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东晋历史简介.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899958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东晋历史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东晋历史简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东晋历史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东晋历史简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东晋历史简介篇一:东晋简介东晋简介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

2、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公元311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6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

3、胜利。之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由于东晋统治者安于江南,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他们对旧体诗作出改革,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

4、了前提条件。在社会生产上,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辛勤劳动,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主要游牧民族争杀的战场,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这13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

5、、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氐族建立的成汉,共十六国,和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史称五胡十六国。除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丁灵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五个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21个政权。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4世纪下半期,氏族贵族建立的前秦,由于皇帝苻坚励精图治,国家逐渐强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公元383年,苻坚领兵80万进攻东晋,双方在淝水展开决战。最终以东晋胜利、前秦失败告终。淝水

6、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了再度陷入四分五裂和军阀混战壮态。 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的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被汉族融合。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体已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五胡十六国兴亡表篇二: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晋朝皇帝列表西晋篇三:东晋初期的王导东晋初期的王导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为咏史诗,主要是感叹人世的沧桑:显赫一时的王导、谢安等士族大姓,如今已是斜阳花草埋荒家,当年 王导居

7、住的乌衣巷也变成了寻常家院。王导(276339),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曾依琅邪王司马睿,为安东司马。睿出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导随之谋划,联合南北士族,拥睿为帝,导为宰辅,总揽国政。王敦乱平,以司徒进太保。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世说新语言语中有这么一段描述: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日:当共劾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从这段话便可看出王导的不凡,其不愧为领袖人物,胸襟高出众人许多。西晋末年,王导辅佐南渡的司马睿经营江南,并于公元317 年建立了东晋政权。世说新语多是从文学的角度,而王导首

8、先是个政治家而存在的,下面我便将重点王导在东晋初期对国家政权建构所起的作用。一、衷心拥戴晋室司马睿是西晋皇室的疏属远支,晋书元帝纪载: 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在重视宗法与血统的封建时代,司马睿与西晋皇室的关系已经属于比较疏远的了。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是司马氏皇室争夺皇位的斗争,司马睿也不属于这八王之一,在八王之乱中,为了避祸他当时依附的是东海王司马越。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两点: 一是司马睿是西晋皇室的远支,远到在八王之乱中没有争皇位的资格。二是他的实力很弱,必须依附他人以自保。 司马睿称帝前有三步是比较关键的: 一是采纳了王导的建议,离开洛阳到自己的封地,晋书王导传记载

9、: 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二是移镇建康,这使他躲过了在西晋末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减少了被杀的可能,保存了实力。三是得益于王敦、王导兄弟的谋划,提升了在南北士族心目中的威望。317年,在江南经营十多年的司马睿在南北大族,特别是在王氏兄弟的拥戴之下称帝,即晋元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建立。王敦、王导兄弟因拥立有功而备受重用,王敦任大将军兼荆州牧,驻守武昌;王导任宰相兼扬州刺史,居朝执政。王氏族人许多布列显要,故时谚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322年,王敦以反对刘、刁,为王导伸冤为名,从武昌起兵,攻入建康,杀死刁协、戴渊,刘隗则被吓跑外投石勒。在这关键时刻,王导表现出封建政治家的果敢与明智:

10、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毅然与王敦划清界线,坚决拥护晋元帝。晋明帝继位后,王导辅政,王敦再次举兵内向,其间,王导巧妙地利用王敦闹病卧床之机,发动族人嚎啕发哀, 外界以为王敦已死,便积极配合官军很快平息了叛乱。王敦由此忧愤交加不久病死。王导在王敦起兵及平叛过程中的立场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拥戴晋室就是维护东晋的统治,保卫江南的半壁江山。王导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衷心拥戴晋室。二、缓和南北大族间的矛盾司马睿初到江南的时候,以顾荣、纪瞻为首的江南士族没有人来主动拜会他,晋书王导传记载: 及徙镇建康,吴人不服,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刚过江时,想结好吴人,便向江东大姓陆玩请婚

11、,陆玩毫不掩饰地回绝王导:我不能为乱伦之始(晋书陆晔传),轻蔑之情溢于言表。王导对这种情况很忧虑,会敦来朝,导谓之曰: 琅琊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褉,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驚惧,乃相拜于道左。正是因为王导的谋划以及他带领北方流亡来的一批有名望的士族的表演,才震动了江南的那批名士,也使他们认定了司马睿就是这些北来贵族将要拥戴的要继承晋室大统的人,这批江南的士族至此才肯正视司马睿,而不再观望。、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上尤为激烈.因为东吴一些肥沃的土地尽为吴地士族占有,而北方

12、士族南渡后,失去了土地,他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土地间题。为了满足北方士族的上地要求,同时又不损害东昊士族的利益,王导号召开发东吴士族势力尚未达到的闽浙一带。王导这一措施,既满足了北方士族的要求,也维护了南方士族的利益,真可谓两全其美.同时,为了保护北方士族的利益,在南方士族力量薄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王导推行的侨居法,使南渡的侨民获得了免调役的优待,深得南渡士人的拥护。这样,南北士族在经济上的矛盾基本上解决了。此外,王导还采取了统治者惯用的缓和矛盾的方法联姻。当时南北士族界限分明,不利于融合,王导带头与南方士族通婚,提倡南北士族联姻,从而促进了南北士族之间的融合.当时北方士族讲官话(

13、洛阳话),他们鄙视吴话(当然就是鄙视南方士族)、造成了南北士族互相轻视的局面,王导提倡讲吴话,这样,多少缩短了南北士族之间的距离,王导通过艰苦努力的工作,逐步缓和了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使东晋政权在江左的基石逐渐牢固起来。当然,王导为政也不是没有可指摘之处。对此,世说新语在政事门中有大量的记载。第十三条记载:陆太尉诣王垂相咨事,过后辄翻异,王公怪其如此。后以问陆,陆曰:公长民短,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第十四条记载:承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庚公,庚公正料事。承相云:暑,可小简之。庚公曰:公之遗事,天下未以为允。这两条说明王承相主政时有失误。而王导推行的政务宽恕,事从简易的宽政,也给官吏贪污、豪强

14、兼并提供了方便,晋自中兴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兼并,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但是权门兼并,百姓不得保其产业,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治纲大弛,而应该归咎于封建制度本身.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不论哪个朝代,劳动人民的最终结局总是流离失散,不得保其产业.而东晋正是门阀专政的鼎盛时代,士族豪门兼并就更不可杜绝了.王导是士族利益的代表,他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解决士族兼并的间题。纵观王导一生的活动,总起来说,他是东晋的真正建立者和维护者。江南地区经过东晋时期的经营,迅速赶上了一向发达的中原地区,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西晋时期豪华相尚的腐朽风气,确保东晋偏安江左,这不能不说是王导的功劳。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