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与控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012600 上传时间:2022-04-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与控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与控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与控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与控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与控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摘 要:文章分析了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 介绍了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探讨方法与进展,提出了限制和调整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几 种主要方法。关键词:高速切削;表面残余应力;形成机理;限制中图分类号:TG50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176921(2022)08011102金属切削加工中在切削加工表面上存在着较大的残余应力。残余拉应力会使零件表面产生疲 劳裂纹,降低零件的疲惫强度、抗腐蚀性能,降低零件的运用寿命,还会使刚度差的零件发 生变形而降低形态精度。高速切削(High-

2、Speed Machining)是一个相对的概念1,通常指比常规切削速 度和进给速度高出510倍的加工,有时也称为超高速切削。高速切削概念是德国切削物理 学家萨洛蒙(Carl Salomon)于1931年提出的,高速切削理论认为:在常规切削速度范围内 ,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上升,对于每一种工件材料都存在一个速度范围,在该范 围内,由于切削温度太高,刀具材料无法承受,切削加工不能进行,这个范围称之为“死谷 ”;但当切削速度越过“死谷”达到一临界值后,切削温度、切削力和刀具磨损起先随切削 速度增大而降低。高速切削技术因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切削阻力小、工序简化、高速干 切削可实现绿色制造等

3、优点,被看做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技术,成为面对21世 纪的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切削技术已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制造业得到广 泛应用,并逐步扩展到其他机械加工领域,正成为切削加工的主流。因此,分析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对合理限制表面残余应力, 提高零件加工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残余应力的产生是一个特别困难的力学过程,其实质是由于金属内部组织发生了不匀称的体 积改变。机械加工时的残余应力,是由于已加工表面受切削力和切削热的作用发生严峻不均 匀弹塑性变形,以及金相组织的改变影响所致。主要有以下三种缘由2:1.1 切削过

4、程中表面层局部塑性变形切削过程中,原来与切屑相连的表面层金属产生相当大的、与切削方向相同的弹塑性 变形,切屑切离后使表面带有残余拉应力而里层为残余压应力。同时,表层金属在背向力方 向也发生塑性变形,刀具对加工表面的挤压,使表层金属发生伸长塑性变形,但受到基体金 属的阻碍,工件表层产生残余压应力。另外,表层金属的冷态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而疏松, 密度减小,体积增大,也会使表层产生残余压应力而里层是残余拉应力。1.2 表层局部热塑性变形切削时,由于剧烈的塑性变形和摩擦,使已加工表面层的温度很高,而里层温度较低 。当热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表层在高温下将伸长,但受基部材料的限制,应当发生 的伸长被

5、压缩。切削后冷却过程中,金属弹性渐渐复原,至室温时,表层金属要收缩,由于 受到基体金属的阻碍,工件表层产生残余拉应力。1.3 表层局部金相组织转变切削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表面层金相组织改变,由于不同的金相组织密度不同,表层 体积也将发生改变。如马氏体密度为7.75g/cm3,奥氏体密度为7.968g/cm3,珠光体密 度为7.78g/cm3,铁素体密度为7.88g/cm3。若表层体积膨胀,会产生残余压应力,反之 则产生残余拉应力。2 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探讨方法与进展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大小、性质及其分布是多种变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工件材料 、切削参数、刀具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切削

6、加工过程的多元非线性,很难对其作出 定量分析。但由于残余应力对工件的运用性能有着干脆的影响,多年来,科研工作者利用各 种方法和手段致力于对残余应力机理的探讨。20世纪50年头末,Henriksen及Oxley等人建立 了简洁的直角切削模型对切削加工表面硬化及残余应力问题进行了分析。自60年头后期,随 着有限元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法成为探讨切削过程和机理的主要手段。11013年B.Klamec ki最先应用有限元法系统地探讨了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形成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残余应 力进行分析;11016年,C.R.Liu等人应用刚塑性、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工件上产生的热应 力和残余应力;11012

7、年,Usui和Shirakashi首先提出了刀面角、切削几何形态和流线等,模 拟了不连续状切屑形成过程,在刀具的摩擦、磨损、切屑以及温度对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影响 等方面进行了有模拟;Eldridge在11011年开发了热弹塑正交切削加工有限元模型,该模 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预料工件和刀具的切削温度、应力、应变和应变率分布;2000年,台湾 科技高校的Z.C.Lin 等人分别探讨了刀刃有钝圆半径和无钝圆半径的状况,建立了正交和斜 角切削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Nip合金的正交超精亲密削中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对残余应 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考虑切削加工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效应建立了热弹塑性有限元 模型;2022

8、年,D.Umbrello等人基于有限元和试验方法,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切削残余应 力的预料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起步较晚,中国在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方面也开 展了很多探讨,特殊是近年来,在高速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方面取得了肯定进展。刘敏、 解宁、刘献礼等人通过切削试验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探讨了三种典型刃口形式即锐利切削 刃口、倒圆刃口和倒棱刃口对高速切削高硬度的GCr15材料时的切削温度、切削力和已加工 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3;山东高校艾兴、唐志涛等人对高速铣削加工铝合金 表面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双刃斜角切削有限元模型,从热力耦合的角度对残余应力 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4,王素玉对高

9、速铣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进行了试验探讨 ,分析了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5;浙江高校董辉跃、吴红兵等 人利用三维斜角切削有限元模型对钛合金的高速切削加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不同切削 速度和不同切削深度下的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布6。3 对残余应力的限制和调整由于残余应力对工件的运用性能有着干脆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须要针对表面残余 应力产生的缘由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切削条件、优化切削参数和刀具参数等措施, 对已加工表面层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性质加以限制。前人对残余应力产朝气理及其影响因素的 探讨和探究,为限制切削加工中的残余应力供应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另一方面,在切削加工后实行一

10、些处理措施,也可对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调整,表面 强化处理就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表面强化处理工艺是通过对工件表面的冷挤压使之发 生冷态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其表面硬度、强度,并形成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加工工艺。常 用的表面强化工艺有喷丸强化和滚压强化。喷丸强化是利用大量高速运动中的珠丸 冲击工件表面,使打击处发生塑性变形和塑性流淌,表面产生冷硬层和残余压应力。珠丸大 多采纳钢丸,利用压缩空气或离心力进行喷射。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规则表面和形态困难的表 面,如弹簧、连杆等的强化。滚压强化是用可自由旋转的滚子对工件表面匀称地加力挤压, 使表面得到强化并在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适用于规则表面如外圆、孔和平

11、面等的强化加工 ,可在原机床上加装滚压工具进行。此外,采纳退火处理、振动时效等人工时效方法,也可 松弛表面层的残余应力。预应力切削是一种通过切削工艺使机械零件加工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的方法7, 即切削前预先给工件施加一个弹性范围内的预应力,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会产生塑性变 形,切削后释放该预应力,由于基体的弹性复原,已加工表面会产生残余压应力。预应力切 削只需通过切削加工就能使加工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且不须要昂贵的设备,亦不会引起额 外的加工表面硬化,因此其发展前景良好。叶邦彦、彭锐涛8等人采纳预应力切 削法对轴承套圈进行硬态切削,深化探讨了预应力硬态切方法对套圈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 、表面粗

12、糙度以及表面形态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轴承套圈加工表面获得 合适的残余压应力状态和良好的表面质量。4 结束语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是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不匀称塑性变形的 结果,对零件的运用性能和寿命有干脆的影响。通过实行肯定的工艺手段,以及优化切削条 件和刀具、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限制和调整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而对残余应力产朝气理 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探究,为限制切削加工中的残余应力供应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参考文献1 艾兴,等.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2 兰建设,等.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刘敏,

13、解宁,等.淬硬轴承钢高速切削过程的试验与仿真J. 制造技术与机 床,2022,(11):1720.4 唐志涛,刘战强,艾兴. 高速铣削加工铝合金表面残余应力探讨J. 中国 机械过程,2022,19(6):6101703.5 王素玉. 高速铣削加工表面质量的探讨M. 山东高校. 2022,4.6 吴红兵,刘刚,等. 钛合金的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浙江高校 学报:工学版,2022,41(8):13891393.7 胡华南,周泽华,陈澄洲. 预应力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理论分析J.华南理 工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194,22(2):19.8 叶邦彦,彭锐涛,等. 预应力硬态切削的残余应力及表面形态J. 华南理 工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6(4):69.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