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谈美》.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1227135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笔记 - 《谈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书笔记 - 《谈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 - 《谈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 - 《谈美》.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笔记 | 谈美读书笔记 | 谈美谈美这本书很早之前匆匆地读过一遍,所谓匆匆,就是我知道自己对其中的很多内容没有消化,也没有动脑子。最近再读,心里充满感激。感激自己没有错过这一本好书,感激自己的眼界、审美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今看这本书,感觉像是与朱光潜老先生一起探讨一点无用之美,看似无用,却处处是辩证的哲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个时代我们看了太多只言片语、琐碎的道理,越读越焦虑,有的还真是故意兜售焦虑来挣钱,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们的初衷就纯粹是挣钱,也有一点理想的成分在。但是,我们不能无视现在信息传播的副作用。人们很难踏下心来读一本不为迎合读者而看似晦涩的书了。甚至因为许许多多的服务都是以傻瓜都能

2、用为指导原则,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吞噬着我们的专注能力、我们主动解决问题、发散思考的能力。读这本书,有一种站在巨人肩上的感觉,高瞻远瞩,原来过去学者的视野已经那么开阔,原来他们已经参透了一些事物的本质,并用十分讲究的中文,写了出来。我暗暗感叹,不要再像没事儿人一样,被塞给一堆低质量的信息了。我们不要打发时间,我们要珍惜时间,用好它。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生活在别处其实是一种不自知的悲凉,全然幻想着美好的远方、实际上却在扼杀对当下生活的公正,也亲手造成了一种郁郁不得志的不快乐。这个距离,并不是实际上的物理距离。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或者换一个词,是一种心理上的看见和无视。选择对正在过着的生活无视,

3、选择对在别处的生活看见;同时这个距离也是一种眼光的不同,用审美的眼光还是实用的眼光,决定了你能从当下生活中获得多少美的享受。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美感经验会由物及人的一面,以及打造一个美的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为什么有的人的生活,总是很讲究、很美好,而且似乎做什么事都有一定品质与品相的保证?我想这就是ta在处处发挥着自己的美感经验。物的形相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一个人做出来的任何事情,都包含了他的审美经验。一个有情趣、对美有自我理解的人,做出来的事都能反映出他的情趣。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比如一个人的微博、拍出的照片、发出的文章、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家的装扮布置等等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培养

4、情趣?我想可以先从美感经验中的由物及我开始。看艺术类的书籍、看艺术展览、学习一门涉及审美的手艺(可以是书法、绘画、插花、茶道、舞蹈等等)或者给你的家里、办公室增添一些美的物件、色彩欣赏想到许多朋友说自己不会欣赏,可能某种层面上也是把欣赏与考证、批评混为一谈了。因为自己对一门艺术的了解少,所以直接判定自己不会欣赏,即便有一些直觉上的感受,也不以为然,好像一定要说出点什么门道来才算是懂得欣赏。这样的观念具有普遍性、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许多人欣赏不来艺术,主要都是以为常态是美,不符合常态就不是美,直接pass,也不多作思考。这样的人可能最欠缺的就是创造力,最有可能在生活中随波逐流、中规中矩。想真正地

5、开始理解艺术,一定要理解:一、 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二、艺术的美不是从摹仿自然美得来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儿童在游戏时意造空中楼阁,大概都出现这几个特点。他们的想象力还有受经验和理智束缚死,还能来去无碍。只要有一点实事实物触动它们的思路,他们立刻就生出一种意境,在一弹指中就把这种意境渲染成五光十彩。念头一动,随便什么事物都变成他们的玩具,你给他们一个世界,他们立刻就可以造出许多变化离奇的世界来交还你。他们就是艺术家。一般艺术家都是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还记得跟我学书法的一个小朋友,刚上一年级,曾经带了一大本他画的兔斯基故事集给我看,十几页的本子里,讲述了兔斯基和他的好朋友们生

6、活在一起的种种场景。满满当当的细节和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让我大开眼界,他没学过画画,也不参考任何绘画教材,生活就是他的素材库。怎么表现他心中想象的世界,他说了算。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以书法为例子来思考创造与格律的关系,也就是书法中的传统与创新,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能够有所创新、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书法家,一定是对先前各流派有着充分地掌握、借鉴和思考,才能酝酿出不逾矩而又从心所欲,也就是法度严谨又自成一派的艺术作品。同样,也更加认同学书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各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碑帖、流派都应当仔细地研究与临摹,但不应死板地追求表面上的形像,要在追求形神兼备中提炼和总结,在日复一日的技法与情感熏陶

7、中丰富、强化自己的艺术造型能力,细腻地感知当代生活,然后积极投入地尝试带有个人特色的创作。我想创造与摹仿的辩证关系,大家都知晓。可是大多数人卡在了摹仿与创造转换的这个步骤上。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临摹多年的人,依然不会创作。但也有许多人逐渐轻视临摹,追求形式上的夺人眼球。这背后的心理机制,不外乎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理解、缺乏自信和勇气,同时又急功近利,渴望早日收割名利以证明自我。许多人在网上寻找着五花十色的课程,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而上课的人心智差别也很大。如果无法自我审视行为背后最根本的动机,很有可能做许多无用功。一个半月的时间,谈美读书笔记共七篇连载结束。每周花两个小时,把曾经读过的好书,细心梳理一遍,附上自己的感想和观点,这个过程于我而言十分有收获,经常在生活中的某个瞬间,闪过朱光潜老先生在这本书里阐述过的观点。我与他也似乎比以前更加熟络了。仿佛能够明白他写下这些文字的用心、他对青年人寄予的期望、对人生与艺术的一片赤诚。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