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失能老人生存状况分析的老照护体系框架研究-张思锋.pdf

上传人:1890****070 文档编号:104271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8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我国失能老人生存状况分析的老照护体系框架研究-张思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我国失能老人生存状况分析的老照护体系框架研究-张思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我国失能老人生存状况分析的老照护体系框架研究-张思锋.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2期(总136期) Journal of Xi 7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Mat2016V0136(Sum No136)DOI:1015896jxjtuskxb201602013基于我国失能老人生存状况分析的养老照护体系框架研究张思锋,唐敏,周淼(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 针对中国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对三省(直辖市)九市(区)共4 582户城乡居民家庭、60个社区(村)、38个养老机构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测算,20152020年,中国失能老人数量将

2、从2 44442万人增加到3 84854万人,平均每年递增950;其中重度失能老人从59933万人增加到96944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010;期间,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失能老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规模从27295936亿元增加到44469670亿元;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规模从2232148523亿元增长到3634679046亿元;指出中国失能老人生存与照护面临护理人员供给短缺、子女照料缺失、老伴照料艰辛、社区养老服务形式化、养老机构服务欠温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失能老人照护体系,确保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生命尊严以及养老照护的诉求等建议。关键词和谐社会发展;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社会保

3、障制度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5X(2016)02-0083-082012年11月15日上午,十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后,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奋斗目标的“中国梦”,呈现出无比鲜明的民生底色,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和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问题,牵手失能老人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4、的重要内容。一、我国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老龄人口、高龄人口、失能老人数量同时增加。2010203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178亿增加到32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326上升到2366;老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的比例从1:436:158变化为1:231:O9l。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龄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从1 34798万人增加到1l 34319万人。由于高龄人口是老年人口中失能多发群体,伴随高龄老人数量的增加,失能老人的数量也以更快的速度增加。根据我们调查,2010年,我国80一84岁年龄

5、组失能老人占全体老人的比例为3243,比6064岁年龄组高出2614个百分点;由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数量至少将达到3 800万人。2015年9月26日,杭州某社区一对80多岁的空巢老人许久没在小区露面,由于联系不上老人,女儿带着民警强行破门而入,发现85岁老人摔倒在阳台上,躺了20多天,下半身满是粪便,但是,与其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二婚老伴尽管在家,却未施以援手J。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养老问题的热议。2015年12月24日,广州日报率先披露涉嫌以肉汤下毒、尼龙绳勒收稿日期20150413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决策咨询点(13JCD014)作者简介张思锋(1952一 ),男,西安

6、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83万方数据酉塞銮通太堂堂拯(蕉叁抖堂题) 蔓塑;丝塑型:墨塾!些:望; 丛巳;!垦茎塾:堑堕:曼垫:里望脖等方式杀害8名雇主的“毒保姆”何天带事件,引起轰动。此后又报料牵出另一作案时间更长、涉案可能更多的毒保姆陈宇萍。调查发现,这些毒保姆的雇主多为需要精心照料的患病老人,其结果却遭到残忍杀害旧J。“毒保姆”连环杀人事件持续发生,自然引发人们对失能老人照料问题的深思。20002010年,中国老龄中心先后进行了三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跟踪调查”。19982014年,北京大学先后七次进行了“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旧J。景跃军(2014)依

7、据中国老龄研究中心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数据测算,2015年我国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有3 869万人H J。何文炯(2013)运用马尔科夫多状态转移模型,提出基于表征老年人口失能状态规律的失能状态转移率和失能状态转移强度计算方法,并依据中国城乡老年人El状况跟踪调查数据测算出,201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为148亿人。尹尚菁、杜鹏(2012)通过对北京大学2008年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分析指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口对长期照护的需求呈现增加趋势。王莉莉(2013)分析了中国老龄研究中心2006年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调查数据,发现分别有564、390、305的中国老年人,对上门看病、聊天解闷服务、上

8、门护理三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具有明确的需求j。薛文星(2013)运用生存质量表,测度了送餐上门对社区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和营养状况的作用,指出送餐上门能够有效改善社区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捧J。黄文艳(2015)通过分析40例失能老人临床资料,得出对失能老人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的结论一1。吕学静(2013)认为,我国失能老人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照护救助和照护津贴相结合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体系u 0】。刘晓雪(2013)认为,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应该成为继养老金制度、老年医疗制度之后的老年生活

9、保障制度的第三大支柱1|。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2014年9月,财政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出关于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财社2014113号),制定了减轻经济困难的高龄、84失能等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负担的具体措施。2014年11月24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社会保障系承办,国内部分高校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从养老保险到养老服务学术与智库建设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

10、疗保险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的条件下,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20132015年,我们先后对陕西省西安市、汉中市、渭南市、宝鸡市、咸阳市,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北京市海淀区、怀柔区共4 582户城乡居民家庭、60个社区(村)、38个养老机构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城乡居家养老、家庭服务,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服务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服务形式。在调查中,城乡失能老人的数量、养老服务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失能老人生存质量、生命尊严及其对养老照护的诉求等,引发了我们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失能老人照护体系的系列思考与探究。二、我国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我国

11、失能老人数量急剧增加界定失能老人概念并给予判断标准是测算失能老人数量的基础。学术界对失能老人的表述,一是需要他人护理或日常活动需要他人或设备帮助的老年人213 o;二是通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或巴氏指数等测定出部分活动需要他人帮助的老年人4b1;三是视力、听力、认知能力、行动能力较差或受限的老年人H 617 J。西德尼卡茨(SidneyKartz)最先提出,以独立完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六项日常活动的能力作为判断自然人失能程度的依据,并由此形成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此后经过若干学者的发展与完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成为判定老年人失能身份的

12、主要工具。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失能老人的表述以及调查中的情景体会认为,失能老人是60周岁及以上,因疾病、损伤、衰老、心理失调等导致心理和身体功能受损,日常活动受限,需要他人帮助的老人。以埃里克斯托拉德(Eric Stallard,2008)副对老年人失能程度划分标准为基础,列入“洗漱”项目,使测量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项目增加为七项;并规万方数据鍪星丝:麈夔:周蠢基王夔垦塞筐麦厶生查迭逸坌堑的羞耋墨塑签丞壑絮班蜜定在这七项日常生活活动中,不能独立做到12项的老年人为轻度失能;34项为中度失能;5项及以上为重度失能,据此形成失能老人的判定标准,如表l所示。表1失能老人的等级划分

13、标准失能等级 状态1轻度失能 不能独立做到七项日常生活活动的12项2中度失能 不能独立做到七项日常生活活动的34项3重度失能 不能独立做到七项日常生活活动的57项1失能老人规模测算方法队列要素法是在入口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性别比等人口变量为常量的假设条件下,以留存人口数量为因变量,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常用人口预测方法。本文以20102020年为预测期问,按5岁组距划分人口年龄组,依据队列要素法,分别测算预测期内城乡老年人口数量;依据调查数据,计算分年龄组的城乡老人失能率;以城乡老年人口数量与城乡老年人口失能率的乘积之和作为我国失能老人数量。2测算模型老年人口测算模型设:(J)t年J区域i岁人口死亡

14、率;厶。(歹)年歹区域i岁人口总数;P“(J)P“(J)f年区域i岁人口生存概率;L“(J)P“(J)t年歹区域i岁留存人口数。P“(J)+(J)=1,t年_区域i岁留存人口数可表示为:厶。(歹)(1一(J) 公式(1)由于t年59岁及以上人口就是t+1年留存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因而t+1年老年人口总数为“)=厶。(,)(1一(,) 公式(2)城乡失能老人规模测算模型第一,将6099岁的人口以5岁为组距,分为6个年龄组,即as=口I=6064口,=6569o,=7074口。=808585岁及以上人口为第6个年龄组,即o。=85及以上。计算各年龄组失能老人占同组老人的比例。 再设:P,。_厂

15、年龄组中失能等级为i的老年人口比例则有:P,ti=瓦JTlf,i 公式(3)贝u。li=尸,i乏2等乏=mi x L:表2城市分年龄组的老年人口平均失能率(单位:)依据表2,表3、表4数据,运用公式(1)一(5),预测20152020年各失能等级的全国失能老年人口数量,如表5所示。2015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将从2 44442万人增加到3 84854万人,平均每年递85万方数据酉塞銮遒丕堂堂拯(垫叁斟堂题 丛巳;!型:些!些:塑; 堕业;丝!生些:堑坐:皇盘:竺旦增950;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从1312提高到1542。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将从59933万人增加到96944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0

16、10。表3农村分年龄组的老年人口平均失能率(单位:)表4全国老年人口平均失能率分布(单位:)表5 20152020年各失能等级的全国失能老人数量(单位:万人)(二)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1养老服务需求概念与类别养老敬老是我国传统家庭伦理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云飞(2013)认为养老就是对老年人的赡养和扶助9|。丁志宏等(2011)指出,养老服务是人力、财力、物力等养老资源的提供者,以满足老年人生存、发展和享受多层次需要为目的,对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健康服务、医疗护理、亲情慰藉等社会行为J。杨宜勇等(201 1)提出,养老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

17、疾病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基本日常照护服务,以及相应的设施建设和制度安排等心1|。我们把养老服务界定为,家庭、政府、社会为了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确保老年人体面的生命质量、尊严的生命价值,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86精神慰藉等服务总称。在经济学中,需求是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是不同价格下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m。我们认为,养老服务需求是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供给者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计算的各项养老服务需求总量。根据调查,依据老年人居住地,我们把养老方式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

18、两类;依据养老服务供给者身份,我们把养老服务形式分为居家养老自我服务、居家养老亲属服务、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机构服务两类四种。由于家庭结构、老年人个体特征的多样性,居家养老的三种养老服务形式是互相依托、互为补充的,即以某一服务形式为主,其他两种服务形式为补充的养老服务。居住在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机构工作人员依据合同提供规定的服务项目,我们称为机构养老服务。由此,我们把养老服务需求也分为两类四种,即居家养老方式中的自我服务需求、亲属服务需求、社区服务需求和机构养老方式中的机构服务需求。2养老服务需求规模测算思路测算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规模,首先分别计算对两类四种养

19、老服务具有需求意愿的失能老年人口数;其次计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每位失能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平均需求区间;再次以对两类四种养老服务具有需求意愿的失能老年人口数,分别乘以每位失能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平均需求区间的上下限值,得出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两类四种养老服务需求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以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2015年本课题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确定模型参数。3测算模型失能老人人均养老服务需求规模设:“第t年i种养老服务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依据我们对养老服务的界定,将其内容设定为4项,即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t第t年失能老年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y“对第t年i种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下限;

20、),“对第t年i种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上限。按照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的基本原理J,可得:4y=y+bu(,一Y叫)(i=1,2,3,4;o6i41;bi1) (6)万方数据公式(6)中的需求上限体现在b。(,一Y印)部分4令nu=),ub印Y。,则有Yi1=ai,。+6i1,+占 (7)将失能老年人口的每一类养老服务项目的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加总,得到人均养老服务需求上限(s)和下限(S“),测算公式为:4 4 45。=Y“=ai,t(1一bi,t)公式(8)I 2I I=I l:14S叫=Yu 公式(9)l=l即:4 4 4s。口。(1一bi,t),),“公式(10)全部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规模测算

21、模型设:m老年人口中选择机构养老服务形式的人数比例;老年人口中居家养老g(g=1,2,3)类养老服务形式的人数比例;S。第t年对养老服务的总需求规模;r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增长率。那么:S=(1+,)。0mZDf,iS。+(1一m)巩inS。公式(11)由于s。是一个区间数据,因而本文测算的是s。的下限值和上限值。4参数设定第t年失能老年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I。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失能老人可支配收入选项,数据处理结果为,12014=1 51525形月。第t年i种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Y“。把被调查的老年人划分为1 000元以下、1 0011 500元、1 5012 000元、2 0012 500元、2

22、 5013 000元、3 000元以上六个收入组,根据调查数据,运用公式(6)一(10),分别得到六个组的Y、),值。根据调查资料,选择机构养老的失能老人比例为m=1090。根据调查资料,居家养老中选择自我服务、亲属服务、社区服务的失能老人比例分别为n。=2040、死2=6070、rt3=1800。参照20002014年我国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设失能老年人口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增长率为r=1123。5测算结果把设定参数与表3中数据代人公式(6)一(11),分别计算失能老人两类四种养老服务需求规模(见表6)和养老服务需求总规模(见表7)。表6、表7显示,随着我国失能老人规模的增加,养老服务需求规

23、模也迅速增长。20152020年,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失能老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规模从27295936亿元增加到44469670亿元;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规模从2232148523亿元增长到3634679046亿元,其中居家养老、自我服务需求规模从510811110亿元增加到83228098亿元;居家养老、亲属服务需求规模从1545033601亿元增加到2516954738亿元;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需求规模从45079803亿元增加到734315969亿元。上述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城乡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规模是机构养老服务需求规模的5倍,同时也表明失能老人更加偏好于居家养老。表

24、6 2015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两类养老服务需求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87万方数据酉窒銮通态堂堂拯【垫叁型堂题 堕业;!塑型:些!坠:塑; 奠塑;!垦些:堑坐:旦盘:里望表7 2015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总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三、我国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与照护近年来,尽管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居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不断下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当下,我国失能老人在获得必要的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基本养老服务方面,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照护人员供给

25、短缺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与老龄人口数量之比El益下降,养老服务亟需的家政服务人员、专业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师、家庭全科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难以保证。为居家失能老人聘请保姆往往是子女或其它家庭成员最头疼之事。调查发现,仅有102的被调查失能老人由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或家庭保姆照料。居住咸阳一老年公寓的81岁失能老人田某告诉调查员,“我住的是全护理房间。但是养老院的护工太少了,一共好像就十几个,每个护工同时要照顾好多个老年人,除了起床、吃饭、睡觉,其他时间护工基本不来,有事时按床头呼叫器也不能及时来。有一次护工推我们到外面晒太阳,突然下雨了,她们人手少啊,来不及往回推,我们好几个老头都淋雨了。”(二)子

26、女照料缺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子女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实际困难,使得不少人陷入“事业人士”与“孝顺子女”的角色冲突。子女一旦选择照顾父母,将面临减少工作和收人的危险;一旦选择工作,现代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使其自顾不暇,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父母。调查发现仅有253的被调查失能老人享有子女不同程度的生活照料。北京一社区因脑血栓瘫痪的83岁的李某,88大儿子去世,女儿在外地,只能跟因事故致腿部残疾提前退休的d,JL子同住,依靠76岁的妻子和上班的孙子照护。家住咸阳一社区患有高血压等多项慢性疾病的王某,老伴去世,其唯一的儿子30多岁、没有固定工作、也未成婚,既不愿意

27、也没有能力照料疾病缠身的老母亲。(三)老伴照料艰辛调查显示只有307的被调查失能老人有配偶陪伴。由于失能老人生活照料的长期性和配偶年龄与身体条件的限制,这类家庭的生活方式和老人的生存质量表现得特别艰难辛苦。宝鸡一社区62岁的李某,六年前丈夫突发脑梗半身不遂。由于每天为丈夫喂饭、洗澡、如厕、翻身等,一年后李某因心脏衰竭而病倒。咸阳一村75岁的刘某,照顾全身瘫痪的丈夫七年多,由于家庭经济困窘还要做小工补贴家用,劳累、焦虑、营养不良,时常耳鸣头晕,多次因低血压晕倒。(四)社区养老服务形式化在我们调查的社区中,更多关注的是健康老人生活方便、文体娱乐等服务,而针对居家失能老人的服务项目则凤毛麟角,其中有

28、7007的被调查失能老人或家庭成员对所在社区的养老服务项目不了解。北京一社区全是未配备电梯的老式多层楼房,那些住三四楼及以上楼层的失能老人,长期待在家里,无法享用社区服务设施。2015年6月,一位突发脑溢血的老人,因无法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而死亡,心有余悸的众多老人向调查员反映,希望社区能够为住宅配备电梯。我们在南京一社区调查时,楼上不时传来凄惨的呻吟声,有人告诉调查员,由于支付不起养老院费用,失能老人刘某瘫痪在家,尽管社区有日间照料中心,但这个照料中心只为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服务。(五)养老机构服务欠温存被调查的养老机构大多偏好于接收健康老人或者至少是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一些接收失能老人的

29、养老机构也缺少对失能老人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只有1111的被调查失能老人倾向于人住养老机构。67岁的大学退休教师张某与瘫痪在床的丈夫,同住可以接收失能老人的某市一养老院。为了支付高昂的养老院费用,他们卖掉家庭住房,张老师委屈地悄悄告诉调查员,她曾向院方提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丈夫不能食用油腻饭菜,可否把饭菜做清淡一点的建议,因而遭到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的处处刁难。在一些养老机构调查时,调查员不时发现有服务人员大声呵斥老人的现象。万方数据四、对完善我国失能老人养老照护体系的建议失能老人是客观的人口现象,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也是必然的趋势。今天的老龄人口曾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30、推进者、贡献者,他们理应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老龄人口中的失能老人,由于各种不同的主客观原因,失去了生活自理的基本生存能力,如果没有来自家庭、社会、政府的救助,他们将失去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体面。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作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j。高度重视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问题,牵手失能老人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人民幸福的底线。(一)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一是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具有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

31、服务功能的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向城乡低收入失能老人供给基本养老服务。二是面向中、高收入的失能老人,建设具有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和其它保健、养生功能的中、高档商业性养老机构。三是由有实力的大中型医院举办具有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专业养老服务功能的医养结合的高级养老服务机构。(二)构建向居家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的网络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培育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具有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以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以入住社区的商业服务网点为基础,以居家失能老人为服务对象的全国性、地方性养老服务专业集团公司。(三)建设失能老人长期

32、护理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人均寿命增长,失能老人数量增加、存活年龄延长将是今后30一50年内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照料费用远远高于健康老人的生存、发展费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无法支持大部分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照料费用。借鉴国际经验,建设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的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解决失能老人医疗、护理、照料费用的战略性选择。包括建立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财政资助的失能老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个人自愿缴费的具有自助与互助功能的失能老人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制度。(四)抢占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开发、研制的世界制造业制高点发

33、展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具有提高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建设积极老龄社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重意义。机器人从工业走向服务,尤其是创新性的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具有爆发性成长特征,已经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不仅创造着实用技术,而且创造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工业40”概念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导下,以失能老人为服务对象的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开发、研制,已经成为欧美日很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世界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最大的潜在市场。建议尽快部署,把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开发、研制列入省级战略

34、、国家战略,写入省级、国家十三五规划。针对失能老人的不同失能等级,面向养老服务机构、人住社区的养老服务专业集团公司、失能老人家庭等不同用户,加快开发、研制、生产全能型、多能型、单功能型等不同类型的高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开发、研制具有自助、他助功能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智能辅助工具。(五)提高对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体系的政府监管力度失能老人不仅缺少生活自理能力,更缺失自我保护能力。在家庭小型化、就业半径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大部分失能老人的法定监护人无法实施对失能老人的正常监护。因此加强对各类养老机构、人住社区的养老服务网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等的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的政府监管显得更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周

35、淳淳浙大老教授在阳台躺了二十多天N青年时报,20150920(A02)2 张丹羊,周浩杰“关注毒保姆系列”后报料,曝出另一保姆陈某或涉嫌谋杀老人N广州日报,2015一1229(A24)3 曹艳春,王建云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J社会保障研究,2013(3):56654 景跃军,李元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J人口学刊,2014(2):556389万方数据酉窒銮通态堂堂拯(社盒整堂题) 堕业;竺塑!:兰坠壅坠:塑; 塾业;Z!垦尘:互坐:皇盘:曼翌5何文炯,洪蕾中国老年人失能状态转移规律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3(6):4l一556 尹尚菁,杜鹏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趋势研究J人口学刊

36、,2012(2):49567 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J人口学刊,2012(3):49598 薛文星送餐上门对社区失能老人生存质量和营养状况干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2013(6):45499黄文艳对失能老人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22322510 吕学静我国失能老人照护保险的缺失与应对J中国医疗保险,2013(12);596311刘晓雪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1):373812 CRIMMINS EM,SAITO Y,INGEGNERI DTrends in disability fre

37、e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1990JPopu Dev Rev,1997(230):555572l 3 WAIDMANN T,LIU KDisability trends among the elderly and implication for the futureJGemntol B PsycholSci Soc Sci,2000(55):29830714 MANTON KGCharting concept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JMilbank M

38、em Fund QHealth Soc,1982(60):183244f 15LIAO Y,MCGEE DL,CAO G,COOPER RSRecentchanges in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old US population:find-ings from the 1984 and 1994 supplement on agingJJAm Geriatr Soc。2001(49):443449】61718192021222324FREEDMAN VA,MARTIN LGUnderstanding trends infunctional limitations a

39、mong older American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98(88):14571462AUAIRE SH,LA VALLEY MP,EVANS SREvidence forDecline in Disability and Improved Heath Among PersonsAged 55 to 70 Years:,IIle FraminghaIll Heart StudyJAm J Public Health1999:16791683ERIC STALLARDEstimate of the Incidence,Prevalence

40、,Duration,Intensity and Cost of Chronic Disablity among theUSElderlyJSociety of Actuaries,USA,2008(1):79张云飞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探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8081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8388杨宜勇,杨亚哲从人VI结构变化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l(58):1929王希文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江淮论坛,2013(2):5962陈秋玲,曹庆瑾,张阿丽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

41、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管理学报,2010(1):646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公报EBOL20151029http:wwwxbskbenerop30aspx(责任编辑:冯蓉)Exploring the System of Disabled Elderly Care Service:An Analytical Study on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Disabled Elderly in ChinaZHANG Sifeng,TANG Min,ZHOU Miao(School of Public Pol

42、icy and Administration,Xi 7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Abstract The issue on disabled elderly care service has aroused considerable concern from many social sectors in ChinaFrom 2013 to 2015,a series of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on 4582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s,60 communities(villages)

43、and 38 pension institutions in 9 cities from 3 provincesProjections were made that from 2015 to 2020,the Bumber of the disabled elderly will increase from 2444 million to 3849 million,with an average annum increase rate of 95 percent while the number of the severely disabled elderly willincrease fro

44、m 599 million to 969 millionwith an aver-age annum increase rate of 101 percentTaking the currency as measurement unit,the scale of disabled elderly demand for institutional care service will increase from 272593 billion to 444967 billion Yuan while demand forhomebased care service will increase fro

45、m 22324852 billion to 36347904 billion YuanAt presentthe sur-vival and care of the disabled elderly is faced with five main problems,including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nurses,lack ofadultchildren support,stressful burdens on caregiving spouses,inefficient communitybased care service and unkindpension institutionsThus,five proposals are proposed accordingl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abled elderly car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hamDnious social development;disabled elderly;demand for pension service;care service;social security system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