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904389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天宝乡中心学校“先学后教 三疑三探”教学设计 学科:历史 老师姓名:罗震 授课班级:八二班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安排课时:2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三疑三探” 【三维目标】 1.学问和实力技能目标:知道洋务运动兴起、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能概括分析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以及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先学后教,三疑三叹。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学问;通过探讨,增加自己的参加意识。 3.情感看

2、法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相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务。 (2)通过了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培育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究真理的精神和品质。 【学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相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3、和作用。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缘由及其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透彻地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失败缘由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世纪60年头,一向顽固守旧、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为什么提出学习洋人的“洋枪机械”,搞起了“洋务运动”? 1.设疑自探: 一、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在镇压太平天国农夫起义和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受到西洋坚船利炮威力的刺激下兴起。(课本P31) 2、 目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领导阶级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主见引进和

4、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与之对立的是反对学习西方技术的“顽固派” (留意:洋务派和顽固派阶级本质相同,只是洋务派进行“器物”层面的变革,来达到维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目的,都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他们争辩的焦点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 4、洋务派代表人物 中心: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湖南人, 两江总督)、左宗棠(湖南人,闽浙总督)、李鸿章(直隶总督)、张之洞(湖广总督)等。 5、旗号(口号、主见):“自强”、“求富” 6、时间:19世纪60年头到90年头(分2个阶段) 7、总理衙门推动洋务运动的中枢机构 成立时间:1861年 主要负责

5、人:奕? 全称:总理各国事物衙门 职权:外交、通商、海防等,后扩展到办厂、开矿、筑路等。 8、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在“自强”的旗号下兴办军事工业。 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最早兵工厂)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军工企业) (2)后期:19世纪70年头后,提出“求富”,兴办民用工业。 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民用企业) (注:70年头民用企业的出现,主要是帮助解决军需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民营企业经办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但民用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9、性质 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甲午中日斗争北洋海军的覆没,标记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10、评价 洋务

6、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了近代企业,培育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肯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洋务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成效不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其失败表明:依靠封建官僚地主搞近代工业,既不能挽救腐朽的统治阶级,也不能解救中华民族的灾难。】 2.解疑合探: 二、维新变法运动 1、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P33) (1)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斗争中的失败,给中华民族以极大的刺激,也暴露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2)甲午斗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急,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2、维新变法运动的目的 救亡图

7、存,发展资本主义。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4、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两人并称“康梁”)、谭嗣同(湖南人)等。 5、序幕(开端)1895年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内容:康梁与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恳求变法。(失败) 6、绽开创立报刊,组织学会,印行书刊(宣扬变法,扩大影响) 7、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前后历时103天,又叫“百日维新”。 (2)起先标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说明含义)诏书,宣布变法 (3)主要内容(P34-35): 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嘉奖实业

8、,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 (4)变法措施的主动意义(P35) 这些变法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学问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学问分子参加政事,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 (5)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6)失败的标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幽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康梁亡命海外;“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血染菜市口;除保留京师高校堂(是今北京高校的前身)外,新政措施尽废。 (7)谭嗣同悲壮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

9、所,快哉!快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等。 8、失败的缘由 探讨明确 主观缘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力气小;资产阶级的懦弱性与妥协性使得维新派缺乏反封建的志气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实行改良的方法;康梁等人缺乏阅历与方略,把希望寄予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后来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希望列强支持新政;等等。 客观缘由:顽固派势力强大;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9、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P36 维新变法运动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它提倡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冲击了封

10、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对旧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维新失败,又使一些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和平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在当时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国家富强,就必需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3.质疑再探: l 使学生了解洋务派企图不变更政治体制,就想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的根本缘由,这种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行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但洋务派做了些事实,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意中带来了西方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部分地主、官僚、商人起先投资

11、近代企业。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起先了近代化的进程,同时也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出现供应了社会基础。可以这样比方:刚学走路时迈出的第一步,虽步履蹒跚,但正是因为有了当年的第一步,才有了以后的健步如飞! l 戊戌变法虽失败,但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它提倡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反对旧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维新失败,又使一些人走上了革命道路。 4.应用拓展: 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

12、,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 A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育了中国第一批科技人才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2、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缘由是( C ) A、重军事技术,忽视民用资本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解决农夫的土地问题 3、阅读材料 材料 一、奕?认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质器为先”。 材料 二、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1)材料 一、二反映的是地主阶级 洋

13、务派 代表人物的主见,为此他们掀起了 洋务运动 。 (2)为“觅制器之器”,他们主见的做法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口号?(做法: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口号:自强、求富) (3)结合材料,分析奕?、李鸿章思想的局限性。 提示:只单纯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主见改革封建制度。 1、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如下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项是( D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下令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争论纷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说,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乙说,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

14、丙说,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丁说,他是没地方可逃了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见与洋务派的主见的根本区分是(B) A、改革教化制度 B、改革政治制度 C、向西方学习 D、激励开矿设厂 4、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C) A、挽救民族危亡 B、追求民主科学 C、促进思想启蒙 D、否定君主专制 5、材料分析 材料 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 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材料 三、“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回答:(1)以上言论是谁说的?(谭嗣同) (2)与其一同被害的还有哪几个人?历史上,人们

15、称他们为什么? (3)材料一中的“贼”指的是什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4)为什么“无力回天”?(维新派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推行变法,没有发动群众,当顽固派发动政变时,无力抗拒。) (5)“死得其所”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死得其所”指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牺牲。他的死表明白他为了国家的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我们应学习他那种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6)1898年他参加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有何内容和影响?这个运动的失败说明白什么?(戊戌变法运动。内容和意义略。说明白资产阶级和平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在当时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国家富

16、强,就必需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5.小结与评价: 6.板书设计: 7.思维导图: 8.作业设置: 9.教后反思: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第6课 戊戌变法典型练习 第6课 洋务运动教案 第6课 洋务运动讲稿 第8 课 戊戌变法新授课教学案 洋务运动说课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