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基于中国欠发达区域情景视角-梁中.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1417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基于中国欠发达区域情景视角-梁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基于中国欠发达区域情景视角-梁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基于中国欠发达区域情景视角-梁中.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5卷第1期2017年1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V0135 No1Jan2017文章编号:10032053(2017)01005409“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基于中国欠发达区域情景视角梁 中12(1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41)摘要:“产业碳锁定”作为一种特殊的“锁定”现象,具有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情景特征。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高碳化发展趋势与低碳化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决策层面的“解锁”需求愈加紧迫。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锁定”这种泛化的议

2、题下,难以有效解释特殊区域的差异性锁定问题。因此,有必要把技术层面的碳锁定理论延伸至区域和产业层面进行情景化研究。在对“产业碳锁定”的理论内涵界定基础上,分析其演化成因、发展过程及锁定结构,明确欠发达地区产业碳解锁的可能性及动力基础。进而按照阶段性解锁的设定目标,从价值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层面构建系统的解锁政策框架,以此来探索具有区域识别度的解锁路径。关键词:产业碳锁定;碳解锁;欠发达地区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受经济基础、资源环境和产业结构等约束条件的影响,目前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着深刻冲突,并逐渐形成了产业发展的高碳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使其难

3、以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赶超态势的瓶颈约束,而且会导致陷入一种“产业碳锁定”困境。在锁定状态下,高碳产业将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导致未来解锁的成本持续高企。值得警醒的是,“产业碳锁定”问题不仅将对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能源安全和产业转型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研究探明“产业碳锁定”的形成机制,并找到符合其区域情景的解锁路径,进而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决策层在“十三五”期间的战略考虑焦点之一,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殊值探讨。1 文献回顾11 “碳锁定”的概念演化及解锁路径研究进展从理论渊

4、源上看,“碳锁定”是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理论在环境技术经济演化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和拓展。从文献上看,明确提出“碳锁定”概念的是西班牙学者Unruh,其在能源政策上先后发表了题为理解碳锁定11、解除碳锁定旧一以及碳锁定的全球化。3。3篇重要论文,系统阐释了碳锁定成因、解锁策略以及碳锁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复制”趋势o Yunfeng,Laike。41和Rasmus Karlsson。5 o在对中国碳锁定问题的研究中,将其成因归于中国火电产业的扩张效应和特有的集权体制影响。Murphy。6。认为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整建立“技术一制度综合体”,所以技术跳跃的优势将有助于这些国家摆脱“碳锁定”困境,该结论为

5、欠发达地区的解锁策略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价值的参考。国内学者对“碳锁定”问题亦有充分关注,除部分学者在能源政策和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中有所提及外,谢来晖、陈文婕等8|、李宏伟9I、徐盈之等101等都对中国的碳锁定问题给予了针对性的分析,为该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空问做了有效扩展。12与“产业碳锁定”及解锁紧密相关的研究除上述直接以“碳锁定”和“碳解锁”为主题的研究外,与之最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或产业收稿日期:20160209;修回日期:2016一051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CJL033);安徽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3SQRW097ZD)作者简介:梁中(1979一

6、),男,安徽灵璧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战略与管理。Email:liangzhon979163com。万方数据第1期 梁中:“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的低碳化发展方面:一是碳排放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成果是“脱钩”和“弹性脱钩”理论;二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技术路径研究,重点包括碳税制度“;碳交易机制4儿1 5。;低碳产业和技术创新路径。1 8|。也有部分学者从中国的特定区域情景出发,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障碍和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探索。1”。以上研究尽管着眼点在于碳排放或低碳化发展问题,但均内在包含着降低或消除“碳锁定”效应的目标导

7、向,因此相关成果对于该主题的研究都构成了有力支撑。通过文献研究发现:(1)“碳锁定”问题已受到学界重视,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基技术的锁定问题层面,对产业层面的锁定机理及相应的解锁路径问题还缺乏足够关注;(2)以Unruh代表的相关“碳锁定”概念研究,忽略了产业锁定环节对整体锁定性质的深刻影响,而是笼统地把“产业碳锁定”视同为“碳锁定”的一部分,缺乏对技术锁定、制度锁定和产业锁定在不同区域空间下而存在演化规律差异的细密考究,从而导致这种泛化的“碳锁定”概念难以有效解释区域间“碳锁定”程度差异问题。(3)低碳化发展路径方面的研究,开始注意到区域情境的影响因素,但研究的针对性性和系统性尚不够,对不

8、同区域的“碳锁定”情景缺乏有效辨识,尤其对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碳锁定”问题关注不够。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将在现有侧重国家层面和碳基技术层面的“锁定”理论基础上,延伸至区域和产业层面,着力探索具有区域识别度的“解锁”政策路径。2“产业碳锁定”的概念及成因21“产业碳锁定”的概念尽管学界对“碳锁定”及其相关概念如“技术锁定”、“制度锁定”、“社会锁定”等多有阐述,但内涵之间交叉严重,边界没能实现有效分离,尤其是对“产业碳锁定”尚无明确界定。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提法,从规定性定义的逻辑来看,可以把“产业碳锁定”的“邻近属”概念明确为碳锁定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独特效应,而“种差”则为“碳锁定”在区域产业层面

9、的特殊属性。Unruh认为“碳锁定”的概念核心在于技术、制度、关联产业和消费者等要素的相互演化,技术一制度综合体(TIC)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不可逆的自我强化趋势。“产业碳锁定”同样具有这种演化属性和锁定效应,但与“碳锁定”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系统被碳基能源系统整体锁定的现象,重点解释的是“新能源技术到底为什么难以有效扩散”的问题;而前者则主要解释在特定区域,即欠发达地区在自身产业发展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区域性产业发展路径锁定现象,即“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为什么难以低碳化”的问题。如果说技术锁定是“碳锁定”的形成主因,制度锁定是“碳锁定”效应的

10、内在强化,那么产业锁定则是“碳锁定”机制在特定区域层面的表现形式和特殊属性。因此,“产业碳锁定”可以界定为一种具有欠发达区域情境特征的特殊锁定机制,在该机制下,区域经济发展将形成对高碳产业的路径依赖,并造成寻求替代产业和政策的系统性失灵问题。22“产业碳锁定”的成因分析为什么说“产业碳锁定”具有典型的欠发达区域情境特征?如果仅就“产业碳锁定”的表现程度而言,从全球层面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碳锁定”现象较之于发达国家更为普遍;从中国区域层面看,则中西部具有一定工业化程度的欠发达地区较之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碳锁定”问题更为严重。这反映出“产业碳锁定”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域选择性,但这种区域间锁定程度

11、上的差异到底为什么会存在呢?而且,既然是工业化先行国家和地区最先出现了“碳锁定”现象,那么为什么“产业碳锁定”问题没有紧跟其后,相反却在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呢?要解释上述看似吊诡的现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剖析“产业碳锁定”的内在成因。根据Unruh的研究,“碳锁定”问题之所以源发于工业化发达国家,是因为先行的技术体系从建立伊始就是与化石能源系统紧密关联的,在新的环境下,这套原本先进的体制却由于TIC的形成而难以转型,从而陷入“碳锁定”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地区在高碳时代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术反而变成了“先发劣势”,是具有高碳化特质的先导性技术与共生的体制之问相互

12、演化而形成的路径依赖。所以,发达地区的“碳锁定”概念更多的是指向“技术锁定”和“制度锁定”这两个层面。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种碳基技术上的锁定劣势并没有深度蔓延到产业层面,原因在于从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以来,全球已经基万方数据科学学研究 第35卷本形成产业链高端环节向发达国家聚集,而环境和能源损耗型的底端环节向落后地区聚集的新格局。亦即,发达地区在出现技术层面的“碳锁定”之后,在产业被整体“碳锁定”之前就开始逐渐转移出去,即出现了产业“碳输出”现象。而且,在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产业链式转移趋势下“,这种产业层面的“碳输出”并没有附带着相应的核心碳基技术的输出,更多的只是进行高碳制造环节的转

13、移,而非研发、测试等技术创新环节。与此进程相对应的是,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滞后,在碳基技术还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就开始接受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碳产业环节转移,即是在“后发劣势”的状态下通过“产业外部引入”而非“碳基技术锁定”的方式,逐步进入产业高碳化的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随着区域高碳产业规模效应的扩大及相应政策体制的固化,才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高碳路径依赖,并渐趋陷入锁定状态。从上述逻辑出发,可以把“产业碳锁定”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区域产业碳锁定动力的凝聚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区,要素和投资驱动性强,市场和政策环境对产业的高

14、碳化效应排斥性尚不显著,产业投入产出的边际效应高,并且具备承接高碳产业转移的基本能力。这些因素的叠加,形成该区域一种特殊的比较优势,在边际产业扩张的效应下,其将对发达地区的高碳产业产生“拉力”。另一方面,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性增强、产品内分工程度的快速提高以及整体碳排放成本的加大,高碳产业或产业链条中的高碳环节逐渐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需求、环境政策压力以及社区群体事件(如“邻避运动”)的共同作用下,对区域内非低碳产业生发出向外转移的“推力”。第二阶段是产业高碳化发展路径依赖状态的形成过程。在以要素和投资驱动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下,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

15、受到抑制,技术产业化的市场空间持续压缩。相反,高碳产业由于对区域经济带动的边际效应强,在双向牵导机制下将逐渐集聚,并进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由此,欠发达地区的高碳产业集聚和规模递增效应开始凸现,并在主导产业的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机制下不断扩大;同时相应的产业政策和管控机制亦会受此影响而出现“利碳化”偏好,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主导效应,最终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碳路径依赖状态。第三阶段是区域产业深度碳锁定过程。随着区域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产业分工格局的逐渐固化,欠发达地区对产业高碳化发展模式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产业体系也更加完备。在此过程中,产业发展与技术之间分离的状况开始发生改变,即

16、长期占优势的高碳产业会因自身的规模化、可持续发展而产生巨大技术需求,促使相关核心碳基技术得以大量引进或投入研发,产业与技术之间融合程度逐步提高,并形成足以支撑高碳产业深度发展的碳基技术体系。至此,欠发达地区开始步入“产业高碳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相交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出现可替代的低碳化产业路径或低碳化技术,也会因为巨大的系统惯性而难以替代。更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将无法重走发达地区传统“碳输出”的解锁路径,其高碳产业再无可转移之地,从而陷入区域产业的深度碳锁定状态。上述三个阶段在逻辑上具有清晰的递进关系,同时在“动力凝聚一路径依赖一锁定形成”这一演进过程中隐含着因果链之间的正反馈机制

17、,并最终形成一个类似诺斯路径依赖式的恶性循环演化系统。当然,在实际演化中也还存在着干扰因素,如减排强度的变化、低碳利益群体的扩大等都可能会使上述进程更加复杂,甚至会产生破坏式的冲击,这也正是探讨产业碳解锁的现实基础所在。3欠发达地区产业碳解锁的内在机制为明确产业碳解锁的内在机制,本部分将围绕“识别产业碳锁定结构培育和凝聚解锁动力建立系统解锁机制”这一逻辑主线来展开。31 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碳锁定结构产业碳锁定结构是指产业锁定系统的内在要素结构,决定着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碳锁定状态。从系统要素承担锁定功能的角度,产业碳锁定系统主要由产业结构锁定和产业制度锁定两部分组成。(1)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层面上的

18、碳锁定。在同等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如果产业结构不同,碳排放量将具有显著差异,尤其是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会明显提高国民经济系统的能源消耗强度旧4儿25。而对中国而言,第二产业绝对主导的产万方数据第1期 梁 中:“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业结构演进决定了单位GDP能耗过程旧。众多研究均表明,近年来中国欠发达地区已基本形成以高碳消耗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如李善同心刊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高耗能工业比重就已经呈现出自东部发达区域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逐渐走高的趋势。江洪。2驯对中国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之间的耦合分析也表明,中西部的能源环境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区

19、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本研究通过对中部地区2001年至2014年问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分析也发现,区域内六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均是与二产关联度最大(见表1)。表1 中部地区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注:s表示绝对关联度,r表示相对关联度,p表示综合关联度。结果以综合关联度排序。产业结构层面的碳锁定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驱动:一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导致欠发达地区现有的高碳产业结构进一步固化,并引致相关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结构调整刚性;二是欠发达地区的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短期内面临巨大压力,即区域经济、就业和税收对高碳产业结构形成高度依赖,即

20、使外在约束条件日益强化,也难以消解这种依赖特性。(2)欠发达地区产业制度层面上的碳锁定。目前,欠发达地区已经形成较为严密的利碳化产业制度体系,并呈现渐趋锁定的状态。其锁定动因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区域高碳产业利益群体倾向于维持既有的制度安排。由于环境产品的公共性,不论地方政府还是高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对碳排放的外部性都缺乏内部化的原始动机。首先,就前者而言,受“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影响,即使在目前区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新管理情境下,经济效应的最大化仍然是其决策的核心利益关切点。因此,在制度转型而可能导致的各种不稳定预期下,地方政府一般不会倾向于推动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低碳化的制度变迁,而更可能是

21、通过政策博弈,例如采取保守策略或变通执行(甚至是虚假执行)中央政府的产业低碳政策来保持既有制度体系的稳定性,或者说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原有秩序的冲击(亦即所谓的“向底线赛跑”效应2引)。其次,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利益集团也会通过各种方式“俘获”政府,将高碳偏好变成整个区域市场经济博弈规则的基础,从而使政策基点固化在原有的制度框架内。二是持续高企的制度变迁成本不断强化其演化路径的依赖惯性。当前,受经济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影响,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制度也开始朝着低碳化方向进行转型。但要真正实现这一转型,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而非少数几个管制政策选择或局部制度改良的结果。因此,这需要从总体上改变生产的社会成

22、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即要把能源、生态等经济系统外部性因素纳入经济运行过程之中,并参与定价、利益分配和责任承担。而这种系统性的制度变迁,不论从因其而产生的经济成本,还是社会成本和学习成本而言都是“一种费用昂贵的过程”“。换而言之,在经济系统外部性因素没有实现完全内部化之前,这种制度变迁的成本都将持续高企,使得新的低碳化制度安排很难真正确立,并最终可能导致制度变迁的进程被锁定在原有的演化路径上。三是非正式制度的强稳定性致使原有制度体系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非正式制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低移植性,是主体行为选择的主要约束。3“。其主要由区域政府的行政理念、企业生产理念和居民的行为价值观组成,是潜在影响

23、区域产业碳锁定的决万方数据科学学研究 第35卷定性因素。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居民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就业和收入水平而非环境公共产品,低碳偏好尚未形成,也很少出现基于环境利益的“邻避活动”,这都为区域产业的高碳化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相对于发达地区良好的公共意愿表达机制来说,欠发达地区的信息不充分特性更为显著,因此地方政府采取以经济增长作为较充分信息统计量的治理模式更容易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口。这种隐性约束机制,也可以解释当下很多欠发达地区在产业低碳化过程中的“言行背离”现象,即一方面倡导低碳经济,另一方面却又积极引入高碳产业。32 欠发达地区产业碳解锁的基础动力打破欠发达地区“产业

24、碳锁定”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凝聚区域解锁动力,它是制定和实施各种具体解锁策略的基础,直接决定区域产业低碳化进程的速度和可持续性。本部分将在前文锁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作用力的来源分两个部分阐释。一是外部解锁动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国家宏观经济和区域政策的调整。重大经济政策变化对区域生产要素流动、配置以及产业发展导向将产生深刻影响,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碳锁定结构的各个层面均会形成直接冲击,是外部解锁力量的首要来源。但这种政府规制力量的解锁效果往往具有不对称性,即在禁止或阻止相关资源进入高碳产业方面的效果相对较好;但在推动或鼓励资源进入低碳产业或产业的低碳化环节方面则效果较差。例如,政府在限制欠发

25、达地区耗煤项目方面的有效性远比扶持发展新兴低碳产业要容易得多,这也是政策性解锁力量的局限性。(2)地方政绩考评体系的变化。由于中国政府机构在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优势地位,其行政利益偏好对区域产业的发展格局和发展导向具有重大影响。如前文所述,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产业碳锁定形成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利碳化偏好,其中关键就在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评导向。近年来,中央政府开始逐步调整对地方发展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特别加大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约束性指标的权重。这种考评体系的变化,由于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的激励规则,因而对其产业低碳化的管控行为会直接产生正面影响,这也为欠发达地区

26、产业碳解锁提供了的一个重要的主体力量来源。(3)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及诉求。近年来,高碳发展模式长期积累的各种环境问题开始加速凸显,给中国公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感。基于环境产品的正外部性,这种人人自危”的环境状态,不仅会倒逼公众和政府重新审视和重视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活动在其间所带来的“环境贡献”,同时也会积极评估其产业低碳转型的外溢社会收益。换而言之,类似于雾霾天气的大规模环境危机,使得经济发达地区通过高碳产业向外转移而获取的环境收益预期大幅降低,即“搭便车”的获利基础已然消失,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协同将具有更高层面上的利益一致性。综上分析,笔者认为由环境恶性衰退所引致的公众绿色发展诉求、利益

27、共同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相应的舆论压力,将最终叠加形成一种冲击欠发达地区产业碳锁定格局的基础力量。二是内部解锁动力,即区域市场内部和产业组织内部的自发性解锁因素,其效能发挥是直接的,是根本意义上的驱动力。而前述外部性动力在更大意义上是提供了一种解锁的契机,其需要借助内部机制的转化方能实现解锁效应。从欠发达地区产业碳锁定的成因来看,区域资源要素和产业系统方面的特性是锁定形成的原始驱动基础,因此要实现真正的解锁,还应着重发掘上述两个方面的内生动力源。(1)区域低碳技术的扩散与应用。技术不仅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及其替代弹性,还可以通过影响社会需求结构、相对成本、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等,来促进能源和

28、产业结构的优化。亦即,无论是降低区域的能源强度,还是优化高碳产业结构,低碳技术的创新、扩散及应用都是关键支撑。但对中国欠发达地区而言,受制于创新基础能力和市场制度等前提条件的不完善,创新主体很难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而且是非充分理性的市场)做出反应以推动原发性技术变迁。因此,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低碳技术存量中更多是外生而非内生,即多是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如购买技术专利或引入技术拥有者的产业投资等。根据上述分析,欠发达地区产业碳解锁的关键可能并不在于低碳技术的创新,而在于技术的有效扩散和应用。从中国当前低碳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虽然在高端环节还不成熟,但大部分的能效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经基本掌握,而

29、且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快,发展的瓶颈其实主要在于国内区域间的技术扩散和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问题。换而言之,万方数据第1期 梁 中:“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如果能够促进现有某些特定低碳技术在欠发达地区的有效扩散与应用,即使在高端技术创新瓶颈难以突破的情况下,也可以显著改善其区域能源与产业的高碳结构问题。当然,区域问和区域内部的低碳技术扩散也存在诸多因素影响,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为支撑,但只要存在着技术势差,这种扩散活动就会持续进行并不断引致应用范围的扩大。上述技术活动的结果,将从欠发达地区的市场要素供给层面提供解锁动力源,其会渐趋改变区域内的高碳技术平衡状态,推动形成以“低碳技

30、术扩散低碳技术应用低碳技术创新创新扩散”为主导进程的新的平衡点。(2)区域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系统的内在形态,既是其区域产业发展高碳路径依赖形成的重要根源,也是其产业锁定的结果表现,两者互为强化。由于对产业既有发展机制的“创造性破坏”和“有意识的偏移”都很难在现有的组织模式下得到支持,而需要产业组织自身的内部创新,以实现突破性的技术资源与组织新形态之间的耦合。因此,要深入推动产业碳解锁,真正达成持续性路径创造,必须重视欠发达地区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即通过其组织创新所引发的内部动力来解除产业发展的高碳锁定状态。从产业解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来看,欠发达地区产业组织创新的方向主

31、要是培育低碳导向的产业共生系统,即通过联动共生发展,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逐渐向低碳化转型。由于产业共生是生态产业链上共处(120一location)主体之间的一种全面合作旧“,各低碳利益相关方在复杂的动态交互网络下,将产生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进化功能。这种内部协同进化机制,不仅可以使区域“缝隙”创新者的低碳创新结果快速扩散,营造创新共生环境,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适应性创新;同时还会推动区域产业系统的“聚变”和“裂变”,催生低碳性质的“交叉产业”、“混合产业”等一些新的产业形态,从而为区域突破原有的锁定路径提供新动力。33产业碳解锁的政策框架设计本研究尝试通过设定欠发达地区产业碳解锁不同进

32、展阶段的差异化目标,来探索构建宏观性的解锁政策框架。首先,在阶段性解锁目标的确定方面,根据渐进性解锁的原则,将解锁过程粗略界定为三个阶段(见图1)。(1)以强制性规制政策体系构建为中心的浅层解锁阶段。该阶段的解锁目标是遏制或减缓区域产业高碳化的速度,通过政策“捆绑”的方式,对高碳产业规模做“减法”,以控制现有产业活动的碳增量。由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碳解锁的内在动力先天不足,低碳利益相关者的规模和力量较小,产业内部反向解锁的进化机制尚未形成,因而必须要先借助外在规制力量来作为解锁动能的驱动力。为此,在浅层解锁阶段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功能,通过综合运用以低碳为导向的环境规制、产业规划和政绩考评体系等

33、管控手段,抬高区域外高碳产业的进入门槛,并推动区域内既有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和规模递减。(2)以资源和创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为中心的中层解锁阶段。该阶段的解锁目标是建立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弱化高碳产业在欠发达区域内的支柱或主导地位。经过上一个阶段的解锁政策实施,在持续外在压力下,区域产业锁定程度将会逐步趋于降低,但其内在的锁定结构不会改变。而要推动更深层次的解锁,必须依赖区域内部的产业低碳化动力,即要让市场和创新环境的压力,而非政策压力成为产业低碳化发展的主导压力。因此在中层解锁阶段,重点应通过改变资源要素配置的高碳化导向,以市场机制诱导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要素从高碳部门和产业流出,逐步降低

34、高碳技术的吸附效应,进而使得低碳技术的创新、推广和运用能够获得市场支撑,并最终促进区域内低碳产业的发展。(3)以低碳伦理和低碳文化塑造为中心的深层解锁阶段。随着产业创新能力和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区域产业解锁的出发点将超越政府、市场(企业和顾客)、环保类组织等相关利益者的低碳发展需求,而是更加依靠整个产业系统运行的内在低碳价值取向来持续驱动。换而言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碳解锁,必须要塑造以产业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目标的伦理文化体系,并推动产业活动者自觉地以这种伦理意识为其经济行为的主导约束条件,实现产业经济价值与低碳生态价值的真正耦合。因此,在该阶段,产业碳解锁的实施范围将跨越欠发达地区

35、和发达地区之间的界限,即从注重区域内部的组织协同、责任承担和收益分享机制转向更大范围的跨区域解锁框架;同时,在解锁政策设计的指向上亦将从经济变革层面延伸至更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层面。万方数据科学学研究 第35卷解锁目标解锁阶段图1阶段性解锁政策目标其次,从上述阶段性解锁目标出发,按照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层次以及政策效应性质的差异,尝试构建一个基础性的系统解锁政策框架(见图2)。(1)区域产业碳解锁的元政策。元政策规定着区域产业碳解锁的基本价值和基本方向,是所有解锁政策的“政策”,亦是顶层设计的核心关切。在构建区域产业碳解锁政策框架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这种价值性的规定思想。本文认为,实现“绿

36、色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碳均衡”,是所有解锁政策和解锁行动的最终价值方向,也是产业碳解锁效应的最高体现。类似此种元政策的确立,将解决区域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价值排序和方向选择问题,如“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诉求”、“高碳产业转移与区域协同低碳转型”、“高碳发展成本的外部化与内部化”等等。(2)区域产业碳解锁的基本政策。基本政策是具有战略性的政策方案,属于元政策与具体政策之间的中间层次。在区域产业碳解锁的政策体系中,基本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在“生态文明和区域碳均衡”的价值范畴内确立解锁总目标和总方案的问题。现有的诸多解锁政策由于受制定层次、问题指向和利益关切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尚缺乏这种系统性的内在

37、框架设计,降低了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结合阶段性解锁的构想,本文探索性提出三大基本解锁政策:区域产业碳门槛的标准化、区域产业碳转移的补偿化和区域产业碳转型的可持续化。“区域产业门槛标准化”是指为了管控区域新进产业的碳输入水平,尤其是处于碳转移洼地的欠发达地区,根据产业条件和发展需要,在企业、项目、产品及技术等层面建立的碳盘查标准或准人制度体系。“区域产业碳转移补偿化”主要是确立高碳产业区间转移的“量能负担原则”问题,即通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相关补偿政策建设,改变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地区产业碳转移“只抛包袱不担责”的不良机制。“区域产业碳转型可持续化”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建设,使得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解锁

38、活动不仅能够符合生态逻辑,还要符合经济逻辑,进而才能实现区域长远解锁能力和解锁动力的持续提升。上述政策在内涵上虽互有交叉,但在目标层面有着清晰分界,并具有阶段性逻辑关联,基本契合产业解锁的渐进过程。(3)区域产业碳解锁的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又称政策工具,即推动实现价值性、战略性政策的手段。主要涵盖三个类别:一是强制性标准类,直接作用于目标企业、产品或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建立区域工业企业碳盘查标准和办法、产品碳标签计划、产品碳足迹计算和评价体系、碳税和生态税、区域产业环境管理体系、区域低碳政绩考评体系等;二是市场化补偿工具类,包括产业碳转移的区域间补贴机制、承接转移区碳消减项目的金融支持和政府投资政

39、策、区域碳交易政策体系、区域生态补偿体系等;三是混合性可持续类,主要是以生态文明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构建为核心,包括低碳发展观的教育和宣贯体系、产业发展碳基金、区域低碳技术引入、扩散和创新政策体系、行业自愿减排协议、低碳消费补贴体系、区域低碳产业战略利基管理体系等。具体政策在制定、实施方面的灵活性和情景性都较强,不同区域应根据自身产业的锁定状态和解锁资源有选择地进行构建操作。万方数据第1期 梁 中:“产业碳锁定”的内涵、成因及其“解锁”政策4结语具体政策兀图2产业碳解锁的政策框架“产业碳锁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现象,也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而在当下中国经济复杂且又艰难的转型发展过程中,

40、“产业碳锁定”与“碳解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会愈加凸显,必将对区域产业的良性升级甚或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对上述现实问题的理论响应,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尝试性地界定了“产业碳锁定”的理论内涵,初步解决了产业碳锁定“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探讨了产业碳解锁的动力因素和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欠发达地区都具有一定的解锁可能性;三是探索构建了产业碳解锁的基本政策框架。鉴于“产业碳锁定”涉及问题的广泛性和理论的多维性,其锁定状态的形成和解锁过程存在着繁复的议题,亟需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一是整合演化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产业碳锁定过程

41、中的技术发展、制度变迁和政策选择问的深层关系;二是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细化区域产业锁定的情景类别,为区域产业碳解锁提出更加本土化和具体化的政策建议;三是借鉴技术预测和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的思想,探索产业碳解锁的机会选择或时间窗口选择研究;四是探索建立产业碳锁定的判定模型,对具体区域产业碳锁定的时间、程度和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参考文献:1 Unruh G C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JEnergy目标Policy,2000,(28):817830Unruh G CEscaping carbon lockinJEnergy Policy,2002,30(4):317325Un

42、ruh G CCarrillo H JGlobalizing carbon lockinJEnergy Policy,2006,34(10):11851197Yan Yunfeng,Yang LaikeC02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 UStrade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13,7(3):310Rasmus KarlssonCarbon lockin,rebound effectsand China at the limits of statismJEnergy Policy,2012,(51):939945Murphy J TMaking the e

43、nergy transition in rural eastAfrica:Is leapfrogging an alternative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1,68(2):173193谢来辉,碳锁定“解锁”与低碳经济之路J开放导报,2009,(5):814陈文婕,曾德明我国低碳技术创新中的锁定效应与对策N光明日报,20100330李宏伟“碳锁定”与“碳解锁”研究:技术体制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3,(4):3949徐盈之,郭进,刘仕萌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锁定与碳解锁路径研究J软科学,2015,(10):3338高鹏飞,陈

44、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1335133吴力波,钱浩祺,汤维祺基于动态边际减排成本模拟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选择机制J经济研究2014,(9):4861张晓娣,刘学悦征收碳税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研究基于OLGCGE模型的增长及福利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5,(3):1830Nicholas Stem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Stem Review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7:11jJlJj1jjJ23456789加他BHrIhrlrrI-rL万方数据62 科学

45、学研究 第35卷1516171819202122232425傅京燕,代玉婷碳交易市场链接的成本与福利分析基于MAC曲线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9):8498Foxon TOvercoming barriers to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of cleaner technologies:Some features of a sustainable innovation policy regimeJJournal of CleanerProduction,2008,(16):148161Hamilton J,Mayne RScaling up local

46、carbon action:The role of partnerships,networks and policyJCarbon Management,2015,5(4):114曹霞,于娟绿色低碳视角下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5):1019陆小成,刘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7):10801085黄世坤我国低碳经济的区域悖论及其破解J财经科学,2012,(7):111117田成川低碳发展: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15,(6):3436黄宗远当代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分析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

47、08:67韩艳红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伍华佳上海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J科学发展,2012,(5):1517Richard G,Adam BThe induced innovation hypothesis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changeJ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3):94197526272829303132333435张雷,李艳梅,黄园淅中国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2):4251李善同中国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因素分解J中外能源,2

48、009,(8):17江洪,赵宝福碳排放约束下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解构、空间分布及耦合分析J资源科学,2015,(1):152162彭星,李斌,金培振文化非正式制度有利于经济低碳转型吗?地方政府竞争视角下的门限回归分析J财经研究,2013,(7):110121乔尔s赫尔曼转型经济中对抗政府俘获和行政腐败的策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2):8994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25陈钊,徐彤走向“为和谐而竞争”:晋升锦标赛下的中央和地方治理模式变迁J世界经济,2011,(9):318张晖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与路径依赖锁定效应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11,(10):116122Lifset R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markMNewYork:New York University,Stern School of BusinessPress,1997:25Industry carbon lock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