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157401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 臧奥奇 郭宇龙 摘要中国建筑学会通过构建完整的嘉奖和表彰评价体系,形成公开透亮的评价机制和职责明晰的工作机制,通过科学公正的评比,进一步探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的有效路径。该文通过回顾2022-202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评审工作,总结评比工作的胜利阅历和有效举措,归纳分析管理和业务操作中的问题,对奖项工作的运行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奖项品牌评审机制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G3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2)070043-05 社会力气嘉奖和表彰工作是政府嘉奖和表彰工作的重要补充,在促进学科发展、增进行业进步、激励

2、人才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会作为社会力气嘉奖和表彰工作的设奖主体之一,以其公益性、专业性、公正性在同行评议中具有优势,获得行业认同。 中国建筑学会近年来注意建筑工程领域的嘉奖和表彰工作,通过完善奖项体系、管理体系、评审体系、监督体系,以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评奖制度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提高奖项综合竞争力。 一、中国建筑学会嘉奖工作体系 (一)奖项体系 中国建筑学会的奖项体系建设,在嘉奖类别上覆盖人物、工程设计、技术科技创新等方面,在嘉奖层次上覆盖杰出人物的表彰、拔尖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经典项目的集萃、示范性技术进步的评比。现设有梁思成建筑奖、建筑设计奖、科技进步奖三个奖项。 1梁思

3、成建筑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建筑界做出重大成果和卓越贡献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和建筑教化家,设立于2000年,以中国近代闻名的建筑师和教化家梁思成先生命名,原由建设部主办,2022年交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1。2022年,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梁思成建筑奖评比扩大至国际范围,成为面对世界的重要建筑奖项,是授予中外建筑师和建筑学者的终身荣誉奖。该奖项在激励建筑师发扬创新精神、旺盛建筑创作、树立中国建筑师民族自信、铸造“中国设计”品牌等方面发挥作用。 2建筑设计奖。该奖项旨在贯彻国家城乡建设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不断激励建筑创作,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动科技进步,激励探究实践,是我国建筑行业领域重要荣

4、誉奖项之一2。 3科技进步奖。该奖项旨在嘉奖在建筑科学探讨与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3,于2022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嘉奖工作办公室备案。 (二)管理体系 1搭建奖项工作群。搭建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处牵头,相关二级组织专人协作奖项工作群,提升奖项活动的组织实力,各专业相关二级组织负责申报材料的形式审查、处理评比工作的日常事务、评审活动的组织实施。 2建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奖项的评审专家全部在专家库中依据行业影响、专业匹配、代表性等原则在专家库抽取产生。目前,通过学会二级组织征集举荐,已完成了第一批863人有效专家相关信息采集名单,内容包括专业方向、探讨领域、业务专长等。 3线上奖项系

5、统平台的建設。通过建设“建筑设计奖申报及举荐管理系统”和“科技进步奖申报及管理系统”,加强评审管理、便利数据统计,提升办奖的服务实力,实现从申报、初评举荐、审批和管理等全过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便于申报人员追踪申报状态。 (三)评审体系 1加强评审工作的专业指导。建立独立的奖项评审指导机构,由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竞赛工作委员会负责,其职责主要包括指导奖项的评审工作、制定评比章程、提出嘉奖指标安排方案,核准专业评审组专家名单,批阅评审方案等。 2优化评审指标。通过细分建筑专业领域的方向,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成果进行不同的侧重点的评价。XUEHU

6、I学会2022年第7期2022年第7期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打造建筑领域品牌奖项XUEHUI (四)监督体系 1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强自我监督。在奖项工作的征集、受理、评比、公示、报批、表彰六个环节中加强自我监督、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各环节、各工作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建立责任清单,使权力运行环节的相关责任事项详细化,落实到详细事项,明确评比活动中的追责状况,实行多种监督方式防范风险。 2以透亮的奖项评审机制,加强社会监管。奖项评比方法及评审细则、评审结果、评审专家等在中国建筑学会网站公开发布,并向学会二级组织、团体会员,各省区市建筑(土木)学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征求看法建议,接受主管部门、业界

7、和社会的监督。 二、2022-2022年建筑设计奖申报和评审概况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自1992年设立以来,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项目。2022年,根据中国建筑学会主管单位的要求,建筑教化奖、青年建筑师奖被纳入建筑设计奖的评比序列,并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系统保留的16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之一,至此,建筑设计奖成为嘉奖项目成果和人物的综合奖项。 (一)奖项组别设置状况 2022-2022建筑设计奖共设立20个组别,其中人物奖3个,分别为建筑教化、青年建筑师、青年工程师;项目成果奖17个(包括专项类8个,专业类4个,技术类5个),分别为:历史文化爱护传承创新、公共建筑、

8、住宅建筑、工业建筑、乡村建筑、城市设计、园林景观、室内设计、结构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暖通空调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绿色生态技术、智能技术、装配式技术、幕墙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 (二)申报和组织状况 1申报受理状况。2022-2022年,中国建筑学会奖受理了3296项申报,其中人物类316项,项目类2980项。“建筑设计奖申报及举荐管理系统”统计显示,涉及411家团体会员,12473位个人会员。申报单位及个人在申报前须签署诚信声明。 2组织状况。发挥奖项工作群的作用,由20家中国建筑学会的二级组织作为责任单位,分别负责各个奖项组别的评比活动,共组织343位行业专家参加奖项的评审工作(436人次)

9、。各责任单位向中国建筑学会提交组织工作方案、评审工作方案、评审专家名单,由中国建筑学会审核通过后批准实施。 (三)评审状况 1奖项的评审工作。建筑设计奖的评审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阶段,多以线上批阅材料和现场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物奖和部分专项奖采纳网络投票,评审专家用手机扫码后独立投票,避开出现相互干扰和跟票的现象,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终评以现场会议形式进行,由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经评议,最终确定建筑设计奖(不含建筑创作综合奖)拟授奖项目共901个、拟授奖人物23位。 2获奖结果统计。依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评审结果公告(建会秘202251号),共263家申报单位获奖,获奖数量

10、排序前5个完成单位占总获奖数量的254%,前10个完成单位占389%。其中获奖数量最多的为71项,获奖数量少于5项的完成单位有224个,仅有1项的完成单位有142个,详见表1。 (四)监督状况 通过加强诚信和责任管理,评审专家在评审前签署评审工作承诺书,遵守保密和回避制度,确保在评审过程中公开、公正、公允。 通过在工作中主动向中国建筑学会的主管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告奖项相关事项的进展状况,并接受不定期的审查,确保奖项在业务运行环节合理有序。 通过创新透亮化的评审方式,对评审方式、专家遴选、候选对象产生方式等,接受电话询问,确保奖项评审透亮公开。专项奖中,室内设计组评审已采纳现场在线网络直播、

11、现场答辩的形式全程公开。 三、建筑设计奖品牌建设思索 (一)明确品牌定位,凝合行业共识 中国建筑学会嘉奖工作作为凝合广阔建筑工程领域从业者的重要媒介,通过明确的品牌定位,呈现不同于其他奖项的吸引力,突出三个奖项各自的特点,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奖项品牌形象,加强行业共识。梁思成建筑奖以高规格、国际化的评奖机制,嘉奖个人的成果累积,是个人终身成就奖;建筑设计奖包括个人奖和项目成果奖,通过人物奖的评比,表彰对建筑教化做出贡献的教化学者,激励在建筑实践中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年建筑师,通过项目成果的评比,探讨建筑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对设计驾驭技术的问题的要求,不只是狭义的科技嘉奖,还涉及社会学

12、、美学、技术等方面的评价,涉及建筑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输出,不仅面对专业人士,也对社会其他行业的参加者产生影响;科技进步奖反映建筑工程领域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注意科技创新原创性,嘉奖科技项目成果。 (二)发挥导向作用,科学设置奖项 奖项的设置对于学术探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导向作用,因此须考虑奖项的覆盖范围,加强对边缘、新兴、创新方向的关注,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须要;同时,建筑工程的创新和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时间的投入,应通过科学的奖项设置,避开评比活动给科研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1促進行业平衡发展,加强对新兴领域的关注。从2022-2022建筑设计奖授奖结果来看,首先,获奖项

13、目集中在少数单位,且强势获奖单位的优势明显,不同获奖单位间获奖数量差距显著,因此应当完善评审机制,促进各单位的均衡发展;其次,奖项参加主体多为国企大院,而我国建筑市场活跃且开放程度高,参加国家城镇建设主体多样,因此应对体制外建筑设计单位和个人予以关注;最终,部分项目在申报前已经具有肯定社会知名度,授奖结果呈现重表彰、轻选拔的状态。建议重点关注探究性、试验性较强的作品。 2明确奖项分组依据,限制授奖人数。建筑设计奖中,项目成果奖分布在17个不同组别中,各责任单位组织水平参差不齐,且部分组别彼此间分类标准模糊、边界不清、材料要求雷同,同一项目同份材料可向多个组别申报“排队”,影响奖项整体的质量,奢

14、侈评审专家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项目完成人员未限制申报人数,存在搭便车状况。因此应明确各分组的受理范围,适当限制授奖人数。 (三)规范奖项管理,推动奖项工作 1工作机构建设。奖项管理工作中,应建立特地的嘉奖工作机构负责奖项品牌的策划和推动工作,与相关嘉奖领导部门进行对接和沟通,落实学会领导和竞赛工作委员会部署的各项工作。同时推广奖项品牌,刚好发布有效信息、主动发声。变更在奖项事务的处理上内部被动、静默无闻的工作方式。 2统筹规划奖项活动。在每一个嘉奖活动周期开展前,应做好规划,保障嘉奖有序进行,加强系统性的管理和指导,规范管理工作,避开运行环节出现随意性、自主性、低效的工作行为。 3扩大奖项经费

15、来源。奖项品牌建设须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奖项运营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主要由中国建筑学会自筹,以会员费为补充,缺少保障和持续性。应探究其他资金筹措的方式,如设立基金会等。 (四)加强奖项评审和监督,提升奖项公信力 公信力是奖项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评审工作,其评价是否充分、操作是否规范、依据是否合理。 1进一步发挥评审指导机构的作用。定期组织召开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竞赛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对奖项的评审工作提出要求。同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对嘉奖和表彰相关政策理论的探讨,对平行奖项的了解,必要时组织培训和专题学习。 2量化评审指标、科学客观评审。少数类别建筑设计奖的评审标准和依据仍不清

16、楚,部分奖项的特征不明显,如技术奖中的幕墙技术、绿色生态技术更偏向于建筑方案设计的探讨,技术性的特征不明显。对此,有必要探讨量化指标。 3增加奖项评审的透亮度。目前奖项评比的形式审查和部门类别的初评程序过于简洁。为建立社会化、透亮化的评奖制度机制,可在评审结束后适当公布评审工作状况、获奖项目状况(包括获奖项目简介,专家评价看法等),以直播形式公开答疑,对部分项目落选缘由进行说明,使申报者信服,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 (五)加强奖后服务,提升获奖人的荣誉感 奖后服务干脆关系到奖项的社会认可度和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申报意愿,是奖项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 1主动争取和参加政府嘉奖的举荐。举荐项目获得国家奖

17、的比例越大,说明该奖项的评比水平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4。科技进步奖可通过中国科协向国家科技进步奖举荐,建筑设计奖无法参加国家科技嘉奖的举荐,但可通过主动争取和参加国际相关奖项、地方政府设立的建筑嘉奖、平行学(协)会相关奖项的举荐。 2搭建学术沟通平台。通过组织学术活动、相关展览等方式、为获奖人供应学术沟通和展示平台,促进获奖人的事业发展。 3加强奖项宣扬,提升获奖人的荣誉感。可邀请院士、知名专家、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出席颁奖活动。通过学会官网、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多种渠道,加大宣扬力度,提升获奖人的社会知名度;推介在评奖过程中积累的科技人才和技术成果信息。 四、结束语 与政府科技嘉

18、奖相比,由于學会嘉奖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性认定,用人单位在获奖人员晋升和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统一和可操作的政策依据5。社会通常以设奖单位的行政级别来推断奖项的价值。学会嘉奖和表彰工作在奖后派生待遇、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尚不能与政府科技嘉奖媲美,但可发挥自身在同行评议中的优势,建立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加强自身奖项的积累积淀。 中国建筑学会奖项品牌建设目前已取得肯定进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为此,应在坚持公益性、注意原创性的前提下,从提升公信力、社会美誉度、赐予获奖人学术荣誉着手,从顶层规划、奖项体系设计、实践探讨等方面提高学会嘉奖和表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奖项评审工作机制,持之以恒打造建筑工程领域的品牌奖

19、项。 注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保留的16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包括: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建筑奖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广厦奖,梁思成建筑奖,建筑设计奖,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科学探讨奖,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中国安装之星,中国钢结构金奖。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梁思成建筑奖评比方法Z. 2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评比方法Z. 3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评比方法Z. 4边

20、全乐,孙建鸿.中国科技社团社会嘉奖工作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学学报,2022,2(12):69-78. 5毛可佳,李晓燕,李鸣,等.社会力气科技嘉奖促进我国海洋工程科技创新的机制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37(4) 猜你喜爱设计奖建筑工作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工业设计2022-12-29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工业设计2022-11-30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工业设计2022-11-02C-IDEA设计奖入围作品选登工业设计2022-10-26工作不好找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2022-11-01独特而宏大的建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22-11-24选工作学苑创建A版2022-11-15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China Pictorial2022-09-11工作的喜与悲英语学习2022-08-05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雕塑1999-06-23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