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自由精神_浅析李白的自由精神.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64951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的自由精神_浅析李白的自由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白的自由精神_浅析李白的自由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的自由精神_浅析李白的自由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的自由精神_浅析李白的自由精神.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白的自由精神_浅析李白的自由精神 摘要:李白是一位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宏大之不仅仅在于它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诗歌创作,还在于在他的自由精神。由于受诸子一百零一家的影响,李白的思想构成非常困难,但是自由精神却是其中最刺眼的部分。通过本文笔者将对李白自由精神的构成元素,以及李白自由精神的源起进行探讨。关键词:李白 自由精神 源起唐诗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在唐朝渐渐走向了顶峰,而在盛唐诗坛文化中最富代表性的诗人,当数李白。李白以其狂傲豪放的气度,以其无拘束的情怀,完备的展示了唐文化中的自由开放的元素。关于李白的自由精神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不少学者也就此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那原委李白的自

2、由精神有哪些构成的元素,以及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位流芳一百零一世的自由主义者呢?笔者将分别进行探讨。一、李白自由精神的构成元素(一)充满在诗酒中的自由精神。对于李白来说,他在对自由进行理解和把握时,其范围不仅仅是限制在他豪迈且放荡的情感中,更多的则是体现在他的醉意诗学当中。李白一生尽情诗酒,自称为“酒中仙”,我们可以从正面和侧理解一点。例如,可以从杜甫的作品饮中八仙歌中可见一斑,“李白一斗诗一百零一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李白的诗歌中,大多都是独酌的自由情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诗人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得到真正的放飞。以李白的诗歌月下独酌为例,这是一首极富想象力的诗歌,

3、把诗人李白的主观情感寄予在自己的孤独体验当中,当然,这里也离不开客观现实的衬托,李白的这种敢于绽开无限想象的情怀,正是在他酒酣之时而作的,通过这种酒酣之时的大胆想象,他把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之情进行了完备的诠释,可谓自由自在。但是这样的孤独和苦闷之情在旁人看来的确一种相反的效果,通过大胆的想象,却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懊丧之感,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全所未有的畅快,一种酣畅淋漓的自由之感。除此之外,这种酒酣之时的诗歌中还潜藏着一种朦胧的意境美,这种内敛却又略显舒张的情感,则是诗人自由精神的另一种体现。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李白的自由人生之境界是诗酒共同构筑的,仿佛处于酒酣中的李白才是真正的李白,也只有在这种

4、似醉非醉之中,方能体会到醉后的狂喜之感。(二)超脱世俗蕴含在找寻自我之中的自由精神,。李白作为一个抒情诗人,其自由之精神还体现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超然于世外的气概。李白生活与盛唐时期,但是官僚的贪污腐化之气与自己仕途的不得意构成了与这个时代的剧烈反差。他的这种只有也显得与盛世有些格格不入,然而也正是李白生活在一个总的来讲缺乏自由的时代,他又以一种特别剧烈的形式表达了其自身甚至是整个人类对自由的憧憬之情,有一种不畏惧环境的剧烈压抑仍旧毫无保留的展示自由欲望不甘于妥协的气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正是这种精神的真是写照。李白的宏大不在于其功名显赫,而在于他敢以一介布衣之身而亵渎名声显赫的权贵,肆无

5、忌惮地以自身追求的自由主义讪笑森严的等级秩序,大胆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从稍显含蓄的“不屈己、不干人”,如“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到之后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的豪言壮语可看出一方面李白对权贵的蔑视,对同等和自由精神的追求伴随着生活实践愈来愈剧烈。(三)在寄情山水中获得的自由精神。李白虽诞生于盛唐时期,但是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他的踪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自称“青莲居士”。据考证李白25岁离川,漫游各地,体验了各种生

6、活;经挚友举荐,42岁时曾到京城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但由于性格傲岸蔑视权贵,受到诋毁,三年后被排挤出京,政治理想不得实现。之后,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晚年漂泊困苦,在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病逝。李白的人生之路,尤其是政治仕途可谓曲折,但是却始终怀着剧烈的报国情怀,即使是其隐居之后这种情怀照旧存在。 “一生好入名山游”,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对于李白来讲,山水才是他心灵的最终寄予,正是由于此,在李白的志向受到阻碍的时候,他还能够豪迈的把精神寄予放在名山之上,在名山名水中来获得自由的精神隐居。不仅如此,在对自由精神进行表达时,李白奇妙的借助于跌宕起伏的古体诗作为载体将这一情

7、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歌当中,更是把李白的这一特点详尽的体现出来。诗人采纳了大胆的想象,描绘出了一幅带有神奇特色并且又是充溢自由的梦境。二、李白自由精神的源起(一)大胆创新的诗歌主体成为李白自由精神的有力载体李白在进行诗歌的创作时能按自己的意愿开展,以表现自我为依据,打破传统的风格,在尝试各种主题的基础之上对题材进行深度的加工,有一种脱俗之感,也正是他的这种大胆的创作风格使“自由精神”成为其诗歌的一枚标签,也使得李白的诗作成为承载他的自由思想,表达他的自由主见的重要阵地。(二)现实与志向的反差构筑了李白对自由精神的剧烈诉求。李白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并不是天生具备的,他

8、与其他一般人士一样在统一皇权帝制下都渴求进身,这是一种基于现实而来的志向诉求。但是他自身的孤傲与放荡不羁使得他对对功名的这种期望显得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他的自由精神世界中流露出的对和平生活的憧憬之情,便是李白迫于志向与现实的剧烈反差之后转而对自由精神的憧憬和追求的写照。如半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当然就李白的自由精神而言,也有学者认为主要来自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没有理由予以否认,但是也不能因此而不加思索的全盘确定。李白对道家对道家和道教的思想的汲取只有一部分,假如脱离他剧烈的志向欲求与现实的反差,那这种自由精神也未必就会在他身得以诠释。总之,李白的自由精神,有其特定的呈现方式和产生缘由。而这些既与其大胆的诗歌创作手法、不拘于世俗的生活方式有不行割舍的渊源由借此得以完备的呈现。参考文献:1黄英.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探讨D.四川高校,2004年.2王琦.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11017年版.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