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7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220905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第7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音版第7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音版第7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第7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音版第7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课水乡 教 学 目 标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忱地讴歌水乡,酷爱我们的家乡。 2.驾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3.驾驭竖笛的吹奏姿态。 教 学 内 容 倾听采茶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1)谁到过杭州游玩? (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2.观赏:采茶舞曲 设问: (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2)这首歌曲讲解并描述什么内容?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

2、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倾听洪湖水,浪打浪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协作红军行动安排,短暂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攻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找寻赤卫队。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相互激励至死不屈。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

3、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刚好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协作大部队歼灭了土匪彭霸天。 3.观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4.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头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倾听渔光曲(筝独奏)教学基本要求 1.在倾听渔光曲(女声独唱)后,学生在对唱曲反映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听器乐曲渔光曲。 2.观赏筝独奏渔光曲。 设问: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3.师生争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4.复听筝独奏渔光曲 5.小结: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下节课我们将要做一个创作活动“远航”,今日的观赏曲也是一种示范。 倾听渔光曲教

4、学基本要求 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 (1)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2)20世纪30年头中国农夫(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洁历史介绍。 2.观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 (1)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 (2)提出观赏要求。 3.复听金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摆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探讨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老师要给以表扬,顺带争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 5.小结:这是旧中国20世纪30年头的水乡。 表演采菱教学基本要求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5、? 2.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困难,识谱有肯定难度,本课又是四年级第一节课,所以这首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3.老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好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肯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裂。 5.这句的教学,不要讲解切分节奏 (该学问在五年级教材中),而是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能很自然的唱好。同样D.S.的反复记号也不必要求学生去记住驾驭。 6.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

6、乐器; (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谱仅是一谱例,还可让学生创编节奏谱。 7.小结:水乡一景。 表演柳树姑娘教学基本要求 1.歌名干脆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 2.倾听录音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这样的节奏 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2)“ ”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分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仿照蝉的叫声“知.了 ”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

7、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觉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学唱其次声部。 (1)听录音范唱,留意其次声部进入的位置。 (2)其次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心情? (3)学习顿音记号“”。 (4)唱其次声部,看老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快乐的心情。 9.二声部合唱。 10.小结: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听辨练习:附点四分音符 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分对比。 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分

8、。 音乐学问: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基本要求 1.在仿照“知了”鸣叫声中学习附点。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从实践中驾驭。 (1)图解: (2)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比较。 (3)从过去唱过的歌曲中找附点四分音符,如上节课采菱就有。 (4)结合柳树姑娘的实践驾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5)名称的由来:强调附点,所以把附点放在前面。 (6)附点的时值:增加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音乐学问:顿音记号“” 1.在结合柳树姑娘的学唱中进行。 2.顺带了解顿音记号的作用即可。 竖笛吹奏姿态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竖笛的特征与功能: 竖笛是有固定音高的吹奏乐器,由笛身与笛头两部分组成。 2.正确姿态:胸部

9、自然挺起,两眼正视前方,身体与笛保持45度左右的俯角为宜。 3.播放一段竖笛的录音。当然最好老师自己示范吹一曲,以激发学生学竖笛的爱好。 教 学 建 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至四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采菱、采茶舞曲。 其次课时:唱柳树姑娘,学习附点四分音符,听辨活动。听洪湖水,浪打浪 第三课时:唱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听女声独唱渔光曲,竖笛姿态讲解。 第四课时:听筝独奏渔光曲,编创远航,总复习。 教 材 分 析 1.歌舞曲采茶舞曲 这首歌舞曲原系越剧雨前曲中舞蹈采茶舞的声乐部分。作者周大风曾在浙江茶区劳动和生活。他以流行于我国浙江、上海等南方地区的越剧音调为创作素材,使歌曲富有深厚的地方色调和生活气息

10、。全曲旋律清爽美丽,节奏活泼明快,结构方整对称,具有显明的舞曲风格和特点。 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徵调式,含四个乐句,采纳越剧上下句曲体结构,前句与后句相互映照,前后呼应,勾画出江南水乡的明媚春光。 从“插秧插得喜洋洋”起是歌曲的其次部分。音乐移到商调式上。前8小节的句式结构紧缩成2(小节)+2+2,描绘了茶农灵活勤快的采茶动作。随后句式扩展,音调上扬,抒发了茶农的劳动热忱。最终的4小节乐句转回到徵调式。这是乐段的补充,也是歌曲的尾声。 2.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创作于20世纪50年头的一部歌剧,以其次次国内革命斗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

11、的殊死斗争。 歌剧的音乐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天门等地一带的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既有30年头的时代气息,又有深厚的乡土风味。这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其中不少唱段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便是一首最受人欢迎的歌曲。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子公韩英酷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将来充溢信念的崇高感情。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前奏的曲调悠扬轻快,描绘了洪湖的水波荡漾,也象征了韩英的心潮起伏。 歌曲的第一段是两人齐唱,由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组成,美丽精致,流畅好听。第四句“晚上回来鱼满舱”以其奇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这个拖腔也出

12、现在歌曲各段的末尾。歌曲的中段是二重唱,共四句。旋律由低音区起先,宛转起伏。两个声部交替出现,相互陪衬,最终又变为齐唱。这是韩英和秋菊发自内心的赞美。 歌曲的第三段也是一段二重唱,是第一段的改变再现。主旋律由高音部唱出,低音部延后两拍在下四度上仿照进入。然后两个声部时而交织,时而补充,各自独立又彼此交融,生动地表现了革命依据地的兴盛景象和人们的快乐心情。歌曲的三个段落结尾都运用了同样的拖腔,三个段落之间又用了相同的间奏,使歌曲既有对比,又显得完整统一。 3.歌曲渔光曲 这是1934年上映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歌。由于影片参与莫斯科展出时获得荣誉奖,这首歌曲也因此驰名海外。 歌曲采纳不带再现部的三段体

13、结构(即音乐的三个部分都不相同),但全曲都贯串了 这样的节奏型,加之引子和各段间的间奏又都取材于歌曲句首,因而前后特别统一。徐缓的速度,似波浪起伏的旋律线条以及有摇摆感的节奏型,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形象。歌曲的曲调采纳五声音阶的宫调式,但却没有一般大调的明朗色调,而是流露出浓重的压抑和忧愁。这正是歌曲魅力之所在。 由筝演奏的渔光曲系采纳歌曲的第一部分曲调,共出现两次。第一次,低声部运用密集的分解和弦来衬托主旋律;其次次则运用宽松的分解和弦为主旋律伴奏,分别表现了海上波涛翻滚和一帆风顺的情景。 作者介绍 任 光(19001941) 作曲家。从小宠爱民间音乐。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

14、同时学习音乐。1927年后回国参与进步的音乐活动。1934年创作了闻名的渔光曲而一举成名。 4.歌曲采菱 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调的歌曲,采纳六声宫调式,曲调流畅、宛转,歌曲运用了许 多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 以及切分节奏 ,给人以轻快 活泼之感。歌曲是一段体结构,为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引子后第1-4小节)和其次乐句(第5-8小节)都是方整的4小节乐句,对称呼应;第三乐句(第9-14小节)分裂为由间奏隔开的两个乐节,显得更为活跃,生动;第四乐句(第15 -18小节)节奏拉宽,运用了“ ”这样的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了 划船时有力的重复的动作节奏;最终乐句扩充为6个小节,旋律较多地出现在高

15、音区,酣畅地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5.歌曲柳树姑娘 是一首曲调美丽,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炼,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 乡万物一新,一片朝气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 “”为基本节奏型。第1-8小节,上下句对称,旋律采纳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曲调伸展而又美丽,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飘柔的姿态。其次声部只用了第一声部的同音支声,配以八分音符节奏及跳音的“啦”唱法,烘托出快乐的气氛。第9-12小节,节奏突然紧缩,向上三度的模进,使曲调更为欢快,与前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最终曲调又趋平稳伸展。结束句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啊

16、哩啰”中欢快地结束。 其次课国歌 教 学 目 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化的好教材,我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公民都必需唱好国歌。在21世纪里我们要以国歌的精神,鼓舞我们奋勇前进。 2.驾驭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学问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教 学 内 容 倾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基本要求 1.倾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1)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谁作曲? (2)你们唱过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歌曲吗?请举例并唱几句。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作于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

17、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它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倾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4.师生争论。 5.倾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 6.师生争论。 7.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平及其代表作。 倾听歌颂祖国教学基本要求 1.观赏歌颂祖国(第一段歌词) 设问: (1)听到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复听歌颂祖国全曲。 设问: (1)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2)每个部分讲解并描述什么内容? (3)跟着音乐哼唱行吗? 3.师生争论。 4.完成课本上的编序号及涂色。 表演中华

18、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基本要求 1.倾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老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精确的乐句,在老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4.跟着录音或老师的伴奏歌颂国歌。 5.老师重点指导的部分: 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师生探讨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斗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 设问: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 “起来!起来!起来!”的含义是什么? 设问: (1)这一句的音乐形象,你想到什么? (2)“前进”的谱上又用强音记号(),为什么? (3)为什么“前进”“前进”“前进”最终还要加一个“进”? 6.背唱中华人民

19、共和国国歌。 7.师生小结:在21世纪我们要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奋勇前进。 音乐学问:“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先简洁讲解“上行” (2)举一反三,(3)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自己的歌。 如: 教 学 建 议 本课内容拟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倾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 其次课时: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听歌颂祖国。 教 材 分 析 1.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我国闻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在被敌人逮捕前仓促地写在香烟

20、纸上送出的。音乐家聂耳也因敌人迫害而即将离国,他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写成了歌曲。随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剧烈的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闻名黑人歌颂家罗伯逊深切怜悯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曲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歌曲歌颂祖国 自1980年5月起,每当人们收听中心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时,就可听到“起先曲”雄浑有力的音乐声,这就是歌曲歌颂祖国的曲调。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9月。它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

21、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宏伟奋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显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概豪迈而充溢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改变。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 第三课 月 夜 教 学 目 标 1.本课的四首描绘“月夜”的中外音乐作品,充溢着诗意,表达了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性。让我们用温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体验这“月夜”的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妙的意境。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驾驭“连线”、“下行”的音乐学问,并用于创作活动。 3.进入学习“起先吹竖笛”的实践活动Tu的口腔动作。 教 学 内 容 倾听月亮月

22、光光教学基本要求 1.由于这是台湾民歌,歌词中带有方言,所以在倾听前要出示歌词,对方言要作说明(详见教材分析的谱例)。 2.观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这首歌曲讲解并描述什么内容? 3.复听全歌。 设问: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 4.再次复听。 设问: (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 (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 倾听小夜曲教学基本要求 1.解题: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的爱情歌曲,是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演唱的歌曲或演奏的器乐曲。 2.观赏小夜曲。 介绍作品: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

23、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其次乐章,音乐优美、活泼好听。 3.复听小夜曲主题旋律。 设问:你能听出是几个声部?主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衬托乐器的演奏方法上有什么特征。 4.再听一次全曲。 简洁介绍弦乐曲重奏的形式,结合课本上的插图。 5.小结:这是描绘“月夜”主题的器乐曲。 倾听梦幻曲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梦幻曲是童年情景之七。 2.初听梦幻曲。 设问:这一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是哪个声部演唱的?听完后介绍童声无伴奏合唱的形式特征。 3.复听梦幻曲主题旋律。 讲解:刚才听到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改变而成全曲。倾听主题音乐(出示主题旋律谱)。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跟着这段音乐哼唱一

24、下。 4.复听全曲。 5.小结:这是夜晚温馨而甜蜜的梦。 表演开心的梦教学基本要求 1.开宗明义导入:晚上你做梦吗?你听听这是日本孩子做的开心的梦 倾听范唱。 2.再听一次:要听清他做一个什么梦?在梦中望见了什么?(老师参加仔细听,并打拍子。) 3.师生谈话争论歌曲内容。 4.你们是否留意到我刚才听的时候在做什么?打拍子。请大家看谱,我们过去打拍子,都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而今日的拍子不一样,是八分音符为一拍。请大家听我唱4小节曲调,我边唱边打拍,请大家仔细听,仔细看(老师范唱4小节曲调)。 5.请大家边看谱,边跟我打拍子。我再唱这4小节,已经领悟的同学可轻轻跟我唱。 6.按刚才的方法,大家自学下

25、面其次句的4小节曲调。也就是带色块的4小节曲调。 7.第三句曲调再听我唱,请留意在什么地方换气。 8.大家跟着我一起唱第三乐句。 9.请大家整理一下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10.大家要特别连贯流畅地把曲调唱一下。留意连音线。 11.再听一次范唱。 12.全体唱歌词。 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13.师生探讨。 14.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听辨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 1.老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学问:“下行”教学基本要求 1.结合歌曲开心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当学生自学其次乐句时讲解。 设问:这4小节曲

26、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憧憬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同时复习“上行”温故而知新。 巩固:开心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曲调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教 学 建 议 1.本课内容拟用三至四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夜晚多美妙;音乐学问:连线、竖笛。 其次课时:月亮月光光、小夜曲;竖笛。 第三课时:开心的梦、梦幻曲。 2.找寻“月亮”的景色图片协作歌(乐)曲,以启发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教 材 分 析 1.歌曲月亮月光光 这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由于歌曲旋律吸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显明的地方色调。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

27、它们节奏完全相同,音调上抑扬起伏,美丽流畅,勾画出一幅月夜美景。充溢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合唱的两声部在音程关系上以 四、五度为主,具有优美、谐和的和声效果及我国的民族风格。 2.弦乐四重奏小夜曲 本曲为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的其次乐章。 乐曲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由第一小提琴带上弱音器奏出呈下行的优美、活泼的主题旋律: 其他三个声部由其次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用拨弦奏法奏出吉他伴奏的效果,其次个主题由于运用大跳和改变音,使人感到更为活跃: 第一部分反复一遍以后,进入乐曲的其次部分。这里的主题是第一个主题的改变和发展: 由于大跳和装饰音的运用,使这段音乐显得热忱而富于

28、生气。接着出现了平稳柔软的另一段旋律。 作者介绍 海 顿(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出身贫苦,从小在艰苦条件下学习音乐。1761年在公爵家产乐长,工作繁重,地位低下,但在此逆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18世纪90年头初,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音乐家,后赴伦敦旅行,写了12部伦敦交响曲,这是他一生最优秀的作品,由此名震全欧。他的创作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3.无伴奏合唱梦幻曲 德国作曲家舒曼在18471848年间创作了一部钢琴套曲,题名为童年情景。套曲共有十三首曲子,或写景、或状物、或抒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纯真的心灵。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甜蜜回忆,把人们引入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 依

29、据作曲家的要求,十三首小曲要连续演奏,但是人们却常将第七首梦幻曲作为独立的乐曲来演奏或观赏。这段音乐的旋律温馨甜蜜,和声纯朴厚实,听来令人神往。此曲除了作为钢琴曲外,还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合奏曲以及无伴奏合唱曲。 这首曲子为单主题的三段体结构。 主题旋律由两个四小节的平行乐句组成: 旋律气息悠长,起伏匀整,极富歌颂性,刻画了回忆和深思的意境。中音区和低音区的伴奏 (唱)声部和谐地呼应,更衬托出主旋律的隽永秀丽。 到了中段,这一主题除了在调性上作了改变处理之外,音乐性格并没有变更,依旧充溢了温馨与柔软的情调: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主题旋律的改变再现。它又一次使人感受到渗透在曲中的诗情画意,勾起

30、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对将来的向往。当其次乐句在高音上作延长时,速度也渐渐慢下来,优美的旋律将人们引入了奇妙的梦幻境界,留下了无穷的遐想与回味: 无伴奏合唱是一种没有乐器伴奏的合唱形式。它要求充分发挥人声特性,运用和声手段造成丰满多彩的音响,运用复调手法造成音乐的流淌感、层次感,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4.歌曲开心的梦 这是一首美丽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奇妙般的想像,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色的认知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速度较慢,节奏平稳,无太多的改变,表现了安静、悠然的意境。第一乐段的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使音乐显得深厚而带有神奇的意味。其次乐段旋律进

31、行转为上行,音区移高,前乐句的后半部分以模进的方式将前半部分的音型带入歌曲的最高音(la),和声上构成下属调,产生了光明的色调,使人似乎听到孩子们在看到了幻境中的奇妙景象时发出惊喜的呼喊。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颖而美妙的事物所怀的憧憬和追求。 第四课 欢乐的课间 教 学 目 标 1.课间、课余是同学们放松、欢乐的时刻,本课的五个作品仅仅反映学生们欢乐的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教化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驾驭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学问并进行看图创作。 教 学 内 容 倾听乒乓变奏曲教学基本要求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2.

3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改变吗? 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改变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4.师生探讨。 5.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竞赛精彩场面吗?假如你情愿,下课后也去试试。 倾听陀螺教学基本要求 1.设问: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说说怎样玩法?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速的转动的情景吗?3. 复听全曲。 倾听旋转木马教学基本要求 1.假如说孩子们玩陀螺是一种传统的游乐活动的话,那么玩电动木马就是现代的游乐活动了。 2.初听全

33、曲。 设问:你能从快速的节奏、凹凸起伏的曲调流淌中想像到孩子们在电动木立刻旋转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乐曲的起先部分与最终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当最终一部分再现第一部分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已听出来了,好吗? 4.小结:这两首乐曲都描绘了孩子们欢乐的课余活动,你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吗? 音乐学问:拍号 教学基本要求 1.2/ 4、3/4拍号的音乐学问教学结合歌曲教学进行。即:2/4拍穿插在哦!非常钟中,3/4拍穿插在大家来唱中。不单纯进行。 2.2/ 4、3/4拍号教学的重点是节拍感,即2/4拍的强弱。3/4拍的强、弱、弱。这一节拍感在前三年的音乐实践中都已进行,现在是在理论

34、上让学生驾驭,使这一节拍感成为他们自觉的音乐实践活动。 3.这种拍号的节拍感宜通过学习指挥图式、表演活动(队列步伐、跳圆舞曲)等对比,在实践活动中驾驭和巩固。 4.在驾驭了2/ 4、3/4拍号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表演哦,非常钟教学基本要求 1.说理导入:上课时间40分钟特别珍贵,要集中留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特别珍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听听他们的非常钟在玩什么? 2.倾听范唱。 3.师生探讨这首歌曲的内容与心情。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1)先学习前8小节。

35、 设问:这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重复出现了几次?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吗?剩下的两小节就四个音,我信任你能看着谱唱好。 (2)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3)学习其次句的8小节。 (4)把这16小节连接起来唱一唱。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5)再下面的8小节,请跟着我的手势把它唱出来。 (6)最终一句六小节跟我学唱。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开心。 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颂一唱。 8.练一下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9.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歌颂。 10.小结:这课间非常钟欢乐吗? 表演大家来唱教学基本要求 1.学问导入:刚刚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歌曲除

36、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特别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你听! 2.倾听范唱,老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这首歌就是3/4拍。再听一次。仿照我的动作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4.学曲调:先学唱第一声部。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1)先学唱前8小节。留意1i的跳动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 (2)再学唱后8小节。 5.学唱其次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6.二声部合成(这是难点)。 (1)先唱好二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即: (2)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7.在曲调二声部都特别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填上歌词,不然的话宁可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千万不行为了完成二

37、部合唱而破坏了音乐的美感。肯定要加强平常训练,水到渠成。 8.配上打击乐伴奏。还可以加上口风琴二声部的伴奏等。一切从班级实际动身。 9.要特别留意歌颂的流畅性与乐感,表达孩子们欢乐的课间生活。 教 学 建 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课时:哦!非常钟;2/4拍号,乒乓变奏曲。 其次课时:大家来唱;3/4 拍号,为三幅图配节奏。 第三课时:陀螺、旋转木马;二首歌曲总复习; 2/4拍3/4 拍对比。 教 材 分 析 1.钢琴曲乒乓变奏曲 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欢乐神情和娴熟的球技。 像通常的变奏曲一样,主题特别简洁,带

38、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活轻快,似乎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 乐曲包含五个变奏。 第一变奏:主旋律在上方由右手弹奏,低音部左手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 其次变奏:左手在低音部弹奏主题,右手以上面这种分解和弦音型作伴奏。第三变奏:左、右手均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但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如: 第 四、五变奏: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改变为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旋律。两个变奏中主旋律分别出现于高音部及低音部。但乐曲最终仍由右手奏出一个旋律扶摇直上的乐句作为结束,使人如闻为精彩的球赛所发出的喝彩声。 2.管弦乐陀螺 1871年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了十

39、二首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嬉戏,这是一套以音乐来描绘儿童世界的小品曲。后又依据其中的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1873年于巴黎正式演出。组曲中的每一首都有标题,分别为:进行曲喇叭与铜鼓、摇篮曲布娃娃、即兴曲陀螺、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加洛普舞会。第三首陀螺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嬉戏的情景。 木管乐器奏出的主题采纳以八分音符与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和连续作上行六度跳进的旋律进行: 作者介绍 比 捷(18381875) 法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比捷很早就显示了卓越的音乐才能。他4岁起先学习音乐,9岁进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从音乐院毕业出来时已成为获奖的作曲家和第一流的钢琴家。他曾为戏

40、剧阿莱城姑娘配乐,后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他还创作过多部歌剧,其中卡门于1883年在巴黎上 演获得胜利后,誉满全球,成为世界音乐的不朽名篇。 3.电子琴曲旋转木马 孩子们乘坐在正飞速旋转的木立刻,怀着兴奋、激烈、骄傲、惊慌等各种心情,发出呼喊声、欢乐声,他们感到自己好像正骑着一匹骏马向前疾驰。旋转木马这首电子琴曲就是表现了游乐场中这一幕情景。 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4小节引子以旋律声部作半音进行的一组和弦及“ ” 这样的节奏提示了本曲的特点,并将人们带入了游乐场的喧闹气氛中。 第一部分的主题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凹凸跌宕的曲调构成,描绘了电动木马快速旋转的形象: 随后是一个带有切分节奏的短小

41、的连接句仿佛是一个短暂的休息,把音乐又引回到木马旋转的主题。 其次部分音乐转入下属调(g小调c小调),节奏疏密交替,密集和弦连续的反复,具有剧烈的节奏感,表现了孩子们兴奋、欢畅的心情以及游艺场中热情、热闹的气氛。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终以取材于主题的尾声结束全曲。乐声渐弱,似乎是酣畅欢乐的情景在孩子们心中久久难忘。 4.歌曲哦,非常钟 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非常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惊慌的学习后,自由快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 这一音型,显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欢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其次段音调转为伸展,第一乐句与其次乐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