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方圆有度.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222380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人要方圆有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做人要方圆有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人要方圆有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人要方圆有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做人要方圆有度 做人做事要方圆有度 原文地址 南怀瑾说:他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其实是错误的。这叫邪见,也叫戒禁取见,“未达人气。”很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所谓方刚的人,很方正,很刚毅,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方者就是方者,圆者就是圆者。道理讲得特别对,可是他实在是“未达人气”,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都不懂,他自己虽然也是个人,但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南怀瑾常常说,过去的读书人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在现代商业社会,读书人则是“学会数理化,卖给资本家”。但南怀瑾自己,既没有把自己“货于帝王家”,也没有把自己“卖给资本家”。早年,人家拉他进入官场,他

2、没有干。后来,在台湾蒋家父子当权的时候,他有机会踏进仕途,也没有动过心。 另一方面,他并不拒绝与台湾当局的一些高层人士有来往。一天,南怀瑾在给他所创办的协会中的一个“特殊班”上课,看究竟下坐的全是少将中将,一数他们军衔上的星星,一共有二十八颗。这些人都是“党国重臣”,握有实权的大人物,是一些台湾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大师才智活学活用 远离政治是南怀瑾先生的一贯标准,也就是他所坚持的“方”。因此他一生不愿为官,不愿与蒋氏父子过于亲近;另一方面,他并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只要是专程来听课的,他都来者不拒,并不有意回避。这又体现了他处世的“圆”,或者他所说的“达人气”,也就是有人情味。所以,他不从政,

3、却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这就是“方圆有度”处世的大才智。 其实,南怀瑾先生所指的“圆”、“达人气”,事实上是说,要通晓人情世故。他对“人情世故”四个字还曾作出了一种另类的解读。他指出,其实,不管是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阅历的累积,懂得“人情世故”,方能自由做人。“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将来,懂得人,懂得事。 孔子有一句话,为中国人所熟知,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这句话,南怀瑾先生从“人情世故”的角度作了全新的解读。他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十五年后,

4、依据他丰富的阅历,以及经验过的人生磨炼,到了三十岁,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就“立”住了,然而,这时候心理还不稳定。到了四十岁,才真正没有任何怀疑。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耳中经过心中自定,毁誉不摇,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他,使其成为好人。然后再加十年,到了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过人与人之间的范围。此时的孔子,已经完全通晓人世间的人情世故了。 人生在世,就要通晓人情世故,要懂得方与圆的道理,然后还要敏捷运用,才能做到方圆有度。 1要做到“行方” 所为“行方”,是指做人要有棱角,要遵循规则,要坚持做人的原则,要有

5、人的骨气和品行,要表里如一。 比如,经商要奉行的清规戒律是一个“诚”字。真正的大商人必是以诚行天下,以诚求发展,绝不会行狡诈、欺瞒之伎俩,为一些蝇头小利或眼前得失而失信于天下。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进步,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沽名钓誉之徒终将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2要做到“智圆” 所谓“智圆”,就是说为人处世要周到细致、审慎干练,要把事情办得圆满。 处世要圆。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这里所谓的“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凡无能,而是一种圆通,一种宽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在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智圆者,不

6、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盛气凌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超而不可一世,不因坚持己见而感到压迫和惧怕,不因附和别人而同流合污。这须要很高的素养和技巧,须要极强的悟性,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黄炎培曾给儿子写过四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就是希望儿子像古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对人要宽容和善,像春风一样;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像秋霜一样。这与南怀瑾先生所推崇并遵循的“外圆内方”的做人准则不约而同,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南怀瑾说:他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其实是错误的。这叫邪见,也叫戒禁取见,“未达人气。”很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所谓方刚的人,很方正,很刚毅,觉得道德是不

7、能碰的,方者就是方者,圆者就是圆者。道理讲得特别对,可是他实在是“未达人气”,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都不懂,他自己虽然也是个人,但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南怀瑾常常说,过去的读书人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在现代商业社会,读书人则是“学会数理化,卖给资本家”。但南怀瑾自己,既没有把自己“货于帝王家”,也没有把自己“卖给资本家”。早年,人家拉他进入官场,他没有干。后来,在台湾蒋家父子当权的时候,他有机会踏进仕途,也没有动过心。 另一方面,他并不拒绝与台湾当局的一些高层人士有来往。一天,南怀瑾在给他所创办的协会中的一个“特殊班”上课,看究竟下坐的全是少将中将,一数他们军衔上的星星,一共

8、有二十八颗。这些人都是“党国重臣”,握有实权的大人物,是一些台湾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大师才智活学活用 远离政治是南怀瑾先生的一贯标准,也就是他所坚持的“方”。因此他一生不愿为官,不愿与蒋氏父子过于亲近;另一方面,他并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只要是专程来听课的,他都来者不拒,并不有意回避。这又体现了他处世的“圆”,或者他所说的“达人气”,也就是有人情味。所以,他不从政,却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这就是“方圆有度”处世的大才智。 其实,南怀瑾先生所指的“圆”、“达人气”,事实上是说,要通晓人情世故。他对“人情世故”四个字还曾作出了一种另类的解读。他指出,其实,不管是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阅历的累积,懂

9、得“人情世故”,方能自由做人。“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将来,懂得人,懂得事。 孔子有一句话,为中国人所熟知,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这句话,南怀瑾先生从“人情世故”的角度作了全新的解读。他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十五年后,依据他丰富的阅历,以及经验过的人生磨炼,到了三十岁,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就“立”住了,然而,这时候心理还不稳定。到了四十岁,才真正没有任何怀疑。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耳中经过心中自定,

10、毁誉不摇,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他,使其成为好人。然后再加十年,到了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过人与人之间的范围。此时的孔子,已经完全通晓人世间的人情世故了。 人生在世,就要通晓人情世故,要懂得方与圆的道理,然后还要敏捷运用,才能做到方圆有度。 1要做到“行方” 所为“行方”,是指做人要有棱角,要遵循规则,要坚持做人的原则,要有人的骨气和品行,要表里如一。 比如,经商要奉行的清规戒律是一个“诚”字。真正的大商人必是以诚行天下,以诚求发展,绝不会行狡诈、欺瞒之伎俩,为一些蝇头小利或眼前得失而失信于天下。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进步

11、,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沽名钓誉之徒终将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2要做到“智圆” 所谓“智圆”,就是说为人处世要周到细致、审慎干练,要把事情办得圆满。 处世要圆。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这里所谓的“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凡无能,而是一种圆通,一种宽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在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智圆者,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盛气凌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超而不可一世,不因坚持己见而感到压迫和惧怕,不因附和别人而同流合污。这须要很高的素养和技巧,须要极强的悟性,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黄炎培曾给儿子写过四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

12、圆内方。”就是希望儿子像古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对人要宽容和善,像春风一样;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像秋霜一样。这与南怀瑾先生所推崇并遵循的“外圆内方”的做人准则不约而同,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做人要方圆有度 方圆做人圆满做事 凡事当有度,做人应知足 做人的方圆之道有奥妙 做人要诚恳 做人要真诚 做人要感恩 做人要豁达 做人要知足 做人要知足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