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的人 浅析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73103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地区的人 浅析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贫困地区的人 浅析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困地区的人 浅析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地区的人 浅析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贫困地区的人 浅析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非正式制度影响因素摘要:在我国贫困农村地区,不仅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制约着农夫政治参加的主动性,其他一些非正式制度因素也对村民自治制度有影响。依据制度经济学中正式制度应与非正式制度相兼容的原理,在村民自治建设中,应充分利用上述影响因素主动的一面,为村民自治这种正式制度的发展供应一个支持性的非正式制度背景,使其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关键词:村落文化;非正式制度;制度相容一、相关概念和说明肯定村落共同体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种种体制、观念和心态,统称为村落文化。共同的村落文化会使农夫的政治行为有肯定的共性,使农夫的政治行为有一种群体性。村民自治事实上是

2、一种外生的正式制度。它的运行及效率的实现须要肯定的环境支持,即“正式制度的生长须要非正式规则的土壤”。由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外生性、强制实施性,脱离详细的地方文化背景,造成它与当地的非正式制度不相容,这就给村民自治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二、非正式制度因素及其影响(一)外出打工村民为了谋求经济发展和增加收入而外出打工,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落后,农夫主要依靠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在大多数贫困的农村地区,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夫增加收入的习惯性选择。而大量村民的外流严峻制约村民自治的发展。一是权利主体缺位,二是村民自治质量降低,三是对于留守本村的村民来说,由于人民公社化时期官本位思想遗留的影

3、响,在选举中也往往持观望看法。村民对于长期村内政治角逐的悲观而不愿政治参加。一般村民不会轻易主动担当风险,投入到村内竞选中去。而长期不参加,又导致他们对于村内政治事务表达实力的弱化。(二)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制约着村民的自治观念和民办法识。存在两种不同的影响:一是村民过于涣散,各唱各的调,缺乏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主子意识、同等意识和自办法识。二是村民的依靠性强,依附观念深厚,情愿“受制于人”,希望村委会、村党支部为他们做主,以至村民自治蜕变为村干部的自治,事实上就是村委会主任自治或村支部书记自治。这样,村干部以村民自治为幌子阻挡了乡镇政府对村级事务的合法介入

4、,对村民则实施集权和独裁的管理方式,压制村民的民主要求,侵扰村民的民主权利。(三)村落家族文化一个农村社区内,一般村民心目中宗族意识和乡土观念特别深厚,一般共存着几个宗族,每个宗族都有若干个村民认为可以值得信任并可委以政治权力的长者。由于长期由族老代行其权利,一般村民已习惯于生活在族老的庇护之下,在选举投票时,都想通过本宗族能人当选来寻求宗族爱护。因此,一般以血缘关系来确定自己的选择对象,有鉴于此,为了维护各自宗族的相关利益,出现由宗族操纵选举的现象。另外,某些宗族为了本宗族的利益,徇私舞弊,扰乱选举现象的状况也比较普遍,在某些村社甚至利用宗族组织势力拉选票、威逼他人违心选人。这种种非正式制度

5、背景,使农夫的政治参加心理严峻不足,从而导致了政治参加不足。(四)“半熟人社会”我国农村事实上是一个所谓的“半熟人社会”,即自然村与自然村间的村民始终处于一种既相互生疏又相互熟识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或者是由于宗族辈分的关系彼此互有联系,但见面时却形同路人;或者是由于心理认知的缘由彼此熟识,但又碍于情面而难以沟通;或者是由于乡村政治身份的巨大差异,而很少情愿去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沟通。这使村委会选举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大姓的自然村人往往支持本姓的村干部当选,人数规模大的自然村的候选人当选的几率远远高于人数规模小的自然村候选人,异姓人数少的自然村候选人在选举中始终处于劣势,

6、因而则可能导致其对村委会选举失去政治热忱,自然转化成为对村内政治的不参加。另一方面,新当选的村干部,在村内公共利益安排时,必定会倾向于其原住自然村的村民成员,而置别的自然村村民的利益于不顾或少顾。这种小团体主义、利己主义严峻违反了民主的性质。(五)官本位思想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后,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制度正式进入一百零一姓生活。尽管村长不属于官职而仅仅是一个职务,但村长一职对于广阔村民仍旧是一个具有魅力的“官职”。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有实力就要当官,当上官才会受到敬重。他们认为,政治上的地位提高能为他们带来更丰富的经济收益。从政治参加的角度看,村民的这种思想和心理有利于更广泛的农夫参加到村民自治中

7、来,肯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的民主建设。(六)村规民约和地方习惯法在乡村社会文化网络中,最干脆而且最典型的权威则体现在宗族组织之中。宗族的存在都是以长期共同形成并遵守的习俗所维系的,这些习俗构成了宗族内部自我管理的秩序基础,表现出其蕴含的文化在社会限制方面的功能,只要利用其内涵的文化功能,可以达到社会治理和文化爱护的双重目的。在这些地区乡村干部具有多重身份,他们既是本村村民,又是村民自治的机构组成人员,是村民自治制度的贯彻执行者,假如宗族组织的权威人士被推举为乡村干部,他们还是该地区文化网络的权威代表,因此有利于村民自治制度与“地方性学问”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地方权威和国家权威的良性互动,从制度经

8、济学的角度说明就是实现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良好兼容,从而相互促进和发展。三、政策建议(一)提高农夫收入和组织化程度首先,应切实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挡自然风险的“体质”,增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力。加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变更过去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吸引那些劳动力充裕或农业生产能手多的家庭留在农村,谋求农业发展道路。其次,应当提高农夫的组织化程度。在农夫自愿自发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力气,激励农夫因地制宜成立各种农业协会或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分散的农夫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一支有力的民主政治力气,从而推动村民自治制度的顺当运行和

9、发展。(二)充分利用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各地区社会限制、秩序维持的本土资源,是内生秩序的主要来源,将其在肯定程度和范围内纳入自治范畴,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中得到体现。在履行自治程序时村民们则会感到“村民自治”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从而克服“对自己的民主权利不珍惜,对村民自治必经的民主程序不理解,嫌麻烦”等现象的产生,因此,村规民约是村民广泛政治参加的渠道、调动村民主动参加的重要手段。由于村规民约是不行替代的“地方性学问”,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传统,将其作为政治参加的重要途径时,往往会显示出多样性,因此应本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三)削减对村规民约的干预在村

10、民自治制度推行进程中,政府指导作用的发挥应当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在充分敬重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利用政府对村规民约进行备案所拥有的指导权力,引导村民自治制度顺当发展。总之,我们应冷静分析各种非正式制度因素的主动和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不断培育公民文化、契约文化、法治文化精神,使村落文化的内在价值、质地和层次得到提升,使同等观念、民办法识、法治精神等内化为农夫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参考文献:1、王嘉栋.村落文化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以陕西省A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35).2、王立梅,计军恒.当前我国农夫政治参加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2

11、2(1).3、米正华,刘明良.村民自治的经济制约因素及对策J.求索,2004(12).4、张劲松,骆勇.论农村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及消解J.理论探讨,2022(5).5、瞿州莲.残存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建设的负面影响J.青海民族探讨,2022(2).6、李纯霜.村与法M.合肥工业高校出版社,2004.7、官波.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政治J.思想战线,2022(4).本文系贵州高校管理学院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探讨中心课题结题论文。项目名称: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现状探讨;项目编号:2022KBA002。(作者单位:贵州高校管理学院)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