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系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888062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系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子信息工程系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系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系自评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信息工程系自评报告 自 评 报 告 电子信息工程系 今年,我院全力迎接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估,我院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评建工作为抓手,以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教化质量为核心,扎实推动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我系在原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系两系基础上于2009年合并而成,现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4个专业。在校学生人数355人,专任老师33人。电子信息工程系在学院的统一布署下,也全力投入到评估工作中,各项工作也取得一些进展,现将有关状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作用 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工作,大力突出

2、教学的中心地位。院领导以身作则,参教科研项目和论文撰写,建立起领导听课制度、参与系部教研活动制度。例如汪丽华副院长就参加了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的编纂工作。 学院领导在亲自参教的同时也关注教学、老师状况,学院设立了健全的教学组织机构,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主动的作用。 为了学校的发展,院领导殚精竭虑开源节流,广交挚友争取机会。这样使得教学上资金有保障,老师熬炼有条件,学生竞赛有成果。三年来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立了一批试验室,老师在学科竞赛中即取得佳绩为校争光也获得了相应的劳动所得。 二、打造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师资队

3、伍 (一)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我系有专任老师33名,其中硕士学位老师12名,副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14名。全系专业老师中有双师型、双师素养老师30名。老师中有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老师3名。每个专业都建立了由专业带头人、骨干老师、双师素养老师、校外兼职老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 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系部发挥校企合作机制的作用,从行业、企业中聘请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为我院兼职老师,目前有10名兼职老师分别担当各专业的实训课程,满意了实践教学的要求。系部依据学院制定关于加强校外兼职(兼课)老师管理的规定,坚持对兼职老师的教学检查与评价。 (二)强化培训,内培外引,优化结构 结构的优化须要以提高

4、师资队伍素养作为前提。 为此,我系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激励老师参与探讨生学历进修、多次选派中青年到高校和企业培训,引进外面先进的教化思想和教化理念。老师们紧跟时代的发展,综合提高了理论教学水平。 为提高老师的实践实力,加强双师素养老师的培育力度,系部主动激励专业老师到企业提高实践实力。近三年13名专业老师分别到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践熬炼。 学院的政策及系部的引导构建了比较宽松的人文环境,激发了广阔老师提高自身素养的主动性,他们注意教化教学理论探讨,主动参加教学改革。近三年,我院老师主编、参编出版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激励中青年老师参与在各项技能大赛、说课大赛并取得优异成果。 三、工学结合,

5、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 (一)加强课程内容建设 我系依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深化企业调研,了解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专业建设中我系坚持与武汉城市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立足服务社会。构建以应用电子专业为特色,计算机类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共同发展的结构模式,着力培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育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 在专业建设中学院注意发挥行业、企业参加的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构建由学院领导、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管理部门、系部组成的专业论证体系,确立人才培育方案和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我系依据社会经济及

6、行业发展需求,深化电子、计算机及相关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依据社会经济行业发展的趋势,将学生就业作为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的依据。2008年,我系在学院统一要求下,初步确定了人才培育规格及培育内容。2009年,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人才培育目标定位、“双证书”制度及顶岗实习,进行人才培育方案的修订,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2022年,人才培育方案的修订全面推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模式,确立了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人才培育方案,使人才培育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三)以精品课程标准推动课程改革 2022年,我系依据学院的要求,重点开展了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精品课程建

7、设正式启动,现在已进行收尾阶段。2022年又有电子产品工艺精品课程已正式启动。今年课程建设工作全面铺开,我系要求有实践条件的课程教学设计都要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原则以培育职业实力为目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精品课程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探究,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和运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学习专业学问训练专业实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以培育职业素养为目标,主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在课程建设中,我系始终把学生职业实力培育放在首位,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系现有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专业实训室4个,基本满意各专业核心课程

8、的教学须要。 我系主动进行以实践实力考核为主的考评方法改革,主动推行“双证书”制度。几年来,课程支配与岗位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紧密结合,部分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家用电器修理)以取证为教学目标,围绕取得岗位资格证书调整课程内容,已取得明显成效。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系变更单一的试卷考试方法,进行以实践实力为主的多种考核方法改革。例如:过程成果累加考核、完成作品成果考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五)注意积累,大力建立优秀教学资源 在详细的教学上,我们全部选用获奖教材。为了在教学上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也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主动自编教材。在教学手段上,我系激励老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9、手段开发教学课件。例如计算机网络专业结合我系现在条件及自身专业特点,采纳多种方法,一方面利用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现场案例教学;一方面开发虚拟实训课程等进行虚拟教学。另外,我系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系部教学网站,创建FTP服务器上机作业提交系统,另外激励老师充分利用精品课网上资源开设网上课堂,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强化实践教学,增加职业实力 (一)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整体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涉及实训基地设施、技能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成果考核评价等诸多环节。 我们根据职业岗位实力素养的要求,来整体科学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其一,根据行业和职业岗位(群)对

10、学生实力素养的要求,细心设计和支配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培育、职业道德的养成在内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突出学生职业创新实力的培育。其二,根据现有的相关专业和规划的专业对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细心设置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真正解决技能训练的内容、方式、手段的问题。如:单片机实训室、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等设备总值200多万元,同时在现有实践条件基础上主动筹措设备,例如,为了满意EDA技术的实践教学,我系与湖北师范学院签订了设备租借合同,利用外校教学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其三,根据实践教学的实际须要,仔细规划和建设专兼结合的、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

11、地 我系按学院规划要求,近三年投入百万元用于添置实训设备。学院还与昆山运圣美、苏州华硕、深圳华为、富士康、黄石东贝等几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以就业为导向,规范管理顶岗实习,稳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我系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仔细落实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主动探究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工作规律,将顶岗实习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分段进行;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也可改为完成专业技能训练成果;将毕业环节的教学由校内转向行业、企业,延长到就业岗位,基本上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毕业环节模式改革得到校企双方以及学生的好评。 (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学生获得双证书 2009年,以“工学结

12、合”为切入点,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及顶岗实习,照此进行人才培育方案的修订,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 在第三学年,我系在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要求全部的毕业生都必需参与高级工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证书。 五、主动探究特色办学思路 (一)建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我系适应试点的发展,确立以应用电子专业为教学试点改革专业。为此我们走遍了黄石的山山水水,对本地区的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将来需求调查,得出了专业剖析报告。依据调查的状况,我们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改革人才培育方案,建立试点专业课程标准 (二)软硬件保障措施 “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高等职业教化离

13、不开软硬件两方面的保障。软件上我们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一道组成优秀的教学团队,硬件上我们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力筹建一批高水准的试验实训室另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试验实训基地。两方面软硬兼施保障学生的能够在虚拟真实条件下充分成长。 (三)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规范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整理毕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评价;校外专家或企业对本专业的评价,依据评价的结论能知道社会的发展的要求,让学生更好的就业。我们也主动为社会、企业服务。 六、创建科学的人才培育工作的管理机制 (一)突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 我系两年来的教学常规工作实行了量化考核制度,依据学院年度工作安排来落实我系的教学工作指

14、标,促进了教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我系实行了教学例会制度,刚好发觉和探讨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组建多元化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为保证教学质量,我系建立了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系部二级督导小组,督导小组坚持“寓导于督,督导结合,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的原则。形成了教学信息反馈、教学督导、专项教学检查与评价等质量监控体系。 我系把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与教学工作的评价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在教学监督检查工作中,把阶段性的检查与教学全过程的监控结合起来;把督导与整改结合起来,做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5、七、良性循环,服务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人才培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学院获得良好的社会生誉,我系坚持服务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出口顺畅,就业前景广袤 我系的毕业生,特殊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势头喜人,我系对2008年计算机应用专业的50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在企业中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率总体上达90%。而且从事的都是专业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岗位。依据调查分析,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稳定性比较好,总体的就业稳定率在80%左右。 (二)热心服务,社会声誉良好 我系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特殊是为本地行业做了大量的技术培训工作。近两年来,我系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16、、黄石港口集团公司培训职工100人次;还为大冶曙光农夫工进行培训工作。 八、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我系在学院全面启动“以评促建”工作以来,内涵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院举办高职教化终归时间短,这也是全院包括我系在内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一些工作环节上仍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的素养需进一步提高,青年老师的职业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双师素养”老师的比例尚需提升,“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还要加强建设。 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工作需大力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增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究。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 3、教学基础设施和实践教

17、学设备须要接着加大投入。 (二)整改措施 1、接着加强师资队伍培育的力度,促使老师素养快速提高 (1)接着引进兼职老师,广开渠道,引进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充溢现有老师队伍以提高其整体水平。 (2)制定激励政策,组织青年老师深化企业生产一线熬炼提高职业实力。限定时间,要求专业老师达到“双师素养”的工程师标准。 (3)强化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老师的培育,使他们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关键作用,使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得到提升。 2、广泛学习,拓展思路,进一步促进工学的深度融合 (1)学习借鉴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模式,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打造学院有特色的“人才培育模式”。 (2)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8、改善顶岗实习条件,使生产性实训的比例逐步加大。 (3)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拓宽学院为行业、企业供应技术开发与技术询问服务的途径,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22-5-17 电子信息工程系自评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系海报大赛 电子信息工程系制度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系移动公司实习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系顶岗实习手册 电子信息工程系工作安排 电子信息工程系工作总结 电子信息工程系查找“四风”问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系辩论大赛活动策划 电子信息工程系暑假专业实习论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