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199625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桃花源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闻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言清爽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妙新奇,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散文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二.字音字形: 1.缘() 2.豁()然 3.俨()然 4.阡()陌()交通 5.垂髻()6.怡()然 7.便要()还家 8.咸()来问讯 9.语()云 10.遂与外人间(jin )隔 三.字义:1.武陵人捕鱼为业 职业 2.缘溪行 顺着 3.忘路之远近 的 4.渔人甚

2、异之 很 对感到惊诧 5.复前行 向前,往前 6.欲穷其林 穷尽,走完 7.仿佛若有光 8.便舍船 舍弃,放下 9.初极狭 刚起先 10.复行数步 几 11.土地平旷 开阔 12.屋舍俨然 13.阡陌 交通 14.悉如外人 都 15.黄发 垂髫 16.并恰然自乐 一起 17.乃大惊 竟,竟然 18.具答之 具体 19.便要还家 20.设酒杀鸡作食 摆设,打算 21.咸来问讯 都 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说 23.率 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 妻子儿女 同县的人 与世隔绝的地方 24.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 25.无论魏晋 26.皆 叹惋 都 感叹惋惜 27.余人各复延其家 请,邀请 28.辞 去

3、告辞离开 29.此中人语云 告知,对说 30.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31.便扶 向路 32.到处志之 名词动用,做标记 32.及郡下 到了 33.诣太守 34.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 马上 派遣 35.寻向所志 名词,标记 36.欣然规往 安排 37.未果 实现 38.寻病终 随即,不久 39.后遂无问津者 40.遂迷 四.成语:1.世外桃源:古义,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乱、安乐而美妙的地方。今义,比方志向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妙世界 2.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漂亮情景。 3.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兴奋而满意的样子。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光明。

4、古义,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光明。今义,比方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或心情由沉闷一下子变得开心。 5.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6.无人问津:比方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7.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织相同。 8.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9.鸡犬相闻 :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 五.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翻译:。(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 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艳丽漂亮,落花纷纷。 3.渔人甚异

5、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翻译:渔人特别惊诧。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终点。 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翻译: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翻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妙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织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溢喜悦之情,显得心满足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翻译:(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

6、鸡做饭菜(款待他)。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这里的人告知(他)说:“(这里的状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翻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兴奋地安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六.问题: 1.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闻名诗人_,名_,字_

7、,生活在战乱苹繁的晋朝.文章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气淳朴,人人劳作,人人同等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和平安详,和谐团结,同等淳朴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阔人民渴望摆脱战乱、剥削、压迫的愿望.(2)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根据发觉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依次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楚.(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安静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华蜜的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家立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最能体现桃源人热忱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皆叹惋的缘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描写桃源人社会风尚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人际交往和生活状况。 8.从文中哪两件事情能够看出桃花源是虚构的: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先秦时代来此,衣着又怎么能和晋代人的衣着一样?“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沿着路

9、标走又怎么会迷路? 9.作者虚构这一志向社会的目的及意义: 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呈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予。 10.文中结尾的作用: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照旧充溢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已在增加故事的真实效果,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11.武陵人发觉桃花林,他“欲穷其林”的缘由是什么? 1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武陵人发觉并进入桃花源的经过。 沿溪行,发觉桃花林,穷其林,尽于水源,发觉山洞,舍船入洞,发觉桃源。 13.渔人临别时,桃源人嘱托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他们什么心

10、理?结果怎样? 他们怕桃源外的人知道后,干扰了自己和平安定的生活。 渔人没有遵守桃源人的嘱托,干脆去报告了太守。 14.桃花源位于:武陵一条两岸都是桃林的小溪源头处的山口处。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志向的境界? 答: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人民深切怜悯,因此他虚构了这一安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妙境界,以此来衬托自己的社会志向对没有斗争,没有压迫,和平宁静的生活的憧憬。 16.桃源人与世隔绝,问渔人“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正如: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17.桃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

11、写桃源人对生疏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8.从“初极狭”到“豁然开朗”与陆游的哪句诗韵致相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人:a.衣:悉如外人。B.貌:黄发垂髫。C.行:往来种作。D.情:怡然自乐。 21.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景:a土地平旷。B屋舍俨然。C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22.桃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对他们有弊的一面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3.文中描述了几种美?答:桃林美,田地美,民风淳朴美。 2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

12、修辞?表现了桃源社会怎样的景象?答:借代。指老人和孩子 。 表现出桃源社会里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生活安乐,无忧无虑。 25.文章 4、5段写太守遣人寻访而迷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用意何在?答:目的在于增加文章的真实感,更充分地表现作者追求志向社会的心情,同时也说明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一个无法寻找的地方。 26.初见桃花源的整体感受:豁然开朗。 27.写桃花林的美妙有什么作用?答: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妙生活做铺垫。 28.桃源人来这的缘由是什么?答:避秦时乱。 29.桃源人“不复出焉”的缘由是什么?答: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再过动荡的生活。 3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

13、用大道之行也中那句话来形容?答: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1.写桃花林漂亮景色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2.写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3.课文中表现渔人不讲信用的句子: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4.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觉桃源 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35.桃源人见到渔人大惊的缘由是: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已经很久没见到生疏人了。 36.本文从哪几方面对桃源人进行描写?答: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精神风貌。 37.桃源人为

14、什么“皆叹惋”?答:a.为自己与世隔绝久远,消息闭塞而叹惋。B.为桃源外社会动荡而叹惋。C.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 七.古今异义: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很像。 交通:古义,交织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及邮电事业的统称。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足够,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断绝往来;今义,距离。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