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斯文扫地.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0053748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以斯文扫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何以斯文扫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何以斯文扫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以斯文扫地.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何以斯文扫地 这几年,让学问界斯文扫地的事情好像层出不穷。 河北高校出了一个“我爸是李刚”事务,捎带出了校长的麻烦事。校长是否抄袭,我不敢做评论,但这位工科专家写了两本关于区域经济的著作却是铁的事实。对中国学问界,专业化分工不专、不细,是远比抄袭、欺瞒大得多的问题。因为专家不专,也给抄袭等不良行为供应了温床。而专家不专现象的普遍化,则与学问界通行的行为规则有关;用更俗的话来说,就是与学问界的管理体制有关。体制不改,学问创新和人才成长会很难,及至抄袭这类丑闻的发生,有一万个方舟子也无可奈何。 这几年参加一些社会科学基金申请的初审工作,深感专家不专问题的严峻。申请者过往做的工作和申请将要做的工作往

2、往有很大差异。而河北高校校长的专业跨度之大更是令人惊讶。学问界有一种潜规则,叫做“赢者通吃”。职位越高,所做工作跨专业的幅度也越大,自然,利益也就越大。而一些发达国家好像不是这样。有人一辈子探讨一种古代恐龙,或一种昆虫。要知道,恐龙化石少之又少,而昆虫有300万种之多;探讨全部恐龙就不专,多探讨几种昆虫也会不专。 专家不专的严峻后果,首先是创新难。当今时代,学问爆炸,许多学问领域有了相当丰厚的积累,蜻蜓点水式的介入很难走到探讨的前沿。学者在300年前可以做通才,只要足够才智,许多学问领域都涉猎一点,也可以出一些成就,像牛顿、莱布尼茨就是这样的佼佼者。3000年前,爱好智力活动的人会做一个哲学家

3、,面对客观世界,可以揣测一番,就像亚里士多德和老子,在学问荒漠时代算是高校问家了。时代不同了,牛顿以后几一百零一年出了个爱因斯坦,也只是在理论物理学方面做了番学问的总结廓清,把别人置于脑后的学问疑点用自己的天才头脑加以发酵,更新了过去“近似正确”的学问。爱因斯坦之后,至今仍有数不清的物理学专家围围着他搭建的新学问系统做添砖加瓦的工作,可见即使是一个罕有的天才也不会穷尽一门学科。 当然,在肯定的学问前沿上,所谓专业的边界并不清晰,例如,在分子、原子乃至更小尺度的粒子的水平上,物理学、化学几乎融合在了一起,一个站在前沿的专家须要涉猎许多学问。但这和“跨专业”并不相干。在这种前沿上,一个专家更须要专

4、注少许几个焦点,不行四处出击。他的学问储备和工具应用实力在传统意义上说应是跨专业的,但探讨创新工作却是高度集中的。 专家不专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给学问界无良人士抄袭、欺诈等行为供应了条件。因为专家不专,每个学问领域便有许多人涉足,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工作会须要很大的精力,以致某个领域有人抄袭,招摇撞骗,要得到揭露也就很难。这种情形还使得学问界的职业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专家之间也不简单发生长久的面对面的竞争,往往使得一个人揭露对方的收益很小,而成本却很高,以致大家都不情愿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遇事总会放别人一马,也便利自己围着走,多一条生路。就这样,专家不专的情形使学问界陷入了“囚徒逆境”,以致

5、在整体上形成一个“排排坐、吃果果”的混沌的利益集团。 造成专家不专的干脆缘由是中国教化科研体制的行政化弊端。资源主要在各类行政官员手里,并大体根据行政原则和官职序列安排,很简单官大通吃,助长治学的短期行为。四处伸手,哪里有利益往哪里钻,不行能潜下心来“十年磨一剑”。行政官员的任期和探讨工作的节奏完全是两回事,而追求政绩的施政行为便会奖赏急功近利的治学看法。学问界浮躁的根由大抵如此。 从一般的行为学规律看,在一个事务圈里,只要不确定性很大,人们的行为就会短期化,信用关系就难建立,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欺世盗名的行为就会泛滥。拿学问界和商业社会比较,尽管后一领域的竞争刀光剑影,但那里一旦有了肯定的组

6、织程度,人们也会守规则,以致商业精英反倒可能比学问精英更高尚。铜臭和书香的关系由此也可能被颠倒过来。依我视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界的学问创新要比高校和官办探讨机构更具有活力,缘由则是商界的行为规则要好于象牙塔里的规则。 变更令学问界斯文扫地局面的方法,自然不是要建立一个什么机构把学问界更严格地管束起来,相反,应当考虑给学问界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它摆脱官场规则的束缚。最关键的改革是让学问界各类组织领导人由专家学者自己推举,由此才可能解决资源安排问题和奖惩标准问题。有了这样一个关键机制,学问界的竞争就会活跃起来;各种行为规范也会在竞争中得以确立。现在人们又在谈政治体制改革,可是,连风险几近于无的教化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愿进行,还谈什么政治体制改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探讨员)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