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全力打造平安社会-基层矛盾纠纷调解.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65278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全力打造平安社会-基层矛盾纠纷调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全力打造平安社会-基层矛盾纠纷调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全力打造平安社会-基层矛盾纠纷调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全力打造平安社会-基层矛盾纠纷调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全力打造平安社会:基层矛盾纠纷调解XX县在深化推动“平安XX”建设过程中,坚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以破解现实冲突为动身点,以提升基层平安创建整体功能为目标,主动探究并全力推动了派出所与司法所联合办公这一新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三个须要”,探究联合办公工作新模式年初,县委政法委带领公安、法院、司法等政法部门相关人员,深化到全县11个乡镇场调研平安建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化了解到,当前农村因土地征用、土地承包、村务公开、邻里纠纷等引发的冲突呈现高发趋势,又因基层调解资源分散,调处力气薄弱,致使大多数基层冲突得不到有效化解和稳控,并呈现出

2、向高位发展的趋势。基于此点,县委政法委从整合基层调解资源,强化冲突调处力气的角度动身,提出了推行基层派出所和司法所联合办公这一设想。县委政法委先后三次召开由公安、司法部门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基层派出所长、司法所长,各乡镇场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综治办工作人员,各村调委会主任、治保主任、村民代表等不同层次人员参与的座谈会,探讨探讨派出所与司法所联合办公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仔细分析实行联合办公的有利因素和现实意义,使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对扎实推行派出所和司法所联合办公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相识。(一)推行联合办公,是破解现实冲突的须要。年初,全县基层党政班子调整后,基层群众

3、冲突呈现出聚合性、困难性和高发性态势,个别乡政府门前反映问题和要求解决冲突的人员甚至排起了长队。面对现实冲突多发性和调处力气薄弱性的反差,我们切实感到推行派出所与司法所联合办公,将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提升基层的调处功能,是妥当化解基层冲突的现实须要。(二)推行联合办公,是强化司法所职能的须要。以往,我县大多数群众在发生冲突纠纷时,存在着“有事找警察”的思维定势,主动找司法所调解纠纷的极少,致使司法所调解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导致了职能弱化、警力闲置的现象出现。通过推动派出所与司法所联合办公,能够实现基层司法所由“空位”到“补位”,由“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有利于强化自身职

4、能,树立起良好形象。(三)推行联合办公,是提升平安创建功能的须要。围绕我县创建省级平安县的工作目标,为夯实乡域平安创建基础,通过推行联合办公,实现派出所与司法所职能上互为补充,工作上联调联动,管理上立体协作,增加教化、预防、打击的实效性,强化调处各类冲突纠纷的力气,提升平安创建的整体功能。二、做到“四个统一”,夯实联合办公运行基础在深化相识到联合办公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基础上,在征得县委主要领导同意之后,我们进一步规范了联合办公形式,拓展并丰富了内涵,确定了 “一为主、三不变、五联动”的联合办公工作模式(行政管理以派出所为主,资产、隶属关系、开资渠道不变,调解民间纠纷联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联动

5、、外来人口管理联动、普法宣扬教化联动、综合治理联动),在深化推动过程中做到了四个统一。(一)统一办公场所,实现一站式服务。设立了联合办公室和联合调访室,重新完善了联合办公室的硬件设施,做到了“六有”即,有微机、有电话、有办公桌椅,有工作图板、有工作记录、有接访人员公示牌。群众反映的冲突纠纷,由联合办公室统一受理,集中梳理,依据案件性质分工定人负责处理,实行一站式办公,极大地便利了群众。(二)统一基础档案,实现规范化建设。为了提高联合办公工作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基础档案,结合实际探讨印制了五本记录即,联合办公调解记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记录,普法宣扬教化记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记录和外来人口管理记

6、录。统一规范了工作程序和文书格式,强化了软件管理,每起处理过的问题都实现有档可查。(三)统一工作职责,实现“捆绑式”管理。结合实际,通过探究和实践,制定了联合办公工作职责, 对派出所和司法所实行“捆绑式”管理,即派出所、司法所在完成上级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基础上,仔细履行“五项”职责即,主动参加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平安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实行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处理当地发生的冲突纠纷;加大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力度,防止释放人员重新犯罪;主动参加乡政府的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同时,明确了联合办公人员的工作纪律,做到每起案件均由两人

7、以上负责,从而使联合办公人员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增加了工作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四)统一工作机制,实现一体化运行。联合办公推行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实行“统一布置,分工负责,互为补充,亲密协作”的工作机制,对每一起案件,联合办公工作人员在驾驭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找准突破口,确定解决方法,明确详细的承办人员,保证了案件办结质量。在工作中形成了“周学习、月总结”工作制度,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不断克服联合办公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了联合办公工作的深化开展。三、实现“五个提升”,彰显联合办公实际成效自实行派出所、司法所联合办公以来,我们根据既定原则深化推动,

8、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实现了“五个提升”:(一)规范调解主体,进一步提升了冲突化解成效。推行联合办公以来,公安派出所对接报的职责范围以内的冲突纠纷刚好受理调处,对非警务类民事纠纷刚好分流移交给司法所进行调处,这样既规范了纠纷调解主体,又规范了纠纷调处程序,实现化解冲突纠纷效能的最优化,确保了冲突纠纷调处活动的合法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去年以来,三个试点乡就接待和调处群众来访592件次,与去年同期(403件次)相比,上升了46.9%,但到县上访案件却下降了43%,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冲突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二)掌控冲突源头,进一步提升了治安防范成效。借助联合办公这一有效形式,不仅

9、形成了对突发性冲突纠纷的化解合力和化解实力,而且实现了冲突纠纷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加了公安机关预警防范的针对性,提升了对源头性、苗头性问题的预警实力,使社会冲突纠纷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治安防范水平。去年以来,三个试点乡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了26.3%;预防“民转刑”案件26起;火灾事故同比下降了35%。(三)解放公安警力,进一步提升了打击犯罪成效。大量的非警务类民事纠纷有效分流到司法所,切实减轻了基层民警的工作负担,使基层民警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公安主业。以XX乡派出所为例,推行联合办公以前,每月接处警的60%以上是非警务类民事纠纷;联合办公实施以来,该所就分流给

10、司法所46起民事纠纷,而且全部调解胜利。一般来讲,一个纠纷,两个民警要调解3天,这3天要做材料、取证、调解、处理。以分流到司法所的46起民事纠纷来计算,就是276个警力,这些警力若用在预防和打击犯罪上将取得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去年以来,该所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8.5%,有力地震慑了犯罪;而发案率比去年下降了16.8%。用试点乡老一百零一姓自己的话说,现在“打架斗殴的少了,偷鸡摸狗的少了,欺压一百零一姓的少了,社会秩序好了,华蜜指数提升了。”(四)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管理成效。依托这一载体,充分借助公安及司法基层工作体系,有效整合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及保安员、信息员的综合功能,拓展并延长

11、联合、联动触角,在各项社会管理工作中也取得了实际成效。在流淌人口管理方面,通过乡、村、屯三级互动,自下而上对流淌人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登记建档,对农村流淌人口达到了全面掌控。在释解人员安置方面,对农村三年来96名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接茬率达到了101%,掌控率达到 101%,安置率达到了80%,重新犯罪率为零。在对“法轮功”等邪教稳控方面,通过乡、村、屯三级排查并建立档案,做到了底数清、状况明、信息灵、管控严,有效遏制了“法轮功”分子的非法活动。在法制宣扬教化方面,在基层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的统筹下,基层保安员和信息员充当义务宣扬员,深化开展了法律进乡村活动,建立并完善了普法教化网络和长效机

12、制,全面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五)发挥最大潜能,进一步提升了两所的整体形象。实践表明,通过联合办公,有效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切实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责随意识,变更了过去你推我躲的不良工作看法。同时,实现了派出所和司法所职能的有效整合,提升了基层平安创建整体功能,工作任务同布置,同落实,不仅增加了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便利了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两所的职能,提升了其在各级组织和群众中的整体形象。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