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养生名言谚语集锦.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283328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养生名言谚语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养生名言谚语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养生名言谚语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养生名言谚语集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养生名言谚语集锦篇一:有关于健康的妙语 健康的句子 健康格言 有关于健康的妙语 健康的句子 健康格言 2022-08-17 15:01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智慧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豁达的人相伴。 2、事业无须惊天动地,有成就行;金钱无须取不尽,够花就行;朋友无须形影不离想着就行;儿女无须多与少,孝顺就行;寿命无须过百岁,健康就行。 3、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 4、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5、高官不如高

2、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不怕待遇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走得早。 6、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 7、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8、人生极为重要的三件事: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 9、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对父母的孝心不能等,子女的教育不能等,自己的健康不能等。 10、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

3、康无比。 11、人生不过三万天,成功失败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乐最值钱。 12、养成好的习惯是储存生命,放纵不良陋习是透支生命。 健康妙语分 健康长寿 没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垂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不怕待遇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走得早! 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 快乐总与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

4、伴,智慧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豁达的人相伴! 事业无须惊天地,有成就行;金钱无须取不尽,够花就行;朋友无须形不离,想着就行;儿女无须多与少,孝顺就行;寿命无须过百岁,健康就行! 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官不在大小,能干就好;钱不在多少,够花就好;朋友不在多少,知己就好;子女不在多少,孝顺就好;年龄不在多老,健康就好! 人生极为重要的三件事: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父母的孝心不能等;子女的教育

5、不能等;自己的健康不能等! 养成好的习惯是储存健康,放纵不良陋习是透支生命,借口腾不出时间去健身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去看病! 起居有序,饮食有节,运动有方,精神内守,乐观豁达,能做到此几条者,必是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 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 人生不过三万天,成功失败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乐最值钱! 房子修的再大也是临时住所,只有那个小木匣子才是永久的家,切记:不妄求则心宽,不妄做则心安,屋宽不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换取个人烦恼;人生最大的浪费,是用生命解决自己制造的麻烦! 人生

6、最大的哀痛是,子欲孝而亲不在;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家未富人先亡;人生最大的可怜是,弥留之际才明白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 当心灵趋于平静时,精神便得永恒!把欲望降到最低点,把理性升华到最高点,你会体会到:平安是幸,健康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爽口之味,过分皆成烂肠腐骨之药;快心之事,过度便是败身散德之媒,择言则无祸,节食则无疾! 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智者的声音是愚者的方向,无法放弃过去的无知,就无法走进智慧的殿堂,对待健康,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保健是笑 容,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欢乐是长寿的妙药,勤奋是健康的灵丹,运

7、动是健康的投资,长寿是健身的回报,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金钱难买健康,健康大于金钱;金钱难买幸福,幸福必有健康;生命的幸福不在名利在健康,身体的强壮不在金钱在运动!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养生! 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与其寻求灵丹妙药,不如堵截致病之源;与其得病托关系看病,不如平时找场地运动! 人生不在于活的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生命不是用来更正别人的对与错,而是来实践自己精彩的生活! 给人送礼,不如给人送健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花钱游乐潇洒,不如寓教于乐玩的高雅! 锻炼身体像银行储蓄,零存整取,积久即成巨款

8、;养生健身如攀登高山,不断攀沿,持之以恒必益寿延年! 瓜好吃不在大小,人健康不在年龄,衰老与年龄不成正比,善于养生保健的人,易逝的青春就会放慢脚步! 养心会使身体得到调整,运动能使精神得到休息,养生要有豁达乐观的心态,健身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 财富名利不会均等,时光对人却很公平,有人有金山银山,不一定有寿比南山,有人是粗茶布衣,也往往幸福百年! 三层单抵不了一层棉,好衣帽抵不了美容颜,年轻时凭岁数美,年老时靠健康美,内在充实的生命,才是久长的生命! 生命靠不断吸收营养来维持,健康靠长期坚持锻炼来巩固;合理的膳食、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锻炼,造就旺盛的生命! 腿懒、手懒、脑懒是衰老的催化剂,腿勤

9、、手勤、脑勤是长寿的发动机,安逸和平庸的鸿沟只能用药物去填充,健康和多彩的生活必须用运动来打造! 养性最好的医生是朋友,养颜最好的处方是笑容,养病最好的治疗是自己,养生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花美,美在绚丽;人美,美在健康!健康是灵魂的客厅,病体是肉体的监狱,有健康,就有一切! 生命由天赋,寿命靠人为,生身靠父母,健康靠自己,遗传只是健康的起跑线,养生保健才是生命的新起点,强健身体在于自己的精心塑造! 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人无泰然之习惯,必无健康之身体,合理的饮食,规律的起居,适量运动,愉悦的心态,是身心俱健的基石! 一、 房子修的再大也是临时住 所,只的那个小子 才是永久的家,所以,屋宽不

10、如心宽,身安不如心安! 二、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人生最大的悲哀, 是用生命换取个人烦恼,人生最大的浪费,是用生命解决自已制造的麻烦! 三、 人生最大的哀痛是,子欲孝而不在!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家未富人先亡,人生最大的可怜是,觅留之际才明白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 四、 当心灵趋于平静时,精神便得永恒!把欲望降到最低点,把理性升华到最高点,你会体会到:平安是幸,健康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五、 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智者的声音是愚者的方向,无法放弃过去的无知,就无法走进智慧的殿堂,对待健康,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六、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

11、心情是宁静,最好的保健是笑容,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七、 欢乐是长寿的妙药,勤奋是健康的灵丹,运动是健康的投资,长寿是健康的回报,相逢莫问留春术,淡薄宁静比药好! 八、 金钱难买健康,健康大于金钱,金钱难买幸福,幸福必有健康,生命的幸福不在名利在健康,身体的强壮不在金钱在运动! 九、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年! 十、 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有的病的人和医生亲近,与其寻求灵丹妙药,不如堵截致病之源,与其得病托关系治病,不如平时找场地运动! 十一、 人生不在于活的长短,而在于顿悟的早晚,生命不是用来更正别人的对与错,而是来实践自己精彩的生活! 十二、 养成

12、好的习惯是储存健康,放纵不良陋习是透支生命,借口腾不出时间去健身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去看病! 十三、快乐总与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智慧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 十四、事业无需惊天地,有成就行,金钱无需取不尽,够花就行,朋友无需形不离,想着就行,儿女无需多与少,孝顺就行,寿命无需过百岁,健康就行! 十五、没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疾病暗自垂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 十六、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十七、高官不如高知,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不怕待遇低度,就怕命归西,不怕

13、争钱少,就怕走的早! 篇二:中医临诊养生格言精粹,类编版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精 中医的名言、格言和谚语,或载于典籍文献内,或流传于医生口头中,数量很多,可谓琳琅满目,是中医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其中许多是关于中医治法的警句,如同箴言和座右铭,含义很深,语言形象生动。读之发人深省,令人难以遗忘。它起到了规劝警戒的作用,使人闻者足戒,受益非浅。 这些警句,许多都是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创造。如:桂枝下咽,阳盛乃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这是张仲景的一句话,虽是讲桂枝汤、承气汤误用致毙的,但却被历代医家引为要严格遵从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警句。 读书无眼,病人无命。这是喻嘉言戒劝人们在阅读医书时,要抱严肃认真的态

14、度,否则会造成病人无命的后果,可谓简短有力。 这些警句还有许多是口头创造、流传较广的谚语,往往难于找到原始出处,或不知出自何人之口,但却为大家所习诵。 如: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虽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有论人参滥用致害的专篇,但不及这句谚语那么响亮有力、上口。这句用大黄作比较,鲜明犀利无比,使人难于忘怀。对于滥用补药的庸医,也是一付最好的清醒剂。 过去某种治疗上的时弊,历代医家莫不大声疾呼反对之,就有用警句这种形式的。历史上,服石之风泛滥成灾。东晋时期,仙道术士倡导,食用石英、云母等矿石粉,意图寿如金石,永固不坏。实际上自贵胄,下自贫士,因此而亡者,不胜枚举。 孙思邈晚年目睹其危害,曾大声

15、疾呼反对,其中有一句话,使人难以忘记,就是:宁食野葛,不服五石。他还说: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这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的话,几乎成了当时反对服石恶习的口号,因此对纠正时弊,起了不小的作用。 用药治病,事关性命,故不可不大声疾呼之,使之有动人肝胆肺腑之力量。这些警句既显示了语言的力量,能流传不衰,更重要的,它是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是许多人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其价值高于某些个案,或某种具体经验的总结,故值得珍视。 一首有名的中医治法警句: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李中梓医宗必读引应震语。

16、讲的是,不可以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置 1 方法用药,更不可以见有是病,既用是药的汤头,草率行事。 古代行医之人,见此语无不仿抄录之,贴于易见之处,使自己慎思之,力行之,警戒之。 一、天人合一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6医

17、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18、) 二、养生保健 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 秋尽数) 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4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7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8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9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0.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11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

19、生气通天论) 12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13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14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15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16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17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四、医德医风 1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2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

20、备急千金要方序) 3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5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6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7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8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9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10未医彼病,先

21、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11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12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13(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14(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15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6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17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18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19医,仁术也。仁人

22、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20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21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2 三、防病防变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 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 5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8最虚之

23、处,便是容邪之处。(清雷丰时病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9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22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2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2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25(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26.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五、医术要言 1.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素问至真要大论) 2.综观医学大纲,不外理法方药四字。(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 3.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24、。(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5.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7.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南齐褚澄褚氏遗书除疾) 8.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10.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1.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当思人命

25、至重,冥报难逃,一旦差讹,永劫莫忏。(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2.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13.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14.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明赵献可医贯伤饮食论) 15.见病医病,医家大忌。(明周之幹慎斋遗书辨证施治) 16.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明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 17.夫不知易者,不可以医。(清屈大均翁山文外卷二) 3 18.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19.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

26、,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20.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21.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22.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清喻昌医门法律先哲格言) 23.治病不明岁气盛衰,人气虚实,而释邪攻正,实实虚虚,医之罪也。(清喻昌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 24.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25.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清喻昌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 26.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

27、,认症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动不熟。(清宁松生医林选青医有体用论) 27.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清程文囿医述治法) 28.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清费伯雄医醇剩义同病各发) 29.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清费伯雄医醇賸义同病各发) 30.不破万卷书,安试药三品?(清费伯雄医醇賸义李小湖题辞) 31.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32.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33.夫医教者,源自伏羲,流于神农,注于黄帝,行于万事,合于无穷,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金刘

28、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 34.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尚书孔安国序) 35.知方而不知经,则失其理;知经而不知方,则失其宜。(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刘浴德序) 36.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明张介宾类经图翼) 37.天地阴阳具于人身,人身阴阳具于天地。(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自序) 38.济世之道莫大于医,识病之源在于经典。(进难经表纪天锡集注难经) 39.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金张元素医学启原) 40.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清喻昌尚论篇) 41.通天地人三才之谓医。(金理医原图说曹锡宝序) 42.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

29、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43.长沙为医中之先圣,长洲为医中之亚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王恕常序) 44.淮南子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矣。(嘉祐补助本草掌禹锡序) 45.医家之有仲景,犹儒家之有孔子也。医书之有伤寒论,犹儒书之有四书也。(陆新源) 46.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47.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清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48.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49.内伤必取法乎东垣(清叶桂叶氏医案存真) 50.医者不读仲景书,不知治伤寒;不读又可书,不知瘟疫。(吴有性著,洪天锡补注补注瘟疫论朱紘序) 51.医通四时之气,辨百物之性

30、,?非精乎儒者不能成一代之名医。(吴有性著,洪天锡补注补注瘟疫论周人骥序) 52.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53.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吴瑭温病条辨凡例) 54.医道之大尚矣!其上医国,其下医人,而身之所系,抑岂小哉?(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闻忠后序) 55.(东垣)其法大概有四,曰明经、别脉、识证、处方而已。(金李杲东垣试效方王博文序) 56.医之用药犹将之用兵。兵有法,良将不拘于法;药有方,良医不拘于方,非曰尽废其旧也。(金李杲东垣试效方砚坚序) 57.医者意也,思虑精则得之。(许胤宗 58.要知伤寒之法,可推而治杂

31、病,而杂病之方,未尝不出于仲景百十三方也。(李仲南永类方自序) 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 60.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61.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62.医之为学,?其要不过阴阳五行而已。(楼英医学纲目自序) 63.仲景详外感于表里阴阳,丹溪烛内伤于血气虚实,东垣扶护中气,河间推陈致新,钱氏分明五脏,戴人熟施 4 三法。(楼英医学纲目自序) 六、阴阳五行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

32、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7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2阳道实,阴道

33、虚。(素问太阴阳明论) 13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汉华佗华氏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 15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合者,动静之机。(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六味地黄丸集注) 16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 17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8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阴阳篇)。 19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20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21阴以实为质,阳以虚为用。(明陆树生病榻寤言元神) 七、藏象学说

34、 1.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 胃) 3.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腑气通则脏气安。(清王士雄温热经纬陈平伯外感温热篇) 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8.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

35、兰秘典论) 11.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8.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9.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20.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1.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2.诸

36、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藏生成篇) 23.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藏生成篇) 24.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5.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6.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7.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8.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37、 29.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30.腑气通则脏气安。(清王士雄温热经纬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31.五脏六腑,俱受气于肺。(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 5 32.(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宋钱 乙小儿药证直诀阎孝忠原序) 33.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34.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35.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6.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7.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8.肝者,

38、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9.肝之性喜升而恶降,喜散而恶敛。(清周学海读医随笔平肝者舒肝也伐肝也) 40.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明赵献可医贯后天要论) 41.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难经三十七难) 42.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 43.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44.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45.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46.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47.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

39、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48.肾精贵乎专涩,膀胱常欲气化。(宋严用和济生方肾膀胱虚实论治) 49.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50.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51.五脏之真,惟肾为根。(明赵献可医贯玄元肤论) 52.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53.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54.人以胃气为本。(金李杲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治为热中论) 55.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56.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57.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58.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

40、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59.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玉版) 60.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篇三:课 外 名 言 警 句 集 锦 课 外 名 言 警 句 集 锦 一、先秦部分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41、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1、无欲速快,迅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12、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13、君子喻通晓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4、往者不可谏劝阻,挽回,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5、士不可以不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20、吾生也有涯,

42、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甜酒。(庄子?山木) 2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4、靡不有初,鲜少克有终。(诗经) 25、高山仰仰望止,景行崇高的德行行止(诗?小雅?车辖) 2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毛诗) 2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0、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31、辅车轮外的宜木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徒党,同一类的人。(礼记) 3

43、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丁下) 3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3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9、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40富贵不能淫没有节制,贫贱不能移改变节操,威武不能屈屈服。(孟子?滕文公下) 41、 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4、临渊羡鱼,

44、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5、泰山不让辞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4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系辞上) 4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4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养生名言谚语集锦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3页 共33页第 33 页 共 33 页第 33 页 共 33 页第 33 页 共 33 页第 33 页 共 33 页第 33 页 共 33 页第 33 页 共 33 页第 33 页 共 33 页第 3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