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国经贸专业课国际贸易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059237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外国经贸专业课国际贸易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外国经贸专业课国际贸易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外国经贸专业课国际贸易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外国经贸专业课国际贸易重点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外国经贸专业课国际贸易重点整理. . . . . a. . . . 其次章 相互需求原理:约翰穆勒提出的。在由比较优势确定的两国交换比例上下限内,实际的、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各自交易对手的商品的需求强度所确定的。 供应曲线:又叫相互需求曲线。英国马歇尔。表示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下情愿进口与出口的商品数量,即对应某一进口量一国情愿供应出口量的轨迹。两国供应曲线的均衡交汇点就是国际商品交换比率,即国际市场均衡价格。 商品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假设基期的贸易条件为101.与基期比较的贸易条件T=Px/Pm*101。 Px出口产品的价格

2、指数。Pm 进口产品的价格指数。T>101, TOT改善T<101, TOT恶化。 第三章 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中运用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比例。例如若有2商品2要素,则生产A商品的K/L高于生产B的。则说A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的状况是个相对概念,不是肯定的数量。有两种定义方法,实物定义和价格定义 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3个推论 H-O定理:国际贸易以要素丰裕度的不同为基础,各国都倾向于生产其要素相对充裕的产品并出口,进口其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贸易的过程中,由于产品价格均等化,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会

3、上升,进口替代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 在长期里,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运用的生产要素的酬劳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运用的生产要素的酬劳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运用。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以致两国的全部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全部的资本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酬劳,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应与需求模式如何 雷布津斯基定理:假如产品价格不变,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其他要素不变,会导致密集运用增长要素的产品的生产扩大,而密集运用其他要素的产品的生产削减。 放大效应: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认为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

4、荷兰病:越是增加自然气的开发,其生产出口产品的制造业就越受到抑制。 里昂惕夫之谜:1951年 Leontief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发觉,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要大于其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与H-O模型的结论相反 说明:1)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2)人力资本3)贸易壁垒 4)需求偏好5)自然资源 贫困化增长是指,假如一国过份追求出口,使得出口产品供应快速增加,在某些状况下,这种出口增长不仅会严峻恶化其贸易条件,甚至会导致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的肯定下降。 只有在特别极端的状况下,并具备三个条件,才会发生贫困化增长。第一,经济增长必需发生在出口部门;其次,国外市场对本国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5、较低的;第三,在增长之前,该国已经从事大量的贸易活动,这样,由于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福利损失才能抵消生产实力提高带来的收益。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产业间贸易中,同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淌,即要么进口,要么出口. 产业内贸易指数:Ai=1- Xi-Mi/ (Xi+Mi) 在0和1之间。 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各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产业内贸易为何发生的说明: 假设: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 理论上的说明:1.产品的差异性:垂直和水平差异 2不同国家需求结构的多样性与相像性 3垄断竞争4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5 国际市场的开放

6、和一体化6 收入接近需求偏好相像 地理、气候因素 市场失效:是指由于市场不完全,以至于企业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其权益,也不能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其资源而难以保证企业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形。 中间产品:狭义-指已经完成半加工,须要进一步加工的原料和零部件等;广义-指为满意企业生产须要而交换的产品,包括学问、信息、专利、技术管理技能和商誉等等。 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克鲁格曼分析框架:P110 两个国家、一个行业、一种生产要素 两国:美国和欧盟,在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方面完全相同 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产品:汽车,有差异性,假定全部品牌的汽车是对称的结论:自由贸易不仅使消费者享受低价的好处,而且能使消费

7、者享受更多品种选择的好处;开放使留在市场中的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实现了规模效应。 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发生贸易是因为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而两国之间的贸易类型则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 钻石模型:一个国家的四大因素形成了该国企业竞争的环境,这些都促进或阻碍了竞争优势的建立,这四个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组织和竞争。还有两个协助性的因素也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是机遇,一是政府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 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娴熟劳动力、债务资本等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

8、技人才、高精尖技术等须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才能创建出来的要素。 优势产业阶段理论: 1.要素驱动阶段: 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的优势,即是否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2.投资驱动阶段: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大量投资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加产品的竞争实力。 3.创新驱动阶段:此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中整个价值链的创新,特殊要注意和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的探讨和开发,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作为努力的目标。 4.财宝驱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的创新、竞争意识和竞争实力都会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推动,企业起先失去国际竞争优势。 第六章

9、从量税:按进口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一般针对大宗产品和标准商品。优点是对数量多、体积大、价值低的商品计算税额时比较简便。 从价税:按进口商品的价格征收肯定比例的关税,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一百零一分比。一般适用于工业制成品。 差价税:又称差额税。当本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进口的同类商品的价格时,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的差额征收一种关税,目的是为了减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实力,爱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 特惠关税:又称实惠税,是对来自特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全部进口商品或部分进口商品赐予特殊实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如洛美协定。 普遍实惠制,简称普惠制GSP Dut

10、ies。是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某些商品,特殊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赐予普遍的关税减免实惠制度。 三原则是:普遍的原则;非卑视的原则;非互惠的原则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小国大国P177.给数字要会计算 最优关税率:使本土的经济收益达到最大的适当税率。恰好使关税改变引起的额外损失等于额外收益的关税率。计算公式。t*=1/ex 。e指外国对本土的出口供应价格弹性。若外国出口供应曲线越陡峭,t*越高。而对小国而言,它面临的国际市场供应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ex=无穷。故t*=0. 最优关税就是使贸易条件改善所得与效率损失之间的差达到最大的关税。 名义税率/名义爱护率:指一国实行贸易爱

11、护使某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一百零一分比 有效爱护率 :征收关税后使受爱护行业每单位最终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一百零一分比。 公式:Te=(VV)/V。V是关税爱护之下单位产品的增加值;V是自由贸易时的单位产品的增值 多种进口要素条件下的有效爱护率。t为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 t为第i种进口要素的名义关税率。 ai为第i种进口要素成本在最终产品市场价格中的比例 第七章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有效性、隐藏性、敏捷性。与关税的不同 进口配额制图,模型 肯定配额:在肯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进口的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度,超过额度就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对商品进口的肯定数额不进行限制,而对在肯定时

12、期内规定的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赐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 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第一,配额可以比关税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其次,实施配额更敏捷,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随时调整进口数量; 第三,配额给政府更多的权力; 第四,配额比关税承受相对小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压力。 安排配额: 政府公开拍卖 将带配额的进口许可证无偿颁发给进口商 政府依据进口商或消费者的申请颁发 将安排权限交给出口国 外汇管制政策: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进行管制,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TBT技术性贸易壁垒 定义一国以维护国家平安、保障人类健

13、康和平安、爱护动植物健康和平安、爱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实行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特点广泛性;系统性;双重性;隐藏性;可操作性 内容: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 ETB环境贸易壁垒 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进口押金制度、设置海关障碍、进出口的国家垄断、征收各种国内税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原产地规则商品的原产地是指商品的“国籍”,即商品的产生地、生产地、制造或产生实质变更的加工地。原产地规则是指各国政府为了确定商品原产国和地

14、区而采纳的法律、规章和普遍运用的行政吩咐的总称。 各国的原产地标准一般将原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原产品,另一类是含有肯定的进口成份的原产品 实质性变更三标准税目变更标准、加工工序标准和一百零一分比标准。 一是加工工序标准(Specified process)。 二是增值标准,又称一百零一分比标准(Value-added test) ,以产品增值量或产品中来自于原产国的原料和劳务价值必需占到产品价值的肯定一百零一分比作为确定原产地的标准。 三是税目变更标准(CTH)。产品是在不同地点加工完成的,以对产品进行了使其变更税则分类书目中税则号的生产加工地点作为其原产地,前提是各国关税税目的统一。 第

15、八章 出口补贴的图大国和小国模型 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对出口商出口某种商品无偿地赐予现金补助或财政上的实惠待遇。 出口信贷政府为了激励商品出口,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供应的实惠贷款。分为: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倾销的法律定义 三个构成条件: 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允价值的价格销售。正常价值或公允价值是指出口国或原产地国的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在特定状况下也可以是该国向第三国出口的市场销售价格或结构价格等。 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这里的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逼和实质性阻碍,是指对进口国相同产

16、品的整个产业造成的损害,而不是指对进口国的某个或几个生产厂商的不利的影响。 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看一下case 紧急爱护措施: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峻损害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爱护国内生产者 (1).依据关贸总协定的规定,运用紧急保障措施的必要条件是: 进口产品大量增加、进口增加是由不行预见的状况造成的;进口增加是各边贸易谈判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的结果;这种大量进口对国内生产者造成了严峻损害或严峻损害的威逼。 进口国政府实行紧急保障的措施:全部或部分地停止正常状况所承诺的关税减让或其他实惠,进口国政府可以设置数量限制。关贸总协定对紧急保障措施设有时间限制:保障措施不得超过4年,

17、延长后总期限不得超过8年。 外汇倾销:一国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对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一种特别手段。 经济特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划出的一个特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通过供应良好的基本设施, 实行各种实惠待遇和特别政策,以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加工业、促进出口和增加外汇收入为目标。 有三类: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第九章 传统的贸易爱护主义理论: 1.汉密尔顿的爱护关税学说:见课本p241 2.李斯特的无趣产业爱护论 李斯特爱护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力理论。他认为应依据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阶段来确定对外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或爱护贸易政策)。因此,发展和完善国内的工业体系是提高

18、一国生产力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必需实行有效的爱护措施,扶植本土的工业生产力快速崛起。 财宝的生产力比财宝更重要 李斯特把各国的经济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不同时期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爱护对象-李斯特认为,农业不须要爱护。一国工业虽然无趣,但在没有强有力竞争者时,也不须要爱护。只有刚刚起先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的重要的无趣工业才须要爱护。这些有长大潜力,经过爱护长大起来具有比较优势,有实力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部门 时间:应以30年为限。爱护手段关税 无趣产业的选择标准 穆勒标准: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假

19、如政府赐予一段时间的爱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那么该产业就可作为无趣产业来扶植。 巴斯塔布尔标准:一种产业是否属于无趣产业,不光看将来是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将爱护成本与该产业将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假如将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爱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爱护是得不偿失的。 肯普标准:无趣产业爱护应以实现所爱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假如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爱护之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则短暂性的爱护是可以考虑的。 驾驭以下理论的观点: 爱护就业论:削减总体失业,增加特定行业的就业 改善贸易条件论: 改善国际收支论 爱护公允竞争辩:

20、 非经济目标论:民族自尊 国家平安 社会公允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爱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实施中必需满意一系列严格的条件: 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 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的产业应具有以下特点:产业或潜在产业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必需超过补贴的总成本;本国产业必需面临着外国厂商的激烈竞争或潜在竞争;对本国产

21、业的补贴要能迫使外国竞争对手削减安排生产实力和产出; 等; 政府应驾驭大量的有关厂商及厂商竞争的信息,并能够进行有效地处理和推断; 本国政府对特定行业的干预是否会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 必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 利润转移理论 -利用关税抽取外国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 -以进口爱护 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出口补贴的利润转移效应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企业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外部经济得以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一是企业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企业的技术“外溢”和从“干中学”获得技术和学问,从而带来生产率提高和成本下降; 二是企业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聚

22、集中获得的市场规模效应,包括从这些产业的集中和扩展中便捷、廉价、牢靠地获得原材料、中间产品、技术工人和特地化的服务,从而获得生产率提高和成本降低。 观点:具有外部经济的产业,其创建的学问、技术和创新产品将对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产业须要通过政府的贸易干预政策,这样就能借助国内国际市场来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进而在外部经济的自我强化作用下获得更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政治经济学模型 80年头以来 中点选民模型,梅耶Mayer 集体行动( collective action), Mancur Olson 竞选贡献或政治贡献,格罗斯曼 Grossman和赫尔普曼 Helpman

23、 11014 第十章 管理贸易是“有组织的自由贸易”,介于自由贸易与爱护贸易之间,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对外贸易及其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国际贸易体制。 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土的制造业,替代制成品的进口,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贸易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以国际市场为重点,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土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