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潘馨蕊.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403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3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潘馨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潘馨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潘馨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潘馨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硕士学位论文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作者:潘馨蕊 指雜师:罗良功教授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 英语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5年 8月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hema Theory to th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2、For the M.A.Degree in English Education By Pan Xinrui Postgraduate Program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upervisor: Luo Lianggong Academic Title: Professor Signature Approved August, 2015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 S THESIS 华中邺范大学学位奋文原釗性声明和使用援权说明 原创牲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3、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 曰期:年芨月分曰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援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

4、全文数 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 :為雋良 曰期年 8 月今曰 导师签名 : 曰期:加分爻月 0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 “CALI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 ,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 “CALI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中全文发布,并可按 “ 章程 ” 中的规 定享受相关权益。 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 半年; 年; 二年发布。 作者签名 H各 导师签名: # 曰期: yif年 5以 / 52*5时, 在 Warming-up环节,就可以使用 “ 头脑风暴 ” 的方法来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即 教师说出一个关键词,展示出一幅画或是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激发

5、学生思考、联 想和讨论,然后在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和提炼出这些信息的共通点, 进而学生就能预测到文章的主题大概是什么。那么,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 What things at home can be dangerous?这是个简单而熟悉的问题,经过学生回忆和 思考,他们就会得出答案,这个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就是激活他们内容图式的过程。 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例如说 :electrical equipment, electric wires, poisons, pets, knives, hot water, glass, gas 等等。在他们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他

6、们就会预测本课文肯定与在家庭中会遇到的这些紧急情况和伤害有关,那么就存 在两个问题,第一,到底课文中提到的紧急情况和伤害是什么?第二,面对此类的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紧急情况和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进行急救?因此,学生联想和预测到的问题 可能就正好与文章将要阐述的内容无限接近了,就能将学生迅速引入文章主题。这 样一来, “ 头脑风暴 ” 就帮助学生激活了自己的内容图式,思维、想象力和联想力 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和丰富,同学们还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正,不断地 完善着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图式。 再如,在上髙中英语必修三, Unit 5 Canada “The True

7、North” 的阅读文 d 7h 咄 ”一开始时,如何将学生引入这一话题,或者本篇课文的主题, 如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预测本文内容,利用图片、影片、 歌曲欣赏的方法来进行导入就是不错的选择,它能使学生在头脑中获得最生动、最 直接、最难忘的与目标 文本相关的内容图式。因此,在阅读课一开始时,可播放一 段加拿大歌星的音乐,并且同时展示许多与加拿大相关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人物 (比如席琳迪翁,贾斯丁等 )、熟悉的代表物(比如红枫叶、海狸 )、美景 ( 比如尼 亚加拉大瀑布 ) 等入手,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将学生迅速引入本堂课的话题, 又能很快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展示完

8、图片,欣赏完音乐之后,其实在 学生脑海中已经开始建立起相关的内容图式了,然后接着问学生: After enjoying the piece of music and looking at all the pictures, can you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 you know which country the pictures refer to?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回答出上述问题并开始对课文进行预测。由此可见,要让 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加拿大的地理风光以及人文风情,以及认真读懂课文,

9、首先需要 激活学生的已有的背景知识以及求知的热情。使用图片、影片、歌曲欣赏的方式来 激活学生的内容图 式是行之有效的,一方面,这类材料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都是真 实和生动的,这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所以学生就能获得直观 而真实生动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流行文化的使用,例如流行歌曲、流行影片等, 尤其适用于年轻人,他们容易接受和喜欢这些流行文化,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求知 欲和学习兴趣。这样,不知不觉,学生的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就被激活了,同时 也能将学生迅速引入本篇文章的主题。 3.2.1.3 Pre-reading环节,完善图式,创设情境,预测内容 之后,到了 Pre-readin

10、g环节中,在此环节中,学生应在已经补充和激活了的图 式知识的指导下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同时为了预测能不断接近作者的写作意图, 还应该继续对头脑中的图式进行进一步完善。在这一阶段,除了内容图式外,学生 头脑中的语言图式同样都应该得到完善,创设情境,为更好地预测文章内容做好准 备。 19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例如,在上髙中英语必修二, Unit 1 Cultural Relics的阅读文 o/V/ie /? !之前,老师肯定已经带领同学们学习和记忆了本单元的生词,换句话 说,学生在阅读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言图式。但是,生词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深化 理解和掌握,为了对文章进行正确

11、的预测和判断,对于少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重点 词汇、短语,或与话题有关的词汇或直接影响学生理解的词汇,老师都应在学生阅 读文章前特别提出来,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整理;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将阅读中即 将碰到的一至二个难长句在阅读前单独提出来,让学生先进行学习。因此,在本课 的 Pre-reading环节,老师可以设计这样 一 个任务: Task : Before reading the text, you should prepare some words in this unit which refer to the Amber Room, and then write down the meani

12、ngs of the words. amazing select fancy decorate wooden remove former in se 肛 ch of jewel in return style at war 当学生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头脑中语言图式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 如单词词义、 词组结构等,就能有效地扫清他们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的语言障碍,帮助他们克服 畏难心理、建立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这些语言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的过程就 是帮助他们完善头脑中语言图式的过程,这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预测文章的内容,让 自己的预测不断地接近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本篇文章将要出现的知 识点

13、和语法点有个预热和了解,这对于他们提高阅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如,在上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 5 Canada “The True North” 的阅读文 d “77K TraeiVor/A” 时,在 pre-reading环节的设计上,老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 式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测。我们通常都认为学生将在阅读文章之后再来回答问 题,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大意和中心思想;然而,课堂提问 也可设置于学生读前 Pre-reading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对文本进行预测和联想,让学生产生阅读欲望,为有效阅读文本做好铺垫。要注意 的是,在读前课堂提

14、问的问题必须设置要合理、简单、易懂,并能引导学生无限接 近文章主题;其次,读前阶段设计的问题,数量不能多,主要目的是通过回答这少 数几个问题,让学生有意识地预测到文章所要呈现的主题,进一步激活他们头脑中 的内容图式;第三,课堂提问的问题可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置,学生 思考问题、设计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进一步预测文章内容的过程在本课中,老师 20 就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来帮助学生正确预测文章内容,设计如下: Please look at the map, and then answer the two questions: If you have a travel in Canada,

15、what do you think you might see there? Can you use your own words to describe Canada? 老师提出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地图上了解到加拿大的 地形,以及它有哪些重要湖泊、山脉和城市等,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就能预测和想 象出在加拿大旅行的过程中可能会见到什么,同时也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 题,例如 说,学生可能会回答 the Great Lakes, Thunder Bay, Rocky Mountains, Toronto, Montreal, Vancouver, Ottawa, Calgary,

16、beaver, grizzly bear, polar bear, penguin 且文章中将要出现的旅行路线图、湖泊、山脉、城市、动植物都会在他们脑海中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能进一步完善他们脑海中的内容图式,在接下来的阅读中, 遇到此类地名、山脉名、湖泊名就不会那么陌生,也能为整篇文章构建出作者的旅 游路线图。最重要的是,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联想、预测,已经为顺利阅读文 章做好充分的准备。 3.2.2阅读中,把振整体、探究局部,调用、丰窗图式 阅读前学生已经在图式知识的指导下对文章进行推断和预测,而阅读过程就是 学生根据文章所给出的线索不断修正自己推断和预测的过程,并不断地靠近作者的 写

17、作思路,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因此,阅读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从整体和细节上 把握和感知文章的过程。在本节中,将探讨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帮助 学生构建及丰富图式,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与课文相关的图式知识不 断得到修正和校对,让已有图式和新建图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相互交错,形成 21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了一次图式更新的过程,最终能够在图式的指导下真正理解文章中心大意及作者写 作意图。教师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大至可依据两个步骤引导学生阅读,即快速阅读 (fastreading阶段和仔细阅读 ( earefiilreading)阶段,这一过程最好由老师弓丨导,

18、 但要由学生自己独自完成,以便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3.2.2.1 Fast reading阶段,整体把握,了解大意,调用图式 快速阅读阶段,需要学生使用略读 ( skimming)、 查读 ( scanning)等阅读策略 快速浏览完一篇文章,并弄清其内容大意及每个自然段大意等。在快速阅读阶段, 需要学生快速浏览完一篇文章,并弄清其内容大意及每个自然段大意等。为了达到 这一目的,学生应积极使用读前阶段已经补充、激活及完善了的图式知识,并在阅 读理解的过程中,调用头脑中的图式,这一阶段所涉及的图式主要是指形式图式。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活动来实现这一目的,如提出问题让学生归纳大意、设置选择题 连线

19、题让学生识别大意、让学生简单介绍大意、让学生阅读开头几段以推测后续内 容等等。这些活动的设置,可训练学生组织语篇结构来掌握文章 的大意,并使学生 进行正确地推理、分析及修正头脑中已有的图式。 例如,在上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5 Canada The True North” 的阅读文 ora “77?e 时,首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 Task 1: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It is about _ of two girls; and it tells us some informa

20、tion about . Task 2: The passage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 Match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i What they really saw and felt (Para 1 ) after boarding the train Part 2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ir trip (Para 2) Part 3 Their chat on their way to the (Para 3-5) station 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不仅要使用略读 ( skimmin

21、g)、 查读 ( scanning)等阅读 策略来辅助快速阅读,感知文章大意及文章结构布局;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教会学 生在快速阅读感知文章结构布局时,了解文章体裁,形成一种规律性的总结来指导 进一步的阅读。根据前文对形式图式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对文章的体裁、修 辞结构以及篇章结构的规律越了解、越熟悉,就越能从整体上掌把握文章的阅读规 律,从整体出发,有主有次地寻找所需信息,阅读效果就会越明显。因此,在快速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阅读阶段,老师要教会学生从宏观上归纳各种体裁文章的做题规律,对各种体裁文 章所具有的特定的结构和框架进行完整的介绍。在以上的例子中,学生在任务

22、一中 通过使用略读和查读两种阅读策略,学生要特别关注文章标题,文章首段和尾端 , 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段,就能基本了解文章大意,并得到答案 a trip; Canada.其次,老师在任务二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启动形式图式的思考,在第一遍快 速阅读完之后,迅速在脑海中呈现出该文章是一篇记叙文,就需立即联想到这类体 裁文章的特点,一般来讲,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构成的文体就是记叙文。学生就很容易梳理出这次旅游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 起因、经过、结果,就能轻而易举地将任务二完成。因此,一旦学生头脑中的形式 图式被调用,就能够总结、归纳出某类文章的做题规律,这样就能更好

23、地帮助他们 理解文章构建的过程,帮助他们对课文进行理解。 所以,教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各种类型的文章进行总结归 纳,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 文到应用文,都要有所涉及,并分类进行。这可以 让学生对各种题材的文章都渐渐熟悉,找到规律,不混淆,才能随时调用他们头脑 中的形式图式,在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时,就可以克服文章的形式上的障碍,以便 轻松自如地阅读。 3.2.2.2 Carefbl reading阶段,探究局部,理解细节,丰富图式 仔细阅读阶段,需要学生更深层次地读懂文章的细节部分,掌握文章的主要内 容,以及深化他们对文章的认识。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实现这 一 目的,如针对 文

24、章细节设置出选择题、填空题、回答问题、正误判断、填充表格、填涂路线图等 等。通过这些任务的设置,可训练学生利用相关图式来定位具体信息,以及分析、 综合各种信息的能力。在学生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利用 “ 连接 词 ” 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利用 “ 关键词 ” 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这一阶段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局部和细节的同时,不断丰富着自己头脑中的各类图式,并 让新旧图式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地让自己的预测和推断不断接近 作者的写作意图,定位具体信息,并综合处理各种信息,最终掌握文章的大意和中 心思想。 3.2.3阅读后,复述课文、课后讨论、模仿比对,巩固图

25、式 经历了读前和阅读阶段,学生已经对文章进行了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此时就应 该趁热打铁,在 Post reading阶段通过读后活动,对之前所形成了阅读图式进行巩 固,将这些阅读图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积淀,为下一次成功阅读及真正提高阅读水 平进一步付诸努力。具体说来,在读后活动中,老师可以运用语言图式加强学生对 23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词汇、句法、语法的掌握,增添自己的语言知识的储备;运用内容图式进一步熟悉 文章内容,并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进一步熟悉与探究,增添自己社会文化 知识的储备;运用形式图式对这一类型的文体进行分析和概括,总结出针对这一体 裁文章的做题策略,

26、增添自己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读后活动形式各异,复述课文、 课后讨论、写同类文章、角色扮演等方式都是老师可以采用来帮助学生巩固图式的。 例如,在上高中英语必修五, 1)|2此 1111他 (1呢 (1 111的阅读文 /2池 5/ Geography时,在读后活动中,为了深化学生对文章的认识,构建自己对整篇文章 的理解,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老师可采取复述课文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巩固图式,但 是这里要指明的是,如果学生能力有限,不能较好地完成复述,可将其改为老师首 先归纳出课文的总结,让学生填写重点词汇、短语填空的形式。在本篇课文中,可 以这样设计复述课文的读后活动 : The following pas

27、sage is the summary f the whole text. Now you should read it,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to complete it. The iull name of Endand is die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t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y arc . and .peotde always think is a part of England. The flag of the UK is called tbe .The f

28、our countries have diffomt and as wdl as different is the largest of the four countries audit is three parts. Most of the people settll in the _ : but most of the large industrial dties in the _ and the _ . lie cajxtal of the UK is _ , it has many great traces of intorest. 通过以上复述课文或者填写文章总结中的重要词汇、语法,

29、一方面可帮助学生 对本篇课文有更清晰的轮廓,可以很快回忆出文中讲述的内容,如大不列颠如何形 成、组成大不列颠四个国家的不同、解释英格兰如何被分成三个区、以及伦敦作为 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填词的形 式也是让学生加深对重点词 汇、短语的掌握,既可以做查漏补缺之用,也可以做复习巩固之用。经过一段时间 的练习,学生就会逐步掌握这种方法,学会自己复述课文。这一方法,能真正让学 生从整体的高度上把握理解文章,用自己内化了的知识重新理清文章的框架和脉 络,对其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巩固,整理自己的知识 体系。 再如,在上高中英语必修二 , Unit 1 Cultur

30、al Relics的阅读文 /M Searc/i /加 24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时,在读后活动中,巩固图式最常被老师采用的方法还有课后讨论, 课后讨论的问题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章本身,还应该设置一些类似的问题,一些更 深层次的问题,一些贴近学生实 际学习、生活的问题,并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 维、深度思考,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做到学以致用。在本课中,就可设计这样 的一个讨论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图式:Discuss: Is it worth rebuilding lost cultural relics such as the Amber Room or the Old S

31、ummer Palace in Beijing?通过这一讨论,学生就 会将本篇课文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并与别人进行讨论。他们 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会想到重建这些文化遗产的费用、历史意义以及重建后的回 报率及价值等等,不但深化了本篇课文的主题,深化了学生对文章及作者的理解和 认识,通过巩固图式来唤醒他们对历史的认知,而且他们通过交流可取长补短,让 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融合,创建起新的图式;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和 “ 说 ” 的能力;学生还可通过讨论拓宽眼界,获得更多的图式信息来巩固自己己 有的图式。 再如,在上高中英语必修三 , Unit 5 Canada “The

32、 True North” 的阅读文 j Fr中 时,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 在深化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 在读后 活动中,老师就可要求学生以原文为参考,写出同类型的文章,以巩固学生的图式。 作文题目为 : If you have enough money to go abroad,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iiture trip about 80 words.通过这一课后写作,学生就会将 此作文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经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想去的地方,都

33、有实现梦想的渴望,通过学习本篇文章, 他们的想法就更具体,就更能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以此就可巩固他们脑海中 的图式;除此之外,他们可将所学的词汇、句子、句法真正落实到笔头,这对于学 生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 出来,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不会写的单词,会用错的语法等等,这也提 供了他们查缺补漏,扩充词汇量的机会。总之,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具体写作中 来,是真正使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发挥的好途径,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图式。 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方式能用来帮助学生巩固图式,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 了。总之,在 Postreading阶段,老师一定要帮助

34、学生对之前所形成的阅读图式进行 巩固,将这些阅读图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积淀,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 25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第四章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4.1实验设计 4.1.1实验目的 为了检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是否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提髙学生阅读能力及水平。 4.1.2实验对象及时间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高二 2班和 4班两个平行班。髙二 2班为实验班 , 而高二 4班为控制班,共计 90人,实验研究前,两个班的测试阅读理解平均分不 相上下,基本持平。实验时间将从 2014年 9月至 2015年 1月,为期 一 学期。 41.3实验方法 采用

35、比较研究法。 2班釆用图式阅读教学法,读前、读中、读后重视图式的建 立、激活、丰富、使用与巩固,强调一些必要的阅读策略与技巧;而 4班仍然采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词汇、语法先行指导,然后由词到句、由句到段依次讲解直 到能顺利翻译整个文本,最后才进行理解。 4.1.4实验材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英语周报, 2014年云 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某中学 9月月考试题及 2015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某中学 1月 期末考试题。 4.2实验过程 昆明市官渡区某中学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被选用来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 验,下面就对试验过程进行具体阐述。 4.2.1前期 高二上学期幵

36、学之初,学校组织进行了全年级统一试题、单人单座的 9月月考, 并把这次成绩作为参照成绩。为了避免学生做题时主观发挥的问题,在月考后,还 集中定时让学生使用英语周报进行了 3 4次的阅读理解测试。 26 根据考试成绩(只看阅读理解部分 ) 及几次英语周报阅读测试的结果来看,两 个班阅读理解部分起始成绩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基本一致,差距相当小 。然后,开 始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为 2班 ( A组 ),采用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 读教学法进行教学,而控制班是 4班 ( B组 ),仍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具体 说来,在 A班,让学生逐渐适应及学会使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理解过程。首先,重 视激活学

37、生大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方的文 化差异;其次,重视积累语言图式和归纳形式图式,在加强巩固词汇、语法的基础 上,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记叙文、说明文、广告和新闻报道等不同的文体,形成有 规律的阅读;此外,让学生使用一些必要的阅读策略来指导阅读 ,提高阅读效率。 在 B班,我还是沿用一贯的传统阅读教学法,进行阅读前先教给学生课文中的生词 和短语,然后让学生阅读后完成课后练习,最后再来解释课文中的长难句,让学生 生硬地翻译,并归纳语法现象;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会让学生记忆很多词汇和语 法点,然后进行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这一过程。 4.2.3后期 最终,四五个月的教

38、学尝试后运用期末考试进行后期测评。后期测评的主要内 容和集中点也是对学生阅读理解题型的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将图式理论运用 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否真正有效,两个班的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整体水平是否己 经提高,即平均分是否已经明显拉开差距。 4.3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4.3.1实验数据分析 4.3.1.1 前期 笔者对两个班学生在开学 9月月考中英语阅读成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满分为 40分,并求了平均值进行比较,具体数据显示为表 1。 被试 成绩 XA 被试 成绩 XB 1 26 1 16 2 32 2 22 3 14 3 20 4 18 4 24 5 20 5 34 . 27 P 硕士学位论文

39、 MASTERS THESIS 6 20 6 38 7 22 7 22 8 26 8 16 9 30 9 16 10 16 10 10 11 24 11 22 12 20 12 28 13 16 13 12 14 36 14 26 15 18 15 22 16 22 16 30 17 24 17 26 18 20 18 26 19 28 19 34 20 16 20 18 21 18 21 16 22 20 22 20 23 28 23 24 24 14 24 12 25 14 25 24 26 18 26 26 27 18 27 14 28 26 28 8 29 32 29 32 30 20

40、 30 26 31 26 31 20 32 30 32 20 33 32 33 22 34 22 34 26 35 24 35 18 36 16 36 22 37 10 37 18 38 22 38 22 39 14 39 24 40 24 40 18 28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41 22 41 14 42 24 42 18 43 18 43 32 44 18 44 26 45 20 45 20 =21.73 =21.87 表 1实验研究前实验班 A班及控制班 B班的阅读理解平均分 表 1显示:实验班 A班的阅读理解平均分为 21.73,而控制班 B班的平均分为 21.

41、8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实验之前两个班阅读理解的起始平均分基本一致, 差别在 0.5分以内,可见,两个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相当的,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 也不是特别明显。 4.3.1.2 后期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之后,笔者用了学期 1月期 末考试进行了后期测试,测试结果如表 2。 被试 成绩 XA 被试 成绩 XB 1 26 1 26 2 32 2 24 3 28 3 18 4 28 4 12 5 38 5 28 6 40 6 28 7 30 7 30 8 28 8 18 9 30 9 22 10 34 10 16 11 34 11 24 12 36 12 26 13

42、28 13 32 14 22 14 24 15 18 15 26 16 32 16 20 17 34 17 22 18 34 18 24 29 碩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19 30 19 28 20 30 20 36 21 30 21 28 22 36 22 26 23 24 23 20 24 30 24 18 25 26 25 24 26 28 26 16 27 32 27 20 28 30 28 22 29 30 29 24 30 34 30 26 31 28 31 28 32 28 32 22 33 26 33 18 34 36 34 24 35 38 35 24 36

43、 32 36 16 37 24 37 30 38 28 38 26 39 28 39 26 40 32 40 22 41 32 41 28 42 34 42 20 43 34 43 24 44 30 44 18 45 28 45 16 =30.44 Xb=2333 表 2实验研究后实验班 A班及控制班 B班的阅读理解平均分 表 2显示:实验班 A班的阅读理解平均分为 30.44,而控制班 B班的平均分为 23.3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学期采用不同阅读教学法的实验之后,从表面来看, 实验班 A班与控制班 B班逐渐拉开差距, A班的进步是显著的。 30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

44、S 4.3.2试验结果分析 若只是单一地比较两个班的平均分,那么比较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和巧合性,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方差分析法就被笔者选择采用来对测试结果进行再次检验。具 体数据显示为表 3和表 4。 试验处理 m R S2 X2-(ZX)2/m 图式理论教法 XA 1370 45 30.44 42540 831.11 传统教法 XB 1050 45 23.33 25548 1048 合计 2420 90 53.77 68088 1879.11 表 3 A组和 B组围绕平均分数的测定值 变异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DF 均方 F值 组间变异 1137.78 1 1137.78 53.29

45、组内变异 1879.11 88 21.35 表 4方差分析表 F检验值表明,组间变异数值为 1137.78,说明离散程度大,即两极分化严重 ; 组内变异数值为 21.35,说明离散程度小,即两极分化不严重。组间变异与组内变 异比值 F值为 53.29,这个数值远大于 1,说明试验结果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必 然。 4.4实验结论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阅读理解教学中,采用图式理论指导下 的阅读教学法比起传统的阅读教学法更为行之有效。也就是说,背景知识是否存在, 是否被激活,是否被有效利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影响着学生阅 读的效果和效率。 4.5图式理论指导下的离中英语

46、阅读教学启示 既然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经过实际尝试及实验研究证明 是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更能促进学生整体实际阅读水平的提高,那么老师就 应该对自己现行的阅读教学法进行反思与更新,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来适应学生的 31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认知水平与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法值得老师们思考、研 究与采用,并对自己的实际教学形成有效地指导与启示。这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需要老师们贯穿 于平时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来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 在考试中获胜。 第一,语言图式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从平时抓起 语言图式是成功阅读的基础和保

47、障,有着其它因素替代不了的重要性。为了保 障学生有效、快速地理解阅读文,老师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不仅要对 其中的生词、歧义词、同义词等进行讲解,还要对文章中的长难句进行分析,在其 中贯穿语法知识的讲解与构建。要注意的是,老师不应该把阅读教学理解成机械的 词汇、语法的灌输,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和厌学情绪,而应把语言图式的积累 融合于日常教学的每一 天,从平时抓起,让学生对词汇、短语有系统地积累和记忆, 并逐渐帮助学生搭建起语法体系,让语言图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固有的知识,成为 学生头脑中随时能够调用的积累。日复一日,当学习和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学生自 然而然就能轻松地扫除语言障碍,其它的

48、能力也会得到促进与增长。 第二,让内容图式的积累成为一种日常学习的好习惯 一篇文章与其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相连的,有的时候,一篇文章就 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类社会,一派思潮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对这些文化 背景知识是否了解与他们是否能成功阅读也是息息相关的,能 够有效地避免一些语 言障碍对理解的影响。在英语阅读中,有的学生从小对西方文化经济社会感兴趣, 或者阅读了很多相关书籍,那么他们就会更容易把握相关的主题,然而,有的学生 相关知识比较匮乏,那么他们阅读的障碍就会较大。因此,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 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知识学习,让自 己头脑中的知识库不断地丰盈和充实,并使知识趋于稳定。值得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