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414411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2年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务或某方面状况调查探讨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阅历入手,讲明某个道理。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我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务或某方面状况调查探讨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阅历入手,讲明某个道理。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我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根据区委关于深化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

2、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报告如下: 一、黄马河村基本状况及发呈现状 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2022年农夫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同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平安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

3、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缘由分析 (一)面上致贫缘由 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

4、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夫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便利。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缘由 贫困户致贫缘由许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给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给等。主要缘由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171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42户,占贫困户的83%;缺劳力12户,占贫

5、困户的7%。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调查发觉,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在农村,大病救助、灾难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峻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索 一是要统一思想相识。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相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

6、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投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依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在产业上,主动探究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削减奢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意班子建设,村民素养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依据对黄马河村贫困缘由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添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平安的居所。 四是要细心谋划项目。中

7、心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仔细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打算,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爱护生态环境。黄马河村自然环境美丽,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爱护,避开资源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依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状况,现对我区即将绽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状况。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精确把握贫困状况,扶

8、贫才能有的放矢。现有的贫困村是依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依据历年削减的脱贫户、人口的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依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缘由进行调查摸底,精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依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依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十N”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网)建设规划、无实

9、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当推动、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夫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调查发觉,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夫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

10、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肯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将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肯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觉,实行搬迁

11、扶贫难度很大,多种缘由不愿搬迁,囊中羞怯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需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心是三点: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爱护、漂亮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总结以往扶贫的阅历,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详细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加相结合。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动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主动参加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加相结合。如

12、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支配、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动,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缘由,通过帮助发展不行能脱贫,须

13、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5、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型农夫教化、农户评比、宣扬正反典型等方式,提升思想素养,学习创业技能,增加法治观念、树立文明新风,有效解决在部分贫困人群中存在的不团结、不勤奋、不养老的问题,提振精神,树立信念。 (五)进一步注意实效。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转变作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方能取得实效。切忌状况不清,有失精准;切忌一哄而上,龙头蛇尾;切忌好大喜功,不办实事。总之,要脚踏实地、

14、真抓实干,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依据市政协工作支配,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状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仔细实行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支配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肯定成效。 (一)明确目

15、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看法,明确了从2022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方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加机制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化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依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根据县为单位、规模限制、分级负责、精准

16、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缘由、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驾驭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状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究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允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11.45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

17、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根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安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运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化、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

18、目标,根据“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动与到村到户相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化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漂亮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为贫困户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实际的帮扶安排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二

19、是加快贫困户搬迁。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解决危居贫困户搬迁工作的通知,明确在三年扶贫期间,必需彻底完成71个贫困村的危困户搬迁任务。为切实解决贫困户搬迁资金难的问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农商银行主动合作,开展了危居贫困户搬迁贷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贫产业贷款风险基金,扩大金融扶持产业信贷规模,确保2022年底前全部危居贫困户一户不少的搬入新居。三是推动产业发展。突出富硒特色产业开发,重点抓好茶芋药果菜(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猪牛羊鸡鱼(黑猪、黄牛、白山羊、乌骨鸡、富硒鱼)五大特色养殖业,并将特色产业与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相结合,延长特色产业链,依托特色种养业,主动发展农

20、村小型加工业,大力发展旅游、电商、劳务等三产服务,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产品有销路、增收有门路。四是强化劳务输出。实行“订单式、定向式”的方法,扎实开展修脚足浴、电子商务、民歌茶艺、特色烹饪和建筑劳务五大培训工程。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溢扶贫力气。我县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根据省、市、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落实了7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目前,71个驻村工作队410名干部全部进驻各贫困村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

21、人。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相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果”。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究竟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晰。一些镇政府未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本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县上派的有工作队,自然由工作队负责,政府只催催进度,过问过问就行了,考核追责首先是追工作队的责。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

22、镇入村帮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协作,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念,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养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峻的依靠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觉,少数贫困户,当问及准备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毫不犹豫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支配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峻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

23、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县开展的修脚师培训为例,一些贫困户子女不参加,认为这项工作不风光、名声不好、不愿干。其择业标准与自身素养实力极不相符。 (三)资金投入滞后,到户产业实施难。一是投入精准扶贫资金总量小。从2022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状况看,贫困村面上基础设施项目部分得到了落实实施,而到户扶持项目除移民户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项目支持外,对贫困户产业扶持微乎其微。二是扶贫到户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出台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规模的要求与贫困户的自身实力,生产水平不相匹配。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

24、目ZUI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如现行的产业嘉奖扶持政策要求养羊50只以上、养鸡1000只以上,魔芋种植20亩以上等,这种标准无疑将贫困户解除在受扶持行列之外,难以获得产业发展扶持。三是精准扶贫项目落实严峻滞后。截止5月中旬,贫困村项目安排、建设规模、扶持标准还未下达到镇村,时间过半,安排未下达,将会影响年度目标的实现。 (四)社会参加度不高,氛围不浓。一是一些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加社会扶贫的意识,特殊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新建产业爱好不浓,认为做这项公益活动时间跨度长,见效慢、成效难以短时间内显现。二是对社会扶贫的相识模糊,认为办公益就是社会扶贫的全部内容,忽

25、视了支持农户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这一重内容。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确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益事业可以通过申报争取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解决,而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才是开展扶贫工作短板。这一短板并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倾力支持。 三、几点建议 (一)要深化相识,增进共识,形成合力。一是开展对县、镇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首先培训要开宗明义,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爪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培训增进共识。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工作队是不行能解决问题的,它须要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才能实现,要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

26、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是推动工作的“方向标”。建议要制定更具操作力,详细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增加扶贫减贫分值,考核不仅是对扶贫工作队工作的考核,同时,要纳入对各镇年度综合考评。三是要理顺精准扶贫工作组织、指导、管理体系。镇设立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详细责任人,全面负责对本镇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检查落实工作,避开县工作队与镇工作分别脱节问题。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镇、队工作的指导看法和要求,干脆发文到各镇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避开向镇、队双向发文,相互推诿的问题,切实将镇、队、村、受扶个体统起来,形成合力。 (二)抓教化,转民风,增

27、信念。一是要重视宣扬动员工作。注意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扬政策,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妙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加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念。二是要重视开化引导工作。抓项目到村到户不是扶贫工作渠道,抓好开化引导,强化扶“志”措施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广泛开展政策、法制、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教化的前提下,要实行敏捷多样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边的人通过自身艰苦努力,创业致富的案例进行开化引导,同时,要完善对优抚对象的管理体制,探究组织引导优抚户,依据自身实力实施力所能及的产业项目,培育其自食其力的实力。三是要努力引导贫困户转变就业,择业观念。要避开一方面在就业上急功

28、近利,那里门槛低,来钱快就去那,不考虑平安,不顾长远,有的打了小半辈子工,老了老了还没学到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择业就业,好高骛远,长期无法就业的问题长时间存在。 (三)加大资金投入,尽早落实项目,提高扶贫效果。一是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机制。当前,涉农资金多头下达,零打碎敲、平均用力、“天女散花”的现象仍旧存在,尽管县政府在整合统筹涉农资金上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究,但受限于体制性障碍,成效有限,急需从更高的层面,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加以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涉农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归并力度,推动涉农资金整合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大扶贫资金总量,提高资金运用效益。二是建立金融扶贫引

29、导机制。要出台激励措施,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村倾斜,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支持。三是要建立受扶企业和“大户”帮带贫困户考核机制,夯实企业和“大户”帮带责任,打牢企业,“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链条,使贫困户能够从多渠道,广范围得到帮扶。四是要加大对现代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行企业流转,反租倒包形式,依据贫困户生产实力反租倒包给贫困户,引导农户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格局,促进贫困户产业发展、效益提升。五是要制定出台帮扶贫困户发展的到户扶持政策,明确与贫困户自身实力相适应的项目规模和扶持标准,针对贫困户经济实力弱,生产实力差

30、,管理水平低的现状,建立小发展小补,大发展大补的激励扶持机制,调动贫困户发展生产源动力,解决贫困户难以享受到产业发展扶持问题。六是要加大扶贫项目落实力度,尽早下达项目安排,确保年度目标实现。镇、村、工作队,要统筹支配贫困村扶贫项目,在抓好本年度项目实施的同时,科学规划次年度扶贫项目,并刚好向扶贫局申报,扶贫局将收集的项目汇总分送各相关部门作为本部门申报下年度项目的依据。各相关部门在项目申报时,要尽量保证贫困村项目需求,确保贫困村建设项目落在实处。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 依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看法和云南省领导干部“转作风下基层析民情奔小康”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31、试行方法要求,xx县委于6 月26日召开了十二届四十次扩大会议,专题探讨扶贫工作,为进一步摸清我县贫困状况,深化分析致贫缘由、找准脱贫思路,县委、县政府确定对全县贫困状况进行一次深化细致的调查探讨,由县挂钩处级领导、县挂钩扶贫单位、新农村指导员组织各挂钩联系的镇村干部深化村、社、农户开展了全县扶贫摸底调查工作。现结合各乡镇调研组的调研状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全县贫困现状 依据本次摸底调查统计,我县贫困人口总数为24768户96118人(超出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分解下达给xx县总数80135人的19.95%,超出净人数15983人)。其中:需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的贫困人口有14557户56055

32、人,占总数的58%;需移民搬迁安置的贫困人口有5311户 21063人,占总数的22%;需低保政策兜底的贫困人口有3850户15000人,占总数的15%;需医疗救助扶持的贫困人口有1050户4000人,占总数的5%。目前,全县贫困状况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程度深。全县贫困人口总量为24768户96118人,占全县30.82万农业人口的31%,80%以上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高寒偏远山区、深山石山区等重点贫困村,也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2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非重点村。全县现有住房困难户18814户,其中破烂茅草房 2080户,丢失生存条件的有1725户5304人。 (二

33、)致贫缘由多种多样。全县贫困户致贫缘由主要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缺生产资金、缺致富方法、缺技术、缺劳动力、缺水、交通不便、用电困难、通讯及社会事业落后等13类。其中,因病致贫1558户、因缺生产资金致贫8237户、因缺技术致贫6679户、因缺少劳动力致贫 1642户、因交通不便致贫5412户、因学致贫1101户、因灾致贫183户、因缺水致贫992户、因残致贫202户、因缺致富方法5307户。致贫缘由比重较大的为因缺资金、缺技术、缺致富方法、交通不便,占总人数的80.84%。 (三)贫困农户收不抵支、增收困难。全县贫困人口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全县现有

34、丢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共1642户,这部分农户基本无任何收入来源。同时,由于贫困人口素养低、文化落后、观念保守、自我谋生发展实力低,“等、靠、要”思想严峻,致使脱贫无门路、无条件、无实力,只能靠天吃饭,加之产业单一,更无力发展其他经济作物,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且受自然灾难的影响,贫困农户增收根本无从谈起,甚至会加深贫困程度,返贫率反而有增无减。此外,因劳动技能低,贫困人口中有近90%的外出务工多选择在建筑工地、矿厂等生产一线,不仅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危急性高,而且工资相对较低、务工渠道更窄,收入也极为有限,增收脱贫非常困难。 (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数据显示,全县用电困难的贫困户有

35、680户,农村中住危房的农户有20894户,占总量的25%;饮水不便的农户有 14812户,占总量的18%。全县还有不通马路的村民小组286个,通路不通车的村民小组930个,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村组之间道路不畅通,严峻影响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五)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贫瘠。全县55个贫困村普遍地处边远山区,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无集体经济和主导支柱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不明显,发展的产业也存在“小、散、乱”等特点,品种繁多,零星分散,不成规模,质量不高,加上产地远离集镇,运输成本高,很难进入市场,即便实现销售,其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同时,由于农夫缺乏创

36、新意识,想发展但苦于无门路,不知道该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即使在政府扶持下发展了产业,但没有龙头企业带动,造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经营格局无法形成,使得产业抵挡市场风险实力弱,政府一旦取消扶持,产业也就随之消逝。出现“年年扶持产业,年年不见产业”的怪象,农夫看不见增收前景,产业也壮大不起来,集体经济收入更是基本为零。 (六)公共服务不足、社会保障有限。调查显示,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因灾、因学、因缺技术的共有9540户,占总量的38.52%。由于卫生医疗保障、社会救助实力不足,致使贫困人口看病难、上学难、获得救助、减免和技能培训更是难上加难,如此恶性循环,只会造成贫困的代际相传和

37、扩大扩散,出现“原本贫困的人会越来越贫困”的情形。 (七)重视不够、人员不整、经费缺乏。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形势依旧严峻,任务非常艰难,要确保到2022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目标,须要全县、全社会更加重视扶贫、关注扶贫、共同参加扶贫。目前,由于县、乡两级扶贫办工作人员较少,尤其乡镇扶贫办人员大多为事业人员且身兼多职,流淌性较强,其工作业绩既不能参加评职称,又不能享受其他方面待遇,工作心情受到影响,导致队伍难以稳定。同时,因乡镇财政困难,人员经费得不到充分保障,致使扶贫工作开展力度不够,个别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主动性也不高。 二、全县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困难 (一)精准识别难。一是受建档立卡对贫困对

38、象总数限制的要求,贫困对象统计工作难度大,状况困难。我县的实际状况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因灾因病返贫对象较多,出现“僧多粥少”现象。二是贫困户真实的收入难以概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计方法来衡量谁才是真正的贫困户,造成少数较富有户被纳入,还有部分真正的贫困户没有被纳入。三是一些地方未严格执行贫困人员认定标准和评比程序,贫困人口、贫困户的确定多由村干部确定,村民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关系户”、“人情户”依旧存在。 (二)精准实施难。一是精准扶贫工作量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运行机制也不够成熟,精准扶贫尚处于政策连接期、机制转轨期,扶贫干部、乡村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思想上有犯难心情。二是乡村干

39、部工作主动性差,实力素养有待提高。过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有 “油水”,现在实施精准扶贫一改过去“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要求项目要到村到户到人到产业,乡村无利可图,工作热忱减退。同时,部分村干部对精准扶贫的概念相识还把握不清,在政策宣扬层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扶贫政策讲的不详不透、宣扬也不到位,在组织实施上也欠周密严谨。三是扶贫资金整合难度大。现有财政扶贫资金远远不能满意整村推动、易地搬迁、信贷扶贫等项目的资金需求,资金缺口较大。而部门资金都有各自考量和运用要求,整合运用资金难度大。同时,在整合有关涉农资金项目时,一些部门认为扶贫只是扶贫办的事,存在“事不

40、关己高高挂起”现象。四是扶贫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地位不高。县扶贫办现有工作人员不足,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处于“小牛拉大车”现状,部分乡镇和部门对扶贫开发不重视、不关注,分管扶贫工作领导对业务把握不清,政策不熟,对本地方状况不明,扶贫人员不能专职专干,部分乡镇扶贫办业务人员更换频繁,严峻影响精准扶贫的实施开展。五是财政预算无法充分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经费。当前,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全面攻坚期,工作任务量成倍增加,乡镇是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主体,而乡镇没有扶贫工作经费和项目管理费,致使工作难落实、难推动。 (三)精准到户难。一是“一户一策”实施难。在实施精准帮扶过程中,虽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了“一对一

41、”的帮扶措施,但部分贫困户家庭青壮年、明白人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动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二是市场变化莫测导致难以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受当前经济大环境影响,市场风云变化莫测,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呈现不稳定、阶梯式改变,农夫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就算产业搞起来了,但终因市场因素而半途而废,始终也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即使一村一户搞了一品一业,但由于市场发育不良,有的甚至远离市场,造成产品滞销,农夫怨声载道。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县域涉农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农夫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空壳子、空

42、架子,吸纳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四是部分贫困户发展意识差,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靠思想严峻,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甚至有些贫困户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感觉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就可以享受国家一系列扶持实惠政策,心理上存在“被扶持的优越感”。也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但由于思路不明,观念不清,缺失资金,缺少引导,盲目发展,导致失败,ZUI终失去脱贫致富的信念和志气。 (四)精准帮扶难。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全县全部党员干部和单位部门要挂钩帮扶9.6万贫困人口,平均每名干部就要帮扶2户贫困户以上,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也要帮扶多位贫困户。许

43、多机构较小的单位和部门也相应支配挂钩联系1个村,由于机构小、单位干部职工也少,任务相对也更重。全县一个村就有贫困户几十户、甚至是上百户,县、乡干部根据县领导每人包联3户,县直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联2户,县直一般干部职工每人包联1户的帮扶要求进行帮扶,结对帮扶剩余的全由村干部帮扶,大部分村干部每人包联8户以上。由于精力有限,导致帮扶效果不明显,实施帮扶被动应付,甚至不少单位把扶贫帮扶根据民政救济来做,搞搞探望慰问、发发油米红包就算帮扶,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开发式扶贫帮扶应有的作用。 三、开展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一)瞄准贫困对象,切实做到“扶真贫”。 一是刚好更新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库。建立脱贫退出和

44、返贫纳入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刚好更换,应当纳入而没有纳入的要刚好加进来。二是对五保户、低保户和无发展潜力的对象,与民政部门做好有效连接,纳入民政保障。三是对具备条件简单脱贫的对象,要优先纳入脱贫安排,让其早日脱贫。四是对贫困户致贫缘由进行分类,因户制宜探讨实施“四个一批”的精准扶贫行动安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这样实行针对性的扶持措施,调集有限的资源,让贫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记准扶贫理念,切实做到“真扶贫”。 坚固树立“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的扶贫理念,带着真实感情“真扶贫”

45、。一是落实“第一责任”。 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以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人力调配、检查指导等工作。二是加强领导、提高相识,打破以往的政绩观,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要把扶贫工作的主战场转移到边远高寒落后的山上。要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对乡镇、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履行扶贫责任制的考核问责力度,每年对扶贫开发成效进行考核问效,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实行问责机制。三是加强扶贫队伍建设。配强配

46、优县乡扶贫队伍,增加人员编制,保证扶贫干部能够专职专干,队伍稳定。四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因村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激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实力强、情愿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毅战斗堡垒。 (三)选准致富路径,切实做到“真脱贫”。 脱贫致富具有困难性和长期性,必需要选准致富路径,变输血为造血,否则会出现“一边扶贫、一边反弹”现象。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要充分结合贫困村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

47、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主动引导贫困户规模发展,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培育出贫困户增收项目。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产业要与市场连接。通过实行“企业+基地+农户”和“ 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引导贫困户加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有道路。三是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激发贫困户致富愿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要建立惠农政策激励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激励贫困户发展生产。四是将片区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打破行业部门限制,进行扶贫资源的大整合、大规划,在片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贫困特征和不同的制约因素,从“点、线、面”不同层级立体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问题,使ZUI贫困的人群既能够共享到精准扶贫开发的资源,又能够从片区扶贫开发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受益,真正实现集中各方力气,彻底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环境。 (四)精准帮扶责任,切实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