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383982 上传时间:2022-04-1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2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1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如“洛”等。2、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3、理解把握本课的思想主题。4、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掌握作者生平及在诗歌史的地位;理解把握本课的思想主题。教学难点:感受和学习诗歌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2、,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诗圣。查看杜甫简介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提出读不懂的语句。(学生互相纠正字音,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字音:涕:读t,不读d,还:读hun,不读hi。)三、理解诗句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

3、“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句诗讲了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意思是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

4、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四、内容分析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多年战乱,祖国重归统一的欢快心情3、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胜利喜讯后的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从中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4、这首诗同示儿一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都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五

5、、课堂复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同桌互相背诵课文六、课后作业预习“基础训练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设计思想按照初读诗句品读诗句感情朗读的过程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诗中蕴含的感情。激发学生和诗人心灵交流,同喜同悲。读中悟情,读中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从而构建本色的语文课堂。教学流程一、导入1、(KJ出示音乐渲染气氛)随着悠扬的古乐我们这堂课将走进古诗的画卷,谁先来吟诵一两句杜甫的诗句?(生答)读着杜甫的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答)师相机介绍杜甫及他作品主要风格。(出示KJ杜甫简介)2、过渡今

6、天,我们要学的是他另一种风格的一首诗,是他生平第一快诗他就是出示课题(KJ出现课题)二、初读诗。1、齐读课题、解题。(从课题中你们知道了什么?)2、过渡由于战乱,杜甫一家在他乡异地流浪了整整八年之久,收复蓟北的消息传来,此时,诗人心情会怎样?(是的)诗人一听到这胜利的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现在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诗中吧!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流利。点名读听录音朗读(出示KJ录音朗读)学生学着录音自由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齐声朗读,要求读出诗的韵味三、理解诗的大意1、小组讨论2、交流理解诗意3、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全诗四、悟诗情1、过渡:诗中意思你们已深刻体会了,

7、那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一份怎样的情感呢?(喜)(出示KJ思考、讨论)2、找出诗中喜欲狂的句子交流后(KJ出示这几句话)学生反复读(交流中相机出现路线图让学生感受诗人归心似箭心情)。3、深切体会喜欲狂心情过渡:作者的这份喜从何而来呢?为什么收复了蓟北诗人又会如此欣喜若狂呢?让我们一起来和诗人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就会有切身体会,请看大屏幕(出示KJ背景)师随着画面讲解。师在二泉映月的二胡声中悲情朗诵春望听着杜甫这浸透血泪的心声,你们有什么感受?(生答),当你面对这一切,你的心情是什么?,请怀着这种心情读读这首诗吧!过渡:真是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啊!而今,收复蓟北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

8、大地,经历了八年之久的战乱终于平定了,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怎样?会想到些什么?学生发挥想象谈想到什么?(出示七句话KJ随机点击使字体变色),学生感情诵读这几句话。想到这些,能不涕泪吗?读想到这些,能不喜欲狂吗?读想到这些,能不纵酒高歌吗?读想到这些,能不归心似箭吗?读在老师的引读下,深情朗读喜欲狂的这几句话。四、渲染主题1、诗人喜欲狂的背后是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2、让学生感情朗读全诗(回到KJ录音朗读)五、课外拓展过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以自己赤诚的爱国情抒写出风格迥异的爱国诗篇。有忧愤深广的动情倾诉,也有激情澎湃的昂首浩歌,老师这就有几篇与大家共赏。(出示课件,古诗欣赏)让学生读古诗欣赏。

9、六、总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年来,这些光照千古的诗篇为后人所传诵,他们的爱国精神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激励着后人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让我们承继先人的浩然正气,以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新的爱国诗篇,让巍巍华夏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3教学内容、古诗两首拟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2、通过学习,体会诗意,并能从内容想开去。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

10、国情感。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一、再读诗,理解诗意。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2、汇报交流。(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刚 闻:听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

11、阳向洛阳。 即:就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解释字意,句意,帮助学生理解这狂喜的时刻。精彩创意搜集信息(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刚 闻:听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

12、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作业设计实践活动布置作业。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

13、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札记教学内容、古诗两首拟 2 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重点难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一、导入课题: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

14、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

15、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堂练习。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搜集与之内容相近的诗歌进行比较。精彩创意搜集信息名词解释: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他的一生创作的大量的诗篇,当时的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真实的反映出来。被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艺术成就高,对后世影响很大。作业设计实践活动作业: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2理解相关的字词涕泪: 妻子:青春: 便下:即: 穿:教学札记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希

16、望对你有帮助!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4一、导入我们班级是一个书香班级,平时大家都积累了许多古诗词,你能朗诵几首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吗?(请你来说示儿)示儿这首诗,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因不见九州同,而感到悲伤遗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同样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找一找这首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2、谁来说说?你来说一说。(喜)板书:喜3、作者因何而喜?(剑外忽传收蓟北)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题目中的“闻”就

17、是“听闻、听说”的意思,“官军”指唐朝的军队,“河南河北”指的是洛阳等地。3、接下来请你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一看作者喜到什么程度?(喜欲狂)板书:欲狂4、你能表演出诗人的喜欲狂吗?(手舞足蹈、仰天大笑)三、品读古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呢?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找到的诗句?第一小组来说说。(你们认为“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诗最能表现出诗人的喜欲狂。“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

18、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须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你们小组也想来交流交流。(他们找到的是“初闻涕泪满衣裳”。“裳”,和平时的读音不一样,在这里是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当作者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不禁泪洒衣衫,这是高兴的泪水,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喜极而泣。)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诗初闻涕泪满衣裳。作者是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还有呢?你们组来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是什么意思呢?是啊,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作者白天高歌痛饮,想到

19、自己马上就可以启程返乡,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激动、兴奋)作者是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是啊,你瞧,作者连回家的路线都拟定好了。一起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他回家了吗?(没有)是啊,从巴峡到巫峡,从襄阳向洛阳,这么远的路程,他想立刻回到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归心似箭)好,带着作者的这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短短的八句诗,却传递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板书:爱国)四、熟读成诵怎样才能读好古诗?对,请大家带着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假如你就是杜甫,此刻,你已踏上回家的路,你想对家乡,对祖国说些什么?诗人的一生,颠沛流离,创

20、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诗作,你都知道有哪些呢?(补充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时候,诗人多么想携妻子回到洛阳,落叶归根,安度晚年,于是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总结写法六、布置作业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5一、导入新课1。班级同学开展诗词诵读比赛,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和大家一起进行诵读比赛。要求:(1)自由选读诗词。(2)读出诗词的意境和韵味。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第三首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他就是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认真读古诗,解决生字问题,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2。自由古诗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断句。(2)画出读不懂的字词。(3)尽量读出自

21、己的味道来。3。出示生词:(1)蓟北、衣裳、涕泪、襄阳。(2)进行多音字“裳”的古今异义学习。衣裳:读音:chng古义:上衣和下衣。读音:shng今义:统指衣服。(3)学习词语: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青春:指春天。4。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诗词的意思。三、感知诗歌,初步体会1、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和韵味。(2)画出读不懂的字词。(3)试着和同桌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2、默读诗词,结合书下注释,了解诗词的意思,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批注。3、猜一

22、猜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预设:(1)闻:听。(2)官军:是指王朝的军队。(3)收:解释为收复。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收复了叛军盘踞之地的喜讯。4、资料补充: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同中央政权争夺权力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5、出示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预设:(1)“涕泪”是很悲伤的意思吗?预设:不是,是喜极而泣。(2)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预设:喜。(3)为什么“涕泪满衣裳”呢?预设:因为听到首付消息以后的激动、欣喜。6、出示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1)“喜欲狂”是什么意思呢?预设:欣喜欲狂。是这首

23、诗的“诗眼”。(2)这句诗中,作者“喜欲狂”表现在哪里?预设:漫卷诗书。(3)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预设:回望妻子和孩子,也是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7、出示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6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

24、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末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

25、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做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

26、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还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

27、,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教学建议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陆游、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2、教学示儿,教师可从陆游临终遗愿导入 课题,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这位爱国诗人遗嘱的感人之深。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在这个基础上来读课文,对杜甫的“喜欲狂”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3、教学这两首诗,还是要引

28、导学生自读自悟。可让学生参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示儿,可让学生先说说,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从“悲”字学生可能体会到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从后一句中可能体会到诗人对收复失地寄予的无限希望。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学生说一说,杜甫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看出杜甫的高兴。4、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

29、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可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可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词语注释示儿:告诉自己的儿子。示,告知。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万事空:意思是什么都不存在。但:只。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

30、,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定:平定,收复。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翁,父亲。剑外:剑门关以外,指诗人当时所在的四川。蓟北:指现在的河北省北部。初闻:刚刚听到。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涕泪:指因喜极而泪下。却看:再看。妻子:指夫人和孩子。漫卷:胡乱卷起。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这里指春光,春天的景物。即:就。词语积累一、近义词初闻忽闻 无忘勿忘 放歌高歌却看再看 即就二、反义词无忘忘掉 不见只见 悲喜 无有三、多音、多义字难句解析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

31、州同。这两句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两句的意思是那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间在剑外传扬,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的意思是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32、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的意思是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诗人身在樟州,心已回到故乡。“即从”“便下”“穿”“向”这些富于时间紧促性和行为跳跃性的词语联系起来,势如飘风。课后题解思考练习2(1)但悲:只感到悲伤;九州同:全中国统一。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2)妻子:妻子和孩子;喜欲狂:高兴得要发狂。却看妻子愁何在:再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漫卷诗书喜欲狂: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思考练习3不同。示儿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表达

33、了因祖国由战乱到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文章结构示儿是七言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讲究对仗。全文翻译示儿:人死去原知道万事皆空,只悲痛没亲见南北一统。南宋大军哪天北伐将中原平定,祭祀莫忘把喜讯告诉你父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忽然听说唐朝的军队收复了蓟北,刚听到这消息时我的眼泪湿透了衣裳。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忧伤?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白日里我要喝着酒放声歌唱,春天美好的景物伴随我回家。立即就要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襄阳,回到洛阳。学习要点1了解两首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

34、,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3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4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了解内容。文章导读这两首古诗抒发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示儿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兵败自杀,诗人听到官军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的胜利消息后,十分欢快,便写下了这首爱国的诗篇。中心思想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教学设计示例15 古诗两首一、素质教育目标(一

35、)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二)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

36、会。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3有重点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二)学生活动设计1按预习提示初读这两首诗。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1同学们,看

37、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2简介作者: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二)自由读这首诗想一想,陆游逝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三)学习这首古诗1结合课后的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2师生交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

38、州同”“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但”“只”的意思。“九州同”“九州”指中国。“同”统一。“九州同”是指全国统一。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先。“无”同“勿”,意思是不要。“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

39、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4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四)总结全诗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背诵默写这首诗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二)教师简介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

40、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三)检查朗读诗句的情况(四)理解诗意方法:先看看自己懂了哪些词语,再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最后集中时间讨论。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简称。忽传:忽然间到处传扬。收蓟北:收复蓟北。意思是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在剑外到处传扬。初闻:刚刚听到。涕泪:因喜极而泪下。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妻子:夫人和孩子。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漫卷:胡乱卷起。

41、欲:将要,简直要。狂:放怀,无拘无束,热情不加节制。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须:须要。纵:放任,这里尽情的意思。在大晴天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过那巫峡的叠蟑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五)读全诗,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找几名同学说一说。(六)总结全诗1说一说杜甫兴奋的原因是什么?(杜甫兴奋的原因决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

42、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七)背诵这首诗(八)齐读这两首诗思考: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点是相同的。但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听到祖国重归统一,“喜欲狂”)表达的。附: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7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圣。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纠正字音,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字音:涕:读t,不读d,还:读hun,不读hi。)2、提出读不懂的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