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治安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45416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治安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2治安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治安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治安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治安处罚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篇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的关系 治安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的关系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的关系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公安机关对于危害社会治安管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全国人大已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后者是行政机关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是进行处罚的依据。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部法律之间的关系是顺利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前提条件。 之所以要研究二者的关系,是因为这两部法律的适用范围存在着竟合。行政处罚法第二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可以看出,一切行政处罚都要以该法为依据。同时,治安管理处罚法

2、第二条规定,对于危害社会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毫无疑问,治安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公安机关处罚一个违法行为时,应该适用哪一部法律?尤其是当二者的规定不一致时,这一问题必须解决。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时效为2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时效为6个月,公安机关应当以谁为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之间的关系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一般法与基本法的关系,即行政处罚法是行政处罚的基本法,而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般法,如果持这种观点,按照基本法高于一般法的原则,就能得出行政处罚法优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结论。第二种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特别法,行政处

3、罚法是一般法,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就会优于行政处罚法。第三种就是新法与旧法的关系,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其结论也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优于行政处罚法。这两部法律属于同一位阶,因此不存在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 在缺乏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两部法律之间的关系经常会引起争议,从不同的标准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好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条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这一条明确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因此,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应当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一条仅适用于处罚程序,

4、会不会在实体方面行政处罚法优于治安管理处罚法 呢?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行政处罚法基本上是一部程序法,没有规定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应受何种处罚,而是把这一问题留给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去解决。行政处罚法仅在处罚的设定权方面作了实体性的规定,而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涉及到治安处罚的设定权问题,行政处罚法也没有分配处罚的实施权,而是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15条),因此,在处罚设定权和实施权方面,二者也不会存在矛盾的。 但是,不能仅以一种标准来判断二者的关系。公安机关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有思考的服从”来选择最佳的法律适用途径1。若仅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来看

5、,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特别法,1996年的行政处罚法是一般法,若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则得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优于行政处罚法的结论,这样显然是不适当的。我们就应看到,行政处罚法较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更加注重法律的正当程序,注重对执法对象的权利保障,此时就应确立起治安处罚也应遵循行政处罚法一般程序要求。此时,应当依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得出行政处罚法优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结论。 一部法律属特别法或者一般法是相对而言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对于行政处罚法是特别法,但是,对于其他一些法律,它又可能是一般法,这正如人的身份一样,不是固定不变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条规定,在中华

6、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这一条规定就是说,如果有的法律“更特别”,则适用其规定,这里的法律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的法律,如,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也属于危害社会治安管理的行为,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作了特别规定,就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有不同规定的,则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规则,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因为在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规范之间,不存在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关系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基本关系比较简单。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

7、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者制裁的对象都是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行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对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违法行为的制裁,即制裁对象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法的适 用对象为构成犯罪的危害性行为。正是由于这一根本性的区别,二者又在制裁措施、适用主体、适用程序等方面也产生一系列显著的区别。 尽管如此,二者在实施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交叉和衔接的问题。 首先,一般而言,一个违法行为如果达到犯罪程度就承担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就承担行政处罚责任,不会同时承担两种责任。但有些行为既具有行政违法性又具有刑事违法性,因此,在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安机关还要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行政责任。

8、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了一种处罚措施,即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第十条),如果获得公安机关许可的经营者违法经营或凭借许可证从事违法活动构成犯罪时,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吊销其许可证。例如,旅馆经营者在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行业许可证后,在旅馆中组织、强迫他人卖淫或者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在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公安机关还应当吊销其许可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两罚”现象,是由于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惩戒措施功能不同,刑罚的性质有自由刑、财产刑、生命刑等,但缺乏对犯罪行为人行为能力的限制和剥夺措施,而治安处罚措施有声誉罚、财产罚、能力罚和

9、自由罚四种,其中的能力罚正好可以弥补刑罚的不足,因此,在特定的情况下,对同一种违法行为可以同时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其次,尽管有些违法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是,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根据刑法第37条之规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并不意味着免除一切法律责任,公安机关依然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再次,有些违法案件中,如聚众打架斗殴,既存在犯罪,又存在治安违法行为,就涉及到刑事诉讼程序和治安处罚程序的交叉,这时就应遵循“刑事优先”原则,先处理刑事案件,后处理行政案件,这是因为一方面犯罪问题危害性严重,制裁更为严厉,应当及时追究,另一方面,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最终法律效力

10、,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不得与法院认定的事实相矛盾,“刑事优先”可以避免发生矛盾。 最后,有些违法行为开始被认定为治安违法行为,后由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如果公安机关已经给予行政拘留,后又需要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拘留的日期应当折抵为相应的刑期,如果公安机关已经给予罚款,后又需要判处罚金的,罚款应当折抵为相应的罚金。但是,如果开始被认定为犯罪行为,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 罚金,后又被认定为治安违法行为,就不能用简单的折抵方法了事,尽管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司法机关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刑事诉讼法第11条的规定宣告无罪2,并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三、治安管理处罚与处罚法定原则 依

11、法行政是行政机关活动的基本原则,它要求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行为都必须依法作出,这一原则在行政处罚法中表现为处罚法定原则。该原则强调“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第三条)。 然而,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争议,就是要不要确立治安管理处罚法定原则。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公安机关实施治安处罚,必须遵守处罚法定原则,没有法律依据就不得处罚,这是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持否定态度的观点认为,总体上要求处罚法定并不错误,但就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实施而言,形形色色的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尽管这次修改将违法行为从过去的70种一下子扩大到340中,但这并不能将以后出现的违法行为全部囊括进

12、来,立法者的预见是有限的,法律的修改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如果要求公安机关实施治安处罚遵守处罚法定原则,则会使许多新出现的危害治安管理的行为得不到制裁,不利于实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3。 最后,治安管理处罚法回避了这一问题,删除了原草案中的“法律没有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不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规定了治安处罚的基本原则,其中的第一款很有意思,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我们都知道,从宪法到各个部门法都明文要求国家机关的行为必须遵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可是这一款却仅仅要求“以事实为根据”,而缺少“以法律为准绳”,

13、这决不是立法者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立法者可以回避这一问题,但执法者无法回避。如果出现新型的危害治安管理的行为,而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明文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例如,有一对夫妻经常在自己家赤身裸体,但又不关上窗帘,对面楼上居民可以清楚地看见。住在对面楼上的一个孩子就问他母亲,为什么叔叔阿姨不穿衣服,母亲很尴尬。为了保护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位母亲就劝说他们穿上衣服,但这对夫妻置之不理。这位母亲无奈之下拨打110,要求警察干预。警察以与法无据为由拒 绝了。这个案子中的公安机关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仅规定对于“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者予以治安

14、处罚,本案中的行为人是在自己家中裸露身体,不符合法定的处罚条件。但是,公安机关如果不予处罚,这位母亲有可能以行政不作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笔者主张,公安机关实施治安处罚必须遵守处罚法定原则。因为治安处罚是一种深刻影响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行政执法手段,遵守处罚法定原则,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有利于控制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防范其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再次,这是宪法确立的法治原则的要求,尽管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行政处罚法的特别法,不受行政处罚法的限制,但是它不能不受宪法的约束,否则,宪政秩序将会荡然无存。最后,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各种违法行为作了明确的列举,并没有“其他应受处罚的行为”之类的兜

15、底条款。 那么,对于出现新型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这类问题其实在刑法修改中同样出现过。大量新型犯罪的出现不应当成为排斥罪刑法定原则的理由,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法律的建构层面,要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管理秩序,打击不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行政犯罪行为,在法治国家恪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首先当推修订刑法典的方法。”4对付新型治安违法行为也是如此,主要靠及时修改法律,同时还可以在制定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时补充治安管理处罚法,那种认为冻结处罚法定原则就能一劳永逸的主张不仅是不实际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 四、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我们知道,犯罪构成是刑法中的重要内容,一个行为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主体、主观

16、、客观和客体四个方面的要件才能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作出治安处罚时同样需要首先确认一个行为是否已经构成了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因此,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也要研究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但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并未明文规定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那么,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到底有哪些要件呢?能否照搬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表面上看,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大同小异,似乎其构成要件也可以照搬过来。其实不然,二者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刑罚是对严重违法构成犯罪的行为的制裁,这种行为危害性极大,因此制裁也相当严厉,最严厉的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因此必须慎之又慎,为此,刑法规定了严格的构成要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严格的程序

17、。 篇二: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63条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63条 第六十三条【刻划、涂污、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危害文物安全的行为及处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二)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 1 .刻划、涂污、损坏文物、名胜古迹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l)本行为的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本行为侵害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文物和名胜古

18、迹。国家保护的文物包括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一般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文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

19、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名胜古迹,一般是指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被核定为全国或地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景区或与名人事迹、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而值得后人登临凭吊的胜地和建筑物。 (2)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刻划,是指违反国家文物保护规定使用器具在文物或者名胜古迹上面进行刻字、留名等。涂污,是指违反国家文物保护规定使用油漆、涂料等物品站污、弄脏文物和名胜古迹的行为。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包括砸毁、拆除、挖掘等行为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上述行为不仅直接破坏了国家对文物古迹的正常管理,而且直

20、接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外观和整体形象,影响了人们的参观、游览。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而故意加以刻划、涂污和毁坏。行为人的动机有多种多样,但不管动机如何,不影响本行为的成立。 (3)根据本条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一般是指对文物、名胜古迹造成较大的损坏或者手段、方法比较恶劣的等情形。 2 .危害文物安全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l)本行为是新增加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本行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

21、人,单位可以成为本行为的主体。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秩序和安全。本行为侵害的对象是国家文 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物保护法第3条的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主要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保护法第17条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

22、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已经危及到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的安全,如可能导致古建筑的倒塌、古文化遗址的破坏。 (3)根据本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 动,危及文物安全的

23、,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已经造成一定的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篇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英对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英对照) Regulations of the PRC on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for Public Security 第一条 为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Ar

24、ticle 1. These Regulations are formulated 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nd public safety, protecting the lawful rights of citizens and guaranteeing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第二条 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

25、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本条例处罚。 Article 2. Whoever disturbs social order, endangers public safety, infringes upon a citizen's rights of the person and encroaches upon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 if such acts constitute a crime according to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Peop

26、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ll be investigated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f such acts are not serious enough for criminal punishment but should be given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for public security, penalties shall be given according to these Regulations.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

27、,适用本条例。 Article 3.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apply to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xcept when otherwise stipulated by law.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适用本条例。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also apply to acts violating the a

28、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aboard ships or airborne vehicl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第四条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Article 4. In dealing with those who viol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public security organs shal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education w

29、ith punishment. 第五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Article 5. Acts caused by civil disputes which viol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uch as brawling and damaging or destroying another person's property, if the adverse effects are minor, may be handled by public se

30、curity organs through mediation.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运用 CHAPTER II TYPES AND APPLICATION OF PENALTIES 第六条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下列三种: Article 6. Penalties for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s follows: (一)警告。 (1) warning; (二)罚款:一元以上,二百元以下。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另有规定的,依照规

31、定。 (2) fine, ranging from a minimum of one yuan to a maximum of two hundred yuan. In cases where Articles 30, 31 and 32 in these Regulations stipulate otherwise, such provisions shall be observed; or (三)拘留: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 detention, ranging from a minimum of one day to a maximum of fifteen days. 第七条

32、 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和查获的违禁品,依照规定退回原主或者没收。 Article 7. Property obtained and contraband seized through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hall be returned to the owner or confiscat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provisions. 违反治安管理使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可以依照规定没收。具体办法由公安部另行规定。 Instruments belonging to the offen

33、der used in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may be confiscat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provisions. Detailed measures shall be stipulated separately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第八条 违反治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由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 Article 8. When losses or injuries are caused by acts

34、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the offender shall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r bear the medical expenses; 如果违反治安管理的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本人无力赔偿或者负担的,由其监护人依法负责赔偿或者负担。 if the offender is not an able person or is a person of limited ability, unable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r bear the med

35、ical expenses, his guardian shall make the compensation or bear the medical expenses according to law. 第九条 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不满十四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Article 9.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ommitted by a person between fourteen and eighteen years of a

36、ge shall be given relatively light penalties;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ommitted by a person under fourteen shall be exempted from penalties, but a reprimand may be given and his guardian shall be instructed to subject the offender to strict discipline. 第十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

37、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Article 10. A mentally disordered person who violat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at the time when he is unable to recognize or to control his own conduct shall not be penalized, but his guardian shall be instructed to keep a strict guard on him and s

38、ubject him to medical treatment.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 An intermittently insane person who violat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while in normal mental condition shall be punished. 第十一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Article 11. A deaf-mute or blind person who violates the admin

39、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due to his physiological defects shall not be penalized.第十二条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 Article 12. An intoxicated person who violat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hall be penalized.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将其约束到酒醒。 An intoxicated person who may cause danger to

40、himself or who threatens the safety of others due to his drunken state shall be restrained until he returns to a sober state. 第十三条 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Article 13. If a person commits two or more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rulings shall be made separately but execut

41、ed concurrently. 第十四条 二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罚。 Article 14. When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are committed jointly by two or more persons, they shall be penalized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e seriousness of each person's case. 教唆或者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所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Whoeve

42、r instigates, coerces or induces others to viol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hall be penalized according to the seriousness of the acts he instigates, coerces or induces. 第十五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单位主管人员指使的,同时处罚该主管人员。 Article 15. For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43、security committed by government offices, organizations,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penalties shall be given to the persons directly responsible; if the acts are committed at the order of persons in charge of units, such persons shall be penalized at the same time. 第十六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免予处罚:

44、Article 16. Penalties for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hall be mitigated or exempted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1) the adverse effects are extremely minor; (二)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 (2) when those responsible voluntarily admit their mistakes and correct the

45、m in time; (三)由于他人胁迫或诱骗的。 (3) when those responsible were coerced or induced by others. 第十七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 Article 17. Heavier penalties shall be given for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一)有较严重后果的; (1) when acts have caused re

46、latively serious consequences; (二)胁迫、诱骗他人或者教唆不满十八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2) when those responsible coerce or induce others or instigate persons under the age of eighteen to viol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三)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3) when those responsible take revenge on the informants or witnesses; (四

47、)屡犯不改的。 (4) when those responsible have been repeatedly punished and refuse to amend. 第十八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Article 18.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hall not be penalized if they have not been discovered by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within six months. 前款期限从违反治安管

48、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The period of time mentioned in the paragraph above shall be counted from the day the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are committed or from the day the acts stopped if they are continuous or continuing acts.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处罚 CHAPTER III ACTS VIOL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AND PENALTIES 第十九条 有下列扰乱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