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的林业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谢煜.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0929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0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的林业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谢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的林业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谢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的林业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谢煜.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经济第32卷第12期(2016年12月) D,Dg耙口,Dnow,voI32,No12(December 2016)基于MitcheU三分类评分法的林业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谢煜,胡非凡(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l0037)摘要:清晰地识别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是制定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赢得竞争优势的前提。首先根据文献和预调研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基于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设计了利益相关者识别问卷,对4家林业案例企业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1份。同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座谈,获取了案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访谈资料和二手数据。论文将定量分析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对林业企业

2、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和比较。得出结论如下: (1)林业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有企业员工、股东、消费者客户、承包商、供应商、当地社区、县、乡级政府、林地所有者、非政府组织和林业管理部门。关键利益相关者与林业企业的核心业务关系密切; (2)不同企业在利益相关者识别中存在明显差异,跨国企业比本土企业有更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3)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经济条件和技术都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关键词:林业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三分类评分法;案例研究中图分类号:F31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07(2叭6)1212006Key Stakeholde

3、rsIden恤cation of Forest Companies Based on Mitches Three-AttributeEvaluatiOn MethOdXIEYUHUFeifa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Il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吼Nanjing Jiangsu 2 1 0037,China)Abstract:Clearly identi6cation of key stal【eholders is the precondition fbr companies to develop a right corp

4、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strategy and ob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ARer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einVestigation of forestcomp蛐ies,a questio衄aire for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was designed base on Mitchells three砌bute evaluation method,distributed to fbur case compahies and 3 l respondents we

5、re collectedBesides the questionnaire,we also collected thequalitative data by semistmctIlmlinte“iews and group meetings with case companies and their stakeholdersBased the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questio皿aire and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were condu

6、cted in this paper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1)key stakeholders of case companies are employees,shareholders,consumerscustomers,con仃actors,suppliers,local communities,10cal govemments,forest owners,NGOs龇1dlocal forest administrationThese key stakeholders are all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ore operati

7、ons of case companies;(2)different companies vary on stakeholder identi6cation,multinational companies have more key stakeholders than domestic;(3)key stakeholders of companies are not stable,policy,economic condition and technologycan possibly affbct theidentification of stakeholdersKey words:fores

8、t companies;key stakeholders;identification;three attributes;case stIldy1引言 林业企业特别是有营林业务的林业企业,较其他行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投入和行为参与,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是企业行使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企业只有针对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制定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行使企业社会责任,才能赢得竞争优势口1,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常具有更长的价值链,更长的投资回收期和更大的期初投资,这些特性导致林业企业在与其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中承受更大的经营风险口。林业企业

9、,无论是本土企业或者是跨国企业,由于营林业务是开放的,林地地块与林农、村集体(当地社区)长期相邻,相互作用。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林业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社会责任行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NSFCAF)“生态系统服务与林业企业交互作用研究基于经济评价和可持续报告的视角”(313611303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agent方法的林权交易市场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仿真研究”(713031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于多agent的林权交易市场仿真模型研究”(1 1YJCzHl99)作者简介:谢煜(1975),女,安徽宣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林业经

10、济管理研究;胡非凡(1980),女,浙江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120 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2期(2016年12月) cD,Dgfc口,DnD删,V0132,No1 2(December 20 1 6)使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上,中国本土林业企业目前对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做得并不够,这一点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可得以体现。大多数本土林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时,并没有将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列出,更不提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了。相比之外,跨国林业企业做得更好,企业成立的专门的社会责任小组或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在调研的基础上,列出了关键利益相关者和

11、利益分析,并做出回应。而从企业角度,如何正确地识别利益相关者,以及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核心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正确地估计,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对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如聪jazi&Kant在森林公园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偏好研究中,涉及5类利益相关者,包括村民,护林员,员工,企业家和环保组织【4】。T0ppillen等在对中国三家最大的跨国制浆造纸企业的案例研究中发现,有营林业务的制浆造纸企业相比较从海外采购原料的另外两家造纸企业来说,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和复杂性。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当地社区,员工和林地所有者【5。Matilainen对俄罗斯

12、期林业进行研究,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分析了林业企业与员工、当地社区、客户、非政府组织(NGo)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6】。中文文献中贾卫国等从林业一、二、三产业不同产业类型,从供需、企业、公众和环境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与林业企业的关系【3】。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社区、环境等,但是没有针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进行专门的研究。总之,虽然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对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在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方法上,没有提出有建设性的识别方法和技术供企业参考。且多数研究中只是涉及一部分利益相关者,未对林业企业可能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较全面地识别。2利益相关者识别的

13、方法Mitchell的三分类评分法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4年由Freeman所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即“利益相关者是可以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施加影响,或者受组织目标实现反作用的一类个体或群体”【7】。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开始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陈宏辉和贾生华嘲对这些定义进行总结,并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但是对利益相关者如何识别一直没有给出具体的办法。直到Mitchen提出通过经典文献中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进行总结,得出利益

14、相关者识别的三个基本属性即:权力性、合法性和紧急性,以此来判断该利益相关者对管理者的显著性,称为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又称为米切尔评分法)。而每一利益相关者拥有三种属性的程度是由企业管理者对这三个方面的认知所决定的,来判断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力大小pI。后续不同的研究应用了Mitchen三分类评分法进行了实证研究8,101”。本文拟采用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对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不同属性上的得分和累积得分,进而判断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管理者的重要性。同时,对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进行对比,达到找出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目的。3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

15、类理清林业企业利益相关的分类,才能正确识别哪些是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因此在开始研究之前,有必要先明确有哪些可能利益相关者分类。这些分类一是从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到;二是对案例企业的预调研中获得。31文献中对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F袱釉锄对企业的一般利益相关者分类如下:股东、员工、客户、政府和社区【7】。这一分类是针对一般企业都可能会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该分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后续的文献中采用这一分类进行了实证研究“0】。但不同类型企业所面临的利益相关者不完全相同,正如Clar|黝所说:“一家银行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一家油类企业或化学加工类企业是完全不同的。林业企业特别是有营林业务的林业企

16、业其利益相关者与一般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利益相关者识别中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区分,针对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仅采用一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类显然是不够的。本文引言部分所涉及的关于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识别的相关文献可以作为参考口6】。32案倒林业企业的预调研不同的林业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认识。而在对企业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之前,必须先了解林业企业可能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为此,笔者于2014年3月正式问卷发放之前,对案例林业企业进行了一次预调研,一方面通过案例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介绍,详细地询问了相关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其次从企业所提供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也找到了企业对利益

17、相关者的列表。其中,(1)在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中,案例企业A将国有林场、林农、林地中间人、政府、当地社区、承包商和员工列为其关键利益相关者。案例企业B将员工、政府、客户、供应商承包商、工人、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12l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2期(2016年12月) D,Dgfc口,D砌砂,v0132,No12(December 2016)媒体和科研院所等列为其可能的利益相关者。(2)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不同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各不相同。如案例企业D认为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供应商、客户、政府、员工和当地社区。案例企业A认为他们主要关键利益相关者有:消费者,客户,员工,林地所有者,

18、政府,投资者,当地社区,媒体,非政府组织,合作者和供应商。案例企业B的列出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承包商,当地社区代表,媒体,银行,产业协会,非盈利组织和学校。综合以往文献和预调研列出可能的利益相关者,最终得出林业的利益相关者一共有12类,包括:员工,股东,客户消费者,承包商,供应商,村集体当地社区,当地政府,林业管理部门,林农中间人,国有林场,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纳入到2014年7月的第二次调研问卷中。其中包括了既有文献中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也增加了营楂企业实践中提及的利益相关者。如果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来分析的话,其中员工和股东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其余利益相关者都是外部利益相关者

19、。4方法选择与数据收集41基于Mitchell的三分类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识别与问卷设计基于Mitchen的三分类评分法,从权力性、合法性和紧急性三方面针对12类利益相关者,利用5级李克特量表(从1级到5级强度逐渐增加),设计了调查问卷。Agle等在实证研究中使用了7级量表【l 01,但本研究中由于利益相关者种类较多,为了保持问卷的整洁性,仅使用5级量表,将问卷内容压缩在一页A4纸的范围。同时,为了使问卷回答者更好地理解权力性、合法性和紧急性这三个属性,参考Mitchell对三分类评分法的具体做法【l 21,分别给出了设定性问题。其中,权力性提示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来说影响力如何:合法性强调该利益

20、相关者与企业的契约关系如何;而紧急性指的是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能否得到企业的及时响应。根据Mitchell的三分类评分法,可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在三个属性上的排序,但是仅根据这个排序,企业如何能判定该利益相关者是否拥有这一属性呢?为此,Mitchell建议了一种采用正态分布建立域值的方法来计算【l 21,而Agle等对该方法进行了简化,利用每个属性的平均值作为域值进行计算,从而判定不同利益相关者是否拥有该属性。根据各利益相关者在三个属性上的累积属性值,分为0、1、2、3四类10,分别对应于非利益相关者、边缘型利益相关者、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核心型利益相关者。本文中也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属性判断。42企业利

21、益相关者识嗣的质性研究方法除了定量分析方法之外,本文还将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因为根据问卷定量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值排序,但是为什么某些利益相关者比其他利益相关者具有更多的累积属性?这些利益相关者与案例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和冲突是哪些?这些信息的分析对全面地识别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课题组采用了访谈和座谈的方法,在对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调研所获取的访谈信息和二手资料的分析中,本文采用分析步骤是:一是对各案例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和座谈;二是定性内容分析法,通过关键词查找,获取与某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从而实现对定量分析结果的补充和验证。43案例企业选择本次调研点选择南

22、方广西和海南两省,位于热带地区,是最适合桉树(Ekc口卸rn坫)种植的区域。桉树,20世纪80年代引种于澳大利亚,是中国南方省份广泛种植的一种速生丰产树种,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其中广西是近年来中国最大的木材生产省份,而海南是中国最南方的省份,也是案例企业的营林基地之一。为了对比不同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识别,本研究选择了4家大型营林性林业企业。包括两家跨国企业A和B及两家本土企业C和D。一般来说,大企业比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向利益相关者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因此,我们选择了大型林业企业。案例企业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两家本土企业选择了国有企业,一是相对于私人企业,国有企业规模比较大;二是国有企业比私营

23、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更为积极,已有连续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供参考。表l案例林业企业基本情况表企业 生产产品 属性 所在地名称A 营林、造纸、包装 跨国企业 广西、江苏、上海等B 营林、制浆、造纸 跨国企业 广西、海南、广东、 江苏、浙江等C 营林、木材加工 国有企业,本土 广西D 营林、木材加工 国有企业,本土 广西44数据收集为了收集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数据,在前一次预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7月,课题组向4家林业案例企业共31位员工发放了利益相关者识别问卷,来反映企业员工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其中每家企业发放对象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社会专员(林政负责人),部门经理,企业一

24、般员工四类,每类不少于1人。同时,课题组为了了解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还与林业企业、当地政府、村集体、林农、非政府组织(产业协会)、林业管理部门、供应商承包商等组织了多次座谈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对多方的交流了122 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2期(2016年12月) EcD,09fc口,Eco肋删,v0I32,No1 2(December 20 l 6)解林业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冲突。每次座谈不少于2小时,这部分数据以文字和录音为主,经转录成文字,整理有10 238字的文字笔录资料。此外,课题组的调研中,还收集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内部管理条例、企业发展规划、企业介

25、绍、地区森林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等二手资料。这些文字笔录和二手资料为更好的解释林业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5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识别结果与分析51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识别的结果根据MitcheU三分类评分法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可以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表2)。根据三种属性累积值顺序,可以看出员工、股东、消费者客户、承包商、林农、承包商、供应商和县、乡级政府是关键利益相关者。而国有林场、非政府组织、媒体为非利益相关者。严格地来说,员工和股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累积属性值为3;消费者客户,承包商,林农,林业管理部门为潜在型利益相关者,累积属性值为2:承包商、供应商和县、

26、乡级政府是边缘型利益相关者,累积属性值为l。从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对比来看,可以发现两点:一是跨国林业企业倾向于比本土企业给利益相关者更高的赋值,对利益相关者有更高的关注;从累积属性来看,跨国企业的累积属性合计为26,远高于本土企业的累积合计值13。二是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判定来看,跨国企业中没有非利益相关者,连非政府组织、媒体和国有林场也纳入其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总之,跨国利益相关者有更多关键利益相关者。而本土企业的非利益相关者更多,除了国有林场、非政府组织、媒体之外,还包括村集体和县乡级政府。表2案例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本土 跨国 权 本土 跨国 合 本土 跨国 紧 本土 跨国序 利益相 企

27、业 企业 力 企业 企业 法 企业 企业 急 企业 企业 累积号 关者 权力 权力 性 合法 合法 性 紧急 紧急 性 累积 累积 属性性 性 性 性 性 性l 员工 l 1 l 1 l l l l 1 3 3 32 股东 l 0 l l l l l l l 3 2 3消费者3 l l l 1 l l O l l 2 3 2|茗户4 承包商 0 1 l l l l 0 l O l 3 25 供应商 O O O l l l O l O l 2 l村集体6 0 l O 0l 0 O l 1 0 3 l(社区)县、乡7O O O O 0 O O l l 0 l l级政府林农8 (含中 0 l O 0

28、 l l l l l l 3 2间人)国有9 O 0 O O l O 0 l 0 O 2 0林场非政府lO 0 0 O 0 O O Ol 0 0 l O组织11 媒体 O O O O O 0 0 l O O 1 012 林业管理部门 1 1 1 0 0 O 1 1 1 2 2 2A口 4 6 5 5 8 6 4 12 7 13 26 17计注:利益相关者所得的分值高于域值的,认为其拥有某属性,记作l,否则记作0;累积属性是权力性、合法性和紧急性三者之和。52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访谈识别的结果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访谈主要从企业角度,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

29、有哪些?二是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可能的合作与冲突等。各个案例企业所列出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以及可能的合作与利益冲突如表3所示。与利益相关者的访谈主要是从侧面了解该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佐证企业访谈的真实性。表3关键利益相关者及其与企业的关系企业 关键利益相关者 合作与冲突名称股东 与当地林业企业合资,当地企业是小股东客户 有森林认证的需求林地所有者 当地林农蚕食林地,林地合同不完善承包商和供应商 对承包商和供应商安全,培训与监管当地社区村 建立社区发展基金,移民安置计划, 集体 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员工 员工规模和数量非政府组织 桉树种植可能给当地带来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影响,水

30、源保护问题,(NG0) 生物多样性和人权问题林业管理部门 帮助企业协调与林农和当地社区之间县、乡级政府 的林地冲突林地合同,收获分配的比例和形式林地所有者调整承包商 承包商指导手册,利润分配,招标形式:包商提供营林机械等专业设备非政府组织 企业害怕NGo,部分NGo非常极端。(NG0) 涉及速生林种植问题曰林业管理部门 采伐和运输许可,检验检疫等员工 员工培训,流动率的控制,多样化参加森林认证,树立负责任、可持续消费者 企业的形象:IS0l枷0认证,挪威船级社认证当地社区 森林防火员工 从毕业大学生中挑选新员工投资者,股东 投资并与外资企业合作协助当地社区减贫,提供工作机会,C 当地社区增加当

31、地人的收入及慈善捐赠林地界限上的冲突,采伐过程中的利林地所有者益分配林地所有者 界限不清,利益冲突和租赁合同到期问题当地社区 公共福利改善,租赁集体林地员工 职工素质不高,每年流动率为D 12,增加员工收入参与森林认证(FSC),监管链认证客户 (COC)承包商 造林承包,公司验收。购买油锯等采伐设备。林业管理部门 与林业局林政管理搞好关系访谈结果显示,不同案例企业提出了自己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林地所有者被所有企业提到,其所提供的林地资源是企业开展其核心业务营林所必须的资源,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资源依赖说州13】。同时被4家案例企业提及的还有员工和村集体(当地社区)。其次被3家企业提及的有消

32、费者客户,承包商和林业管理部门。再次有股东123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2期(2016年12月) DfDgfc口旭cDnD删,v0132,No12(December 2016)和非政府组织,最后未被提及的是国有林场和媒体。53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识别结果的分析(1)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的识别结果分析。一般来说,核心型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其影响力可以直接关系到林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潜在型利益相关者通常也与企业形成了较为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其影响力要低于核心利益相关者【8】。如承包商为了承包企业的业务,可能会购买营林机械,这类专用性的投资使得承包商承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

33、险。一旦他们在企业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损害时,有可能从潜在利益相关者上升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获得他们所缺失的属性。边缘型利益相关者往往被动地受到企业的影响,通常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他们的影响力有限,对企业的重要程度较低。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性来说,核心型潜在型边缘型,本文中企业员工和股东消费者客户、承包商、林农、林业管理部门供应商、村集体、县、乡级政府。(2)质性研究的识别结果分析。林业企业经营过程中,营林作为林业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林地所有者投入了重要的林地资源。从座谈中了解到,林地所有者可能是多元的,包括林农、中间人、国有林场、村集体或其他企业。与林地使用权有关的协议中涉及的资源的

34、租赁、利益分配、采伐、林道修筑等都可能成为林地所有者与林业企业的合作与冲突的来源。村集体或者当地社区,也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与林业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自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来,集体林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由村集体转为林农,林农在利益相关者中的重要性增强。此外,员工也是所有企业都认为是最重要的关键利益相关者。(3)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比较。两种分析方法都得出了不同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的结果。不同的是,MitcheU的三分类评分法给出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排序,但是并不知道排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质性分析恰好给出了原因。二者相互补充,可以得出较全面

35、的结论。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是统一的。国有林场、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在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中被认为是非利益相关者,而在质性分析中由于跨国企业将非政府组织纳入其关键利益相关者。因此,综合两种方法,在12个已经列出的利益相关者中,关键利益相关者除了媒体和国有林场,其他都可以作为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国有林场,虽然两种方法中国有林场均被排除在外,但实质性分析中我们发现,其可能作为林地所有者之一,纳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中。如企业A在介绍其原料林基地的构成时,提及其林地权属有两国有林和社会林两大类(均为林地所有者),其中国有林指的就是国有林场所管辖的范围,所以将这一利益相关者作为林地

36、所有者归并起来。因此,用“林地所有者”将其他可能的林地资源所有者包括进来,合并了林农和国有林场。两种方法的不同的之处在于M沁heU三分类评分法限定了利益相关者分类体系,受访者只能根据结构化的利益相关者分类进行评分,而开放的提问形式,可能会导致更全面的回答。因此,两种方法的结果也略有不同。表现为非政府组织在Mibchell方法中认为是非利益相关者,而在质性分析中,由于跨国企业认为非政府组织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最终文中仍将非政府组织纳入到关键利益相关者中来。6结论与讨论本文针对林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方法选择和案例研究,最后得出林业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为员工、股东、消费者客户、

37、承包商、供应商、当地社区、县、乡级政府、林地所有者、非政府组织和林业管理部门。(1)营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具有某种相似性,都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业务而展开的。由于选择的案例企业均含有营林业务,其利益相关者具有某种相似性。经分析发现,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资源依赖说,企业经营不可以避免地要依赖于外部的资源。作为林业企业其重要的外部资源之一是林地资源,因此林地所有者就构成其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其次还包括营林过程所需要的专业服务的提供者(承包商和供应商);林业采伐、运输过程中需要获得行政许可,政府部门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林业管理部门、县、乡级政府);同时营林业务的开展是在当地社区进行,面积大,接触面

38、宽,与当地农民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利益关系,因此,上述关键利益相关者均与企业的日常业务有着密切的联系。(2)利益相关者识别受企业所处的行业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做识别时,既要考虑到一般的利益相关者,也要考虑到与行业关系紧密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由于林业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在通用的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基础上(股东、员工、客户、政府和当地社区等),还考虑到其特有的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因为行业原因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本文中的林地所有者、承包商、供应商、非政府组织等。(3)跨国企业相对于本土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度更高。从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对比来看,跨国企业更加重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从评分可以看出,跨国企

39、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评分更高,没有非利益相关者。而本土企业显得重视不够。这一点也是本土企业要更多地向跨国企业学习的地方。同时从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年度社会责124 万方数据生态经济第32卷第12期(2016年12月) 眈D,Dgfc口,EcoHo掣,V0132,No1 2(December 20 1 6)任报告中可以发现,跨国企业列出的利益相关者与我们的调研发现基本相符,且针对每一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关注的问题。而本土企业相对来说就要简单得多。跨国企业更加重视非政府组织,其主要原因是非政府组织经常会披露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导致企业声誉受到影响和经营危机”41。由于跨国企业市场范围更

40、广,营林面积更大,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更大,因此相对于本土企业更容易受到非政府组织的关注。(4)政策、经济条件、技术等因素均会对利益相关者识别产生影响,因此利益相关者识别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行使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利益相关者识别,将利益相关者纳入企业决策中。由于政策的变化,导致林地资源的获取难度加大。一家一户地去租赁林地使用权,使林业企业无法将细碎化的林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个体林地所有者在企业现有营林业务中的影响力增强,也是导致企业停止进一步扩大林业经营面积的主要原因。当地经济条件的变化也对企业的营林业务开展产生了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期,荒山荒地的租赁价格低廉,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发

41、展和木材加工业的带动,林地租赁价格逐年上升。加之农业高利润作物,如香蕉、木薯等与桉树的资源竞争,加剧了林地资源的稀缺性。技术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识别。早期的林业经营粗放式经营导致林地产出低下,而速生丰产树种桉树和相思树等树种的引入,优势企业的示范经营,使当地人看到了林地的经济效益。林农自我经营意愿的提高,也是导致早期林地租赁协议悔约、利益分成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激化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矛盾。综上,利益相关者识别是企业行使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正如被世界各国企业普遍采纳的全球倡议组织(globalreporting initiative,GRJ)在其最新版G

42、4标准n习中所要求的,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披露“利益相关者参与”(stakeholder engagement)部分要披露以下4个指标:首先,列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其次,报告关键利益者识别和甄选的依据和过程;三是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活动的关键主题和关注的问题;最后是企业如何回应利益相关者的这些顾虑。而目前中国本土林业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参与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报告质量不高。跨国林业企业也存在报告不全面的问题。本文应用Mitchell的三分类评分法,将定量分析与质性研究结合在一起,为林业企业能更好地识别利益相关者,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科学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增强企业在制定社会责任战略、行使企业社会责任中的

43、针对性和目的性,为林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同注:按与企业所签订“保密协议”的要求,企业名称用字母代替。参考文献:1】Clarkson M B E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I perfom蛐ceJ】The Academy ofM孤agement Re、riew,1995,20(1):92-1172】P粕war R,Nybakk E,H锄sE,et a1111e e脏ct of smll fimscompetitiVe strategies on t

44、heir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哪黯咖ent叨JD哪al ofC蛔附删咀2016,129(8):578-585【3】贾卫国,彭翌峰,张璇,等林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相关性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2130【4】Kijazi M H,Kant SForest stakeholdersValue preferences inMount Kilimanjaro,Tanz卸ia【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lO,12(5):357-369【5】Toppinen A,zhang YHansen E,et a1Role o

45、f corporateresponsibility:Insights仃om three forest-industry multinationalsinvesting in China【A】,Katila PGaUoway G,Jong、Forestsunder pressureLocal responses to global issues【C】Finland:Intemational Union of Forcst Research Org蚰izations(IUFRO),2014:217228【6】Matilainen A MFo坨st comp蛆ies,corporate social

46、 reSpo船ibili饥and company stakeholders in tlle R吣sian forest sectorJ】ForestPolicy粕d Economics,2013,3 l(6):44-49【7】Freem锄R ES仃ategic M蚰agement:A Stal【eholder Approach【M】C锄bridge:C锄bridge UniV郴i哆Press,19848】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4):8090【9】Mitchell R K Agle B R wbod D JToward a meory ofsta

47、keholderidenti丘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rcally countsJ】The Academy of M蚰agement ReView,1997,22(4):853-88610】Agle B R,Mitchell R K,So衄enfeld J AWho matters to CE0s?An inVestigation of stakeholder a锄butes她d salience,corporateperformnce柚d CEO valuesJ】Academy of m姐ag锄ent

48、 jo啪al,1999,42(5):507-5251l】陈贵松森林公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lO12】Mitchell R K,Agle B R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ialoglle and叩erationalization【R】Destin Florida:IntemationalAssociation for Business趾d Society 1997 Pmceedil培s,199713】张钢仁,王鹏,汤小伟,等种子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基于资源依赖理论【J】现代商贸工业,2013(8):202114】李建华,田赞,田晖在华跨国公司的不道德行为及其监管【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38【15】谢煜,温作民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及其应用的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15(12):7983(责任编辑:保文秀)125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