意词,带有一种谩骂与蔑视的意思。拿的“家”去中的“家”字,为拿回去的意思。再如第三回中,怕一时有些“山高水低”的,即和三长两短差不多,而老人怕说三长不短不吉利,而说成“山高水低”。又如第四回中的“一歇儿耽搁”,其意思是时间不长,仅在短暂之内。“凿”上两个栗暴,即伸手打头顶,称“凿毛栗子”,第五回中你是个“把”舵的,我是个撑船的,把舵的把字,标标准准的南通方言,南通人不说掌舵,而说把舵。除南通方言,同时有部份如皋方言,比如第一回中“去坐半日儿哩”,基意思请去家中有事非半日不可,又如“搔胞”,为苟合之意。再如七十三回中的“泥水匠”,好像仅

45、有南通人这样称呼瓦工的以及六十八回中的“台矶”即不嫖娼的男女苟合。又如嚣字疑似绡字,嚣为第三声,绡才是第一声,其意不说薄的南通方言,改变原先主意的“变卦”,还有觌见礼俗称的“拜钱”,金学专家投票金瓶梅的作者系王世贞,不又是一个依据吗? 三、为报父仇写奇书 明世宗(嘉靖)朱厚熜在位45年,系明代中期皇权统治的时间较长的年份,也是明朝走向败落的年代。朝庭腐败正是最根本的症结,加上明世宗除“受用”年幼女子充实后宫之外,还宠用佞奸严嵩。权轧众臣,成了众多大臣们所想弹劾的眼中钉,千方百计想利用一切机会来除掉王忬。其中有三件事正触犯严嵩。并让其加害王忬而找到借口。 其一、王忬的幕僚又是挚友的杨继盛含冤而逝

46、,激起王忬的愤恨,因自己不便悼丧,重托其子王世贞代为治丧,并在治丧期间,王世贞作诗哀悼,其中有暗谙讥讽“刺痛”严嵩的。严嵩恨在心里,其恨记在王忬身上。 其二、王氏祖传藏有一幅清明上河图竟让严嵩所获测到,严嵩三番五次派人去索取,均未取到。在王忬无法推托的情况下,由友人临摩了一幅赝品清明上河图交严嵩,尽管严嵩本人不识其画,但有他的狐群狗党中有位唐荆川,懂得鉴别认识该画,指出该画是一幅以假乱真的赝品时,惹得严嵩暴跳如雷,愤恨在心。 其三、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寇兵犯境,入寇滦河,皇上下令蓟辽总督王忬发兵征剿。王忬因准备不足,加上麻痹轻敌,“遂至失利,寇大掠而去”。这件事“震惊朝野,轰动京师”,竟

47、让严嵩抓住了足以置王忬死地的证据,串通了锦衣卫中的都御史鄢懋卿与御史王渐、方辂等“上窜下跳”,前后呼应,在世宗面前“挑唆”,最后强加给王忬送押天牢,而罹难狱中。而鄢懋卿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业由严嵩保荐升到盐课总理大臣。 王忬被冤斩,王世贞心里的仇恨一直记在心里,寝食难安,按自己的权势无法与严家对抗,根本谈不上兵刃相战,鸡蛋怎敢去“以石击卵”,想来想去想出“以软克刚”的妙计,他探知严世蕃最喜欢看淫书,每逢获之,爱不择手,他想到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是世称的淫妇,西门庆与严世蕃号东楼,东西对仗又挺恭整。擬好提纲,一时高兴,多喝了两杯,竟伏案呼呼大睡,梦中高声朗读绝句: 幽壑洞涧山风呼,皓月落辉洒清波; 巫山云雨儿女事,错配鸳鸯肚肠断。 吟诗话音刚落,猝然从梧桐背后传来如泣如诉女子的哭声,接上话荐应吟道: 小女金莲本姓潘,乱伦姻缘苦坷坷; 花花公子西门庆,强娶奴家成风流。 王世贞抬头一看,面前竟站着一位十分窈窕的妙龄少妇,惊慌失措地拢袖上前施礼问道:“请问贵妇人,深更半夜到小生寓处,有何高见?” 女子羞答答地掩面啜泣:“奴家听说先生正在撰稿想写风韵艳事,小女有一本痛泪史,想能让先生笔下生花,披露给受欺凌的苦难姊妹,来鞭挞那班人面兽心的权贵,这 就是奴家拜访先生的本意?”说罢,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