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及省际差异动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程书强.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1260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0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及省际差异动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程书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及省际差异动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程书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及省际差异动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程书强.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 2卷第4期V o l . 3 2 N o . 4统计与信息论坛S t a t i s t i c s &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o r u m2 0 1 7年4月A p r . , 2 0 1 7收稿日期: 2 0 1 6 - 1 0 - 1 0 ;修复日期: 2 0 1 7 - 0 2 - 1 8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陕西省服务业开放模式与路径研究 ( 2 0 1 5 K R M 0 3 0 )作者简介:程书强,男,陕西商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刘亚楠,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产品物流。【统计应用研究】西

2、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及省际差异动态研究基于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数法程书强1,2,刘亚楠1( 1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 1 0 0 2 1 ; 2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 7 1 4 0 9 9 )摘要:以2 0 0 5 2 0 1 4年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数法对其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省际差异性变化及原因进行探讨,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常态下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逐年升高但增速放缓,技术进步是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起到阻碍作用;

3、各省市差异逐年缩小,技术应用水平是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对效率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作用不同。据此,为改善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关键词: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数;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中图分类号:F 2 5 2 . 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7 - 3 1 1 6(2 0 1 7)0 4 - 0 0 9 5 - 0 7一、引言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2 0 1 5年1 6月农业增加值达4 7 3 9 . 5 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 . 3 5 % 。然而在“重生产轻流通”观念

4、影响下,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已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出现了农产品滞销、损耗率高和市场价格波动大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自2 0 0 9年至今,西部地区的陕西油桃、内蒙古土豆、四川橘子等出现了滞销问题。西部地区如何突破上述瓶颈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的农产品流通问题? 2 0 1 5年 “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提出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以实现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大幅提高,为该问题指明了方向。可见,在现实问题需要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流通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农产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运转与有机配合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保障,农产品物流作为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流通效率提升至关

5、重要。西部地区作为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其农产品物流效率如何?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同时,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 0 1 4年以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对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农产品物流有怎样的影响?李娟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经济产业结构是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省际差异性及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效率的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物流的影响作用,对实现西部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6、、实施 “互联网+流通”计划 ,具有重要意义。二、文献回顾目前,关于物流效率的研究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关于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较少。欧阳小迅基于距离函数,运用非参数模型分析了2 0 0 0 2 0 0 9年中国农村农产品流通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农59万方数据村农产品流通效率逐年升高且地区差异呈先扩大后缩小趋势 2 ; H . K . M a v i认为流通利润和流通成本是流通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政府参与在流通效率提高中的重要性 3 ;徐良培运用随机前沿法对农产品物流效率及外生性环境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物流效率普遍较低且地区差异明显是中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主要特点,外生性环境因素可促进

7、物流效率的提高 4 ;赵峰基于因子分析法得出1 9 9 9 2 0 1 2年广西农产品物流效率不断上升且阶段特征明显 5 ;陈玲通过构建改进D E A模型测算了中国省域农产品物流效率,并分析了各省农产品物流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6 ;王家旭利用D E A -M a l m q u i s t指数测算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变化,研究发现其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且技术落后是其主要因素,而技术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并提出黑龙江省要走集约化道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专业化程度等措施 7 。研究内容上,国内外关于农产品物流效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关于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

8、和提升路径的定性分析;二是关于农产品物流效率及外生性环境因素的实证分析。虽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对农产品物流效率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或某一省份,而针对某一地区的实证分析较少;其二,农产品物流效率省际差异性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较少,且仅有文献多采用宏观描述性和理论分析;其三,已有文献大多是从流通角度研究农产品物流效率,从而导致相关指标选取不合理。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随机前沿法和数据包络法,但以上方法在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效率变化根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综合考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用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

9、数法度量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农产品物流的复杂性导致了物流效率存在多投入、多产出,且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难度较大;二是D E A法可避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和一般回归模型需要设定参数而出现的误差问题;三是利用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数及其分解指数,不但可以测算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动态变化,而且能定量分析出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本文将从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角度出发,以西部地区及各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数法测算其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趋势与原因。同时,引入收敛分析和回归

10、验证模型,分析西部1 2省市效率差异性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各效率指数的影响作用,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市场化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三、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一)模型说明D E A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各决策单元的生产前沿面,利用距离函数描述各评价对象到前沿面的距离以评价投入产出的效率问题。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数法常用来测算多时期、多个评价对象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T F P c h ) ,它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利用距离函数来描述决策单元从t到t+ 1期的投入产出效率变化(由t时期和t+1时期

11、技术条件下效率变化的几何平均数计算而得) ,同时T F P c h可分解为技术进步( T C )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T E C ) ,即:T F P c h=M0xt,yt,xt+1 ,yt+1( )=Dt+10xt+1 ,yt+1( )Dt+10xt,yt( )Dt0xt+1 ,yt+1( )Dt0xt,yt( ) 12=Dt+10xt+1 ,yt+1( )Dt0xt,yt( )Dt0xt+1 ,yt+1( )Dt+10xt+1 ,yt+1( )Dt0xt,yt( )Dt+10xt,yt( ) 12=T C T E C ( 1 )其中x,y分别代表评价对象的投入产出值,Dt,Dt+1分别为

12、t与t+1期内的距离函数;当T F P c h 1时表明农产品物流效率提升,否则效率降低; T C反映了农产品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水平,当T C 1时表明技术进步,反之则技术退步; T E C反映了不变规模报酬前提下农产品物流相关技术的应用水平,当T E C 1时表示技术效率提升,否则下降。其中, T E C在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又可分为规模效率( S E C )与纯技术效率( P T E C ) ,即:T F P c h = T E C T C = S E C P T E C T C=St0xt,yt( )St+10xt+1 ,yt+1( )Dt+10xt+1 ,yt+1 / V R S(

13、 )Dt0xt,yt/ V R S( )Dt0xt+1 ,yt+1( )Dt+10xt+1 ,yt+1( )Dt0xt,yt( )Dt+10xt,yt( ) 12( 2 )其中S E C代表规模效率变化,反应评价对象是否在合适的投入规模下进行生产经营,当S E C 1时表明规模效率提高; P T E C代表纯技术效率变化,反映农产品物流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的有效利用程度,69统计与信息论坛万方数据当P T E C 1表明纯技术效率提高,否则下降 8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1 .投入指标。由于农产品物流过程的复杂性,关于农产品物流效率的评价指标没有形成一致定论,本文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思想为基础

14、,投入指标主要考虑资本、劳动与技术三方面,又由于技术指标数据难以获取与量化,参考以往研究剔除技术因素的做法,故将农产品物流相关劳动力和农产品物流相关资本作为投入指标。劳动力投入反映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从事物流环节的从业人员数量。以往文献中,农产品物流劳动力数量多数直接用交通运输与仓储邮政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代替,显然存在一定的误差。资本投入则反映了各地区对农产品相关物流资产的投入情况,有学者主要以资本存量表示,如欧阳小迅用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中交通运输业、批零业的数据汇总而得 2 ,但由于存在折旧率的选择,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本文选取农产品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资本投入

15、,具体数值由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加总而得。考虑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即劳动力指标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员总数乘以居民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比重(N)计算而得,以此近似代表物流就业人员中参与农产品物流的劳动力数量。同样地,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也作相应处理,其中居民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计算公式为:N=m1m2ex( 3 )其中m1为最终消费率,m2为居民消费率,ex为恩格尔系数(以西部平均水平代替) 。2.产出指标。关于产出指标,结合已有文献,本文选择农产品物流增加值,它是总产值剔除中间投入部分的价值,反映了农产品物流的净产值,更能准确地显示出物流效率逐年

16、变化的情况。同样,由于缺少专业数据,将农产品物流增加值与投入指标做相同处理,即由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乘以N计算而得。3 .数据来源。选择2 0 0 5 2 0 1 4年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数据存在缺失值时,用前后两年的平均值填补。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2 0 0 5 2 0 1 5年中国统计年鉴 、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统计年鉴,数据中涉及到农产品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物流增加值采用相应的价格指数进行了平减处理。四、实证结果与分析以D E A P 2 . 1软件为工具,对上述相关数据运算后,得出西部地区2 0 0 5 2 0 1 4年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各分解指数的结果,见表

17、1 。表1 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及其分解指数表年份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2 0 0 5 - 2 0 0 6 1 . 0 0 0 1 . 0 7 9 1 . 0 1 5 0 . 9 8 5 1 . 0 7 92 0 0 6 - 2 0 0 7 0 . 9 8 9 1 . 1 6 0 0 . 9 6 2 1 . 0 2 8 1 . 1 4 72 0 0 7 - 2 0 0 8 0 . 8 4 5 1 . 3 0 5 0 . 9 3 0 0 . 9 0 8 1 . 1 0 32 0 0 8 - 2 0 0 9 0 . 9 7 7 0 . 9 5

18、 6 1 . 0 1 7 0 . 9 6 1 0 . 9 3 42 0 0 9 - 2 0 1 0 0 . 9 6 9 1 . 0 8 1 0 . 9 9 0 0 . 9 8 0 1 . 0 4 82 0 1 0 - 2 0 1 1 0 . 9 4 7 1 . 2 4 5 0 . 9 7 6 0 . 9 7 0 1 . 1 7 92 0 1 1 - 2 0 1 2 1 . 0 0 7 1 . 0 8 1 1 . 0 2 8 0 . 9 7 9 1 . 0 8 82 0 1 2 - 2 0 1 3 0 . 9 7 9 0 . 8 5 7 0 . 9 5 3 1 . 0 2 7 0 . 8 3 9

19、2 0 1 3 - 2 0 1 4 1 . 0 3 1 0 . 9 1 1 0 . 9 5 7 1 . 0 7 8 0 . 9 3 9平均值0 . 9 7 0 1 . 0 6 6 0 . 9 8 0 0 . 9 9 0 1 . 0 3 4(一)平均值分析由表1可知, 2 0 0 5 2 0 1 4年间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总体呈上升态势。 T F P c h指数平均值为1 . 0 3 4 ,增长率为3 . 4 % ,主要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和2 0 0 5年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农业的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地区积极先进的农产品物流相关技术。根据T F P c h分解指数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产

20、品物流T F P c h升高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其中T C指数为1 . 0 6 6 ,增长率为6 . 6 % ,但E C指数年平均值为0 . 9 7 ,年均下降3 % 。对T F P c h及分解指数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得出表2的结果,即T F P c h与T C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 . 9 0 3 ,但T E C与T C却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 0 . 6 8 6 ,进一步验证了西部地区历年来在引进发达省份物流新技术的同时,并没有重视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改进,对现有技术的推广程度和有效利用水平仍不高,而且每当技术进步对T F P起促进作用时,技术效率都会起到阻碍作用,这可

21、能与技术进步在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时存在滞后性有关。从T E C的分解指数看, P T E C的平均值为0 . 9 8 , S E C平均值为0 . 9 9 ,总体上二者呈现下滑趋势,可以得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降低共同阻碍了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技术效率的改善;但对比二者大小,纯技术效率下滑更加明显,说明技术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纯技术效率的降低,即对物流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79程书强,刘亚楠: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及省际差异动态研究万方数据表2 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T F P c h与T E C、T C的相关性表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1 . 0

22、 0 0 - 0 . 3 1 1 0 . 9 0 3 技术效率变化指数- 0 . 3 1 1 1 . 0 0 0 - 0 . 6 8 6 技术进步指数0 . 9 0 3 - 0 . 6 8 6 1 . 0 0 0注: 为在0 . 0 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为在0 . 0 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二)时间趋势分析根据表1绘制2 0 0 5 2 0 1 4年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及其分解指数变化折线图(见图1 ) 。由图1可看出,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呈M型波动增长趋势,表明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得到一定改善但波动性较大,较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其中大部分年份的T F P

23、c h指数大于1 ,只有在2 0 0 8 2 0 0 9年和2 0 1 2 2 0 1 4年间小于1 ; 2 0 0 8 2 0 0 9年间,主要原因是2 0 0 8年金融危机以及汶川地震对西部经济造成的影响,导致了2 0 0 9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2 0 1 2 2 0 1 3年,由于技术进步指数比上年大幅降低8 . 9 % ,导致农产品物流T F P c h下降,表明西部地区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农产品物流技术需要进一步创新。图1 2 0 0 5 - 2 0 1 4年西部地区T F P c h及其分解的趋势折线图从分解指数看,西部地区农产

24、品物流T F P c h和T C指数波动具有一致性,且波动幅度都较大,主要和技术创新的周期性波动与各地区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的财政投入变化较大有关。 E C指数变化幅度较小,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且得不到有效改善,这一现象说明西部地区对农产品物流相关人员、资本的投入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三)各省市差异性分析表3所示, 2 0 0 5 2 0 1 4年间除四川和甘肃省,其他各省市的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平均值与整个西部地区大体相似,均呈上升趋势。四川省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年平均值为0 . 9 8 1 ,平均降低1 . 9 % ,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的降低,说明四川省的农产品物流存在资源过

25、量投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不适应四川省对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求;甘肃省的T F P c h指数为0 . 9 3 2 ,平均增长率为- 6 . 8 % ,其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降低,说明甘肃省对农产品物流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但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要强于四川省。从T F P c h分解指数看,各省市T C指数均大于1 ,其中云南和西藏的增长率最高,分别达到1 0 . 3 %和1 2 . 2 % ; E C方面,除贵州省、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四省有小幅增长,其他8个省份E C指数均小于1 。因此,总体来看,技术进步对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而技术效率水平对大部分省份起到了

26、阻碍作用。表3 2 0 0 5 - 2 0 1 4年西部各省市T F P c h及分解指数平均值省份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重庆市0 . 9 6 6 1 . 0 5 2 0 . 9 7 9 0 . 9 8 7 1 . 0 1 6四川省0 . 9 0 5 1 . 0 8 4 1 . 0 0 0 0 . 9 0 5 0 . 9 8 1贵州省1 . 0 4 2 1 . 0 9 7 1 . 0 4 0 1 . 0 0 1 1 . 1 4 2云南省0 . 9 1 4 1 . 1 0 3 0 . 9 3 5 0 . 9 7 7 1 . 0 0 8西藏0 . 9 9 6

27、 1 . 1 2 2 1 . 0 0 0 0 . 9 9 6 1 . 1 1 7陕西省0 . 9 9 7 1 . 0 1 8 0 . 9 9 5 1 . 0 0 2 1 . 0 1 5甘肃省0 . 9 2 0 1 . 0 1 3 0 . 9 1 6 1 . 0 0 5 0 . 9 3 2青海省0 . 9 4 2 1 . 0 8 7 0 . 9 2 4 1 . 0 1 9 1 . 0 2 4宁夏1 . 0 1 4 1 . 0 3 7 0 . 9 9 7 1 . 0 1 7 1 . 0 5 1新疆1 . 0 0 2 1 . 0 3 1 1 . 0 0 0 1 . 0 0 3 1 . 0 3 3内蒙

28、古1 . 0 0 0 1 . 0 9 4 1 . 0 0 0 1 . 0 0 0 1 . 0 9 4广西0 . 9 5 6 1 . 0 5 9 0 . 9 8 7 0 . 9 6 9 1 . 0 1 3平均值0 . 9 7 0 1 . 0 6 6 0 . 9 8 0 0 . 9 9 0 1 . 0 3 4以E C的分解指数变化情况为依据,将1 2省市分为四大类,见表4 。表4 西部地区各省份分类表类别省份第一类四川、西藏第二类重庆、云南、广西第三类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第四类贵州、新疆、内蒙古由表4可知:第一类是在2 0 0 5 2 0 1 4年间,S E C年平均值降低的省份,说明四川和西藏

29、两省对农产品物流的相关投入量不合理,没有达到规模经济下的投入产出比;第二类是P T E C与S E C年平均值均降低的地区,该类省份需同时加强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调整相关投入量;第三类为P T E C降低的省份,说明其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应用程度不够充分;第四类为P T E C和S E C平均值均升高的省份,说明89统计与信息论坛万方数据贵州、新疆、内蒙古三省对农产品物流相关投入和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优于西部其他省份。因此,对于西部各省可根据此分类表,借鉴贵州、新疆等省农产品物流效率的相关政策,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针对性改革措施,以改善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不足。(四)各省市差异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为探讨各省市农

30、产品物流效率差异性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对2 0 0 6 2 0 1 4年各效率指数进行收敛分析,常用标准差表示。标准差是衡量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产品物流效率相关指数差异程度的重要指标,标准差越大地区差异越明显。图2显示的是2 0 0 6 2 0 1 4年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的T F P c h指数及分解指数的标准差变化折线图。从图2可看出:第一, T C指数的标准差长期处于较低状态,说明西部各省市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水平相差不大,主要由于技术创新的难度较高以及西部大开发以来,各省市同处于大的经济环境下并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引进了农产品物流先进技术,各省市物流技术得到普遍提高;第二, T E C指数的标

31、准差普遍高于T C指数的标准差,表明长期以来各省市技术效率的离散程度较大且不随时间变化而转变,这一现象说明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产品物流效率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差异较大而引起的,即各省市对农产品物流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资源合理配置水平差异较大;第三,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T F P c h的离散程度相对较大,但在考察期内各省市差异程度有缩小趋势,因此可大致认为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存在收敛。值得注意的是,2 0 1 4年标准差有所升高,说明部分省市逐渐重视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高,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农产品物流效率提高发挥了较大作用,从而导致各省市差异逐渐增大,同时也反映出由于经济新常态

32、的影响,西部地区内部出现了阻碍农产品物流技术扩散的因素。图2 2 0 0 6 - 2 0 1 4年西部地区T F P c h及其分解指数标准差变化趋势图为进一步验证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存在收敛,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模型为:T F P c ht=c+t+t其中T F P c ht为t时期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T F P c h的标准差,c为常数项,为时期t的系数,t为误差项 9 。当 0且显著时,表示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存在收敛,即总体来看T F P c h存在缩小趋势。利用E v i e w s软件计算后回归结果没有通过检验,究其原因主要与2 0 1 4年标

33、准差升高有关,说明经济新常态对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差异性影响较大,因此剔除新常态对差异性的影响。选择2 0 0 6 2 0 1 3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值为- 0 . 0 2 8 ,且在5 %水平下显著,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即西部地区各省市农产品物流T F P c h差异性总体上呈逐年缩小趋势。表5 2 0 0 52 0 1 4年西部地区T F P c h指数收敛回归结果表标准差值C值D W值R2农产品物流T F P c h标准差- 0 . 0 2 8 ( - 2 . 9 2 4 )5 7 . 2 7 0 ( 2 . 9 3 1 ) 2 .

34、1 7 1 0 . 7 3 0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 表示5 %的显著性水平。(五)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作用分析上节已得出经济新常态对各省市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故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新常态下影响农产品物流效率差异性变化的具体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即通过调整各产业之间的联系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对产业本身及其运营环境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内的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规模及结构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西部各省市第三产业产值与其G D P比重表示产业结构状况,按照比值的大小将样本分为产业结构良好和产业结构较差两组,绘制了不同产业结构状况的农产品物流效率指数

35、变化趋势图 1 0 (因篇幅有限此处趋势图略,有需要者可联系笔者) 。通过分析可知, 2 0 0 6 2 0 1 4年间,产业结构状况对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的T F P c h 、 E C及S E C指数影响较大,而对T C指数影响较小。 T F P c h指数方面, 2 0 1 1年之前,产业状况良好的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相应较高,说明产业结构优化是农产品物流99程书强,刘亚楠: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及省际差异动态研究万方数据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在2 0 1 1年之后,产业结构状况对农产品物流的促进作用逐渐削弱,可能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西部地区经济环境变化较大所致, 2 0 1 4

36、年甚至起到了阻碍作用,说明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急需优化与调整; T C指数方面,考察期间不同产业结构状况的省市技术进步指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表明农产品物流技术受产业结构状况的影响较小,究其原因可能是相关技术产业并没有和农产品物流业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局面,且技术的进步一般是通过引进和创新而获得,受政府重视程度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较大; T E C和S E C指数方面,不同产业结构状况下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E C和S E C指数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产业结构状况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较大,而前文已得出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技

37、术效率的降低。因此,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五、结论与建议运用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指数,从西部地区总体、时间趋势和省际差异三方面分析了2 0 0 5 2 0 1 4年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响作用,主要结论有:其一,总体上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逐年升高,但波动性较大且增速逐渐放缓,其中技术进步是影响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的核心因素;其二,技术进步是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升高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水平的降低则起到阻碍作用,而技术效率水平的降低来源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

38、效率的共同退步;其三,各省市农产品物流效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从差异变化趋势看各省市农产品物流效率差异变化存在收敛,但2 0 1 4年有所扩大,反映出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内部已出现技术扩散壁垒;其四,产业结构调整对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呈逐渐削弱趋势,主要是经济新常态下环境的变化所导致,因此产业结构优化是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以上结论对于了解西部地区及其各省市农产品物流效率全貌、发现其制约因素以及认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西部地区在重视农产品物流技术进步的

39、同时,仍需注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效率较低的省份要提高对农产品物流的重视程度,借鉴贵州、新疆和内蒙古三省在技术的应用和资源配置方面的经验,加强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市场化改革,加快劳动力与资本的充分流动;相关企业要加强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促进资源、信息整合,提高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第二,应对近年来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高度关注,加快建立农产品物流创新体系。总体上看,技术进步是效率变化的核心因素,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同时,企业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包装、监测与冷链物流等现代化技术,加强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与个性化服务。第

40、三,西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努力消除技术扩散壁垒,逐渐缩小各省市效率差距,以应对新常态下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从农产品物流整条供应链抓起,从农产品加工业、批发零售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金融等方面加强研究。同时,西部地区作为连接中亚与东亚的重要交通要道,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上述相关产业对新常态下农产品物流效率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第四,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互联网+流通计划为契机,加快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面对机遇与挑战,当地政府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加大农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

41、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及时的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同时,企业要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001统计与信息论坛万方数据参考文献: 1 李娟.农产品物流和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性探讨 J .农业经济, 2 0 1 5 ( 8 ) . 2 欧阳小迅,黄福华.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度量及其决定因素: 2 0 0 0 2 0 0 9 J .农业技术经济, 2 0 1 1 ( 2 ) . 3 M a v i H K , S i d h u R S , S i d h u J S .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42、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V a r i o u s M a r k e t i n g M o d e l s a n d P r o b l e m s o f K i n n o wG r o w e r s o f P u n j a b J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i c s R e s e a r c h R e v i e w , 2 0 1 2 , 2 5 ( 1 ) . 4 徐良培,李淑华.农产品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2 0 0 0 - 2 0 1 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4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 1 3 ( 6 ) . 5 赵锋,段风军. 1 9 9 9 2 0 1 2年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其演进趋势的实证分析 J .南方农业学报, 2 0 1 4 ( 3 ) . 6 陈玲.基于改进D E A模型的中国省域农产品物流效率测度 J .物流技术, 2 0 1 4 ( 2 1 ) . 7 王家旭,岑磊.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商业研究, 2 0 1 5 ( 3 ) . 8 杨清可,段学军.基于D E A - M a l m q u i s t模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时空测度与省际差异研究 J .经济地理, 2 0 1 4

44、 ( 7 ) . 9 杨朔,李世平,聂鹏.陕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 0 1 3 ( 7 ) . 1 0 胡艳.动态视角下基金绩效的M a l m q u i s t - D E A指数评价 J .求索, 2 0 1 6 ( 3 ) .AnDynamicAnalysisonAgriculturalProductsLogisticsEfficiencyandRegionalDifferencesinWesternRegion:BasedonDEA-MalmquistIndexC H E N G S h u - q i a n g 1 , 2 , L

45、 I U Y a - n a n 1( 1 . C o l l e g e o f e c o n o m i c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 S h a a n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a n 7 1 0 0 2 1 , C h i n a ;2 . W e i n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W e i n a n 7 1 4 0 9 9 , C h i n a )Abstract: U s

46、i n g t h e p r o v i n c e - l e v e l p a n e l d a t a i n w e s t e r n r e g i o n f r o m 2 0 0 5 t o 2 0 1 4 a s s a m p l e , t h i s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c h a n g e s a n d t h e p r o v i n c i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l o g i s t i

47、 c s e f f i c i e n c y i nw e s t e r n r e g i o n b y D E A - M a l m q u i s t i n d e x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m a i n c a u s e s o f t h e m . t h e n a n a l y s i s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a d j u s t m e n t t o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o g i

48、 s t i c s e f f i c i e n c y u n d e r t h e n e w n o r m . R e s e a r c hc o n c l u s i o n s s h o w t h a t :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l o g i s t i c s i n W e s t e r n R e g i o n i n c r e a s e d y e a rb y y e a r , b u t t h e r a t e o f g

49、 r o w t h i s g r a d u a l l y r e d u c e d .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g r e s s p r o m o t e s i t ,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e f f i c i e n c y a n d s c a l e e f f i c i e n c y p l a y a n i m p e d i m e n t r o l e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p r o v i n c e s i s s h r i n k i n g e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