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1171705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 以前,我总认为哲学很深邃,很遥远,甚至认为我肯定接触不到哲学。然而,我读了中国哲学简史后,不得不惊羡,冯友兰先生真是一位宏大的哲学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书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很一般,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安静,平淡。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就匆忙放进抽屉,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没有给你注释,让你自己思索,第一次看

2、着差点睡着了,并没有沉醉在书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师说的:书中的每一个字都相识,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学也是这道理,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感觉很生疏。慢慢地,我进入书的境界中,渐渐的融入在书中,书中有很多的精华,你唯有啃读才会知道其中的意蕴。读完书才明白啃读与悦读不同,读过这本书与没读过这本书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哲学的学问,可以丰富思维,增长见识,让人更加才智。书中有许多历史学问等,读起来也别有一般味道。哲学就像物理一样,在生活中到处可见,都以不同形式与时代、社会、政治、人生联系在一起。书中的很多观点令我佩服,就像书中所说的:哲学不仅是学问,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体验。它告知我们须要结合自己的生

3、活体验,用新的眼光来相识哲学。在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顺应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要说不喜爱这本书那是不行能的,争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但因为书中还有很多古文,看不懂,爱恨有加。书中讲解并描述了很多哲学,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甚至贯穿整个世界。真是太奇异了!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例如:人没有私欲,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时刻提示自己不犯错误,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贪欲所迷惑。书中精华太多,多得我们都不知从何处说起;哲学的应用范围太广,大

4、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简直无所不包,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冯友兰先生说过,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人若是活着,那必定会思索,而这种思索就是反思。中国有许很多多的哲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对自己一生的教化教学、人生探究进行反思,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假如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假如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反思是促进思想的缘由。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颁

5、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而儒学也汲取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索,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反思亦是胜利的果实。牛顿会发觉万有引力,那是因为他思索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而不是飞上天。若是没有思索,又怎会胜利?人生亦如此,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就如阴雨的天空,没有太阳的照射变得灰蒙蒙的,没有亮丽的光彩。可见,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从诞生起始终到死亡的那一秒,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索的。尽管微小,但它却证明白我们的生命存在!书的最终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人往往须要说许多话,才能归入潜默。都说缄默是金,而在成为金之前,必定会不缄默,甚是疯狂。在光艳丽

6、丽的胜利背后,必定要尝尽苦难,历尽黑暗,这样才能最终抵达胜利,拥抱光明。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索,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也有思索。这足以说明,人们说每一句话,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索,反思的。总而言之,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反思,养性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3)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变更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起先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起先感爱好,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探讨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OK,那么我们开讲。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主动入世。主动入世提倡富贵不能淫、威猛不能屈、贫贱

7、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杀身成仁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溢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始终是中华民族在人文志向方面的珍贵精神财宝。然后是道家的出世。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主要了解它主见的无为。一起先认为无为是无所作为,读过书的相关部分后大致了解到,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索,以时势、趋势的推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以我的理解,简洁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也算是简洁地实现了无为的意义。我最观赏的是:以出世

8、的看法做人,以入世的看法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我还想说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王守仁。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时还是心学 的集大成者。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最起先,有人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索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觉,人却因此病倒。从今,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闻名的守仁格竹。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

9、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依据风俗开化教育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高校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相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明朝那些事)我想表达的是,关于哲学,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别人所想的观念,真正的悟道还是得通过自己的悟性。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