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 公开课课件 3.ppt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0464239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 公开课课件 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 公开课课件 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 公开课课件 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 公开课课件 3.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多首。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留下陋室铭等名篇。课文导入课文导入 天门山的雄伟,西湖的妩媚,洞庭湖的宁静,祖国多么美好!你的自豪之情是否在胸中奔腾!我会认我会认亦 抹 宜 庭 未 磨 盘ymtngywimpn多音字多音字抹mmmm抹黑抹布磨mmmm磨合磨盘儿歌识字识字:儿歌识字识字:

2、庭庭识字方法识字方法“广广”字是大房,名称由字是大房,名称由廷廷“当。当。门庭门庭 庭院庭院字源识字字源识字我会写我会写断断 楚楚 至至 孤孤 帆帆 饮饮 初初镜镜 未未 磨磨 摇摇 银银 盘盘至zh组词:至于 至今不要写成“士”易写错易写错孤g组词:孤独 孤军不要写成“爪”易写错易写错初ch组词:当初 如初不要写成“礻”旁。易写错易写错未wi组词:未必 未知不要写成“末”易写错易写错孤帆:帆孤帆:帆, ,挂在桅杆上的布篷挂在桅杆上的布篷, ,常被用来指船。一只小船。常被用来指船。一只小船。词语理解词语理解亦:也。亦:也。于:比。于:比。淡妆:淡雅的妆饰。淡妆:淡雅的妆饰。相宜:适宜。造句相宜

3、:适宜。造句: :刚吃过饭就做剧烈运动是不相宜的。刚吃过饭就做剧烈运动是不相宜的。潭面:指湖面。潭面:指湖面。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望天门山描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分外怡人。课文讲解课文讲解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4、 上半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下半句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品析品析想一想想一想: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开”是冲开、撞开的意思。它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天门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两句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从哪里能看出来呢?品析品析 上句远望天两山所见的雄姿,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下句则点明“望”的意思。 “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

5、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有何妙用?说一说:“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什么传神之处? 充分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望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景象。课文讲解课文讲解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品析品析 “潋滟”写出晴天西湖波光山东的样子,“空蒙”是雨天西湖迷茫跑秒的特点。“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的赞誉。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6、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品析品析 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课文讲解课文讲解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镜未磨。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品析品析 “两相和两相和”形象地写出了水形象地写出了水光与秋月的和谐。光与秋月的和谐。 “镜未磨镜未磨” 是一种比喻,表现了洞庭湖在月光下风平浪静的朦胧美 想一想:“两相和”中的“和”是什么意思? “和”是和谐的意思

7、。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一个“和”字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 遥望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品析品析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山水。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遥望遥望”写出了诗人在远方眺望洞庭湖的山光水色。思考: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诗中的哪个字眼来概括? 这里“山青水绿”。可以用诗中的“翠”字来概括。 思考: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你觉得这句诗妙在哪儿? 作者联想到了“白银盘里青螺”。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想到了白银盘,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一枚青螺。这是多

8、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啊!苏轼的同题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课文结构课文结构山水险涌 山水相映望天门山乘风破浪灵秀浩荡山出翻来 以静写动课文结构课文结构湖光山色 即景抒情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光潋滟雨时空蒙西子相宜 比喻贴切课文结构课文结构洞庭秋色 和谐宁静 望洞庭山青水翠湖光秋月洞庭山水 山水相衬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课文主题课文主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

9、让读者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从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山色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随堂小练随堂小练 1.1.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相宜(y y) 家庭( tn tng) 至于(z zh) 清楚(c ch) 2 2.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1.奶奶请工人把这个石磨( )清洗和打磨( )了一下。2.这个淘气的小男孩拿着水彩笔在桌上涂抹( ),妈妈只好用抹( )布擦干净。mmmm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这三首

10、古诗都是七言绝句,可以按词断句,做到抑扬顿挫,读出节奏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采用个别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形式再多读几遍。课后习题解析课后习题解析 熟读以后,将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望天门山,通过想象“李白看到青山出时,可能会做些什么,从而感受天门山美景的壮丽,用激昂、豪迈的语调来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可以想象“诗人在看到晴天或雨天的西湖时,可能会说些什么”,体会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朗读时可以通过语调上扬表达内心的畅快。 望洞庭,可以想象“秋月映照湖面”“水平如镜的洞庭湖”“洞庭湖中的君山”等画面,再想一想“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些什么”,进一步感受洞庭湖的宁静之美,用舒缓的语调来读。 默写望天门山 默写时要注意古诗书写的格式:第一行居中写古诗题目,第二行居中写朝代和诗人的名字,第三行开始每行写一句古诗,标点符号占格,每行的左右两边空格要大体一致。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远处驶来,好似来自天边。“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同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山水美景的诗,上课的时候大声朗读出同学们来。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