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力研究--领导距离的影响作用-杜艺珊.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1584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力研究--领导距离的影响作用-杜艺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力研究--领导距离的影响作用-杜艺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力研究--领导距离的影响作用-杜艺珊.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ece M anagement78 管理现代化DOI: 10. 3969/ j. issn. 1003- 1154. 2016. 06. 023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力研究 领导距离的影响作用 杜艺珊1 刘 鹏1, 2 席酉民1, 3( 1.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2.浙江工业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3.西交利物浦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摘要研究分析提出了领导距离影响以下属为中心领导力的机制模型,认为下属的特质会对下属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下属的行为选择和领导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距离会对下属

2、对领导者的识别、评价和态度产生影响,并在远近不同距离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影响机制。关键词领导力;下属视角;领导距离;领导力中图分类号 C933. 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1154( 2016) 06- 0078- 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103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712320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中的领导者与下属关系逐渐演变。在组织中,一方面下属开始掌握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和资源。自组织、自我管理概念的涌现,标志着下属逐渐有着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领导者不再能简单的凭借自身地位和权力发挥作用,任何组织都必须建构并维持某种“领导下

3、属”合作机制,以应对广泛的不确定性 1 。在领导研究中,传统的以领导者为中心的研究对领导者的过度关注、对下属在领导互动中作用的忽视,使得无法全面理解领导过程的本质 2 。此外,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二者之间距离远近的基础之上的 3, 4 ,对领导距离作用的分析可以透视特定情境下领导者下属的互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本质。在领导研究领域,研究者开始探索领导距离对下属视角下领导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处在发展初期,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框架支撑,已有的研究结论也呈碎片状,对下属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领导距离对该过程是如何施加影响等问题仍旧没有清晰的解答。基于此,本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分析提出领导

4、距离对以下属为中心领导力影响的机制模型,为领导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一、理论背景(一)下属视角的领导研究下属视角的领导研究将下属作为研究的主角,关注下属在领导过程中作用的发挥。研究包括对下属特质和行为的辨析,以及下属对领导者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下属特质和行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下属有效和无效特质与行为的分析和下属实际特质、行为的表现。研究者认为有效的下属会表现出能很好的管理自己、对组织有承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勇敢、诚实有信誉等特质或行为 5 ,无效的下属会表现出离群 6 、被动和冷淡 7等特质或行为.还有研究者提出了中立的下属表现,包括墨守成规、参与性 8等。近期的研究开始关注下

5、属的社会建构,如对下属如何看待自身的行为和角色进行探究,指出下属的社会建构分为三种:消极的下属、积极的下属和主动的下属,下属角色的形成也会受到组织文化和领导者的影响 9 。下属对领导者影响的研究包括对领导者的评价、对领导类型的识别与态度,以及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等。对领导者的评价和识别更多集中在对变革型/魅力型领导力的研究中,如Schyns和Felfe 10发现,高外向性的下属倾向于感知更多的变革型领导者,并且万方数据Human Resourece M 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201 6年第6期 79 会对变革型领导者有着积极的评价,表明不同特质的下属对领导者的识别和评价是有所不同的。对领

6、导者行为结果影响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对领导者失调或不道德行为的应对上,因为在复杂的组织运作系统中,正是下属才更容易发现领导者决策的错误和荒谬 1 。如Carsten和Uhl- Bien 11发现,当领导者有不道德要求时,下属与领导者合作的信念和对领导者的浪漫化认知会影响下属对领导者不道德行为的服从或是抵抗。 Tourigny等 12则发现领导者的机能失调行为可能会强烈的受到下属机能失调行为的影响。下属视角的研究弥补了传统的以领导者为中心研究对下属作用的忽视,研究者意识到下属在领导过程中也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并从不同的角度验证这种重要性,但这些研究结论比较分散,不能系统化的解释下属是如何作用于领

7、导者的。(二)领导距离的研究领导距离是领导力作用发挥和影响得以实现的基础 3 。 8多年前,就有研究者提出领导者和下属之间远近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动态领导过程和结果 13 ,然而之后很少有研究者针对领导距离进行明确的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已有的领导研究或领导理论大都对领导距离有着潜在的假设,如领导替代理论对领导者有着远距离的假设。此外,也有很多关于领导者作用分析的研究是建立在领导者和下属之间近距离和稳定接触的假设上的。已有少数研究者注意到领导距离对领导力的影响并加以分析,但是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概念表示距离,如“社会距离” 、 “结构距离”和“物理距离”等,表示在某一维度上领导者和下属之间距离的远近。

8、随着环境的变化,领导距离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如社交软件的蓬勃发展,会在另一个空间层面上使领导者与下属处于同一朋友圈子,进而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领导距离会潜在的阻碍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信息传递,进而消极地影响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合作 14 。具体而言,领导距离的不同会对个体结果、组织结果和关系结果产生影响。如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会被社会距离调节,社会距离的不同会导致下属对领导者不同类型信任的建立 15 。此外,领导距离也会对个人和组织绩效产生影响,如Howell和Hall-M erenda 16发现,物理距离会调节交易型领导者和下属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会调节领导下属交换关系和下

9、属个人绩效之间的关系。 Howell等 17认为,物理距离还会调节变革型领导力和业务单元绩效之间的关系。对领导力关系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魅力型领导力上,研究者认为距离是魅力型领导力形成的必要因素,下属和领导者之间魅力化关系的建立随着下属和领导者之间远近的不同而不同 15 。领导距离对领导力影响的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研究过多的集中在实证检验上,而缺乏对深层次的领导距离的作用机制的分析。通过这些研究,只能回答领导距离是会正向或负向影响领导者结果的,但是对领导距离在领导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则缺乏满意的答案。二、概念模型开发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下属对领导者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并且这种影

10、响会受到下属和领导者之间距离远近的调节作用,但已有的研究对这两个问题并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在此,本文提出领导距离对以下属为中心领导力影响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图1 领导距离影响以下属为中心领导力的机制模型(一)下属影响过程不可否认,下属是有能力对领导者行为和组织结果产生影响的。即使在以领导者为中心的研究中,领导者的愿景、目标是通过提高下属满意度、激励下属努力工作而得以实现的。从下属的视角看,下属的特质会影响下属对领导力的识别、评价与态度,进而会对下属的行为和领导结果产生影响。浪漫化领导理论认为,组织中不论是观察者还是参与者,对领导做什么、能做什么和对生活的影响抱有浪漫主义和英雄化看法 2 。不

11、同的下属对领导者浪漫化倾向( RLS)的程度是不同的。研究认为RLS得分和魅力型/变革型领导者识别之间有着正向关系,并且RLS得分高的个体在组织成功或失败时,更易将原因归咎于领导者身上,赞扬或指责领导者的作为 18 。此外,也有研究者发现,高外向型的下属倾向于感知更多的变革型领导者,并会对变革型领导者有着积极的评价 10 ,这有可能是因为自我拥有和变革型万方数据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ece M anagement80 管理现代化领导者相似特质的下属更易识别变革型领导力。下属的自我认知也会影响下属对领导者身份的识别和态度,当下属自我认知清晰度低时,对魅力型领导力识别更易发生,而对荒

12、谬/失德的领导者辨析能力会下降 1 ,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依赖性也会增强。下属心理层面的状态会进一步的影响下属对领导者的行为选择。一旦对领导者产生了识别和评价,会导致下属在和领导者互动中表现出支持、漠视、服从或抵抗等不同类型的行为。对下属来说,会更倾向于听从和自己价值观相匹配的领导者。若是领导者的表现被识别是不能代表下属的价值观,则下属会认为领导者不能保证自己目标的达成,对是否跟随领导者产生动摇。 Ehrhart和Klein 19发现,具有成就型导向的下属更倾向于魅力型领导者,当识别出的领导者无法展现其魅力化时,下属会认为领导者不能保证自己目标的达成而有可能产生抵抗等行为。在面对领导者的不道德要

13、求时,下属对领导者的浪漫化认知的不同也会导致下属不同的行为选择(服从还是挑战) ,对领导者有着强的浪漫化认知的下属会有强烈服从的意向 2 。同样,在面对危机或是情景不确定强时,若对领导者有着魅力化的认知或是对领导者能力评价高时,下属会更倾向表现出顺从,因为他们会期望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安全性。此外,下属的行为也会有助于改善和实现群体和组织的目标 6 。下属对领导者的识别、评价和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领导者的行为产生约束或激励的作用,对组织的绩效等结果产生影响。尤其是当这种态度从个人层面扩展到群体层面时,来自大批下属的支持或是抵制往往会促进领导者行为的发生,或是迫使领导者不得不进行妥协。如对领

14、导者有着浪漫化认知的下属可能会更加努力工作使领导者获得成功,以期实现自己的目标 2 ,而下属的机能失调行为则可能会导致领导者机能失调行为的发生,降低领导者有效性 12 。(二)领导距离作用机制下属对领导力的识别、评价和态度是会受到领导距离远近的影响的。 Shamir 15提出,下属对领导者魅力化的感知在不同的社会距离情境下是不同的,对远距离魅力型领导力的感知比对近距离魅力型领导力的感知更理想化,更易被认为是拥有超凡特质的,而对近距离魅力型领导者的认知甚至会包括一些负面的评价。因为下属很难接触到远距离的领导者,领导者更容易通过印象管理、有远见的修辞和行为等手段维持和控制自身形象。而在近距离的情景

15、下,下属能够看到更真实的领导者,会对领导者特质和能力有着更清晰的认识,不会轻易的盲从于领导者想要塑造的形象。此外,下属对领导者的指责和称赞,与领导者层级的不同有关,而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层级差异会导致下属对社会距离感知的不同 3 。当组织绩效不好时,高层级的领导者比低层级的领导者更易受到来自下属的指责,而当组织获得好绩效时,低层级的领导者比高层级的领导者受到更多的称赞 2 。也就是说,社会距离远的领导者更易因组织事件受到下属的指责,而社会距离近的领导者更易受到称赞。社会分类理论认为,人们会受到文化的熏陶形成领导者认知模式,也就是领导力原型。如在中国王权历史文化和官僚主义的熏陶下,人们会潜在的对领

16、导者有着“青天大老爷”的认知,寄期望于领导的力挽狂澜来改变组织现状。根据社会分类理论,下属会依据图1所示中原型领导者的特质对现实中的领导者进行识别,一旦当他们对一个个体有着少数原型特质或行为的认识时,下属会完成整个图示,将全部的原型归因到目标个体上,将其认定为某一类“领导者” 20 。而在远距离和近距离的情境下,下属对领导者会有着不同的识别过程和识别结果。现实中的识别结果会和下属内在的领导力认知原型之间进行匹配,匹配度的高低进一步会对下属对领导力心理上的认知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在近距离的情境下,下属能够直接观察到领导者,领导者行为和特质的表现会随时随地的和内在的领导力原型进行对比,进而对下属的

17、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在和领导者的直接互动中,下属也能依据对领导者的观察和认知的改变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若是领导者表现符合下属的认知原型和价值观取向,下属会积极地对领导者进行回馈,反之则有可能采取规避或抵抗等行为。此外,下属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关于领导者的信息,对领导者的能力不会盲目的信任,对领导者的要求也不会盲目的服从。而在远距离的情境下,下属很难接触到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印象更多的会受到所属群体中他人的影响。一方面,从社会网络视角看,在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的接近程度会影响个体观点的相似性,因为网络中越接近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互相影响,并分享信息。这个网络可以是正式的网络(工作网络) ,也可以是非正式

18、的网络(友情网络) 。下属在社会网络中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对领导者相似的看法。另一方面,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当下属处于一个团队中时,下属对领导者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团队的影响。领导者的产生和被接受,建立在领导者是否符合团队原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领导者是否能表现或包含团队成员主要的愿望、价值和规范。当下属是团队的一部分,会在团队中和团队成员的观点保持一致,对领导者的识别、评价以及态度会趋向于团队的整体认知 21 。这种下属在社会网络或团队中受到他人影响万方数据Human Resourece M 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201 6年第6期 81 的过程本文称之为社会传染过程。社会传染过程关注

19、的是下属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过程会导致下属对领导者,尤其是远距离的领导者的共同认知和归因 2 ,是一种下属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在远距离的情境下,下属通过社会传染过程形成对远距离领导者的感知,和其内在领导力原型的匹配结果会对下属心理层面产生影响。三、结 语本文提出了领导距离对以下属为中心领导力影响的机制模型,探讨和回答了下属是如何作用于领导力和领导距离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两个问题,解释了下属和领导距离的作用机制,深化了对领导力动态过程的认识。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质性研究对该模型进行深入阐述,也可以通过实证方法对相关命题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韩巍,席酉民.下属改变世界:领导下属互动机制的本土建构

20、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2) . 2 M eindl J R, Ehrlich S B, Dukerich J M . TheRomance of Leadership J . 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 1985, 30( 01) : 78- 102. 3 Antonakis J, Atwater L. Leader Distance: AReview and A Proposed Theory J . The LeadershipQuarterly, 2002, 13( 06) : 673- 704. 4 Napier B J,

21、 Ferris G R. Distance in Organiza-tions J . Human Resource M anagement Review,1993, 3( 04) : 321- 357. 5 Crossman B, Crossman J. Conceptualisingfollowership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Leadership, 2011, 7( 04) : 481- 497. 6 Zaleznik A. The Dynamics of Subordinacy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65,

22、43( 03) : 119- 131. 7 Steger J A, M anners Jr G E, Zimmerer T W .Following the Leader: How to Link M anagementStyle to Subordinate Personalities J . M anagementReview, 1982, 71( 10) : 22. 8 Collinson D. Rethinking Followership: A Post-structuralist Analysis of Follower Identities J . TheLeadership Q

23、uarterly, 2006, 17( 02) : 179- 189. 9 Carsten M K, Uhl- Bien M , W est B J, et al.Exploring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Followership: AQualitative Study J .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10, 21( 03) : 543- 562. 10 Schyns B, Felfe J. The Personality of Followersand Its Effect on the Perception of Leadership

24、 anOverview, a Study, and a Research Agenda J .Small Group Research, 2006, 37( 05) : 522- 539. 11 Carsten M K, Uhl- Bien M . Ethical Follower-ship: An Examination of Followership Beliefs andCrimes of Obedience J . Journal of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12, 20( 01) : 49- 61. 12 Tourigny L,

25、Dougan W L, W ashbush J, et al.Explaining Executive Integrity: Governance,Charisma, Personality and Agency J . M anagementDecision, 2003, 41( 10) : 1035- 1049. 13 Bogardus E S. Leadership and Social Distance J .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1927, 12( 01) :173- 178. 14 Yagil D. Charismatic Leadersh

26、ip andOrganizational Hierarchy: Attribution of Charismato Close and Distant Leaders J . The LeadershipQuarterly, 1998, 9( 02) : 161- 176. 15 Shamir B. Social Distance and Charisma: TheOretical Notes and an Exploratory Study J . TheLeadership Quarterly, 1995, 6( 01) : 19- 47. 16 Howell J M , Hall- M

27、erenda K E. The Ties thatBind: The Impact of Leader- member Exchange,Transformational and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andDistance on Predicting Follower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9, 84( 05) : 680. 17 Howell J M , Neufeld D J, Avolio B J. Examiningthe Relationship of Leadership a

28、nd Physical Distancewith Business Unit Performance J . The LeadershipQuarterly, 2005, 16( 02) : 273- 285. 18 M eindl J R. The Romance of Leadership as aFollower- centric Theor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Approach J .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995, 6( 03) : 329- 341. 19 Ehrhart M G, Klein K J. Predict

29、ing FollowersPreferences for 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Influence of Follower Values and Personality J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1, 12( 02) : 153- 179. 20 Lord R G, Foti R J, De Vader C L. A Test ofLeadership Categorization Theory: InternalStructu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LeadershipPerceptions J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Performance, 1984, 34( 03) : 343- 378. 21 Ashforth B E, M ael F. Social Identity Theoryand the Organization J . Academy of M anagementReview, 1989, 14( 01) : 20- 39.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