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柳永简介.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34377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柳永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柳永简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柳永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柳永简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柳永简介篇一:柳永 中国文学集萃之宋词 柳 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022/3/31 柳 永 柳永画像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

2、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柳永像 柳永:柳永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 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 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早年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

3、甚广。 人物评价 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上得意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现今武夷山市上梅乡白水村人。 柳永故里 柳永于雍熙四年(987)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淳化元年(990)至淳化三年(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所以四至九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

4、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此后柳永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崇安。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 柳永故里 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上梅乡茶景村)人,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洒脱飘溢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之观,故柳永一出家门,便没再回来,那个美丽的家乡,那蕖白荷只 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纯粹思念中。 纪念馆 柳永纪念馆 柳永纪念馆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宫古街中段,一曲溪北岸,是一座三层楼阁式仿宋民间建筑,占地300米,坐南朝北,有展厅及办公室、储藏室、茶室等设施。风格朴实素雅,

5、极富乡土气息。 柳永纪念馆馆名由原中顾委委员、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锐题写。大门前草坪矗立着柳永全身站立铜像,花岗岩四方基座高1.34米,基座正面镌刻柳永简介。 柳永像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 篇二:宋词简介 宋词简介 “词”这种文体,起源于盛唐时期,在中晚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有所发展,最终于宋朝达到全盛。正因为在两宋时期,全盛的“词”文体几乎占据了当时中国文坛、乐坛,故而说起“词”来,大多与“宋”字相连。但是在宋朝之前,也的确出现了大量的词作品。如南唐中主李璟的山花子(菡萏香消翠叶残),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等,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词作品。既然我们

6、在这里讨论“宋”词,很可惜这些优秀作品就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读一读。 现在让我们进入我们的主体吧,我们可爱的“宋”词。说道“词”,我们首先得说说它的格式。与“诗”这种文体相比,“词”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挂牌”了。词牌名可以说是一首词的骨骼。词牌名规定了一首词有多少阕,每一阕词又多少句话,每一句话有多少个字。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感觉这个“词牌名”的规定是有一点点的变态。但是变态的在后面,词牌名还规定到每个字读什么音,哪一句句末带韵,哪两句需要对仗,甚至还包括了全词的感情基调。而这些条条框框就是词的“格律”。虽然说写词是“自由发挥”,但是这个格律搞得历朝历代的词人真的是在

7、“带着铐镣跳舞”。所以我感觉能把词写好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大家看像不像老妈在说,你随便找个身高一米六五到一米七之间,长得要漂亮,要会做家务,要懂得体贴云云的女朋友就好了。但是就是因为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使得“词”也非常“好写”。只要词人遵守了格律的约束,那么写出来的词一定不会太差。至少比现在那伙师从回车键的“诗人”捣鼓出来的玩意儿好得多。同样的,你听妈妈的话,带回去那么一个女朋友,相信这个妹子也会是个很不错的妹子。 言归正传,这里我要为大家按照两送的时间轴介绍宋朝有名的词人。大家熟悉的我会讲得简略一点,不熟悉的我就讲得详细一点。 有宋一朝,词的开山祖师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他不但是个无能的皇帝

8、,还是个不负责任的丈夫,是我最不喜欢的诗人之一。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的句子。当今无论任何一个评词文章,貌似都离不开王国维他老人家的人间词话。而王老的“字字血书”,正是对后主文墨最好的形容了。别人的词大抵用墨写成,而李后主的文章,则是拿笔蘸着用泪稀释了的血液写成的。两首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两首虞美人,“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么凄美,惨淡。正是他,让词从晚唐五代花间词那一种专门谈情写爱的,香艳淫靡的小调调化身成了诉悔言恨,抒情申意的文体。身为一代亡国之君,却为下一个王朝文坛的开国之君。可能是历史的一个玩笑吧。 后主之后,把词文学发扬光大

9、的是一位“白衣卿相”。不知道大家的高考作文里出现过多少次他只因一曲鹤冲天,落得个“奉旨填词”的光辉事迹。高中时候,大家都背过柳郎的“三秋桂子”和“晓风残月”。也许这两首长调因为“并背诵全文”几个字变得格外恶心,但不得不说,雨霖铃把一番雨后的离别渲染的那么的美,而望海潮更是通过寥寥几句,把北宋的“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尘封的历史中拉出来,像清明上河图似的铺在了读者眼前。而柳永的词,的确是“三变”的。同样是秋雨,既有着“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戚氏),也有着“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八声甘州)。而撇开封建贵族的生活,以市井勾栏之事入词,也是之前那些正襟危坐庙堂之上的士大夫所不能想,不

10、敢为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周杰伦也达不到的成就啊。另外,柳永一首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被王国维老先生钦点为“人生三境界”之一。然而王老很不甩柳郎,居然把这首词的著作权归到了欧阳修名下,不知二人若泉下相见会有什么好戏上演。 与柳永同时代的词人中,有一位标准的“士大夫”,那就是晏殊。与“白衣卿相”柳永 不同的是,晏大夫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宰相。晏殊十四岁便被举为“神童”当上了官。虽然为官五十余载,官拜宰相,但是政治上却鲜有建树。然而但公忠谋国、知人善任,对推动庆历新政的发生是有贡献的。本人又清正廉洁,无愧一代君子。而晏殊的词作,承南唐之风,却在媚中求雅,洗去了南唐词作

11、中浓浓的脂粉味。大家应该都熟悉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和“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晏先生洗练中透着清新的文风。另外,王国维老先生把晏殊的一阕蝶恋花钦点为人生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撇去透人生哲理不谈,这句词的意境本身便已经到了清丽凄美而妙不可言的地步。在历代佳人口中传唱不休。 在此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晏殊的儿子,晏几道。父子二人叱咤词坛的时长约有半个世纪。二人合称“二晏”,大的叫“大晏”,小的叫“小晏”。小晏作为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加“官二代”,又是满满一身才情。故而受到了历朝历代才女的欢迎。而

12、他的词风与其父相似,但造诣又胜过其父。词作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大家可能会熟悉他的两篇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和“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他的词作情意真挚,写尽了男女之间这样那样的细腻感情,大家如果想用宋词把妹子,那就去好好读读晏几道的词吧。 而柳永晏殊之后,便是宋词文化的集大成者,苏轼苏东坡。如果合适的话,我想把他誉为中国的贝多芬。苏轼真可谓是“集婉约之大成,开豪放之先河”。从他之后,宋词开始有了“婉约”和“豪放”两大词派的分异。而苏轼的大江东去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最能代表他在两种文风上的造诣。正是这个“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把宋词带到了一个

13、前所未有高度。因为大家对苏东坡实在是太熟悉了,在此就不赘述了。 苏轼之后,不得不提一提他的两位得意门生,一位是秦观,另一位是贺铸。 首先我们来说秦观。秦观写词是标准的婉约派,词作经过了很明显的雕饰,就拿他的水龙吟来说,头两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就让他的导师苏老板骂了个狗血淋头。苏老板说:“看这一十三个字,就说得一人骑马楼下过。”的确,这堆字真的一个比一个难念。辞藻雕饰的痕迹太明显。秦观的词固然缺少苏东坡婉约词中那股浑然天成的神韵与深情,但是,他的词中并不缺乏传世的佳作。相信大家不会有人不知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被吟唱了千年的情话就出自秦少游笔下。另外秦观的江城子

14、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李后主虞美人句异曲同工,妙传千古。减字木兰花里“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亦为后世所称道。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秦观的女婿范温,一次做客时,那家的歌女唱起了秦观的满庭芳,首句为“山抹微云”。当时因他人微言轻,没人搭理他,只好一个人在一边听闷歌喝闷酒。唱完歌后,终于有人看到了这个小伙子。于是便问他是哪个。哥们一站起来,叉手作个揖,只一句“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便成了宴会上的焦点人物。由此可见,老泰山秦观功力深厚到什么程度了。 然后是贺铸贺方回。此人自称为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作者之后,因贺知章晚年居庆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这个人大家可能不是很

15、熟悉。但是他有一句词,我敢说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也是个情深如许的男人。为亡妻吟出的那一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成为了与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齐名的“悼亡双璧”,几千年来不知让多少读者为之酸鼻泪下。而他的造诣呢,就拿上面两首诗来说吧,只因“梅子黄时雨”一篇有一句“凌波不过横塘路”,原先那个名为青玉案的词牌又多了一个名字叫横塘路;而“挑灯夜补衣一篇”,因有一句“梧桐半死清霜后”,词牌由鹧鸪天活活改成了半死桐。如果还不明白的话,这样吧,因为有了苏轼的词,念奴娇的词牌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大江东去。上面两首词词风清丽婉约,但是可别觉得贺铸只是

16、个婉约派词人。这个人年少的时候怀有戍 边卫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子规行)的雄心壮志,也是个好弓马,性任侠的狠角色。虽然自号庆湖遗老,但因为脸上一块青胎记,被人唤作-“青面兽”?-不是,是贺鬼头。他亦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之一,就拿他的六州歌头为例,中有那么几句“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婴,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ps.我就拿这句诗做Q名做了好几年啊。故而这也是个全面发展的诗人。但很可惜,王国维老人家还是看不上他。评曰“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但在老王嘴里,贺铸还是落了一个“名家”的好评,若贺老鬼看到王老对南

17、宋诸公的评价,我想他也会知足了吧。 在秦观贺铸之后,宋词发展史上又迎来一位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不,不是李清照。此人名为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大家应该背诵过他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如同大多数优秀的词人一样,他不但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音乐家。之前那位“集大成者”苏轼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厉害了,想要超越苏东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周邦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词的内容既被苏轼翻新到极致,他必然要在形式上出奇制胜。他本人精音乐,又搞过“专业创作”,因此能精雕细琢,研音炼字,在审订词调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扩展了音乐领域,在填词技巧上有不少新创举。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

18、术上走向高峰。被后世“格律派”词人视为开山掌门。他更能自己度曲,创造了六丑等新词牌。周邦彦虽然年轻时一度穷困潦倒,但是仕途却几乎是一马平川,最后官拜知府,成为宋徽宗设立的大晟府的“音乐官员”,上宠下捧,过着舒适的“专业创作”生活。而他本人又泡到了东京名妓李师师,虽身在北宋末世,但是靖康之变又发生在他身死之后,生活可谓“清圆”的可以。而王国维对这个人的评价是“深远之致”,又说他“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虽然是第一流作者,但是王国维还是要骂他。王老笔锋一转,在下一句便写道,“但惟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诚如老王所言,虽然周邦彦的词格高调远,穷尽了诗词和音乐的妙处,但是缺乏

19、意境上的创新。读来读去,无非是古意新调而已。 说来说去,这些词人都不被王老看上眼,那除了苏轼,还有哪位大家能入王老的法眼呢? 直到北宋末年,“靖康之变”打乱了那个时代的格局,玉宇琼楼都变成了昨夜的梦幻。号角和马蹄声代替了当年轻柔温润的丝竹之音,战歌一刹那便取代了“清圆”的吟咏,词坛也自然迎来了另一个时代。 在山东,这个专门孕育顶天立地的汉子的地方,诞生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辛弃疾 如果说柳永的词是十七八女郎的嘤嘤小调,而苏东坡的词是关西大汉的一曲秦腔;那么辛稼轩的词就是刀枪剑戟相击时鏦鏦铮铮的碰鸣。苏东坡如果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那辛稼轩则是豪放派的带头大哥。例如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0、破阵子),“燕兵夜娖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鸪天),只是一联对仗,便把读者带到了那杀气蒸腾的古战场,马蹄声、弓弦响似不绝于耳。正如史书所说,其词“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敢问古今文人,哪一个的文章能激烈到让一个懦夫拍案而起?而辛弃疾的确做到了。除了“壮声英慨”之外,辛弃疾作词更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在格律允许的范围内,夹杂着许多文言句式,增强了全词的语势,同时大量用典,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例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的自问自答乃至呼喝,以及“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带着豪情壮志呼啸而出的誓言。另外辛弃疾对典故的运用也到了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文每词,每阕每句几乎都

21、带着典故。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如果通读了辛稼轩的长短句,那么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能够了解的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辛弃疾的词作也不乏对景物的婉约细致描写,例如“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摸鱼儿),“断肠几点愁红,啼痕犹在,多应怨、夜来风雨”(祝英台近); 还有对农家淳朴生活画卷的描绘,例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除此之外,稼轩公“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更是被王老先生誉为“人生第三境界”,也是文艺青年在正月十五当天不得不吟的一句

22、词。另外,辛弃疾更是身怀将相之才,王佐之能。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与政治眼光被也古今诸多军事家,政治家所标榜。故而综上所述,在我眼中,辛弃疾是整个宋朝最杰出的一位词人,最爱国的一位文人,最闪亮的一颗将星。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 在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词牌叱咤文坛的同时,婉约派中也诞生了另一位杰出的词人。白石道人姜夔便是其中之一。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全才词人。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

23、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大家读过他的扬州慢,其中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可谓穷尽了人世苍凉与蜀黎之悲。而他根据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自度词牌暗香与疏影,咏梅而通篇不见“梅”字,神韵突出。亦为世所重,流传千古。他像极了柳永的命途和词风,惹起了近千年来古今文人不知多少次的叹息。 而姜夔之后,宋词大家可谓屈指可数。其中吴文英算得上是一位名家了。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单单是名、字、号,念出来便是一首绝妙好辞。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婉约派词人,梦窗为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对感情进行深深地渲染

24、,例如莺啼序中的“漫相思,谱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顺便说一下,莺啼序这一个词牌是吴文英的自度曲,意思就是他首创的这个词牌,全词四阕二百四十个字,是字数最多的词牌。没有之一。因为长,所以难以填写;因为难以填写,所以容易难中见巧,故而填这个词牌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吴文英这个原作者却是“一直在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从此可见梦窗为词也非常人所及。梦窗也喜欢在自己的词里玩一些巧妙的文字游戏。例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一巧妙的拆字法,不知被多少人借来吟咏,方文山“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便是梦窗这一语所本。朦胧绵丽超逸沉郁便是吴文英词作的风格了。但是许多词评家向来不喜欢这种朦胧

25、、晦涩词章。张炎在词源中评价道:“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王国维也引用梦窗自己的一句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地评价道:“梦窗之词,吾得取其词中一语以评之,曰:映梦窗,凌乱碧”,甚至再把吴文英和辛弃疾进行对比是,将吴文英骂成“龌龊小生”。但是,就像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对一个无名狱卒说的,“你要是想让我看不起你一下,你还要至少修炼三十年功夫”。想要被眼高于顶的王国维老师看不起一下,自然是需要修炼出自创一首二百四十个字的长调,且“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功夫才行。而王国维就是那么看不起梦窗,还是对他“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一句,竖起大拇指来说好。 吴文英之后,大家变

26、得屈指可数。其同时还有王沂孙、蒋捷、史达祖、吴潜等词人。南宋亡后,词文学逐渐褪去文坛盟主的光环,由原先的大众文体变成了少数人的游戏。而我们的简介,到此也告一段落了。 篇三:认识柳永 阅读话题愿识柳七面 “永丝”迷曾经如此浩荡 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 的“粉丝”。 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 数。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

27、他爱得发狂。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 银子。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 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 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 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 成为汉奸。 只有柳永把歌伎当人看柳永获得歌伎情迷的重要原因 历代所

28、谓正统文人,从没有过像柳永这样尊重那些任人践踏的歌伎们,把她们当作是知己爱人,每一次的分手都变得那样情深义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词, 其背后都有哀怨美丽的故事。不是真性情的人, 纵有再 高的才华, 也写不出流传千古的感人诗篇! 柳永词的一大题材是描写男女情爱词,刻画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他把言情之作的对象,由宫廷妇女转到底层妇女身上来,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刻画生活在底层的歌伎的不幸和她们愿望的那些词。柳永的这一题材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为后来文学的通俗化进程开辟了道 路

29、。 纵观宋代词廊中的女性形象,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歌舞妓、闺中少女少妇和民家采莲女。宋文人题咏歌伎或写赠歌伎的诗词 决不在少数,问题在于其态度和立场。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论述很有见地。他说,如果采取把女性当作风流游戏的手段,说得极端些,看作任人玩弄之物的态度,反而不会被特别地当作问题的吧,耆卿的情况不是这样,他吟咏时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而常常是以几乎对等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进行吟咏的,这正是因为他本身的生活就处于那个社会之中的缘故。据罗烨醉翁谈录载:“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够移宫换羽;一经品题,身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这段话表述了四个事实:一、柳永居汴京时,过着流

30、连于妓馆的市民生活;二、柳永精通音律,词名播天下,特为歌伎所厚爱;三、歌伎若得柳永题咏的词作,立时增价十倍,可见柳永词经歌妓传唱之艺术价值已转化为她们的经济价值,这又刺激歌妓们更喜爱柳词。叶梦得谓“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不但妓馆特重柳词,即便是带歌伎色彩的教坊,也靠柳永作词为他们抬高身价,获取听众。当然,柳永词复能通过教坊的传唱,声被天下,传播四方。以至叶梦得见到一位从西夏归来的宋朝官员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在当时已成为一位颇受市民群众欢迎的词人。陈师道所谓“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亦正是从柳永“从俗”的市民意识倾向,道出了其词所以“天下

31、咏之”的 原因。 史上最重情分的歌伎让历代情诗黯然失色 1、柳永与谢玉英 北宋仁宗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举而只得个馀杭县宰。途经江州,照例浪流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

32、行云何处去?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他改名柳三变,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 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

33、他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歌伎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 话。 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 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2、柳永与可晴 北宋。 福建崇安。 万花楼。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曲悠扬宛转的琵琶声传来,引起了翩翩佳公子柳永的注意。他仔细聆听,这正是自己的得意之作雨霖铃。柳永经常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万花楼的姐妹们谱曲演唱,他深深同情万花楼的姐妹们,知道青楼女子的悲哀和无奈,他无力改变什么,但是,他把她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与她们一起吟诗做对,笑谈风月。万花楼的姐

34、妹们也很敬重柳永,同情他的郁郁不得志。哦,对了,听说万花楼新来了一个女子,擅弹琵琶,容颜绝美,想必就是这个女子了,柳永急切地,走进万花楼。一看到那个女子,柳永就心生惋惜:明眸皓齿,绿鬓如云,柳眉弯弯,淡雅清丽。好一个美娇娘!可惜落入风尘。一曲终了,满堂喝彩!那女子说话了:“多谢各位捧场,小女子献丑了。”那声音,如山谷里的夜莺一样动听,柳永恍惚了,他知道自己坠入了情网。柳永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家中的,他看着那皎洁的月亮,想起那动人的面庞,不能自己,挥毫写下了蝶恋花: 柳永简介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3页 共23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