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史唐代文学绪论课件.pptx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1541832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33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文学史唐代文学绪论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唐代文学史唐代文学绪论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文学史唐代文学绪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文学史唐代文学绪论课件.pptx(7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唐代文学绪论2第一节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盛况及原因唐代文学繁荣盛况及原因v一、唐诗繁荣的表现一、唐诗繁荣的表现v1. 1.诸体皆备诸体皆备v2. 2.作家众多,名家辈出,作品数量多作家众多,名家辈出,作品数量多v数量众多数量众多v清代编纂的清代编纂的全唐诗全唐诗收录共收录共22002200余家,录余家,录诗共四万八千余首诗共四万八千余首。v比从先秦比从先秦诗经诗经到南北朝诗的总和多出两到南北朝诗的总和多出两三倍。三倍。v作家如云,名家辈出作家如云,名家辈出v3.3.繁荣局面贯穿了唐朝的各个历史时期繁荣局面贯穿了唐朝的各个历史时期3二、唐诗繁荣的原因二、唐诗繁荣的原因v1

2、1、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v(1 1)为文人提供闲暇)为文人提供闲暇v以便进行娱乐或文学创作;以便进行娱乐或文学创作;v(2 2)提供文人游历天下的可能)提供文人游历天下的可能v促进山水诗、描写都市生活和交游生活的促进山水诗、描写都市生活和交游生活的诗的发展;诗的发展;v(3 3)激起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起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昂扬精神面貌。培养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昂扬精神面貌。v影响到诗歌创作(如浪漫、豪迈的风格)。影响到诗歌创作(如浪漫、豪迈的风格)。42、唐代政治开明、唐代政治开明v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

3、v庶族寒士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庶族寒士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v学术、宗教上的兼收并蓄的政策,促进了学术、宗教上的兼收并蓄的政策,促进了文化、学术的繁荣。文化、学术的繁荣。 v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53、科举制度(诗赋取士)与君主提倡、科举制度(诗赋取士)与君主提倡v(1 1)科举制度促使文学的繁荣)科举制度促使文学的繁荣v “以诗赋取士以诗赋取士”影

4、响了整个社会影响了整个社会v有力地刺激了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有力地刺激了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文文化得到普及,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文学的风尚。学的风尚。v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 v“行卷行卷”、“纳卷纳卷”、“温卷温卷”对文对文学创作有影响学创作有影响 6v科举制度造成了漫游之风科举制度造成了漫游之风v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和文学技巧的提高v提供创作素材提供创作素材v如:送人应试、贺人及第、慰人下第的如:送人应试、贺人及第、慰人下第的诗极多。诗极多。v(2 2)君

5、主提倡)君主提倡v唐代帝王酷爱文学唐代帝王酷爱文学 ,直接参与诗歌创作,直接参与诗歌创作与评论,对诗歌发展有一定刺激作用。与评论,对诗歌发展有一定刺激作用。 74、南北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与、南北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与各种艺术的交互影响各种艺术的交互影响v(1 1)南北融合、东西一统的)南北融合、东西一统的“大家族大家族”文化文化v(2 2)各种艺术门类的相互影响)各种艺术门类的相互影响v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浓厚的文化艺促进了各种艺术

6、门类的发展。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v5、文学自身的发展、文学自身的发展8第二节第二节 唐诗的发展进程唐诗的发展进程v一、四分法的来历一、四分法的来历v1 1、南宋:严羽、南宋:严羽v诗有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诗有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唐体。v2 2、元:杨士弘、元:杨士弘v杨士弘据严羽说,在唐诗选本杨士弘据严羽说,在唐诗选本唐音唐音中分中分唐诗为始音、正音和遗响;并分唐诗为始音、正音和遗响;并分“唐初、盛唐初、盛唐诗唐诗”、“中唐诗中唐诗”、晚唐诗、晚唐诗“。9v3 3、明:高明:高棅棅唐诗品汇唐诗

7、品汇总序总序v将时代先后、艺术风格、诗体三者结合加以排将时代先后、艺术风格、诗体三者结合加以排列,列,标志标志“四分法四分法”的正式形成的正式形成:v“今试以数十百篇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今试以数十百篇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须要识得何者为初唐,何者为盛唐,何者为中须要识得何者为初唐,何者为盛唐,何者为中唐、为晚唐。唐、为晚唐。”v4 4、四分法的意义:、四分法的意义:v大略反映出唐诗从端正方向,到繁荣、发展、大略反映出唐诗从端正方向,到繁荣、发展、消歇的过程,反映各阶段唐诗发展的不同风貌,消歇的过程,反映各阶段唐诗发展的不同风貌,且与整个唐代社会变化相随。且与整个唐代社会变化相随。10

8、v5 5、四分法的时间断限、四分法的时间断限v初唐初唐 v唐初(唐初(618618) 玄宗先天元年(玄宗先天元年(712712,近百年,近百年 ) v盛唐盛唐 v开元元年(开元元年(713713)代宗永泰元年代宗永泰元年 (765765,约,约5050年)年) v中唐中唐 v代宗大历元年(代宗大历元年(766 766 )敬宗宝历二年(敬宗宝历二年(826826,约,约6060年)年) v晚唐晚唐 v文宗大和元年(文宗大和元年(827827) 唐末(唐末(907907,约,约8080年年 ) 11二、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二、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家、创作特色家、创作特色v1. 1.

9、初唐初唐v创作特色:创作特色:南北诗风合流,律诗基本成型。理论上南北诗风合流,律诗基本成型。理论上 亦出亦出现了重风骨之声音。现了重风骨之声音。v代表作家:代表作家:v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 ,四杰,陈子昂,四杰,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刘希夷,张若虚122.2.盛唐盛唐v创作特色:创作特色:v声律风骨兼备。声律风骨兼备。v代表作家:代表作家:v边塞诗派:边塞诗派:以以高适、岑参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王翰、王之涣、崔颢等人共同形成的。李颀、王翰、王之涣、崔颢等人共同形成的。v田园山水诗派:孟浩然、王维田园山水诗派: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储光

10、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为代表。建、祖咏、裴迪等为代表。v李杜:李杜: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而伟大的浪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这座高峰的顶点。则是这座高峰的顶点。133.3.中唐中唐v创作特色:创作特色:v风骨顿衰,崇尚疏旷淡然之美。风骨顿衰,崇尚疏旷淡然之美。v代表作家:代表作家:v大历诗人大历诗人 (元结、顾况(元结、顾况 ,大历十才子,刘长,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李益卿、韦应物,李益 )v元和诗人(韩孟诗派及元白诗派,其代表人元和诗人(韩孟诗派及元白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白居易物是韩愈和白居

11、易 。还有自树一帜柳宗元和。还有自树一帜柳宗元和刘禹锡刘禹锡 ) 144.4.晚唐晚唐v创作特色:创作特色:v自我中心的感慨,有着深沉的感伤情调,形自我中心的感慨,有着深沉的感伤情调,形式精美,渐趋柔靡。式精美,渐趋柔靡。v代表作家:代表作家:v这时期的杰出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这时期的杰出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15【思考题思考题】v1.唐诗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唐诗繁荣的表现有哪些?v2.唐诗繁荣的原因。唐诗繁荣的原因。v3.安史之乱之后十年的诗歌是否属于盛唐诗安史之乱之后十年的诗歌是否属于盛唐诗歌?歌? v4.盛唐诗歌的时代精神。盛唐诗歌的时代精神。16第二章第二章初唐诗歌初唐诗

12、歌17第一节第一节 贞观诗坛与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初唐四杰”v一、贞观诗风与上官体一、贞观诗风与上官体v1. 1.贞观诗风贞观诗风v特征:特征:南、北朝文学由对立开始走向融合。南、北朝文学由对立开始走向融合。v创作成员:创作成员:v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如李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如李世民、虞世南、杨师道等。贞观诗风呈现宫世民、虞世南、杨师道等。贞观诗风呈现宫廷化倾向廷化倾向18v有融合南北文风的主张:有融合南北文风的主张:v魏征魏征隋书隋书 文学传序文学传序对南、北文学不同艺对南、北文学不同艺术特色有清醒认识,提出术特色有清醒认识,提出 “各去所短,合其各去所短,合其两

13、长两长”的文学主张。的文学主张。v v创作上的新变创作上的新变v由追求刚健质朴到追求声律藻章:由追求刚健质朴到追求声律藻章:v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但不久即以酬唱、咏物为主,诗风趋向南朝。但不久即以酬唱、咏物为主,诗风趋向南朝。19v2.2.上官体上官体v在贞观诗坛的后期,介于贞观、龙朔之间,在贞观诗坛的后期,介于贞观、龙朔之间,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上官体”。v上官仪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上官仪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咏

14、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v但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体物图貌的细但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腻精巧。v风格风格“绮错婉媚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求诗的声辞之美。v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艳雕琢; 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平的典型范式。20二、初唐四杰的创作特征及其诗歌主张二、初唐四杰的创作特征及其诗歌主张v(一)四杰生平及创作(一)四杰生平及创作 v王王 勃(勃(650-676) 27岁;岁; v杨杨 炯(炯

15、(650-694) 45岁;岁;v卢照邻(卢照邻(634?-689 ) 56岁;岁;v骆宾王(骆宾王(623-684?)?) 62岁。岁。 21四四 杰杰 擅长诗体擅长诗体 代表作代表作v 王王 勃勃 五五 律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杜少府之任蜀川v 滕王阁序滕王阁序v 杨杨 炯炯 五五 律律 从军行从军行v 卢照邻卢照邻 七言歌行七言歌行 长安古意长安古意v 骆宾王骆宾王 七言歌行七言歌行 在狱咏蝉在狱咏蝉22(二)(二) 四杰的成就:四杰的成就:v1 1、诗境上:、诗境上:v歌行在卢骆手里歌行在卢骆手里“从宫廷走到市井从宫廷走到市井”(卢(卢照邻照邻长安古意长安古意););v五律在王杨手里五

16、律在王杨手里“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杨炯(杨炯从军行从军行)。)。v2 2、重视声律;、重视声律;v3 3、讲求骨气:、讲求骨气:v如如从军行从军行慷慨豪迈;慷慨豪迈;送杜少府之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蜀川一洗悲酸之态,爽朗超脱;一洗悲酸之态,爽朗超脱;在狱在狱咏蝉咏蝉有寄托。有寄托。23杜甫杜甫戏为六绝句戏为六绝句v王杨卢骆当时体,王杨卢骆当时体,v轻薄为文哂未休。轻薄为文哂未休。v尔曹身与名俱灭,尔曹身与名俱灭,v不废江河万古流。不废江河万古流。24四杰作品选读四杰作品选读25在狱咏蝉在狱咏蝉 (作品选(作品选P15)骆宾王骆宾王v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17、。v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v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v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6分析要点分析要点v一、咏蝉与抒怀的结合一、咏蝉与抒怀的结合v二、物我关系的处理二、物我关系的处理27从军行从军行(作品选(作品选P17)杨杨 炯炯 v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v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v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v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8v1.“烽火照西京烽火照西京”中的中的“西京西京”指指 ,那么,那么“东京东京”(东都

18、)指(东都)指 v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的翻译。的翻译。 3.本诗表达了什么主旨?本诗表达了什么主旨?长安长安河南洛阳河南洛阳v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 显得黯然失色。显得黯然失色。v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表达了诗人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边卫国的壮志豪情。29思考练习思考练习v1、课后阅读王勃、课后阅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体会体会诗中乐观豪迈的送别情调,分析诗中乐观豪迈的送别情调,分析“

19、海内存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己,天涯若比邻”一联,思考:如何处理惜一联,思考:如何处理惜别之情和豪迈情怀?别之情和豪迈情怀?v2、记诵王勃、记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杨炯 从军行从军行、骆宾王、骆宾王在狱咏蝉在狱咏蝉30第二节第二节 陈子昂陈子昂v一、陈子昂的诗论一、陈子昂的诗论v“初唐四杰初唐四杰”与陈子昂都自觉革新齐梁诗风,陈更与陈子昂都自觉革新齐梁诗风,陈更彻底。他在彻底。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P191史)史)明确提出明确提出“风骨风骨”、“兴寄兴寄”的口号:的口号:v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

20、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咏孤桐篇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311 1、强烈抨击齐梁以降的形式主义文风、强烈抨击齐梁以降的形式主义文风v所谓所谓“彩

21、丽竞繁彩丽竞繁”、“逶迤颓靡逶迤颓靡”,即片面,即片面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大量的故实,而毫无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大量的故实,而毫无社会内容,更缺乏理想的光辉社会内容,更缺乏理想的光辉32v2 2、提出革新主张、提出革新主张v讲求讲求“汉魏风骨汉魏风骨”、“风雅风雅”“”“兴寄兴寄”。v所谓所谓“兴寄兴寄”的实质是要求发扬批判现实的的实质是要求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v所谓所谓“风骨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情感,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的思想情感,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v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

22、兴,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建安,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而是要追踪建安,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而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生意气,而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这正是其后所出现的地划清了界限。这正是其后所出现的“盛唐盛唐气象气象”。33v2、提出革新主张、提出革新主张v提出提出“骨气端翔(内容要求),音情顿挫骨气端翔(内容要求),音情顿挫(表述要求),光英朗练(辞采要求)(表述要求),光英朗练(辞采要求)”的的审美理想。审美理想。v除内容有除内容有“骨气骨气”外,还要求有优美的形式外,还要求有优美的形式去表现,要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去表现

23、,要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即文辞优美精练,有生气,的美结合起来,即文辞优美精练,有生气,有灵动感;声韵悠扬,铿锵有力。有灵动感;声韵悠扬,铿锵有力。34二、陈子昂的创作二、陈子昂的创作v陈子昂集陈子昂集收诗收诗110首。代表作为首。代表作为感遇感遇38首、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组诗和组诗和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v三、陈子昂的地位三、陈子昂的地位v唐诗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唐诗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v元好问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论诗绝句三十首:v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v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论功若

24、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35v他是唐诗改革的先驱者,被誉为他是唐诗改革的先驱者,被誉为“唐诗之祖唐诗之祖”。v韩愈称赞他: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v1 、摆脱六朝形式主义诗风的束缚,开启盛唐、摆脱六朝形式主义诗风的束缚,开启盛唐“刚刚健清新健清新”的新气象。的新气象。v2、继承并发扬、继承并发扬诗经诗经、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将诗歌导向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健康将诗歌导向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健康之途。之途。v3、促进唐代古、律二体的区分。、促进唐代古、律二体的区分

25、。v清吴乔清吴乔围炉诗话围炉诗话卷三:卷三:“陈子昂始法阮公为古陈子昂始法阮公为古体诗,唐因有古、律二体,始变齐梁之格矣。体诗,唐因有古、律二体,始变齐梁之格矣。”36陈子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作品选(作品选P28)v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v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37写作背景写作背景v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

26、年(696),契丹李尽忠),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 38译文译文v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要等到什么时候?v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39

27、对前人的继承对前人的继承楚辞楚辞远游远游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40主题主题v抒发不被重用,才能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抒发不被重用,才能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41艺术特色v风格:苍凉悲壮,气势雄浑。风格:苍凉悲壮,气势雄浑。v诗人抓住感情的爆发点,直抒胸臆,无景诗人抓住感情的爆发点,直抒胸臆,无景物描写,却有四顾苍茫之感物描写,却有四顾苍茫之感v衬托手法:衬托手法:v以天地、历史衬自己,以燕昭王衬武攸宜。以天地、历史衬自己,以燕昭王衬武攸宜。v含蓄蕴藉,内容丰富。含蓄蕴藉,内容丰富。v融现实、历史、自然

28、、心情于一炉,耐人寻融现实、历史、自然、心情于一炉,耐人寻味。味。v句式参差,铿锵顿挫。句式参差,铿锵顿挫。42第三节第三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张若虚与唐诗兴象v 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初唐诗歌在题材范围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初唐诗歌在题材范围的扩大、体物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善的扩大、体物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善和风骨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已为唐诗艺术的和风骨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已为唐诗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繁荣奠定了基础。v同时,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张若虚和刘同时,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张若虚和刘希夷的诗歌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希夷的诗歌提供了成功的经验。43v刘、张的诗较多摄取了南朝乐府诗的营养,

29、刘、张的诗较多摄取了南朝乐府诗的营养,风格明丽优美,与主要取径于汉魏古诗的陈风格明丽优美,与主要取径于汉魏古诗的陈子昂有很大不同。子昂有很大不同。v在唐诗由初入盛的最后阶段,陈子昂以风骨在唐诗由初入盛的最后阶段,陈子昂以风骨胜,而刘希夷、张若虚又益之以情韵。胜,而刘希夷、张若虚又益之以情韵。v他们的出现,意味着诗坛对建安以来直至南他们的出现,意味着诗坛对建安以来直至南北朝时期艺术经验的全面扬弃和发展,唐诗北朝时期艺术经验的全面扬弃和发展,唐诗的高潮正是这一过程水到渠成的结果。的高潮正是这一过程水到渠成的结果。 44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作品选(作品选P18P18) 张若虚张若虚 45 v 春江

30、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v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v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v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v v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v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v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v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v v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

31、上不胜愁。v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v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v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v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v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v v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v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v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v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乘月

32、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46【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张若虚张若虚( (约约660-660-约约720) 720) 扬州人,与贺知章、扬州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吴中四士”,名动京师,名动京师,曾任兖州兵曹。存诗仅二首,以曾任兖州兵曹。存诗仅二首,以春江花月春江花月夜夜著称。著称。47【解题解题 】v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属为乐府诗,属清商曲清商曲辞辞吴声歌吴声歌,据杜佑,据杜佑通典通典记载,武则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乐府诗集府诗集卷卷47,录有,录有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数首。数首。v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33、在诗歌史上,影响极为深远。在诗歌史上,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宫体诗的自赎),一千多年来使无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孤篇横绝,竟成大家。48余冠英译诗余冠英译诗v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

34、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沙消失在霜里。49v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50v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

35、月楼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

36、春,就像是流送落花。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51春江花月夜隋炀帝v暮江平不动,暮江平不动,v春花满正开。春花满正开。v流波将月去,流波将月去,v潮水带星来。潮水带星来。52一、层次内容一、层次内容v此诗应分三部分:此诗应分三部分:v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写景。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写景。 v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依题目摹写春

37、、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妙境界。v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说理。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说理。 v由月之由月之“照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v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抒情。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抒情。v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53一、层次内容一、层次内容v第三部分

38、又分为三层:第三部分又分为三层:v第一层:从第一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白云一片去悠悠”到到“何处相何处相思明月楼思明月楼”,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子的两地思念之情。v第二层:从第二层: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楼上月徘徊”到到“鱼龙潜鱼龙潜跃水成文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为一层,写思妇怀人;v从从“昨夜闲潭梦落花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子想家。54二、感情特点二、感情特点v1、如梦如幻的抒情、如梦如幻的抒情v我们从诗中可以读到了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我们从诗中可以读到了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

39、丽。以及青春的美丽。 v诗歌从月升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诗歌从月升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v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此忽彼,亦虚亦实。55二、感情特点二、感情特点v2、 “ “哀而不伤哀而不伤”,情调感伤但不颓废,情调感伤但不颓废v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

40、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发显得浓郁。v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相当开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相当开阔。阔。56三、月亮在全诗的中心作用三、月亮在全诗的中心作用 v1、景的中心,情、理的基础、景的中心,情、理的基础v(1 1)在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景色中,以月)在春、江、花、月、夜这五种景色中,以月为景物描写的主体。为景物描

41、写的主体。v(2 2)在写景、抒情、哲理的关系上,月起了关键)在写景、抒情、哲理的关系上,月起了关键的作用。的作用。v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托v2、整首诗的结构是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整首诗的结构是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v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轮)、月亮西移(斜月沉沉藏海雾)、月落中孤月轮)、月亮西移(斜月沉沉藏海雾)、月落西山(落月摇情满江树。)西山(落月摇情满江树。)57四、诗情、画意、哲理的融合四、诗

42、情、画意、哲理的融合v1、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铺展,为抒情说理提供背景;抒情说理提供背景;v2、然后由、然后由“江月江月”联想到联想到“人生人生”,写景转入抒情,写景转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v3、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表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v4、最后仍以写景结束,景中含情。、最后仍以写景结束,景中含情。v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塑造出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塑造出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

43、的意境空灵邈远、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 58五、语言、章法、修辞方面的技巧五、语言、章法、修辞方面的技巧v1、语言自然、清新、鲜丽、华美而又流畅、语言自然、清新、鲜丽、华美而又流畅v将人放在宇宙中以重新体察人作为生命体所具有的将人放在宇宙中以重新体察人作为生命体所具有的情感、价值和意义。情感、价值和意义。v崭新的生命意识和华美清新的意象浑然融合,兴象崭新的生命意识和华美清新的意象浑然融合,兴象浑融,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歌风貌在此已经初露浑融,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歌风貌在此已经初露端倪。端倪。59v2、结构精妙严谨而又自然天成、结构精妙严谨而又自然天成v3、诗的韵律节奏饶有特色。、诗的韵律节奏饶有特

44、色。v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v韵律圆美流转而又富于变化,音乐节奏感强韵律圆美流转而又富于变化,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烈而优美。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60v这一时期,唐诗的浪漫气质日趋强化。它以另一种风格,呈现于刘希夷、张若虚等人赞美青春、表现对生命永恒之渴望的诗篇中。 刘希夷略晚于四杰中的卢、骆,而比陈子昂稍前。他的诗歌,颇多赏春、惜春之作,而以后者尤佳,如春女行、春日行歌、代闺人春日、晚春等。这些诗的基调,已不再是对贵族社会荣华难久的揶揄和嘲讽,而是对自身青春常驻的依恋和向往。他的代表作是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

45、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常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一方面是韶华易逝,青春不永,另一方面是万物生生不息,衰而又新。所以在伤感之中,又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永恒生命力的向往。诗中的情思,也并不限于女子的自叹自怜,而包含了更广泛的人生哲理。诗人用明快轻捷的七言歌行体来处理人世沧桑之感,笔调流丽,遂使全诗避免了沉重颓丧之感,而呈现为美丽动人的青春惆怅。 61v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展,如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展

46、,如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充分准备。62【思考题思考题】v1.名词解释:上官体。初唐四杰。名词解释:上官体。初唐四杰。v2.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v3.陈子昂的诗歌主张及其意义。陈子昂的诗歌主张及其意义。v(元代的方回在元代的方回在瀛奎律髓瀛奎律髓中云:中云:“陈拾遗,陈拾遗,唐之诗祖也。唐之诗祖也。”何以这么说?何以这

47、么说? )春江花月夜(作品选P18) 张若虚 v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v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v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v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v v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v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v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v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v v

48、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v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v v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v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v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v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v v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v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v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斜月沉沉藏海雾,碣

49、石潇湘无限路。v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 扬州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名动京师,曾任兖州兵曹。存诗仅二首,以春江花月夜著称。【解题解题 】v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7,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v春江花月夜在诗歌史上,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春江花月夜隋炀帝v暮江平不动,暮江平不

50、动,v春花满正开。春花满正开。v流波将月去,流波将月去,v潮水带星来。潮水带星来。一、层次内容一、层次内容v此诗应分三部分:此诗应分三部分:v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写景。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写景。 v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妙境界。v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说理。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说理。 v由月之由月之“照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