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穗病防治.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72821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黑穗病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玉米黑穗病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黑穗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黑穗病防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玉米黑穗病防治 李天春 (河北省万全县种子公司,河北 万全 076250) 摘要:玉米丝黑穗病历史悠久,危害较大,文章通过对它产生缘由的论述,简洁介绍了两种防治方法。 关键词:北方;春播区;玉米丝黑穗病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22)-08-0080-2 玉米丝黑穗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此病自1919年在我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扩散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黑穗病危害是属于真菌引起的,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由苗期侵入、系统性侵染病害。其病源菌为担子菌亚门丝轴团散黑粉菌,冬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甚至条件相宜可

2、达7-8年,主要由于土壤、土肥和种子等带菌,造成了苗期病菌侵入到植株体内,从而穗期起先出现典型症状的病症。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往往全株无收成。受害严峻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孽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特殊是我国北方春玉米区,气候条件适合病菌的繁殖、越冬,以及对植株的侵染,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成为玉米大田的主要病害,常年病株率一般在5%-6%,严峻影响了玉米产量,个别品种在特别发病重的年份可以造成玉米几乎绝收。所以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成了北方种植玉米作物,稳定

3、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必不行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1 发病表现状态 玉米丝黑穗病菌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玉米的雄穗、雌穗,其次还会危害到幼苗,只要发病,发病单株很难形成产量。 1.1 雄穗 发病植株苗期不显示症状,雄穗前期表现为淡褐色,分枝短而少,没有花粉,严峻时外围产生白膜,形态粗大,后期白膜裂开形成黑粉团。 1.2 雌穗 发病植株苗期不显示病状,果穗畸形,呈短粗、松散膨大,顶部尖细而外弯,无花丝形成,苞叶早枯黄皮厚,用手触摸感觉松软疏松,初期外有灰白膜,后期白膜裂开形成黑粉团。 1.3 幼株 幼株发病是病菌早期严峻侵染造成整个植株发育不良,表现为节间缩短,分蘖多,叶丛生,植株矮小,心叶扭曲发歪

4、,叶色暗绿却稍窄并着生有黄白色条斑。 2 造成发病的缘由 2.1 气候条件 由于近年来冬天气温相对偏高,恰好给土壤中病菌越冬创建了相宜的条件。同时北方播种期一般在四月中下旬,该期气温一般年份偏低,种子在土壤中长时间逗留,发芽、出苗缓慢,造成病菌侵染,而出苗后该期正是北方少雨干旱的季节,此时温度、湿度环境特别相宜带菌的玉米植株发病,从而造成了发病较重的现象。 2.2 耕作制度 玉米是北方区域的主栽、主产作物,逐年倒茬种植现实中存在很大困难,这样病原菌每年长期累积,又逢近几年气候条件合适病菌侵染、发病,丝黑穗病也就成了北方玉米区域的主要病害之一。 2.3 品种 调查中发觉,不同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存

5、在明显差异。 2.4 种植习惯 一是在植株发病早期,农夫没有把带病株并割除带出田外的习惯,使得土壤菌源增加,二是由于北方干旱少雨,为了确保种子发芽、出苗,农夫习惯较深播种,三是为了图便宜削减成本,不从正规种子销售门市部购种,不抗病种子、不包衣种子,包衣剂不合格种子给病菌侵入创建了有利条件。导致玉米发病现象严峻。 3 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由担子菌亚门丝轴团散黑粉菌属病原真菌侵染致病。穗内的黑粉是病菌冬孢子。成熟的冬孢子在相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又可芽生次生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后侵入寄主。 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附在种子表面越冬。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

6、径,尤其对于新区,带菌种子是重要的第一次传播来源。带菌的粪肥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冬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不能完全死亡。总之,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其次是粪肥,再次是种子。成为翌年田间的初次侵染来源。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干脆侵入玉米幼芽的分生组织,病菌侵染最适时期是从种子破口露出白尖到幼芽生长至1-1.5cm时,幼芽出土前是病菌侵染的关键阶段。由此,幼芽出土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土壤中病菌含量等,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关系亲密。此病发生适温为20-25,相宜含水量为18-20%,土壤冷凉、干燥有利于病菌侵染。促进幼芽快速出苗、削减病菌侵染机率,可降低发病率

7、。播种时覆土过厚、保墒不好的地块,发病率显著高于覆土浅和保墒好的地块。玉米不同品种以及杂交种和自交系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 4 防治方法 4.1 物理防治 4.1.1 种子检疫 当地农业检疫部门应做好调入检疫,防止由发病区传入带菌种子。 4.1.2 选用抗病品种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根本措施是选择抗病品种,除了育种单位要做好品种筛选工作,农夫购种时肯定要看好品种说明书,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抗丝黑穗病的种子。 4.1.3 农业措施 精耕细作,播种前晒种,适时晚播或薄膜覆盖,适当浅播,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坚持早期拔除病株并在未散苞前刚好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4.1.4 倒茬 对发病严峻的地块要进行倒茬,

8、实行高粱、玉米、谷子等作物轮作,尽量削减发病机率。 4.2 化学防治 简洁易行的药剂处理方式有:药剂拌种既省工效果又好。一般常用的有速保利,详细比例是:10kg玉米用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0-25g拌种,或用25%粉锈宁羟锈宁根据0.3%剂量拌种,凉干后播种。留意在拌种时肯定要把握剂量,搅拌匀称,才能达到好的防治效果。另外目前正规公司对易感丝黑穗病的品种都运用了含有防治丝黑穗病药物的包衣剂,可以干脆购买种植。 条件允许,也可用药剂处理土壤,用50%甲基托布津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土盖种。 作者简介:李天春,就职于河北省万全县种子公司,农艺师,探讨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玉米育种。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