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66654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市农委20xx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x大和十x届x中、x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供给、保安全、保增收、保生态为主要任务,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市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突出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始终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提升粮食产能,我市口粮自给率达200%,是唯一实现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的计划单列市,蔬

2、菜和水果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规划建设农业功能区。编制了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xx-2022年),在全市规划建设101万亩粮油生产功能区、101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区、蓝色渔业发展区和1010个农业标准园和示范园。二是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建成101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小麦宽幅精播和玉米一增四改等新技术。今年,我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保持在32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实现了单产和总产双突破,最高亩产达到786.6公斤,首次突破亩产750公斤大关;总产量达到173万吨,增长9.1%。三是加快发展优质特色

3、农业。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60余万亩,果品种植面积发展到110万亩,苹果、梨、桃和葡萄等四大传统水果产业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蓝莓种植面积发展到8.8万亩,我市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生产基地。预计蔬菜、果茶总产量分别达到830万吨和105万吨。累计发展国家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村(镇)24个、省级25个、市级560个。二、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始终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确保让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今年前三季度,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抽检我市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以上,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我市被评为山东省

4、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一是提升监管能力。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按照产出来、管出来、检出来、打出来、创出来五位一体要求,健全监管机制,推进村级(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建设,所有涉农镇(街道)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和快速检测室,并实现全市联网,检测数据实时上传。新创建10个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镇,示范镇总数达到20个。二是加强农药监管。像管处方药一样管高毒农药,全面落实高毒农药备案告知、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制度。建立了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对2246家农药经营店进行了规范并纳入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谁在卖药、卖的什么药、药卖给了谁、谁在用药全程可

5、追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劣违法行为,截至11月18日查处涉农违法案件550起。三是狠抓检测和追溯。率先在全国实施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清单管理,率先将市级承担的所有定量定性检测改为监督抽查,检测结果用于执法,完成了20万批次快速检测任务,检测总量和范围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将353家三品一标基地和园区、合作社等,共2101多个产品纳入追溯系统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四是发展品牌农业。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品牌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7个、绿色食品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805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46

6、个,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以敢于亮丑揭短的勇气,狠抓农产品品牌监管,保证品牌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三、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坚持走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3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8%,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高出全国11个百分点。一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园区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今年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02个,全市累计建成农业园区700余个,带动发展设施农业70余万亩,吸引5万余农民进园区就业,带动8万余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700多家,其中市级

7、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0家,农产品年出口额达50亿美元,多年排名全国城市第一。发展农业节会60余个,年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发展互联网农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出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截至11月18日新建村级益农信息社216处,培训农村信息员3000人,引进了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落户我市,全市已发展农产品电商500余家,年交易额达51亿元。三是发展现代种业。引进荷兰瑞克斯旺、瑞士先正达等种业企业落户我市,全市种业企业发展到38家,有2家种业企业入围全国蔬菜种业15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蓝莓种苗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

8、%。四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编制实施了耕地质量提升规划,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发展节水农业,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8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0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50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50万亩,农药和化肥施用总量保持零增长。示范推广生物可降解农膜1200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同时,扎实开展农村精准扶贫,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将贫困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600元,完成了2万人精准脱贫任务,让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01元,同比增长

9、9.4%,继续保持高于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三个高于态势。四、突出抓好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把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改革思路,狠抓政策落实,在去年实现四权抵押贷款、三权分置改革重要突破基础上,今年又实现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新突破。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坚持为农民确实权、颁铁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截至11月18日全市已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村庄5083个,其中4909个村完成确权登记颁证,超额完成省下达

10、的任务。二是超额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将村庄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自然资产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充分发挥黄岛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共有713个村庄启动产权制度改革,709个村完成清产核资,650个村完成成员资格界定和股权量化,已有235个村成立了村级经济组织。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续两年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列入市办实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药经营人员2.7万人,累计培训8.5万余人,黄岛区、即墨市和莱西市被评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出台了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

11、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101多家,百亩以上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发展到6000多家, 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70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0%以上。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3亿元,累计达到2.7亿元;农村产权交易额累计达到2.54亿元。五、突出抓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宜居水平。以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为根本,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省领导对我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稳步推动城中村、镇驻地村、园区村等集聚改造,截至11月13日新开工社区91个,开工面积723.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4.1亿

12、元。全市累计开工社区395个,建成回迁212个,11.3万户、31.7万农民搬进了新居。开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154个,农村社区化覆盖率达到98%以上。对大沽河沿岸252个村庄进行了环境整治提升,全市累计有4个区市、43个镇(街道)、88个村(社区)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先进县(镇)和示范村,市级生态文明特色村达到358个。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市以9.72分的成绩排全省第2名。虽然我市三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相比,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多发,保持农业增产增

13、效面临较大压力。二是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总体不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农业生产主体多、监管环节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难以提升,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面临较大压力。20xx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两个目标、推进十项工作,即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农业重点功能区。重点在平度市和莱西市南部建设101万亩粮油生产功能区、

14、沿大沽河规划建设101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区,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开展农业重点功能区保护立法调研,运用法治思维保护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健全农业重点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继续按照五位一体要求,把农产品质量监管列入对各区市的科学发展考核,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全域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农药。扩大农产品追溯监管范围,完成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20万批次,落实最严格的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在98.5%以上。三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出口保持在50亿美元以上。

15、以大沽河和崂山、大泽山、大小珠山等区域为重点,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四是实施农业创新驱动。加大新种子法宣传贯彻力度,建设2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高端农业项目,带动农业创新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五是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加快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创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建设300个村级益农信息服务站。六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控制化肥和农药施用总量,重点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2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60

16、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60万亩。推广生物可降解农膜5000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七是扎实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出台关于率先高标准完成农村精准脱贫任务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扶贫开发政策,协调推进经济薄弱镇、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扶贫,完成2万人脱贫任务。八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出台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深化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改革,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健全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1010个村庄启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指导各区市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试点。九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

17、培训力度,完成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培育壮大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2%。十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施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xx-2030),制定青岛市生态文明乡村(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标准,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已开工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竣工回迁,新开工一批集聚类社区,提升200个社区服务中心。推进以特色镇村、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创建1个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10个示范镇、101个示范村。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