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月亮上的足迹ppt-人教版课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35488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月亮上的足迹ppt-人教版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月亮上的足迹ppt-人教版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月亮上的足迹ppt-人教版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月亮上的足迹ppt-人教版课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月亮上的足迹ppt-人教版课件篇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 月亮上的足迹 初中语文七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19课 海盐县武原中学 朱益群 2022年1月12日 一、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 学会理清说明思路。 四、教学设想 本课是一篇比较简单的自读课文。全文除了登月知识比较专业化以外,其它诸如文章的结构、语言、说明方法等,都与一般的说明文没有多大差别,

2、不存在特别的阅读障碍。因此,教师不必在科学知识上花太多时间,而可以集中精力,聚焦于说明文知识、能力的训练上。同时,本文是一篇选读课文,且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其用意就在于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曾有“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的美丽和神秘,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向往。大家都在想:什么时候能够登上月球呢?如今,这一幻想已经变成了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首次登上月球。今天,先让我们欣赏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系列照片,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公享那成功的喜悦。(播

3、放PPT3-14) (二)词语教学 正音:狭窄(xizhi) 溅(jin)落海域(y) 释词: 神往:心里向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播放PPT15)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理清这一时间段的登月的主要情况。 (学生筛选、整理信息) 1969年7月16日,火箭发射; 19日晚上8点33分,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上9点32分,接近月亮; 20日上午7点32分,换乘登月舱,不久,登月舱开始降落;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登月成功; 21日11点56分20秒,宇航员踏上月球; 22日0点15分,登月舱离开

4、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成功; 25日1点35分8秒,返回地球大气层,准确溅落在预定海域。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顺序:时间顺序。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课文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整个过程。 (播放PPT16-17) (四)合作探究 1、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你怎样理解阿姆斯特朗的话? 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

5、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2、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A、“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中的“极为”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强调了地勤人员对火箭的检查非常仔细,表明了探索太空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B、“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零一多米。”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而运用数字,既显得准确,又能帮助读者增加有关的科学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播放PPT18-19) (五)拓展延伸 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 (只要想像合理,允许有

6、不同幻想) 2、你了解月球的哪些知识?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引导学生扩大课外知识) (播放PPT20) (六)课堂小结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这次登月已经了过去三十多年,随着我国“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必将为期不远。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试将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3、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

7、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播放PPT21) 八、教学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是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选读课,一课时。 这节课,以三维目标为依据,将学习目标确定如下: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起初打算采用提问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学到一点与人类宇航事业有关的知识。然而,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点叙述登月过程;加上学生大多对宇航颇怀好奇,有很强的阅读兴趣,只要稍加点拨,他们便会很快掌握。因而,本课时的教学方法重新定位,采用探究、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信息筛选、词语品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8、,有效拓展,激发科学兴趣,感受科学魅力。 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基础,又突出能力。从激发兴趣导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文中表明时间的关键词语,有条理地进行信息筛选、整合,从内容理解到词语品析,再到拓展升华,一路下来,顺风顺水。可以这样说,对时间词的把握,是有效展开教学过程的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迅速理清了叙事文脉。而从兴趣出发,以问题为本位,着眼于学生的认知体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带着问题阅读,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非常浓厚持久。随着问题呈现、问题解决的逐步深入,学生思考程度逐渐加深,思维品质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不只是

9、量的简单增加,而且质的有效提升。这样,兴趣转化成探究动力,学习的效果就自然令人可喜了。 同时,本节课始终把握语文的学科性质,并没有在相关的科学术语、科学原理上作过多过详的解说,有效防止了将语文课上成宇航知识的科普课。面对学生纷飞的思绪,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由学生牵着鼻子走。尊重学生并不意味着事事处处由着学生。比如“拓展延伸”环节 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像,提出了很多与宇航有关的问题,还特别提到了中国的“神州计划”、“嫦娥计划”,气氛非常热烈。但是,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上来,要求学生对其他学生的陈述,从内容的条理性、表达的流畅性方面进行评价,锻炼了学

10、生的评价能力。 当然,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月亮上的足迹这一课中,这一目标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兴趣、科学的精神,那么,这样的课无疑是令人遗憾有。学生也许始终不能成为宇航员,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一旦形成,就会驱使他们主动探寻、善于研究,这对他们今后的自身发展、为社会服务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而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积极倡导的。 九、引用资源 十、材料索引 篇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案例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案例 板桥中学 赵华飞 【设计思想】 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清晰,学生完全可以看得出事件发展的各阶段,因此不必

11、象传统的教学那样花费精力去分段。教学本文,应让学生熟悉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应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这堂课,我充分利用网上的图文资料和声像资料持续调动学生兴趣,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以时间为序说明事情经过的写作方法。 情感价值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点】 了解以时间为序说明事情经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兴趣小

12、组合作的方式从互联网上报纸科技作品上搜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利用现代化手法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 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前热身,扫除障碍。 1出示教学目标(出示课件) 2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阅读方法: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阅读要

13、求: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出示课件)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畅(chng)谈:尽情地谈。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标志的大事。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可望而不可即(j):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三、合作探究,整体把握 1巧读课文 把握脉络。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取名例如:月球探索组、太空遨游组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方法:速读卡片法 寻读法 阅读要求:按速读卡片法将课文中的重要登月过程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制成表格形式的卡片;按寻读法解决一下问题: 、宇航员登

14、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笔画勾勒出阿波罗11号登月及返回地球的全过程。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可以怎样说?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自由发言,展示学生自学效果,并奖励“神州五号”纸模型。 2实物演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将两个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放在讲桌上,大的假设为地球,小的假设为月球,然后选派两名学生上讲台演示登月全过程,演示过程中有不完善之处,其他同学补充。通过演示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 3、鉴赏美图,激发情感 (课件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月球及月壤、月岩的图片知识,宇航员登月后采集月壤、月岩,安装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及月震仪图片资料

15、,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字斟句酌,赏析词句。(出示课件) 1大家发现没有,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数字使说明显得准确、科学、真实。这也是写实报道的特点。 2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明确: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3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明确:语言方面恰当的描述

16、;用数字说明;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4对于这次人类登月的全过程,我们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当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谈起这次行动时,他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怎样来理解? 明确:“一小步”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请学生齐背这一句。) 五、拓展延伸,培养创新 1“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知多少

17、”知识竞答。课件展示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动画演示;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图片资料演示。 2探究:我国探月有可能实现吗? 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教师补充介绍:我国探月工程有望三年实现、“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将实现四个科学目标 3延伸练习: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我驾飞船登月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奖励“神州五号”纸模型。) 六、课堂小结,归纳升华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三十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神州五号飞船和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

18、已为期不远了。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发愤学习吧 ! 七、作业布置 想象作文:假使你驾驶着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八、板书设计 月球上的足迹 一 小 步 一 大 步 一个脚步 阿波罗11号登月 揭 开 面 纱 快 速 发 展 一次飞跃 航天事业 【教学反思】 1教学经验 本节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设计了激趣导入,营造气氛-课前热身,扫除障碍-合作探究,整体把握-字斟句酌,赏析词句-拓展延伸,培养创新-课堂小结,归纳升华如上几个环节:等,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便能把握好课文内容,起到了强化作用,并为后

19、文的研读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实物演示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知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事半功倍,收效很好 有关月球的图片资料及宇航员登月后所做工作的图片资料,形象直观,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关于“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知识的竞答及课件的演示,不仅直观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之情,对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心里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有关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资料介绍,进一理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增

20、加了学习的动力。 总之,通过上述内容,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将课文知识引入现实生活。 2存在问题 学生们因条件所限,查找的资料不够丰富。 限于教学时间,有许多同学没有机会展示自己所找到的资料。 3改进措施 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备课时注重对课堂时间的把握。 篇三:月亮上的足迹2 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准确概括文章要点。 2.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获取文中的信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本文按

21、时间顺序清楚明白的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激趣,引人课题 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教师:同学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百年来,我们登月的梦啊,何时圆?从中国古老的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到法国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这都是人们对“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预演”。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已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课件展示)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铁锹( )摄像

22、( ) 观测( )故障( )海域( )椭圆( )畅谈( ) 2.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畅谈: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自主学习(课件展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3.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2)合作交流 1)指名学生回答第1题。(课件展示)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2)指名学生回答第2题。(课件展示)

2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登月准备(3、4)飞船升空(5一9) 登月成功(1014)胜利返回(15一17) 3)指名学生回答第3题,其他同学在书上作好标记。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课件展示)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采集月壤和月岩。 树立登月纪念碑。 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 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小结:课件演示“准备升空登月返回”(强调时间) 四、品读课文,交流赏析 (课件展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 1.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课件展示)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

24、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2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课件展示)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3.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课件展示) 明确: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4你喜欢这篇课文吗?阅读时你有什么感觉?哪一处让你最难忘,请找出来并朗读、评析。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

25、大的飞跃。(阿姆斯特朗)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教师小结:在此之前,人类曾幻想过登月,并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科幻作品,但从来没有真正到过地球以外的星球。“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

26、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六、拓展延伸,补充知识 探月六大理由 1.战略资源: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并将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每一克黄金11美元,而每一克氦3是400美元。 2.抢占发言权:月球上的矿产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是将来人类争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如我们中国从不问津的话,将来很难以维护我们自己的权益,我们也没有任何发言权。 3.政治因素:成功实施探月,可以极大振奋民族精神。 4.科技突破:将促进和提高高新技术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航天、信息、光

27、电技术及空间应用的发展。 5.钱途无量:“阿波罗”促成了4000项专利的实现,成果扩展到当时美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有人作过统计,每花在“阿波罗”上面的1美元,就能“赚”回来5美元! 6.深空探测:月球是地球惟一天然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中国要想在未来太空占一席之地,必须探月。 七、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八

28、、布置作业。 1. 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探索一下月球的奥秘。题目为月球奥秘知多少。 2.“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要求:大胆想象,合理联想,展示自己不同见解和幻想,不少于300字。 九、板书设计: 1. 准备 月亮上的足迹 2. 升空 人类的智慧 伟大的壮举 月亮上的足迹ppt-人教版课件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3页 共23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