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崂山导游词.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498928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崂山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2崂山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崂山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崂山导游词.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崂山导游词崂山导游词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崂山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崂山导游词1崂山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其布局工整,有三进殿。此殿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9年),由道士张廉夫来此所建。三官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实际上即古代三位圣贤尧、舜、禹。此殿属单檐硬山式砖式结构,顶部覆一黑色筒瓦和板瓦,匾额为木雕篆书长方形,属标准的宋代建筑。后虽多次翻修,但基本保持原风格。虽不富丽堂皇,却也古朴典雅,具道家返朴归真之风骨。殿内外有大量古代名树,尤一大

2、门外不远处的一株圆柏为最古,此树高18米,胸围3米多,树龄已有2100年,传为此殿建造人张廉夫所亲手栽植。近依然生机盎然。殿内三进门大门两侧,各有一株银杏,均高25米以上,树龄1000多年,系宋太祖赵匡胤赐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殿内还有数株山茶树,树龄也有400多年,其中尤一三宫殿大堂两侧的山茶(耐冬)最为著名,东侧一棵山茶,高近7米。树龄已逾600年,系明代道士张三丰渡海自长门岩上移植而来。国内植物学界对此树给于很高评价,因为此种树即使在云南等南方,就其树龄和长势也极为罕见。更为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此树却万花怒放,树身像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积雪。清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3、来崂山在此小住,对这一奇景感慨万分,灵感由此而发,其脍炙人口的名篇聊斋志异香玉中之“绛雪”花神即指此树。这一山茶的知名度亦越来越高。殿外还有一株山茶的名贵品种重瓣白雪塔,树龄400多年,其与“绛雪”一红一白,交相辉映,争奇斗艳,为隆冬季节太清宫别具之景致。崂山导游词2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

4、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僧铭传等均有记载。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

5、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崂山导游词3山东,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片伟大的土地不仅有名山大川、碧波万顷,而且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非常灿烂的文明。山东

6、的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举不胜举。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崂山太清宫。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

7、”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太清牌坊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

8、“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以前更加宽敞大方。这个门是20xx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就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别

9、、仙俗之别。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不要偷懒。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两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都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循环相配而得。元辰殿内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管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年太岁。元君阁供奉的是碧霞元

10、君。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华北最受崇拜,因为她的“老家”在山东泰山。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临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的右边是送子娘娘,古代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送子娘娘恩赐的,她能保护子孙后代平安成长。左边是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殿内两边供奉的是“八仙”,八仙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神仙群体之一,但八仙的产生与定型却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今天各位熟知的道教八仙先后见于唐宋文人的记载,

11、但他们凑成一个班子是在元代,而这个班子的定型却是明代的事,并沿用至今,这显示了民间造神的随意性。崂山导游词4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巨峰景区以山海、天象、山林、奇峰、怪石、人文胜景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绝顶风光。崂山主峰,又称崂顶,在崂山中部,海拔1133米。周围灵旗峰、美人峰、小巨峰、柱后高等百怪嵯峨,形如剑戟。极顶小石坪,方约数尺,仅容二、三人,周围铁栏防护。登临其上,唯见大海浩瀚,水天一色。此处可观日出,所谓“巨峰旭照”即此。巨峰风景游览区包括上十八盘、黄花顶、黑风口、美女峰、五指峰、巨峰、比高崮、灵旗峰、一 线天、自然碑、慈光洞、原泉、柱石高、巨峰

12、口、卧羊峰、迷洞、滑溜口等17处主要 景点,总面积7.4平方公里。该景区特色是高山区的自然景观和远眺山海风光。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主体形成的风景游览区,该景区的特征主要是高山区自然本色。崂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外延僻的4条大支脉,在这里组成巍峨壮丽的山岗风光,置身崂顶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黄海,如珠似玉的海岛,层峦竞雄、万峰争秀的山景;在盛夏季节经常能领略到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宏伟场面;在隆冬季节又可以欣赏到银峰晶挂的神话般景象;至于在崎顶观日出,那又是一种美不胜收的迷人画面。崂山导游词5崂山的主峰称“巨峰”,又称“崂顶”。巨峰风景游览区是以崂山的最高峰为

13、主体形成的风景游览区,这里乱石叠嶂,气势恢宏,置身崂顶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黄海,如珠似玉的海岛,层峦竞雄、万峰争秀的山景;在盛夏季节来此还经常能看到“云海奇观”;而在冬季又可以欣赏到“银峰晶挂”的童话般景象;至于在崂顶观日出,那又是一种美不胜收的迷人画面,因此有了“巨峰旭照”,同时也被列入了“崂山著名十二景”。游玩巨峰风景区主要以爬山为主,而巨峰核心景区为一环形,就是说可以不走回头路的绕一圈。建议沿逆时针方向,也就是先往右手边走行,因为景色最为优美,可谓巨峰之冠的灵旗峰即在此路始处,如果体力不支或时间不够原路返回的话,也不会有太多遗憾。可走走停停、吃吃拍拍,约5个小时可走完一圈。从山下购票后需要

14、乘区间车走八公里的山路,之后进入山门。从这里至景区核心的环线区需要步行一段路程,则会看见一处“神龟背负河图、洛书”的巨大雕塑,这是中国远古人类的神话,诉说着中华古老文化的发源都源于河图、洛书。然后一路向上可以看到铁瓦殿旧址,这些高达百米的花岗岩石壁上刻有康熙二年的石刻。沿途可以看到“海上名山第一”的石刻。过了这处景点就开始了巨峰环线。而上灵旗峰有两条路,一条是单行险路,有把手护栏的保护,还是十分安全。此路刺激陡峭,爱冒险者可选择。其次是从巽门右转上行,为一般游客选择的道路。巨峰除了登高看海,另一大特色便是奇石。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的奇石,如“狗头”状的自然碑。按逆时针行走的话,在巨峰

15、环线中的第一处景点便是灵旗峰,这里南面大海,蓝天白云,可以真正感受到海上第一名山。接着便是一线天,在一线天两壁间上方有一硕大的圆形巨石被夹在缝中。过了一线天便能看到巨峰崂山的最高峰。它就像一把利剑直刺青天,可沿着由人工开凿的石阶登上瞭望台。从峰顶举目远眺,海光山色,尽收眼底。下了瞭望台向前便会来的牡丹坡,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漫山的杜鹃红花绽放,娇艳似火。然后便是丹炉峰,这是仅次于巨峰的崂山第二大高峰,这里峰顶较平坦,可容数百人,是观日佳处。山峰顶部北侧一组裸岩似“丹炉袅袅”,在山峰上的还有“姊妹石”、“危岩悬殊”等象形山石。过了丹炉峰向前,在对面的岩壁上刻有两个巨大的双福字,这是模仿书法家王羲

16、之的手法刻就的,字势雄健,十分醒目。为便于游客观赏,沿途还修建了3处观景平台,分别是“望福台”、“聚福台”、“得福台”。之后便来到了虔女峰,它座坐北朝,山顶部眼睛、鼻子和口的轮廓非常清晰,就像一位头戴围巾的山村少女,双手合十,面朝北方虔诚地朝拜,姿态是那么端庄、朴实、俊雅,给人一种圣洁虔诚的感觉。之后是五指峰,顾名思义,这5座山峰就像一只伸开了五指的手,直刺青天,这里的风光特色主要是高山和奇峰,秀姿峭拔,庄严雄奇。在这里还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八戒崮”、“龟石”、“子牙出山”、“师徒授法”、“太公崮”等石景,稍远一点距离还有“虔女峰”、“黑风口”、“黄花顶”等景观。离开五指峰走上一段路便来到了一座

17、悬索桥,这座桥称“风桥险渡”,桥身长百余米,高悬于深深的山谷上,桥下劲风呼呼而过,有惊无险,非常安全。过了风桥险渡边到了巨峰环线上的最后一处景点八卦门,巨峰景区的建设,将易经思想与巨峰的神奇结合在一起,沿线按照八卦方位设置了八卦门。过了八卦门便可从“海上名山第一”的石刻处原路返回下山。需要提醒一下,到五峰仙馆后穿过此馆才是正常的环形游览道,而不是那条水泥马路(此路通往北九水),切记不要走错方向去了别的景区,建议看好指示牌。巨峰风景区由于名气相对较小,游客少,没有旅游团大喇叭的叨扰,来此更能享受这山水间的宁静、闲适。崂山导游词6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从这到我们

18、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景区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接下来小蒋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先就崂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18000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崂山有海上名山第一”, “神仙窟宅”“灵异之府”。之美称,同时,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1982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那么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崂山太清宫它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其创始

19、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好了,说着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太清宫门前,我们待会呢会从东门进,西门出,全程不走回头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景区大,游人多,所以,请大家待会互相提醒,跟着小蒋,以防走散。大家注意一下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前,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太清牌坊,又称牌楼,其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

20、组成,为四柱三门式。他呢建于1997年,上面写着“崂山太清宫”五个大字,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此正门与2004年4月建成,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放。山门内两侧供奉着道教的四大护法天师:三眼灵光马灵耀、黑虎玄坛赵公明、威灵瘟元帅温琼和南宋名将岳飞。走进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侧的钟楼和鼓楼。在我国古代有晨钟暮鼓之说,其目的呢是警示众道士勤修苦练,不可虚度光阴。我们继续往前走,大家可以看懂啊在道路的左右两边呢有两座雄伟的建筑,他们分别是元辰阁和元君阁。元辰阁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我们再往前走,好了我们现在已经穿过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来到了三官殿的正门前,三

21、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誉为“地官”。大禹呢继承了父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理所当然地被尊称为“水官”。走出三官殿,我们会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雕刻着“逢仙桥”三个字。相传宋代的道长刘若拙除夕迎神,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翁,于是他走上前来与老翁交谈。正想问其姓名时,老翁却不见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个脚印。于是刘若拙认为自己遇到了仙人,所以就将此桥称为“逢仙桥”。过了逢仙桥我们就已经来到了山上,我们首先会看到的是康有为石刻,上面还有丘祖殿、文昌阁、

22、财神殿。由于时间有限呢我们就不上去了。好了,大家现在呢跟着我往左拐,此时大家会看到这里有一颗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的,所以呢称之为“唐榆”,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参观完龙头榆,我们再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就是太清宫三大殿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是道教供奉主神“三清“的地方,正殿内供奉的是三清真神。中间的这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的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崂山导游词7欢迎您来青岛崂

23、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

24、酿就而成。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崂山共分为7个风景游览区,分别为巨峰、流清、太清、仰口、棋盘石、北九水、华楼风景游览区;接下来我将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南线上几处主要主要景观。那未及介绍的留

25、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请各位游客往这边看,这座高大上的建筑物就是太清宫了;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太清宫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请各位旅客继续往前走,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明霞洞了,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

26、宫的一处别院。明霞洞景色幽丽,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好了我们欣赏完明霞洞继续往前走,接下来就到了上清宫了,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空气清新,清泉飞鸟,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往前走,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自然景观就是龙潭瀑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

27、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大家不妨再看一下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好我们这次崂山南线游览到此结束了,如果时间充足各位游客还可以浏览一下崂山其他路线的景观。崂山导游词8各位游客们,你们好!今天,我们来的是青岛崂山,我们

28、从这可以喝到崂山的泉水。进了崂山的大门,你们还要走一段路,但是这一段路上都是各种鲜花,你们可以在这里拍到一些市区见不到的花。走完这一段路,就到了山下,你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坐索道,一种是爬上去的。坐滑雪索道直接可以到半山腰,但是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山顶。但爬上去的话,可以边爬山边看美景。我先给大家说说爬山的话能看到什么,你先爬一会,会看到一个堡垒,但并不高,你要爬上去才能继续走。你走一段时间后,可能会看到一个有野猴的地方,有可能会看见猴子,但你不可以给它吃东西,因为它可能会食物中毒。你走着走着就会看到一个分岔口,我建议你们走左边,因为右边比较难走,从左边走一小会,你就会到一个小石头山,到了那,你

29、可以看见石头峰,但石头山上没有路,所以只能原路回去,然后去右边。你去了右边后,就会看到你到了一个陡峭的半山腰上,再往前走几分钟,就能看见索道的终点半山腰。再走几个钟头,就来到了觅天洞,里面很黑,你可以去买头灯,10元一个,租一个5元。觅天洞有4层楼那么高,有些地方要趴着走,走完觅天洞,就快到山顶了,站在一块高大的石块上,崂山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碧蓝的海水,葱郁的山林。再走一会,就到了崂山山顶,山顶的景色更壮观了,石头峰、太平宫等等。下山有两种选择:坐索道或走下山,如果你很累或者想坐一次索道,那就选择第一种吧,因为也可以看看大海。下了山以后,你就可以去对面的沙滩玩,那里也有卖海鲜的,也可以去那里

30、看看捕鱼的渔民和渔船。海滩旁边有很多餐馆,你可以去找一个坐落在海边的餐馆,边看大海边吃饭,我想那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如果在黄昏下,那我想你会有不错的食欲吧?那,我们今天就说到这了,希望你们玩的愉快!崂山导游词9崂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海拔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

31、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市区以东的黄海之滨,距市中心40余公里。崂山山脉连绵起伏,雄伟壮观。花岗岩地貌独具特色,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被人

32、们誉为“天然雕塑公园”;山海结合处,岬角、岩礁、滩湾交错分布,形成瑰丽的山海奇观。崂山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景点221处,其中历史人文景点47处,自然景点174处。崂山区是青岛构筑大旅游格局的独具增长活力的现代旅游中心,近年来,崂山区准确把握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加快了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与崂山风景区一体化和优势互补发展步伐。地处黄金旅游线、面积达12.8平方公里的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依托高科技工业园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批高档次的旅游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度假区内青岛海洋游乐城、青岛市海豚馆、高尔夫球队场、国际啤酒城等30多个娱乐休闲项目与在建的迪尼斯乐园、海洋公园、石老人公园、五星级的海景大酒

33、店以及环宇国际城、弄海园、梅海园等一大批造型别致的别墅群,把整个度假区装点得多姿多彩。崂山风景区加强风景资源保护的同时,加大对风灾山新的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而随着崂山风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崂山海陆空立体旅游红已基本开通。区内已形成了以“山海风光、啤酒文化、渔村民俗、美食购物、海洋娱乐”为特色,“吃、住、行、游、购、娱”的景点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完善的旅游环境。客流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崂山导游词10亲爱的游客们,欢迎大家来到崂山!崂山位于青岛市的东部,亦称“劳山”。它是山东半岛主要的山脉。古代人经常爬崂山,都会写下许许多多的诗词,写的都很美呢!最早写崂山的是诗经“山川悠远,维其

34、劳矣”、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郑笺云:“劳劳,广阔”。游客们,崂山是一座海上仙,它的景点都是道士修道的地方,让我来介绍一下吧!进了这个门,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个矮矮的洞,这个洞叫“明霞洞”,是供修道的道士睡觉的。大家可以进去看一看,注意,洞太矮不要撞头!古代有很多道士,于是经常来这里修道。晚上不愿意回家就挖了一个洞,故叫做“明霞洞”,晚上就睡在这里。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再看这个小小的屋子,是狗窝,连小小的狗窝都非常小巧精致呢!我们还要去参观另一个有名的景点-太清宫。它也是一个修道的地方。这里有棵树,叫做龙头榆,因为它长得像条龙。它已经2000多岁了!我们再往里面走走,四面八方都是拜佛的地方,大家都可以拜

35、一拜!我们走一走,大家要快些,每人可以找一根树枝,支起这块大石头,下山腰就不疼啦!这块是缆车售票区,大家可以去买票。今天的旅程就到此结束了。欢迎下次再浏览崂山!再见!崂山导游词11各位朋友大家好: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

36、文化。后汉书.逢萌传、南史.明僧铭传等均有记载。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山内群峰耸立、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壁削如刀、涧深谷幽,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碧海无涯、山高林密、云气离合、岚光变幻;海崖线曲折蜿蜒,或广阔幽静、烟波浩淼、或惊涛拍岸,谷应山鸣。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潮音瀑、龙潭瀑等名瀑各具神韵。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崂山以

37、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清代蒲松龄以崂山风物为内容写出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名篇。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点)。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每条线上几处主要景观(点),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2、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景

38、点导游:太清宫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崂山自古有神窟仙宅之说,相传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而今可数者有十七处。据太清宫志记载:太清宫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所创建。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生于汉文帝九年,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来崂山之阳,临海之滨,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神位。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再建庙宇,供奉三清神像,名曰“太清宫”,这就是太清宫的由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39、的历史。唐朝末年,李哲玄东游崂山,又扩建殿房,供奉三皇神像,这时,太清宫已初具规模。五代十国时期,道人刘若拙游至崂山,对太清宫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邱处机从昆化山来崂山讲道。从此,崂山道教,包括太清宫名扬天下,天下道众多慕名而来,有的在此隐居潜修,有的在此著书立说。如张三丰、徐复阳等均在此修过道。明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太清宫发生了一起僧道之争。僧人憨山大师与道人耿义兰相互争夺太清宫庙址,官司一直打到金銮殿,历时十多年,终以道人胜诉而告结束。现太清宫前“海邱夺遗址”碑刻的明万历十三年憨山大师建海邱寺于宫前,二十八年皇上降旨毁寺复宫,就是记的这件事。太清宫占地3万

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太清宫古树参天,院外“龙头榆”又名“唐榆”,为唐朝天佑年间李哲玄所植。院内银杏、古柏相传树龄更长。明朝所植两棵耐冬树,枝繁叶茂,每年冬尽春回,花开似锦,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香玉篇里所记的“香玉”、“绛雪”的故事,据说就是院中一棵红牡丹和这棵耐冬的化身。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明霞洞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

41、,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胶澳志载,明霞洞“建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6年)”,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洞外石壁上嵌刻的孙紫阳疏载有其修行的始末。元代在洞侧建有“斗母宫”,奉佛教。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末建“观音殿”一座。据说,这里曾有过僧、道交替的历史。明霞洞地势高旷,景色幽丽,朝晕夕阳,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上清宫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烟尘远隔,空气清新,再加坡上坡下苍松翠绿,修竹滴翠,清泉飞鸟,奇石屹立,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上清

42、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上清宫创建于宋初,原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至宋末已废圮。元代大德元年,通玄弘教洞徽大师李志明,鸠工重修了上清宫。上清宫有前后两处庭院和偏院,殿宇房舍二十八间,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殿旧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七真”。上清宫内古树参天,其中一棵银杏胸径2.53米,横出粗枝上有三个乳状树瘤,极为罕见,据说一千

43、年方能长出一个。大殿之东的偏院有一巨石,名“道山石”,与道山石斜对的石崮上,刻有邱处机的青玉案词一首。宫西有一块圆丘形弧石,名“熬山上清宫”,还刻有邱处机咏崂山七绝十首,石下有一口清泉,名“圣水泉”,为崂山名泉之一。龙潭瀑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飞旋了几曲折之后,会合成一道长约30米,宽约5米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

44、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3、基本旅游线路(北线)北九水涧谷骆驼峰将军崮金色望月石飞来石飞风崖连云崖瀑音瀑蔚竹庵景点导游:北九水北九水涧谷始于靛缸湾,止于崂山水库的“月子口”,全长约11公里。这一段涧谷道路曲折,风光异常秀丽,水声似娓娓动听的乐章,两岸怪石如立体的奇妙画廊,各类亭台傍立两边。胶澳志曾这样描绘此带风光:“两山相夹,下有深潭,沿途山秀峡奇,清流迂迦,水作龙吟,石同虎踞,峭壁危石,触目皆是,音乐

45、图画,兼而有之”。古人来此游历,留下了许多赞美诗句,其中一首烩炙人口的诗这样写道: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四周山色青,两岸松涛绿。涧底一线画,怪石何攒簇。流水从东来,数步一回复。路陡流水转,一转山一束。沿北九水涧谷游历,或乘车慢行,或放步徜徉,举目低首,远山近水,满目尽是流动的画,流动的情。骆驼峰沿北九水线直行,沿途众多景点目不暇接,骆驼峰是进入“一水”的第一景观。走过“一水”,抬头南望,在黑虎山对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峰,活像一头巨大的骆驼正在昂首向东北方向眺望。与众不同的是这头骆驼竟长着三个驼峰,这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当进入“六水”,在东部的群峰中,又出现了一头骆驼,正面向西南,仿佛急切地

46、要和那头“三峰驼”相会。继续前行,那骆驼越显气度不凡,仿佛要从山顶直跃而下。但走至近前,景物忽然发生了变化,骆驼头竟变成了一位正襟危坐的老人,正凝神沉思,那样庄严,那样慈祥。然而,走过几十步后再回首,慈祥的老人又忽然变成一只傲立峰顶的雄鹰。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叹服。将军峰进入“二水”,在深涧的南面可见一位头戴金盔,身披金甲,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这就是“将军崮”。将军座下的山峰当地人俗称“太师椅子”。从东南方向西遥望,确实像一把摆在山巅的大椅子。但是游人多是从西头进入内九水峡谷,看到的是古铜色的山峰。1957年,朱德元帅和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游崂山,一进入

47、“二水”,就被这一奇景吸引住了,当陪同人员告诉他叫“太师椅子”时,他摇摇头,爽朗地笑起来:“哪里是椅子,分明是一位古代的将军嘛!”说来也怪,经朱老总点破,这座山峰好象活起来,越看越象一位傲然直立的大将军。从此,这座大石峰有了新的名字“将军崮”。金色望月石进入“三水”,过了“鹰窠河”,举目望去,南面的悬崖上趴着一只形象逼真的巨大石龟,头向前伸,背壳隆起,爪子紧紧抠在石头上,其憨态维妙维肖,可爱之极。这石乌龟为什么爬上山顶,又怎么变成石龟?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山崖下水潭里住着一只千年金龟。因为山高谷深,它只听说过天上有个月亮,却从来没见过。月亮圆了,山谷里半夜也很亮。月亮落了,山谷里黑沉沉的。乌龟决心爬上山顶看月亮,还要告诉她不要再偷懒,要每天晚上都出来,把谷涧照得亮亮的。它不吃不喝,一直爬了三天三夜,终于爬上了山顶。可是,正赶上月底。它没有失望,耐心等待下去,终于变成了石龟,再也没有爬回涧谷。这个景观就叫“金龟望月”。飞来石崂山山内,怪石密布,且每一块石头几乎都有一个迷人的神话传说。进入“四水”,路边石崮上立着一块悬空欲飞,摇摇欲坠的奇石。石头不大,既象扬起的风帆,又象展开的鸟翅,如果走近,会让人感到只要轻轻一推,它就会跌落下去。据说刮大风时会真的摇动,其实,它站在此处已稳稳当当地渡过了几千年、几万年。当地人称之为“飞来石”。是否真是飞来的,已无法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